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备考]铁路局的和老倌——附:粤汉铁路变迁

      前2天在茶座见网友谈“长沙铁路局文工团”,曾跟帖言及某人从父辈起三代铁路员工,只有过长沙铁路分局未有过长沙铁路局,除了铁道部有铁路文工团路局以下无此建制等……今日可打开09年资料了,找到了“铁路局的和老倌”及在帖后附的“铁路局变迁”资料,1958至1961年确短暂存在过长沙铁路局,但不到3年即撤消。与该网友言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时间不符。“铁路局的和老倌”作者现为长沙某寺住持,红网网友。

 

      铁路局的和老倌/砣大师  文

    

    和老倌不姓和,和老倌姓钟,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出生于距省城140华里的长沙县清泰乡板仓冲,和老倌的父亲兄弟三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父亲给他取名和生,意思是安分守己、和气生财。和生的家乡板仓出了个做学问的大知识分子叫做杨昌济,杨昌济先后留学于日本和英国,专攻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杨昌济先生学成回国后在省立高等师范学校执教,是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恩师,他思想进步,知识渊博,提倡民主,崇尚科学,人们尊称杨板仓、板仓先生,后应蔡元培先生之聘,任北京大学教授。杨昌济先生的独女杨开慧,即毛泽东的夫人,也是党龄仅次于缪伯英的中共最早期的女党员之一。杨开慧与毛泽东结婚后,一直协助和掩护丈夫从事革命活动,开展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中,杨开慧服从党的安排,带着孩子回到板仓开展地下斗争。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组织和领导长沙、平江、湘阴边界的地下武装斗争。1930年10月,杨开慧不幸被捕,刽子手对她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她为了保守党的秘密,坚贞不渝,宁死不屈,同年11月被反动军阀何健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解放后,人民政府将清泰乡改名为开慧乡,板仓冲则改名叫做开慧村并建有杨开慧烈士纪念馆,省城芙蓉路旁边原开慧烈士就义处安放一座纪念碑和烈士雕像,并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和生的父亲名叫钟清云,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乡里人种几亩田即便丰收时顶多也只供得一家的口粮,没得现钱收入,那些农具衣裳、油盐酱醋、日杂用品还得靠做手艺赚点钱才能购买,若遇上灾荒歉收,那只出去讨得米。所以钟清云家中除了种几亩薄田外,平时就以做木屐和油鞋维持生活。那个年代还没有橡胶套靴,人们大多穿布鞋棉鞋,落雪下雨天泥泞路滑,布鞋棉鞋踩不得水,于是将鞋套上木屐在泥水中行走既防湿又防滑,还有一种方法是在布鞋的千层密纳底上以及鞋边周围涂刷几层桐油,刷过桐油的布鞋特别厚重有密封防水的作用,可以直接踩水所以叫做油鞋。钟清云做的木屐和油鞋质量结实、价钱公道,乡里乡亲都喊他做鞋匠师傅。然而,乡下那些穷苦人家夏天打赤脚冬天穿草鞋,没钱买木屐油鞋,即便手头有几个铜板也舍不得买双鞋子穿在脚上踩在地上,总感觉糟塌可惜了。钟清云的鞋子生意不好做,家中一年的开销着实不小,如此混下去连糊口也困难,钟清云与家里人思量不如干脆到省城去,那里的生意也许会好些,打定主意后,他便挑副担子带着十三岁的儿子和生来到省城来投奔自己的弟弟。钟清云的弟弟名叫钟清和,十几年前就来到省城当学徒做伙计,精明能干,吃苦耐劳,渐渐攒下些银子后就与朋友合伙在省城北门内的潮宗街梓园6号开设一家名叫顺天的客栈。潮宗街处在省城繁华地带,那条街上光是客栈就开了好几家,顺天客栈前街往西行半里路即省城的大西门和小西门,城门外就是湘江,湘江沿岸几里路边上都是货运和客运码头,客栈往北再走两三百步就是北门正街和头卡子,那些外来货船和客商进城交易前便要缴纳税款,第一道税卡就叫做头卡子,因此北门正街上的旅馆客栈、茶楼酒肆、日杂土产店铺鳞次栉比,南来北往的行人川流不息,车水马龙,热闹喧天。鞋匠钟清云带着儿子就在弟弟经营的客栈住下来,白天在客栈门口的街边上摆个鞋摊,晚上住宿客栈中,生意比乡下老家那边稍微好点,大富由命,小富由俭,做手艺的鞋匠师傅钟清云虽说发不得大财,却也能够维持生活。
    俗话说:宁减一斗,不添一口。尽管钟清云和钟清和是同胞兄弟,但亲兄弟之间也要明算账,那年代士、农、工、商做何营生养家糊口都不容易,钟清云父子寄居在客栈,每个月如数把饭钱和房钱交给弟弟,和生年纪尚小,但也不能老呆在叔叔家里吃闲饭,清和叔叔就安排他在客栈中打杂当茶房(服务员),按生意行中的老规矩,老板只供伙计吃饭睡觉,没有半文工钱,茶房的工钱完全靠客人给小费。顺天客栈楼上的套房里长期住着一位老人,此人身材虽瘦弱,气度却不凡,颇有些来头,非一般等闲人物,他就是本省有名望的文士名叫萧云爵,也是钟家兄弟同乡同村的邻里乡亲。据说萧云爵少时家境贫苦,出身寒微,但从小发奋学习,过去学生读书自带饮食,萧云爵同窗中的那些富家子弟餐餐大鱼大肉好饭好菜,而他却因为家庭贫困每天挎个竹篮子上学,篮子里面除了笔墨纸砚以外只有一碗糙米饭和一碟子酱萝卜,人们后来笑他做酱萝卜进士老爷。萧云爵后来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直至参加殿试并由皇帝亲点进翰林院做了翰林,几十年宦海生涯,官场的勾心斗角和风云变幻让萧云爵淡泊名利,他不愿在朝为官,便向朝廷告老退隐回家。虽说翰林学士不象执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那般八面威风,却也算是皇上身边的近臣谋士,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区区六品知府尚且富得流油,更何况京城的高官?然而萧云爵出身贫贱,为官清廉,况且又是饱读圣贤书的儒雅文士,不曾做那贪赃枉法的苟且之事,故没有多少身外之物。萧云爵之所以租居在顺天客栈,一者因他在省城没有公馆宅第,二者与客栈老板钟清和又是乡亲,语音习俗相同,饭菜也合口味,自然感受亲切,舒适随意。因此,萧云爵从京城告老还乡后,除了重大节假日回老家探亲,一年四季则赋闲住在潮宗街的顺天客栈中看书写字,他的楷书写得刚劲稳健,自幼练习柳体和瘦金体,长沙城南门的天心阁和北门外的开福寺至今保留有他亲笔题写的楹联和匾额。萧翰林平日多与长沙城里的同窗故友、文人墨客唱和诗文、雅赏怡然,到也乐得清闲恬淡,逍遥自在。
    叔叔安排和生去为翰林老爷端汤送水、打扫房间。头一天夜晚,和生就被叔叔叫到后屋里关起门来叮嘱一番,清和叔叔对小侄儿说:和生呀,你年岁不大但是个懂事孝顺的伢崽,你要好生服侍那位翰林老爷,他老人家是我们家的邻居,也是我们的长辈,还是皇上身边的大官呢,你千万莫惹得老太爷不高兴来。和生从小没有过读书不认得字,也搞不清楚那北京城和皇上身边的大官到底有好大,他只晓得县太爷就是最大的官,但他爽快地满口应承:我晓得,叔父放心,侄儿会小心侍候的,不会惹得萧老太爷生气呢。第二天一大清早,叔叔就领着和生蹑手蹑脚到楼上房间去给翰林老爷叩头请安,看到他叔侄俩个上来,萧老太爷放下手中的书,仔细询问和生的名字和年龄,和生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回答老太爷的问话。老太爷眯起眼睛笑着用东边乡里的家乡话说:和生伢子哎,以后会要多累哒你啦。从此,十三岁的和生就在顺天客栈当学徒,端茶倒水,打扫房间,帮客人跑腿买些馄饨面粉、烟丝洋火、瓜子花生之类零碎杂物,和生虽说没读书不识字,但为人敦厚诚实,手脚勤快,晚上打烊客人歇息后,和生又在油灯下帮父亲做鞋子打些下手,善良本份的和生伢子深受老板和客人的喜欢,偶尔还会得到客人赏几文散碎银子做零用钱,和生非常节俭顾家,把钱都交给父亲寄回乡下帮补家用。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过了两年。一日,钟清云与兄弟钟清和商量,承蒙清和叔叔的关照,和生小小年纪就进客栈学徒,不愁衣食还能挣点零碎钱,但若一辈子在客栈当茶房侍候人,既没有技术也没有地位,这样混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虽然目前不愁吃穿,但今后仍然还是没有什么出息,再说钟清云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儿子接自己的脚做个臭鞋匠。想到这些,兄弟俩便走到楼上套间轻轻叩开房门,请求萧翰林为儿子指引一条出路,帮和生谋个比较稳妥体面的差事,翰林老爷躺在靠椅上微闭着眼睛,两个手指头慢慢搓捻颌下的山羊胡须,稍许沉思片刻后说:要得,就让和生伢子去铁路上当差吧,如今圣上和朝廷正与洋人谈判,各地都在大肆修路、开矿、办厂、兴学,看来这碗饭以后还是吃得长久的。说罢,萧老爷提笔给时任湖南粤汉铁路公司名誉总理的故友同僚王先谦写了一封推荐信,将和生的情况大致介绍一番并亲自做了担保。萧老爷写完书信后转过身来对和生说:和生呀,你这名字显得太土俗了点,我帮你取个大名叫做汉祥要得啵?和生十分欢喜的跪下叩头拜谢:翰林老太爷取的名字肯定是最好的,汉祥谢过老太爷了。萧老爷满脸慈爱的拍了拍和生的肩膀:听话的伢崽,记住老实做人,认真做事,将来会有出息的。和生连连点头称是,钟清云兄弟手捧萧翰林的亲笔书信好生感激,千恩万谢萧老太爷的大恩大德。因为萧翰林的一封书信从此改变和生的命运并谱写钟家几代铁路人的起跌沉浮史。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顺天客栈十四岁的学徒钟和生(汉祥)怀揣着萧翰林的推荐信就这样进了粤汉铁路。长沙是京广铁路的必经之地,京广铁路分为北南两段,北段从北京市到湖北汉口,称为京汉铁路(解放前称平汉铁路),南段从广州到武昌,称为粤汉铁路。1905年7月(清光绪三十一年),张之洞奉旨督办粤汉铁路,詹天佑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出任川汉铁路总工程师兼会办,次年又任商办粤汉铁路总理兼总工程师。当时粤汉铁路正在修建长沙至岳阳的长岳段,和生就跟随英国和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奔走于长沙和岳阳铁路工地上,做些端茶送水、传递信件的差事,长岳段铁路建成通车后,和生被分配在省城新河的火车北站,先后当过钩夫、旗夫和板道夫(联接员、调车员、信号员)。省城那时候还没有成立铁路局,全省只衡阳才有铁路局,从羊楼司到广州的铁道线路全部隶属衡阳铁路局管辖,长沙只设火车站。和生在铁路上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任劳任怨,深得上司和工友们的赞赏。1911年,孙中山率革命党推翻清廷建立民国。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渐渐长大成人,后经人介绍与同乡女子刘淑芸成亲并生育一群儿女,同事和邻居们不再叫他和生伢子,改口喊他做和爹或和老倌。铁路局的福利待遇比较好,铁路子弟读书不要钱,和老倌的儿女们都在铁路学校读书,毕业以后就分配在铁路局各部门工作,和老倌的长子志明和次子在机车上做司炉,三子搞票务管理和车辆调度,女婿赵某在站台上当电报员,最小的儿子是铁路局的技术员,一家人工作稳定,和睦相处,属于长沙城里典型的小康之家。
    民国初年,各派系军阀混战,灾祸连年,省城经常聚集大批从前线溃退下来的伤兵败将,败军和伤兵失去队伍编制和后勤给养后便四处涣散流窜,他们经常聚众闹事,强买强卖,抢劫勒索,形同匪盗。比如说,那些伤兵看戏从不买票,经常是一伙人闯进戏院前排霸占座位,若座位上已经有人,伸手就把观众推开,如果有人敢出声与他们据理争辩,伤兵们抡起枪托或拐杖就打。又比如说,伤兵们拿假银元到店铺买东西,连偷带抢后还强行逼迫店家找回零钱,你若敢说他那是假钱,他们拍桌打椅泼口骂娘:老子在前线保家卫国,流血流汗,你他*的不犒劳有功将士还欺负伤兵,真是发国难财的奸商。百姓遇到兵,有理讲不清,那些到处寻衅闹事的伤兵通常将街上的店铺砸得稀巴烂。有一天,一群国民党伤兵闯入铁路仓库,将一辆手摇巡道车架在铁道上轮番摇着游玩,就在此时,志明他们的机车正一路呼啸疾驰而来,伤兵们一看吓得大喊救命,纷纷跳下去弃车逃跑,机车采取紧急制动但速度太快刹车不住,结果与那辆巡道车轰然相撞,整个火车头被撞得飞起来底朝天翻倒在地,志明等人摔翻在机车底下被活活压死,噩耗传来,和老倌一家哭得昏天黑地、死去活来,那天正是志明满二十岁生日,他的孩子出生还不到半岁。痛失长子的和老倌夫妇从此不允许家里人在机车上做事,只准在地面上工作。
    1930年,彭德怀率红军攻打长沙,经过几天几夜苦战终于占领省城,红军入城后广泛发动工农群众参加红军,并发展数千人加入党组织,当时铁路上有一批青年职工和家属子弟踊跃报名参加红军跟大部队走,不少铁路职工加入了党组织。几天后,国民党军队分成几路人马迅速朝长沙方向包抄过来,对红军实施围追堵截,红军的兵力和武器弹药严重不足,只好分头边打边撤,大部队撤退那天,红军代表找铁路局要求派一列火车运送部队和重缁物资,机车和车厢都找来了,可是没有一个人敢同往跟车押运,站长只好命令老实听话的和老倌押车,和老倌心里非常害怕但碍于站长的面子不敢推辞,只得麻起胆子跟着红军登上列车。那群红军当中有一位三十多岁的长官,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戴幅眼镜,士兵们都喊他做参谋长,参谋长态度和蔼主动跟和老倌握手道谢。火车启动后一直往北行驶,当行驶到捞刀河附近时,河对岸的国军发现车上的红军便架起机关枪和小钢炮一齐朝这边猛烈射击,子弹和炮弹嗖嗖嗖的不断落在铁道附近,和老倌吓得蹲在车厢地板上不敢抬头,参谋长一面指挥手下人开枪还击,一面回过头大声安慰和老倌:工友你莫怕,没得事,他们的枪炮射程短,打不到我们这里来,顶多只是吓唬人而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当年参加红军的几十名铁路子弟一个也没有回来,全部壮烈牺牲。和老倌后来经常感叹,那些红军虽然衣裳褴褛,武器陈旧,但他们纪律严明,官兵一致,战斗力强,深受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红军撤退后,长沙城仍然落入国民党的统治下,当局政府四处张贴告示,命令加入组织的群众自首退党,那些铁路职工因为担心妻室儿女的安危,于是纷纷前往国民党市党部办理退党手续,每个自首者领到两块银元并登报声明自愿退出中国共产党,退党后仍旧回原单位上班。铁路职工易寅生与易庆和自首退党后,竟然积极参加反共铲共活动,外号易矮子的易寅生跟着一群宪兵特务跑到韶山冲去挖毛泽东家的祖坟,回来后就升任铁路局的工会主席,易庆和也因反共有功而当上长沙铁路局的地亩段长(房产科长),他俩长期在人们面前大吹大擂,好不得意忘形。全国解放后,在镇压反革命的运动中,易寅生与易庆和两人因积极反共,作恶多端,民愤极大,被人民政府逮捕并就地枪决,当年登报声明退党的铁路职工全部被打成“自首变节叛党的反革命分子”处以劳动改造。胆小怕事的和老倌当年为照顾妻子儿女而没有加入共产党,所以也不存在自首变节背叛组织的行为,因而反到躲过一场祸事。
    抗日战争爆发后,和老倌的二儿子离开铁路投身军旅参加抗日,后来随军南下,在南方安家并娶妻生子。三儿子加入地下党组织和抗日游击队,后来又参与并组织铁路工人保护机器设备迎接和平解放,因当时地下党活动属于单线联系,负责直接联络他的上级领导去世后,无法证明他当年的真实身份而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承认。和老倌最小的儿子在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下放基层劳动二十三年,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才彻底平反。1946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强迫铁路、邮电、银行等国营单位职工集体加入国民党,党费直接从工资中扣除,和老倌也糊里糊涂成了国民党员。第二年,铁路局国民党支部进行选举,因为支部委员结构中必须要配备工人名额,大家都认为和老倌诚实厚道,与人为善,是铁路上有名的老好人和老实人,因而被大家推举为铁路局国民党支部候补委员,候补委员没有津贴,也不脱产做专职工作,仍然是天天板道挥信号旗的普通工人,和老倌碍于领导和同事的情面无法推辞这个候补委员名额,因此也只好听之任之,服从单位上的安排。
    1951年,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上面发布告示,勒令国民党时期的干部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坦白登记,和老倌在运动中看到昔日的工友同事被整得呜呼哀哉,受到好大的惊吓,想起自己曾做过两年国民党支部候补委员的历史,这件事天天压在心底让他寝食难安,总担心哪天被别人揭发出来受到批斗,成天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他又一想,告示上面不是讲坦白从宽,主动交待历史问题么?反正自己从小到老都是真正的工人阶级,彻底的无产者,从来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铁路局和街道上那些老同事老邻居都能够证明他的清白,思前想后,和老倌与几个儿子商量后,主动向政府写信交待那年当选国民党支部候补委员的真实情况,那封信寄出去的第二个月,虽然上面并没有来人找他谈话或上门搜查,但是和老倌的退休工资立即停发了,既没有宣布,又没有批斗,更没有逮捕,只是再也不发他的退休工资,也没有他的劳资关系,仿佛长沙铁路局从来不曾有他这个人一样的,和老倌想找有关部门讨个说法,但是又不敢主动撞上去挨整,他的几个儿子在政治运动中挨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也都不敢前去咨询。就这样,从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至1950年在铁路上工作整整46年,一生经历过三朝(清朝、民国、共和国)二帝(光绪、宣统)的和老倌直到去世都没有领到过一分钱退休工资。
    1966年深秋,贫病交加的和老倌在城北郊外铁路磡边一所低矮颓败的土砖屋中悲愤凄凉地离开了人世,骨灰埋葬在南郊金盆岭墓园。直到数年后,他最小的儿子被打成右派的冤假错案彻底平反后,他们家人那时才真正了解到当年镇压反革命的条件和政策,政策规定凡国民党支部专职委员(俗称吃政治饭的党棍)以上的人才能算得上是反革命分子,至于候补的或兼职的委员不在其列。也正因为如此,有关部门当年才没有正式宣布和老倌是反革命分子而实施逮捕或关押,但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等多种原因以及镇反肃反运动具体办案人员工作上的疏忽而毫无根据停发了他的工资,实际是一件大错案。和老倌和他的家人当年若根据相关政策条例据理力争的话,也不至于到死也不能享受退休待遇。但是,在当时那种高压政策和法制不健全的特殊环境下,又有哪个普通百姓胆敢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异议和诉讼啊!坎坷的命运跟和老倌一家开了个极其可悲的政治玩笑,他一个大字不识从十三岁开始出卖劳动力的普通工人,逆来顺受,唯命是从地服从单位命令稀里糊涂加入国民党,接着又稀里糊涂当上候补委员,后来竟然稀里糊涂变成反革命分子,最后痛苦地忧伤地死去。而且,当年并没有哪一个部门或哪一级组织正式行文宣布对他所谓历史问题进行判决处理,所以后来也根本不存在平反昭雪或经济补偿。和老倌出生在一个内忧外患、政局不稳、积贫积弱不幸的时代,他是那个时代无辜的政治牺牲品,他的牺牲源于他的胆小怕事,他的牺牲源于他的淳朴敦厚,他的牺牲源于他的老实善良。

    他就是我的祖父钟汉祥。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回复 1# 老灯火

  粤汉铁路借款合同

  1898年4月14日,清政府驻美公使伍廷芳与美国美华合兴公司在华盛顿签订《粤汉铁路借款合同》十五款。1900年7月13日又签订《粤汉铁路借款赎约》26款。两次合同的主要内容为:借款总额美金4000万元,年息5厘,9折实付,偿还期50年,以铁路财产为担保;工程由美华合兴公司承包,路成后每年给股份净利五分之一;借款本利未还清前,由美代为经理。1905年8月29日,在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下,议定了赎回该路权利的合同。

  1897年,湖南湖北广东三省绅商倡仪集股修筑粤汉铁路,呈请设立湘粤铁路公司,张之洞盛宣怀反对。在奏请向美国借款获准以后,盛宣怀立即通知驻美公使伍廷芳与美国草签《粤汉铁路借款合同》,借款四百万镑,年息五厘,九扣,铁路财产作保,借款期限30年。借款期内铁路由合兴公司建筑和经理,合兴公司有添建支路之权。如果与比国公司订立的芦汉铁路合同作废,该铁路亦归合兴公司承建,清政府如在铁路附近采煤,应允许合兴公司勘查开办。1899年,合兴公司代表来中国议立正约,并提出在韶州衡州郴州等处开矿,引起鄂、湘、粤三省地方不满。美国驻华公使康格出面干涉,扬言粤汉铁路“美国必办,断不能让他人”,于是《奥汉铁路借款续约》得以在华盛顿签字。续约将借款金额增至四千万美元,并有两条主要补充:第一,进一步扩大美国的路权,规定建筑萍乡岳州湘潭等支线,并速造渌口至萍乡路线,从而使美国夺得沿线矿权;第二,粤汉铁路及支线所经过地区不准筑造与干线、支线平行的铁路。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 老灯火

 

转帖]衡阳铁路管理局变迁

建国后体制机构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时期
   1949年8月23日,铁道部在株洲成立衡阳铁路管理局,10月末迁衡阳。管辖湖北(武昌以南)、湖南、广东、广西4省境内铁路,局长郭维城,政治委员马载,副局长张静之、喻楚杰、刘震寰、刘传书,下辖武昌、衡阳、广州、柳州4个分局(各分局成立日期先后不同)。
   1949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事管制委员会交通接管委员会铁道处,接管广东省境内铁路,包括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南段办事处及基层单位、粤汉区铁路管理局从衡阳迁穗机关等,共计43个单位。同时,成立粤汉铁路管理委员会,由军管会交通接管委员会副主任兼铁道处处长雷铁鸣担任主任委员。12月7日,衡阳铁路管理局广州铁路分局成立,雷铁鸣任分局长,符然任分局党委书记,粤汉铁路管理委员会同时撤销。广州铁路分局管辖广东省境内的粤汉、广三、广九铁路和黄埔、狗牙洞两条支线。分局机关在大沙头办公(后迁到黄沙),设分局长室、安全监察室和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财务、人事、材料、总务8个科及公安分处,科和公安分处下设27个股(室),定员273人。
   “一五”计划期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需要,铁道部决定对全国铁路运输体制机构进行调整,主要是缩小铁路管理局辖区,增加铁路管理局数量,并将管理性质的铁路分局改为只管运输工作的运输分局。在这次调整中,撤销衡阳铁路管理局,同时以该局辖区为基础,改组为广州、柳州两个铁路管理局。1953年1月1日,广州铁路管理局成立,管辖粤汉铁路(蒲圻车站以南不含该站)、湘桂铁路(冷水滩车站以东含该站)、广三铁路、广九铁路和新划给广州铁路管理局的浙赣铁路(鹰潭车站以西不含该站)及南浔铁路(南昌至九江),并包括全局辖区内的支线铁路。刘慎之任局党委书记、局长。管理局机关设21个处、室和4个局直属科,处室下设科94个、股(室)16个,定员1127人。
   1953年广州铁路管理局组织机构表 表6—1—2 =
   广州铁路管理局下辖广州、衡阳、株洲、南昌4个运输分局。广州运输分局的管区除广东省境内铁路外,还延伸到湖南郴州(含郴州站)。运输分局的任务是全面领导辖区内车站、列车段,组织客货运输工作,保证行车安全和运输生产任务的完成;分局辖区内的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段,则归管理局有关业务处领导,运输分局只在行车方面进行工作上的联系和监督。由于分局职责的改变,机关科室的设置亦作调整,增设商务科、客运科,撤销工务科、电务科,机务科只负责机车运用方面的工作,各科原设的股室全部撤销,机关定员166人。为了改革旧铁路的经营管理制度,建设新型的人民铁路管理体制,1953年4月,铁道部决定在全路开展学习借鉴中国与苏联合办的中国长春铁路的管理经验,推行以行政首长统一领导、指挥,对企业生产经营负全部责任的“一长制”(1956年9月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铁路取消“一长制”)。运输分局只管运输,实践证明,对运输指挥和组织各部门之间“联劳协作”都有困难。1956年2月,铁道部决定将运输分局改为铁路分局,扩大铁路分局对运输工作的指挥权限,除直接领导车站、列车段外,并对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段在日常运输工作上进行直接指挥,但这些单位的计划、人事、财务权,仍隶属于管理局有关业务处,运输分局体制没有完全改变。
   (二)“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1958年“大跃进”铁道部对铁路管理体制进行相应调整。1月1日,决定撤销铁路管理局的铁路分局建制。广州铁路管理局所属广州、衡阳、株洲三个分局撤销,南昌分局则从广州铁路管理局划给新成立的南昌铁路管理局。铁路分局撤销后,管理局直接领导基层站、段,由原来的局、分局、站段三级管理,改为局、站段两级管理。广东省境内在广州、韶关成立两个铁路地区办事处,为管理局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的对外联系、联劳协作、督促检查等工作。是年8月,根据中央关于工业企业下放的指示精神,各铁路管理局、工程局,由铁道部集中统一领导变为与所在省、自治区双重领导,按省、自治区设铁路局,并实行铁路基建工程与营业管理合一(简称“工管合一”),铁路管理局改称铁路局。体制改变后,广州铁路局受铁道部和广东省双重领导。局长仍为刘慎之,党委书记为秦超。铁路局机关的处、室由23个精简为14个,主要变动是:原车务处、客运处、货运处合并组成运输处,基建处、工程处、设计事务所合并组成新的基本建设处,人事处、劳资处、教育处合并组成新的人事处,计划处、统计处合并为计划统计处。铁道部决定1958年11月1日成立长沙铁路局,管辖湖南省境内铁路。广州铁路局只管广东省境内铁路。1959年1月1日,广州铁路局成立海南铁路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在海南东方县八所镇,负责管理海南岛内铁路。是年6月1日,正式接管海南铁矿的石碌至八所的运输矿石专用铁路。
   1961年开始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改进铁路管理体制的批示中指出: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高度集中的企业,带有半军事性质,必须把一切权力集中在铁道部,除党的思想政治和组织工作外,不再实行双重领导。鉴于按省成立铁路局使铁路干线过于分割,且多头领导,调度指挥不统一,对运输工作不利,铁道部决定调整部分铁路局建制。1961年8月1日,撤销长沙铁路局,该局管辖的京广铁路,衡阳站以北(含衡阳站)划给武汉铁路局,以南划给广州铁路局。是年冬,铁路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局长负责制。1963年4月1日,撤销武汉铁路局,京广铁路蒲圻车站以南仍划归广州铁路局。同时,恢复铁路分局建制,广州铁路局下设广州、衡阳、长沙3个铁路分局和海南铁路办事处,恢复局、分局、站段三级管理。铁路分局的任务为“主管运输,协管其他”。广州、韶关两个地区办事处同时撤销。12月,恢复政治委员职务,师军任广州铁路局党委书记、政治委员,耿振林任局长。1965年9月,按照铁道部关于精简机构的要求,广州铁路局机关行政系统职能处室由23个精简为17个,处室的科由104个精简为59个,定员由698人减为470人。在这次调整中,铁路局和分局实行上下分权,扩大铁路分局的管理权限,分局由“主管运输、协管其他”,改为“既管运输、又管其他”,除工务大修、工程、材料、教育、卫生等部门由铁路局业务处主管外,分局辖区内的基层单位均由铁路分局全面领导。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7年初,铁路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受到严重破坏,广州铁路局领导机关濒临瘫痪,无政府主义泛滥,运输生产形势日益恶化。为了保证国家机密安全和铁路通信畅通,是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派出干部对广州铁路局机要室和通信段实行军管。3月,军区又派出干部和铁路局机关干部组成生产办公室,负责领导全局“抓革命、促生产”工作。6月19日,广州军区宣布对广州铁路局实行军事管制,成立广州铁路局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为李文清;8月,改派马庆功为主任;11月,再次进行调整,主任为刘占荣。
   1968年4月22日,广州铁路局革命委员会成立,受铁道部军管会和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双重领导,革委会主任为刘占荣,实行革委会一元化领导,设办公室、政工办、生产办、后勤办4个办公室。铁路局机关原处、室全部撤销,机关干部(包括广州分局机关干部及文教卫生系统干部)1100多人,下放到粤北山区梅村“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搞“斗、批、改”。基层站段革委会成立后,撤销原股室、车间,按部队的营、连、排、班编制组织运输生产。1970年2月,局革委会将4个办公室改为办事、政工、生产、后勤4个大组和保卫组,各大组分设秘书、信访、档案、武装、组织、宣教、保卫、运输、工电、基建、技术、计划、财务、材料、人劳、卫生、总务等17个组和直属工作组。1972年5月,广州铁路局革命委员会撤销四大组,按业务性质恢复设立办公室、安全监察室、综合技术室、援外办公室、运输处、客运处、机车车辆处、工务电务处、计划统计处、人事处、物资管理处、财务处、公安处等13个处室和人民武装部。广东境内下辖广州铁路分局和海南办事处。铁路分局革委会也撤销四大组,恢复科室;基层单位撤销营连排序列,恢复股室、车间。1973年2月,广州铁路局军事管制委员会结束,各级军管干部开始陆续调回部队。耿振林任局党委代书记、革委会代主任(1975年1月改任书记、主任)。
   1975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重申全国铁路实行以铁道部领导为主,由铁道部统一管理、集中指挥的管理体制。贯彻这一决定,推动了铁路各项工作的整顿,运输生产形势日趋好转。但由于江青反革命集团刮起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铁路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又遭破坏,运输生产再度陷入混乱。江青反革命集团粉碎以后,中央的决定才得以顺利贯彻。1978年5月,广州铁路局各级革命委员会撤销,恢复“铁道部广州铁路局”名称,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首长分工负责制。铁路局实行局、分局、站段三级管理,局机关行政系统设22个职能处、室。
   (四)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广州铁130路局在体制机构改革方面,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试验。1980年为进一步沟通与九龙铁路的联系、扩大改革开放创造条件,广州铁路局在香港设立办事处。1982年全局开始实行经济责任制,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铁路局将计划、财务、物资、人事、干部管理等部分权限下放给铁路分局(公司)和站段,增强分局和基层单位活力,使企业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开拓型转变。
   1983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广州铁路局广深铁路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全面经济承包新体制和提高运价50%的特殊政策;采取上缴利润递增包干形式,完成上交任务后的利润用于双线技术改造。广深铁路公司的成立,突破建国以来国家投资修路,铁路运输部门只管运营的传统模式,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实行“四自”全面经济承包的铁路运输企业。1984年7月,广州铁路局开始实行局长(经理)负责制,杨其华任局长、党委书记。1987年,广州铁路局在总结广深铁路公司全面经济承包基础上,将改革引向深入,经铁道部批准,全局实行“全面承包、一包四年、现收现支、定率上交”的全面经济承包。是年5月1日,经国家经委和铁道部批准,撤销海南铁路办事处,成立海南铁路公司,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以路养路、自我滚动政策,除依法缴纳营业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外,实现利润全部留下,用于海南铁路的建设和发展。为适应改革开放、转变经营机制形势需要,铁路局机关有的职能机构相应进行改革,先后将工务、房地产、物资、多种经营、集体经济等处实行管理职能与生产经营职能合一,成立公司或总公司,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公安处改为公安局。到1987年末,广州铁路局机关行政系统共设有26个处(室)、110个处属科。广州铁路局下辖广州、怀化、长沙3个铁路分局(衡阳铁路分局于1986年12月并入长沙分局)和广深铁路公司、海南铁路公司以及局直属单位勘测设计院、科学技术研究所、电子计算所、中心医院、职工大学、中专(技校)等。下属的基层单位(公司),则分别由各铁路分局(公司)和管理与生产经营职能合一的业务处(公司)进行领导。
   1987年5月28日,由于修建三(水)茂(名)铁路的需要,成立广东省三茂铁路公司,受广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委托广州铁路局进行管理,实行广东省特殊政策、自主经营的管理体制。此外,还有属广东省领导、委托广州铁路局管理的广州铁路局地方铁路处。
   隶属于铁道部柳州铁路局管辖的黎湛铁路广东路段和河(唇)茂(名)铁路,受柳州铁路局南宁铁路分局领导。在广东省境内设置的单位有湛江铁路地区办事处,河唇车务段、湛江工务段、车辆段,一等车站湛江站,二等车站茂名站、塘口站。

 

  灯火注:2004年铁道部实行路局直管站段改革,广州、长沙、怀化等分局(总公司)和广深、广梅汕、海南公司这一级管理机构全部撤销,长沙改设没有管理权限的办事处。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在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体力劳动的工人阶级中的许多人会逐渐上升为脑力劳动的白领,从而变为社会的体面阶级。读有关德国的历史,感觉俾斯麦任首相后的普鲁士的情况即如此。由于普政府法律规定企业必须给工人较高的工资,就使工人阶级有了送自己后代接受好教育的经济能力,于是,他们的后代就不再是父辈那样的苦力工人,而是成了技术学校或大学的毕业生,成了白领工人,进入了中产阶级行列。

    在工作稳定的铁路部门供职的和老倌的小儿子成了技术人员,也工人阶级出身者向“高”阶层、阶级发展的例子。只不过在中国,尤其是在改朝换代由“无产阶级”专政之后,即使你是苗正根红的工人阶级(无产阶级)出身,但你在前朝升入了“高”的阶层阶级,到了新朝就有了原罪。我认为,这正是和老倌生活悲剧之所在。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4# 哥巴

 “和老倌”的孙子、作者砣大师就是“看破红尘”之人。现为长沙某寺住持,也就是当家和尚。据自述,他大学毕业后在长沙市园林局工作,十多年前大约而立之年皈依佛祖出家……他曾对湖南乡俗有过不少研究,因红网改版后与他相契的版主变动,今年巳少见于红网,待找来旧文再贴。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