返回列表 发帖

会同山林野趣之三 竹 林 记 趣

竹林记趣

  从金鱼口到七里潭,是巫水中段的峡谷区,水路该有二三十里吧。这里两岸连山,重峦叠嶂;夹江竹林,隐天蔽日。放舟巫水,顺流而下,宛若乘奔御风于竹海之间。天上是竹,水中是竹,船的四周都是竹。竹影阿娜多姿,竹色苍翠欲滴,竹风醒神浸润,竹味清爽宜人。在这方圆几十里的竹林中,我曾煨过竹筒饭,捕过竹鸡,逮过竹鼠,挖过冬笋。其间的乐趣,若非身临其境、亲历其事,是无法品味的。至今回想当年在这竹林中的趣事,仍使我这已界耳顺之年的老者,常怀童稚之心,激动不已。
 
一 、 竹筒饭

  竹林中的劳作是惬意的。最令人回味的是劳作之余的竹筒饭。
 
  砍下一节碗口粗、两端留有竹节的竹筒,在一端打一小孔,将随身带来的糯米、赤豆加入少许食盐,连水灌入,再用树叶揉成小团,塞住小孔。在空地上堆上竹蔸、竹枝、竹叶,烧起火来,将竹筒煨在灰烬中。约三四袋烟的功夫,取出竹筒,以刀剖开:清香四溢、晶莹剔透如红白珍珠般的竹筒糯米饭,让人垂涎欲滴,终身不忘。
 
二、竹鸡
 
   阳春三月,是竹林中最喧嚣的季节。各霸一方、锦衣玉食的雄竹鸡,为争得麻脸雌竹鸡的青睐,使出了浑身解数。它们争先恐后地引吭高歌,一声比一声亮,一声比一声紧,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台”。故尔,清脆嘹亮的“几多怪、几多怪”的叫声,整日回旋、荡漾在竹林间。可惜的是,这种诗情画意,常常为入侵领地和争夺配偶的两雄相斗所打破。“胜者为王败者贼”,失败者丢盔卸甲,落荒而逃;胜利者自鸣得意,在连叫出十几声“几多怪”之后,拥有了众多的“娇妻美妾”。
 
  山民们将捕到的雄竹鸡驯养为“媚子”,用设有捕捉机关的竹笼装着,提到有野生竹鸡出没之处,打开捕捉机关,再用能吹出“几多怪”声音的金属鸡笛逗引“媚子”鸣叫,引来视此处为自己领地的野生雄竹鸡,进行争斗。在两雄隔笼相斗中,野生雄竹鸡误入歧途、踩动踏板,机关“豁”地收拢,将野生竹鸡收入囊中。此种捕捉手法虽然拙劣,但对于因地盘、配偶之争而丧失警惕的野生雄竹鸡来说,却又屡遭暗算。故而,一些雄竹鸡成为山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另外一些成熟、漂亮的雄竹鸡,则被训为“媚子”,投入到为“人”作伥的行列之中,又因之使更多的野生雄竹鸡重蹈覆辙,遭受灭顶之灾。
 
  我曾感慨到:原以为江山、美人之争,仅仅发生在人类之间,想不到冲冠一怒的雄竹鸡也同样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是该为它义无反顾的壮烈赞叹呢?抑或是应为它不堪回首的沉沦而悲伤?

三、 竹  鼠 

   深秋时节,竹鼠繁忙起来,因为冬季已经不远了。为了积蓄丰富的脂肪越冬,它们不分昼夜地啃咬着竹根、竹芯。
 
   竹鼠,又称竹根鼠、竹木狸,是一种体形较大的啮齿类动物。其外形似鼠类兔,一身青灰色的绒毛,包裹着圆滚滚,胖乎乎的肢体。最醒目的是两对黄色长大门牙,几乎是它御敌的唯一武器。一遇敌害,它即将身体后仰,而以门牙相向,随时准备迎击侵犯之敌,嘴里同时发出“呼、呼”的恐吓声,即使凶猛的猎狗也不敢轻易地攻击它。竹鼠的门齿锋利有力,坚韧的竹鞭也可一口咬断。据闻,曾有一村民企图捉一只活的,伸手出去,反被它一口咬断手指头而逃之夭夭。竹鼠生性胆小,多在地下活动。它们在地下打洞,顺着竹鞭啃食竹根,再顺着竹根啃食竹芯,往往使一棵棵生长旺盛的竹子枯萎死亡。
 
   某日,我见一根大竹的竹尖枯萎且勾下了头,即附耳于竹竿上细听。在幽静的山林中,可清晰的听见竹竿内竹鼠啃食竹芯的“嚓嚓”声。我将随身配带的茅镰刀狠命砍入竹竿的根部,使其嵌在竹竿里,卡住了竹鼠的退路,然后借别人的柴刀将此竹砍倒,削去枝叶,将竹子连同竹竿内的竹鼠扛回家。以火烧灼,可听见竹竿内竹鼠的垂死挣扎声。半晌,竹竿内没有动静了,再将所嵌的刀取出,剖开竹子,可见竹鼠圆滚滚的躯体。烧灼、退毛之后,剔除内脏,切成大块,置于鼎罐内红烧,实为难得的美味。
            
四 、 冬笋 
     
   冷峻的冬天,给竹林染上了一层凝重的墨绿,地面上的生机凝固了,而地下的竹鞭正聚蓄着精力,将它们的灵气与生机,凝练成一个个圆鼓鼓的冬笋,待机而发。然而生不逢时,冬笋是长不成竹子的,却成了人们餐桌上的山珍美味。
 
   挖取冬笋是一份技术活,非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是难以满载而归的,顶多能捡到几个“冒尖笋”就算幸运的了。挖取冬笋的诀窍,除找寻“冒尖笋”之外,还有三种方法:  
 
   一为寻找烂笋孔。春来了,气温升高,雨水浸润,冬笋也就该寿终正寝了。冬笋腐烂之后,往往会留下一个个圆形的小孔洞,暴露在地表上,极易发现。因其积蓄的养分充足,故而在第二年的冬季里,往往在小孔的周围形成一窝冬笋。找到几个烂笋孔,即可满载而归。
 
   一为寻找有裂隙的小土包。竹林中虽然地势凹凸不平,但细心观察,即可发现一些由于内力膨胀而隆起的小土包,有的还在小土包的顶部有裂隙、裂纹,此即意味着土包下有冬笋。土包越大、裂隙越深,地下的冬笋个儿越大,最大的有达十余斤者。
 
   一为寻找母竹,顺鞭寻挖。竹林中那些翠绿竿的新竹和灰白色竿的老竹是不长冬笋的,只有那些竹竿呈黄绿色、竹叶疏密有致的,即为可长笋的母竹。冬笋长在竹鞭上,而竹鞭生长在地下,肉眼看不到。但竹鞭的生长方向与该竹竹叉的生长方向相一致。只要把握住竹叉的角度,在母竹的根部沿此角度轻刨,往往即有收获。若此方无笋,则到对应的另一方轻刨,定能有所收获。不过,一当看到竹鞭露出地表即应停手,因为竹鞭露头之后,该母竹无论其精、气、神如何旺盛,也是不长笋的。

      竹子是个好东西,它是大自然中的钟灵毓秀之物,它凝聚着一方水土的天地灵气;竹林是个好地方,在竹林中,几乎一年四季都有常见常新的故事发生……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呷的是竹筒饭、竹鸡,听哒咯,就吞口水啦……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b>回复 2# 隐士安:帖子还没发好,你的跟帖就上来了,你是第一个读者哦。的确,竹筒饭、竹鸡、竹鼠、冬笋都是好吃的,而竹林中的乐趣远不止于吃哦。谢谢你的跟帖。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谢谢楼主;冬笋的故事给我上了一课…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b>回复 4# 布谷催春:谢谢你的关注。挖冬笋的知识,是我在当知青时,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总结出来的。我希望,我的文章能在给人愉悦的同时,也将这些经验传给他人,变成知青们共同的财富。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显示了竹文化精神入人骨髓。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格更是世人审美人格的象征。

春笋http://2012.hnzqw.com/attachment.php?aid=MTkzMTU4fGEyYWIzNWI5fDE3NTk2MTQyNjh8YzAzNzdhOXJ6QUhURWF3bEdia3paWFBETjBDTjl1dndRY2M1aWVPRjVLVWxhZGc%3D&request=yes&_f=.jpg

IMG_0161-2_2.jpg (186.66 KB)

IMG_0161-2_2.jpg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未出土时便有节,即凌云后也虚心。做人也该如此吧…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 大鼎罐

竹林趣事,如翠竹般清新!谢谢楼主!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竹林记趣,文字清新俊美,文笔潇洒流畅,读着读着,脑中就出现了清代郑板桥那副清逸俊雅的《墨竹图》,读着读着,思绪就联想到那中国特有的渊源流长,灿若星辰的竹文化 . . . . . .

   竹子四季常青的翠绿,亭亭玉立的英姿,傲雪凌霜的特性,浑身是宝的奉献,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谢谢大鼎罐的美文。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6# 太湖侯;苏东坡的名句你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即成一篇上乘跟帖。春笋的照片也很美。江永桃川是我听着很熟悉的地方,因为64年,我们长沙13中有不少同学下放在那里。谢谢你的跟帖。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b>回复 7# 布谷催春:好诗句。此君深得竹子品格的精髓,做人理当如此。完全赞同。>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竹林猎趣,回味无穷。这为人利用的“媚子”,仍免不了日后颈下一刀……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8# 少年狂;谢谢你的跟帖和赞誉。读了你的红一线美文,认识了一位文艺朋友和嘻嘻哈哈就写出情深意重美文的才女,高兴……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b>回复 12# 老灯火:谢谢你的关注。你的跟帖很有深意,那些害人的东西,从来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竹 林 记 趣  从金鱼 ... 大鼎罐 发表于 2012-1-10 20:41

    这篇文值得欣赏,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如果没有如画的文采,是写不出这么维妙维肖的野趣美文。如今的竹林,永远找不回这样的趣事。读着读着,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真想回到从前知青茅草房的后山竹林里去,在在那里,可以找到食物……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 大鼎罐

 

天上是竹,水中是竹,船的四周都是竹。竹影阿娜多姿,竹色苍翠欲滴,竹风醒神浸润,竹味清爽宜人。在这方圆几十里的竹林中,我曾煨过竹筒饭,捕过竹鸡,逮过竹鼠,挖过冬笋。其间的乐趣,若非身临其境、亲历其事,是无法品味的。

 

好韵味的描述,让我回到了昔日的生活之中。

这辈子怕是韵不到这般味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6# 太湖侯

竹鼠.gif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7# 夜深人静:谢谢夜深人静的点睛之笔,为山林野趣增色不少,很有味啊。谢谢你的赞誉,愧领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b>回复 16# 一笑了之;谢谢。与君同乐。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7# 夜深人静:谢谢夜深人静的点睛之笔,为山林野趣增色不少,很有味啊。谢谢你的赞誉,愧领了。 大鼎罐 发表于 2012-1-12 23:23

   大鼎罐兄,你绝顶聪明,你既是老知青,但又是湖南知青网的新知青,早几天我看到你的第一、二篇文,乱码太多,没有想到就几天功夫,你就能熟练掌握,编辑操作自如,不带一点乱码了,难能可贵。你这绘声绘色的山林野趣很耐看,有了这些趣闻的回味,当年知青的清苦与艰难坎坷已是过眼烟云……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