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4日 阵雨
现在的宜州火车站是新迁在此的。建新站征地的搬迁户在车站附近建起了宾馆和旅社。我们早上在附近临时搭建的米粉摊子上吃了米粉 —— 印象中广西以吃米粉为主,然后就开始一天紧张的旅行。 宜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自唐代起即为历代州、郡、府、路、司等行政地区的治所,也是历代显要名流,迁客骚人任职、迁谪、考察、羁旅之地。有这样的背景,文化气氛很浓郁。有文化底蕴还要把它宣传出去,发扬光大。宜州现在打出了“刘三姐的故乡”这张牌。既独一无二,又已经有了广泛的社会知名度。 电影“刘三姐”曾经风靡大江南北。我认为这是把风景和故事结合得最好的电影之一。里面的歌每一首都优美动听,脍炙人口。虽然是古装,但表演生动,让观众觉得就发生在昨天,丝毫没有矫揉造作。黄婉秋把刘三姐演活了,人们把黄婉秋就当成了刘三姐。有一段时间,冒出一条刘三姐的演员出事的谣言,害得全国人民担惊受怕,惴惴不安。后来还是黄婉秋登报向国人报平安,这才了事。记得下放到靖县山村,发现好几处的朝门上都写有刘三姐,阿牛的字样,有的小伙子讲到刘三姐竟余香满口。听说当年县里的电影队下乡放电影“刘三姐”,有的大姑娘、小伙子跟着电影队走,电影队到哪个大队,他们就跟到哪个大队。也是可怜,那种年代根本没有什么爱情电影,像刘三姐这样纯洁又清爽的爱情故事,也让青年人着魔。 我当年几乎学会了刘三姐里所有的歌,虽然比不上何某人那样由粉丝变成了现实中的刘三姐的夫君,但一听说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心里还是一动,要在宜州停留一下,看一看。 我们先去临江河景区,刘三姐的故居下枧村就在那里。我们坐的中巴车,先到了古龙河段,虽有游船,但那天游人稀少,如果我们二人包一条船则太贵。干脆在河岸上欣赏一下美景算了。也不知算不算天公作美,下起了小雨,青山绿水,一片烟雨濛濛,如真似幻,宛若仙境。但想去下枧河刘三姐故居,好像是没有船了。遗憾之余,只好自已给放弃找个理由。想那刘三姐当年不过是一贫苦的砍柴山姑,即使有故居,也不可能保存千年。现在的故居再完备也不过是发展旅游的应景之作。 我们一路游来,群山叠翠,河水碧绿,河岸的竹子随风摇摆,仿佛在向我们点头致意。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刘三姐家乡的纯真之美,感受到了那份浓郁的山歌情。刘三姐是人民心中的歌仙,刘三姐的山歌将永远传唱不息。她已经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没有故居反而更神秘和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