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陪彭秘书长慰问黄埔女兵郑淼

                                陪彭秘书长走访慰问黄埔女兵郑淼

 

    11月17日,我们陪长沙市黄埔同学会彭永秘书长到长沙县路口铺走访慰问了97岁高龄的黄埔女兵郑淼。自从郑淼回到农村居住,加上失明失聪以来,与黄埔同学会失去了联系,但彭秘书长一直惦记着郑淼。

 

A1.jpg

郑淼女儿家简陋凌乱的陈设


    郑淼还记得彭秘书长,同学相见,互相举手敬礼。我注意到,虽然老人坐在轮椅上不能站立,但她的左手仍然紧贴裤腿的中缝,透露出当年的训练有素与青春风采。

 

A2.jpg

 


    彭秘书长亲热地拉着老人的手问候这位高龄的学长,老人反复说:“我是16期,你是22期,我97岁,你才84岁,我比你老。但你是成都本校的,我是江西瑞金三分校的,你是正牌生呢。”“我眼睛瞎了,耳朵聋了,路也不能走了,坐着接待你们,太没有礼貌,真是对不住!”

 

A3.jpg

 

A4.jpg

 

A5.jpg

 


    彭秘书长把300元慰问金交到老人手里,老人风趣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我冬天穿的棉衣也是胡锦涛送的呢。”彭秘书长说,根据政策规定,对于居住在农村的黄埔老人,每月应该有150元的额外生活补助,他回去以后一定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尽快落实。

 

A6.jpg


    老人的女儿对我说,这300元钱加上我们送的200元,她打算买些木炭,一来天气冷了,老人体弱怕冷坐不住,二来好为老人烘烤被褥和尿片。老人因为失明和行动不便,加上年老大小便失禁,经常弄脏了被褥和衣服,每天要换洗一盆尿片,冬天洗了难干。

 

A7.jpg

 


    我告诉她们,我们把老人的困难情况发布到黄埔后裔栏目和“关爱抗战老兵网”以后,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有邓元跃、雨声动听、念想、梦雨如烟等朋友热情跟帖致敬问候,上地团还为老人专门制作了背景图片。志愿者网友纷纷跟帖“可敬的郑奶奶,您受苦了!”“一阵阵心悸,一阵阵窒息,哭无泪,说无声,只愿老人颐养天年!”“巾帼不让须眉——好一个女英雄!”“看到如此坚强的老英雄,我的心跟着在流血,老人这一生太苦了,泪早就流干了。希望当地的志愿者能多去老人家里坐坐,陪陪老人。”“无语泪千行!”“难得的抗日女兵!多么坎坷的人生,却又是那么坚韧的与生活抗争!作为女人我要向她致敬,作为后辈我们更要向她致以崇高的敬意!”“志愿者们多去看望老人,关心老人,让郑奶奶生命的最后之旅不再有痛苦磨难,希望奶奶身体健康,晚年无忧!”“圣战的青春支撑着坎坷的一生!我相信她是无悔的!贴子完整细腻地展现了老人的一生,沁人肺腑的感动!可敬的女兵,坚强的妻子和母亲,可爱的老人,可是你的可爱让人更心痛!!让我们陪着你吧,老人家。好想摸摸你的脸。”“第一次见到抗战女兵 老人家真难得, 夫妻皆是抗日兵, 致敬!”

 

    关爱抗战老兵网已经确认老人的抗战老兵身份,将在近期向老人赠送挂历和抗战纪念章。得知老人的困难情况,关爱抗战老兵网已经将郑淼列为困难救助对象,短短两天时间里,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迅速行动起来,已经有蓝色箫音和陈刚两位志愿者网友各捐助1000元,不久将送到郑淼家里。看到这些素昧平生、远隔千里的网友的跟帖和关爱行动,我真是十分感动,他们值得我学习,大爱无疆,我们不仅要关爱帮助身边的黄埔老人、抗日老兵,也应该把关爱献给更多的人。


    我们把为老人洗印放大的照片送给她,老人把照片贴近细看但还是看不见,她习惯地抚摩着问:“这是哪个的像?”听说是她自己的相片,老人高兴地说:“好多年没照过相了,给我挂起来。”

 

A8.jpg

 

B1.jpg

 


    老人的女儿陪我到了30多里之外的金井老屋,郑淼夫妇从抗战胜利以后回乡,就一直住在这里。直到前几年女儿把她接到路口铺照顾之前,孙女、孙子都外出打工,老人孤独地在这间破败的百年老屋里默默地生活着。

 

B2.jpg

 

B3.jpg

 

想不到堂堂“尚书第”竟是青砖脚土砖墙,曾国藩故居也是,与今天高官们的豪宅不可同日而语

 

B4.jpg

 

B5.jpg


    触景生情,郑淼的女儿嚎啕大哭,她忆起父母在这里经受的磨难,自己艰苦的童年和少年,因为老屋不堪风雨倒塌压死的哥哥。哥哥去世后,母亲当年养不活两个孙儿,想带着出去讨饭,又顾虑孩子长大后名声不好,才又在70高龄外出做保姆

 

B6.jpg

 

几年前,郑淼老人就独自住在这里

B7.jpg

 

B8.jpg

 

灶屋,郑淼的残疾军医丈夫曾在这里就着灶膛的火光绩麻、纳鞋底、织毛衣

 

C1.jpg

 

几年不住,草都深得不能进人了

 

C2.jpg

 

女儿在察看老人的寿材,其实那只是用碎板子钉的一个木匣,反正提倡火葬,也用不着了

 


    不知是哪位好心的邻居在郑家老屋的塘边种了两株黄菊,初冬的寒风里,菊花精神抖擞地开放着,像在无声地祭奠远去的岁月与韶华。

 

C3.jpg

 

C4.jpg


 

让思想自由地飞翔!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