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出得湖 霸得蛮 耐得烦——兼议“湖南精神”该用什么形式的语言予以表述为好

“湖南精神”表述语“2选1”公众投票活动临时决定延长5天,直到7月25日上午11时方才结束。本人知之甚晚,要不是有这个延长,或许没有机会发此议论了。首先申明,本人无意就“2选1”投上一,不因为别的,只因为不喜欢表述语采用这种形式的语言。fficeffice" />

现在的“2选1”,一个是“忠诚、担当、求是、图强”,一个是“心忧天下、明德致远、坚韧务实、敢为人先”。前者采用的是双音词,后者是字数翻倍、内涵略丰的四字语,二者皆为通用的词语。

所谓“地方精神”,在我看来,首先不可没有鲜明的个性、特定的蕴涵,其表述最好还要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四方通用的词语能做得到这些吗?我怀疑。

地方精神的表述语若采用通用词语,其弊端注定是难免雷同,言不尽意,而且索然无味。你将无法指望人们对它津津乐道,甚至无法指望人们将它存入记忆。

我们不妨对比着看看几个地方精神的表述语——

北京精神开放、包容、爱国、厚德

    天津精神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

    新疆精神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广西精神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

四个地方都在讲“爱国”和“开放”,你还能感觉其有特色吗?“爱国”和“开放”简直成了地方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似乎不讲就不行。其实不尽然。上海精神就只讲“公正、包容、责任、诚信”,广东精神也只讲“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不久以前广东媒体还一直是讲“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你是否会认为上海和广东就不讲爱国不要开放了呢?恐怕不会。

地方精神理应是对地方之民历来的行为特征、行事风格及其所崇尚的价值取向的一种表述或描述,而不是当下政府对民众价值追求作出的时尚倡导(这种倡导的表现方式多的是,完全无须借助于“地方精神”);只能是对当地历史沉淀物的一种提炼,而无须迎合当今需要新撰新造(这样也可以避免“地方主政换人,地方精神变样”)。

提炼所针对的对象,自然是既有的言语范式——种种固有的说法、习惯的表述、公认的称说——择其精当而用之。

说到“湖南人”,我感觉本地人的自诩、外地人的评说多涉及“湖南骡子”一语。非驴非马的骡子,自是与众不同:“有蛮劲,有犟性,有定力;欲出头,敢为头,不回头”。在天下人眼里,“湖南骡子”已然是一种美誉。在我看来,骡子的脾性或许可以说就是湖南精神。

在我们的地方语言里,究竟有哪些现成之语关涉湖南骡子的这些脾性呢?

我看关系最为紧密的恐怕就是这三个短语:出得湖霸得蛮耐得烦

出得湖,就是能走出洞庭湖去闯天下。这样的人就是湖南人心目中的“角色”,从来就是倍受称道的了不起的人物。湘楚百姓所崇尚所称许的“出得湖”,或许已含有书面语“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某些意味了。

霸得蛮,有“力为其难”的意思,即“难为之事也能不计成败去尽力为之”,隐含争强好胜之意。这跟通用语的“图强”、“务实”也有些意思相通了。(注:“霸蛮”一词为多义词,并不限此义。)

耐得烦,无须赘言,则跟有韧性、有定力是一脉相通的。

以此三语“出得湖霸得蛮耐得烦”来充任湖南精神的表述语,我以为是完全担当得起的,也是出得了台面的,没有什么“太土太俗不够品位”。

红网上有报道称,“最可爱记者”尹正艳特别喜欢第二条中的“坚韧务实”。为什么呢?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坚韧务实’体现了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原来,她心目中早已认定的湖南人的精神,还是“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我想,许多湖南人都会与之有同感的吧。

读研攻读的是汉语言,毕业之后去中文系是教语言,后来下海就要说是去玩语言了,不是作秀而是把玩。策划、创意、定位一类,最终还要靠语言来“表现”。这都是语言的商用 。本人还有一个知青的重要身份,所以,还会特意跟我的老插朋友说些有趣的故事和新事。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