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19# 孟晓

 

    承认方先觉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并不等于原谅他的苟且偷生行为。作为军人,他已经背离了马革裹尸还的军人操守。衡阳保卫战能坚持那么久,与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密不可分。第十军曾是长沙保卫战的劲旅,一路光彩夺目,可惜衡阳一役,让方先觉把全部荣誉毁于一旦。据王伯讲,他们士兵已然做好了必死的准备,能多杀一个就多杀一个是当时他们的信念。上峰传来的停战命令,虽然让他们免于一死,可几十年来都有苟且偷生的耻辱。时过境迁,人们多从方先觉以往的战功中去剖析他的投降,却忽视了他的战降给抗战局面带来的负面影响。东方文化,是难得接受降将一词的。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1# 一笑了之 一笑兄很懂史事,看来我们今后要多学习。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从此后不断有桃子被他人摘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桃子(来自网络).jpg

 

    毕竟,具体种桃子的人是老百姓!历史该证明,谁摘了桃子!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 麓山远眺

 

一世人,

数春冬。

能不悔,

有几成?

丹心碧血染国土,

硝烟生死浸灵魂。

斯才称英雄!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3# asd99999

 

桃子好,

味道深。

人情义,

居其中。

倭蹄恶寇横华夏,

钢枪铁血杀贼人。

丰碑在我心!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总觉得:方先觉和李陵怎么也光彩不起来! 孟晓 发表于 2012-8-19 22:34

 

     光彩肯定谈不上,心里的痛苦又有谁知?王伯不是方将军,谁都不是方,换个位置王伯的说法或许又不一样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7# 大队部

 

      在这个问题上我确实能理解所有关于方先觉的评论,也在心里不止一次地认为方先觉也属于无奈之举,但凡事不能仅凭良心的判断,还要从事情的根本去理解。第十军作为一支有着优良传统的抗日劲旅,在苦战四十多天士气仍然高涨的情况下,投降并非是上上之策。当时的情况基本上是各个阵地独自为战,当兵的均已作出必死的准备,上下同心杀贼回天,若方以一死谢天下,绝地逢生的状况未必不会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出现。为什么衡阳保卫战出现了敌酋阵亡人数大大超出我军的现象?就是因为我军士兵知道自己必死,杀一个够本再杀一个赚了的意识支配产生的效应。战史学家会对这场战役得出若干个可能的结论,作为旁观者,我坚持认为:方先觉的投降换来的战事结束,实在是不能饶恕的罪错!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桃子好,

味道深。

人情义,

居其中。

铁蹄恶寇横华夏,

钢枪铁血杀贼人。

丰碑在我心!

 

     写得太好了,喊出了人们心底的呼声!

快乐开心每一天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谁下山摘了桃子大家心知肚明,摘了就摘了。问题是让别人栽,只准自已摘就太那个了,更何况树上长得好端端的桃子,放在筐里后,很大一部分不是霉烂了就被虫蛀了,真叫人气愤加心痛!

   方先觉的行为和遭遇值得我们思考,传统的儒家文化和价值取向一直束缚着我们东方人的思维。如果个人想成仁,相信方将军是件极容易的事情,但在最后毫无希望和生路的绝境下,要众多的将士战死,这就是个艰难选择。难道他不清楚会要背上投降和汉奸的骂名后果吗?最后他还是选择放下武器,避免无谓的牺牲,我不认为这是光彩的行为,但也无可非议。这是人性使然,生命毕竟是宝贵的,从这角度思考也就理解和释然了。比起那些打内战采用人海战术草菅人命的将领还是要好到那里去了。方先觉与韩复榘相比较有着本质的不同,尽管一位是投降将军,一位是逃跑将军,但蒋介石对他俩的处置就迥然不同。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张德能守长沙只有4天便被攻破(原因既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张弃城而走,并未投敌;余程万死守常德,战到最后,实在守不住才走的,更没有投敌。而二人的结果是前者被枪毙,后者遭审判(最后军事法庭判处无罪)。论二位军长最后的表现,都比方先觉好一些,蒋为什么这样区别对待?这个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明白。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31# 楚风

 

    40多天衡阳死守,惊天地泣鬼神。其英勇壮烈,用什么言语形容都不为过。我曾几次前往衡阳,想去参拜,就因为那一纸降书让我望而却步。用一己之感情,罔顾衡阳抗战阵亡上万英烈,心头似有万千铁锤打击。可正视这一段历史,未必就不会违背固守之是非伦理观。方为蒋的一员爱将,虽签订了阵下降书,最终逃出敌手还是做了一点声誉挽救,这是蒋公为其开脱的理由之一。但嗣后方再没有手握重兵郁郁而终,也看出了蒋氏恨铁未成钢的一份遗憾。当年对方降敌并非没有要求惩治的呼声,可其在抗战中的赫赫战功也为高层有忌器之畏。最后的处理,与其说是蒋氏心生愧疚法外开恩,不如说是从政治和抗日大局着想而出的无奈之策。

   历史功过后人评说,本在情理之中。楚风兄借助蒋公之口而出的“娘希匹,你懂个屁!”一句话,让人目瞪口呆啊!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4# 雨后斜阳

 

苍天高,

品行洁。

思往事,

忆英烈。

战火锤炼卫国志,

阵前流淌壮士血。

风寒念豪杰!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方先觉是黄浦系唯一投降日军的军长,在抗战时期投敌影响极坏。他应是抗战时的一个特殊个案,一个历史事件中的一个历史人物在弹尽粮绝时思想有多么的复杂。评价方先觉不能简单化和片面化,所以,对方先觉投降日军不能简单地扣之以“贪生怕死”、“叛国投敌”的帽子,这样对历史人物是不公正的。

 

   我们都了解过衡阳保卫战的惨烈,在保卫衡阳的大部分时间里,方先觉率领的第十军浴血奋战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衡阳保卫战47天之久的坚守,主将的方先觉功不可抹。当衡阳保卫战失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投降日军,但这一战役援军迟迟不到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责任不能由方先觉来承担。

 

   在方先觉在孤军无缘的恶战中选择了投降,这是军队的耻辱,除了他主观上的意志不坚定等原因外,还有重要的客观原因,城外救援不力的国民党援军应承担相当的责任。在日军破城无可避免的情况下,出于为保全残余官兵生命方先觉选择了投降。他投降日军后,虽然没有死心塌地地卖身投靠或调转枪口,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成功地逃回了重庆。方先觉的投降,即便不与贪生怕死、叛国当汉奸联系在一起。但与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不相容的,与抗日战争中举国倡导的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也是不相容的。他的投降事件,极不光彩,负面影响甚大。直到60年代在台湾,方先觉将军也因投敌的污点屡被攻击。这一致命的“污点”躲无可躲,辩无可辩。1983年3月3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台北家中去世,后葬于台北县汐止市五指山。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34# 夜深人静

 

      讨论方先觉的成败得失,其实也是对东方文化内涵的探讨。我记得当时有这么一句话:“敌酋未退出我国土,若与之媾和即为汉奸。”阵前之降,毁了方先觉一世英名,连带第十军将士浴血奋战四十七天的壮烈。俱往矣,先人均已作古。而文化却在无数得失中渊源流长……

   我曾有拍摄湖湘抗战纪念地的计划,可衡阳我真的裹足难前。潜意识中,我在政治上极其看不起那些降将,连带我那“弃暗投明”起义尔后受尽凌辱的父亲。这是我至今不愿意认为先辈的荣耀我也有资格领受的原因,因为我绝不愿意领受先辈的耻辱之重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31# 楚风       40多天衡阳死守,惊天地泣鬼神。其英勇壮烈,用什么言语形容都 ... 一笑了之 发表于 2012-8-21 10:12
楚风兄借助蒋公之口而出的“娘希匹,你懂个屁!”一句话,让人目瞪口呆啊!

 

 

    蒋公骂的是王昆仑,一位1933年入党的地下党员,居然可以打入敌党任中央监察委员,动议枪毙降将方先觉,义正辞严,绝对正确,高呀,实在是高。蒋该死除了骂娘还有什么招?

让思想自由地飞翔!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姑引一段1986年3月,方将军当年的敌人——原日军第11军100多名军人组团代表在已逝世3周年的方将军墓前之悼词:

    衡阳之役,贵军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地坚守48天之久,使日军付出了重大的牺牲,实为80年来战争史上所少见。反过来说,假如日军防守那样的阵地,在四面楚歌、粮尽弹绝的情况下,很难出现重创敌军坚守48天的奇迹。我认为,世界战争史上,没有能和方将军当时的巩固防御可以比美的了,而当时担任防守的中国第十军,也是世界上最顽强的军队。

 

    国共两党写抗战史未免都有些夸大各自的战绩。唯独看日本人自己写的战史,在中国是谁把它打得最疼,应当还是实在一些。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7# 芦苇

 

树难栽,

恩难忘。

抚热土,

低声叹。

血海深仇同胞泪,

怒杀倭贼将士勇。

天道昭而耸。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9# 老灯火

 

弦外音,

静心听。

有灵犀,

重感应。

哀歌唱毕忧愁起,

硝烟远遁枪声急。

阵前忠魂立!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3# 石鼓隐士

 

有知音,

谁不欣?

文章意,

读者明。

同仇敌忾战士猛,

万众一心杀倭凶。

寸草春晖情。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