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身份辨析:三千子弟下洞庭。

   这是六十年代初发生的一段‘公案’所导致一群青年酸楚的命运。

   一九六一年是新中国“过苦日子”“最最”的年代。

   那一年七月十四日,湖南省委批转了由省农垦局党组“关于创办省农业劳动技术学校的请示报告”。报告称:“迅速在大中城市招生,以配合目前压缩城市人口工作(原文)”。同月二十七日以省政府名义在湖南日报上登出了“招生简章”。简章称:“为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培养具有……又红又专的中等农业技术人才……半工半读……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修业期为五年……等等。”于是乎各地州市招生办紧急行动,从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邵阳、益阳、常德等地招了三千多学生青年,分赴君山、西洞庭、钱粮湖、大通湖、茶盘洲,办起了五所“学校”。(我指的是一无所有白手起家)

    学生们(像南泥湾)用稚嫩的双手建起了校舍,开垦用以自给自足的土地。过起了半工半读的日子,读书是要给种田时节和时机让路的。最差的天气是最好读书的时节和时间。读书是处在最热和最冷的环境中(茅屋见不得火)。那真是在冰与火的炼狱中成长的一代青年。可惜国家仍不买账。

    一九六四年秋,省政府变卦了由省农垦局下文提前解散农技校,将学生立即送往十余个农场(又有金盆、北洲子、屈原、千山红、黄盖湖等。)安置到生产队当农工(在此时已有两千余人以各种名义陆续离开学校和农场),无声无息地散落在浩渺的洞庭湖洲里。(待续)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这是六十年代初发生的一段‘公案’所导致一群青年酸楚的命运。    一九六一年是新 ... 岳阳老王 发表于 2011-12-29 10:13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烙印,老王,你们那一代比我们承受了更多的苦难啊~~~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原来企业干部属于国家干部,现在除了国企的主要负责人退休前可以回到国家机关按公务员退休,其他企业管理人员就只能按企业员工退休领取社保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