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滴嗒”三蔸禾、密植

                           “滴嗒”三蔸禾、密植

    

    大跃进年代,瞎吹、蛮干、胡来的事太多。那一年等于二十年,亩产万斤等等只有不敢想的,没有不敢说的事轮番出现在报刊杂志上,让你不信也得信。这种风气吹到大山里的乡下,那些乡村干部也就上行下效,哪怕是某一件小事,也想当然的口一啊,气一喷,于是就有下面的一个故事。
     在大肆吹响大跃进的号角声中,又到了这一年的春耕大忙时节,春插开始了。顶着濛濛细雨,农民挑着秧担一步一滑,上到屋门口的盘上田。一阵捡阄后,各人复挑秧担至所捡的田间,抛秧插田。众人正弯腰插田不亦悲乎,却亦想着今日半(中)饭能否在食堂里吃饱时,几位从上面来检查春耕的乡村干部衣冠楚楚地来到了田间,那制服上衣的口袋上还插有标示干部身份的钢笔套子。一番指点江山后,一位干部手点着那些插田的农民发话了:你们这样的插田太慢了,与大跃进要求的多快好省太不相符,要做到“‘嘀嗒’三蔸禾”(即一秒钟插三蔸禾)。话音刚落,一位老农林嗲“噌”地直腰,手执秧把“刷”地从田间迈到了田基上,也手指田间,面对那干部说:“你下去做个‘嘀嗒三蔸禾’看看!”。“哄”地一下,田间里的农民笑开了,田基上另几位干部亦忍不住掩口而笑,那位干部尴尬至极。林嗲人高马大的,要他插田本就不耐烦了,因此他当时的言行是出自于内心。因他是贫下中农,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但这个笑话,每年春插时,就会被农民翻出来再说一遍。

    那是大跃进年代,什么事可能还不会那么的上纲上线,也不会那么的霸蛮强制要你执行。到了文革期间可就不是那回事了,一切瞎指挥、瞎折腾都得执行,反正上升到政治高度,于是就有了我经历的深深为痛的还是与干部检查春插有关的一件事。
    到了一九七零年春插,这一年的插田,政府不顾田地的土质,不管稻种的需求,不论天气的晴雨、气温的高低一律要求密植,更是提出了具体的间距(记忆中,这一年下放地还没有搞双季稻)。

    我们还刚到农村,什么都不知晓,也才学着插田。刚开始是插屋门口仅有的几坵大田,那天我和另一个小女孩与一对年轻夫妻共插一坵正好位于村口又在马路墈下的大田。那对年轻夫妻是插田快手,带着我俩按老规矩弯腰埋头插了一天,终于这坵大田快插完了,夫妻俩要我们到另一小坵田去插,他们将这丘田扫尾。这时田边来了了几个上面专门检查春插的干部。他们站在田边在我们刚插完田的秧苗一番指点,便说这丘田插稀了,应该按XX尺寸插,不合符上面文件密植的要求,背离了无产阶级路线云云。指示马上返工,全部重插,不怕浪费秧苗,耽误了农忙,更不会想到插田人的辛劳。尽管那俩夫妻(男的就是上面那位林老爹的儿子,那位林老爹早已是犁田的老把式了)一再争辩,说稻种,说惯例,将原因推在我们这两个“新手”上,亦莫可奈何。我们撞到“枪口”上了,在那样高压的政治态势下,谁能抗命。         
    那天晚边,几人又将刚插好的一大坵田的秧全部扯了出来,将秧苗摆放在田间。这一天lia得要死,却做了无用功。第二天,重新再将那坵田密密地“植”了一遍,因是打返工,这一天是无偿劳作。

    ……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马路墈下右边的那坵田便是1970年我插了两道秧的田(但没有全部照出来,这是1996年请回乡知青拍的生产队照片中的一张)。

 

1205281812d482e0ff5ba0b408.jpg
2012-8-31 19:45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书荟:记住历史是让人们不再重蹈覆辙,可惜人们仍然能找到它们的影子。那些垮塌的大桥桥墩里的编织袋,用胶水填补的桥体裂缝。那些被朱总理怒斥的豆腐渣工程,比过去的口号更加害人。

  谢谢书荟的好文章。

音乐的天空,每天都有斑斓的云彩,不时也有疾风暴雨!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 书荟 :是的,那个时候,袁隆平还不是专家,只有那些仅仅带着钢笔套子的公社干部才会种田。那还不是修城隍庙抬岩石,累鬼;画个粑粑敬阎王,哄鬼!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 书荟 书荟君的文章把我们带回那荒唐的年代,那些自以为是的“干部”的做派的确让人忍俊不禁。可悲的是,至今依然有只要政绩无视科学不顾农民死活的“公仆”还时不时瞎乱指挥。曾经听到一个笑话:记者采访某老农,问及他丰产的经验时,老农直言不讳:不听干部指派种植的东西就不会错,我种了一辈子地,还没有他晓得这些田土适合种啥?

老实说,我一点也笑不出来。

谢谢书荟!问好!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让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山泉兄说的很对,记住历史的目的是不再重蹈覆辙。

      只是如今社会的一些事,比那个年代竟有过之无不及。让人痛心,憎恨。平民百姓却又无法去力挽狂澜,悲之。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大鼎兄的几个比喻“累鬼”、“哄鬼”,形象地揭示了那个荒唐年代愚昧的人的愚蠢行为。

      种田与政治、路线挂钩,如今看来的是那么的不可理喻,可那时是堂而皇之的理由。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自强不息兄:发生在那个荒唐年代的种种,大都是源于头脑发热,想当然,于是便有了瞎指挥,弄得农民无所适从。

    农民种了一辈子的田,自己却不能做主,竟要依着上面的精神、指示去做,荒唐之至。好在今天的农民可以在种田上,自己拿主意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他们可以指鹿为马,可以为所欲为,荒唐至极,令人发指!书荟所举一例仅是最平常的,还有更甚的不胜枚举。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最记得的是,由于糯米产量不高,不许种还是不许多种来着,我们生产队总是偷偷地将糯谷种在一些检查官脚迹罕至的地方,不然糍粑都会吃不到。
谢谢书荟的好文!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西岭望雪:是的,那个年代的荒唐至极的事举不胜举。我记下的这些,是因为前后插秧之事都是与干部亲临田头检查有关,而先后当事人正好是父子,而我亦是后一事的经历者,那个场面,记忆深刻,因此将其记了下来。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姑儿:是的,那个年代的农民也会用他们的智慧来与政策周旋,也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只是只能在小处,大处也无法奈何。

     比如我们下放的地方属于高寒山区,根本不适宜钟双季稻,可是在那些年,上面根本就不顾农民如何反对,如何消极,一味地要求大量种植双季稻。可早稻的前期,晚稻后期都是低温天气,再加上田在山冲里、山湾里,日照时间短,因此稻穗无法长丰满,结局可想而知。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我们老家长沙县现在插田是抛秧,站在田边把秧往田里丢,不要下田。密稀不管,也不来田,打点除草剂了事。偏生收成也好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3# 佳哉

    是的,现在好多地方都是抛秧了,夏天去望城拍荷花时,见到那稻田里的秧苗毫无章法地立在田里,一看就知道是抛秧。这样的稻田,想薅田也伸脚不进呢。这样的种庄稼,适合今天的人的生产方式。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