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跟网友帖摘录(8)

 

 

 

     对樵愚友《刚收到…信》的回帖

 

回复19#周行:

 

    首先我要对参与这场学识之辩的所有设“局”者和参与者表示感谢,这样出于友善具有相当智慧与气度含量的“局”真的设得太好了,确实超出了一般人的智慧,是江永板块深刻厚实的文化底蕴与气度、幽默的巧妙融合。这样的“局”对搞活网文化的交流,提高中老年人的思维能力,激活脑细胞运动延缓生命的衰老具有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操作性强。这样的局我建议以后可以多设,还可以更深刻一些,幽默一些。相见恨晚,感觉与你们认识真好,衷心谢谢你!周行。

 

回复29#桃源耕父兄:

 

      谢谢桃源兄对拙见的跟帖认同!因这几天杂事较多,未能及时回复,深表谦意,望君海涵。“文如其人”,见了你发的帖子,感觉桃源君文字根底深厚,特别在古诗词方面造诣很高,这恰好是我的短板,以后一定虚心问君学习,以求有所长进。同时也感觉你气度很大,这也值得我们学习。

 

回复1#千家峒樵愚兄:

 

     樵愚兄数次对拙帖予以回复,我深为感动,因为理论上你并没有回帖的义务,所以才感动。跟、回帖看似小事,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与他人文化交往习惯的健康程度。从这一意义上讲,又似乎并非是小事。这次以古诗词为主要内容的学识之辩操作很成功很精彩,大大超出了网友们的预期。今天借樵愚兄的平台,谈一点个人的肤浅体会:

       关于周行版主和海客兄的观点。从理论上讲周版主和海兄的观点都是对的,可以讲是无懈可击的,我非常赞同。但理论与现实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会经常无奈的脱节。道理谁都会讲,真正兑现,所有人包括讲话人自己不一定个个经得起考验。我以前在各种场合也讲过、写过不少在理论上基本设有逻辑错误的话和文章,但扪心自问自己也不一定都能做得到,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和短板。反过来讲任何道理与规则,也不能因为我们不能完全做得到就不允许我们讲,这也不符合宽容原则。孔子的《伦语》基本上条条句句都是对的,但是孔子本人是否都能做得到,这很难讲。现在死无对证,恐怕也只有天知道。我觉得可以把周版主和海兄的观点和意见综合起来作为一篇网训,大家放松心态,经常反思温故,有则改之,无则加免,这才有益于我们大家的身心健康。拙见仅供考参,再次谢谢樵兄的回复!

 

回复64#葫芦散人兄:

 

“………而“知名不署”先生直抒胸臆,放胆陈词,在今天“互相吹拍,你好我好”的大环境中独树一帜,更加难能可贵。人类已经获得的知识浩如烟海,真正的“通才”是没有的。建议在“通才”后面加“绝对”两字)

    我非赞同葫芦君上述观点!葫芦兄这一观点具有相当深度,对净化论坛文风、改善和优化湖知网外部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回复1#千家峒樵愚兄:

 

我对古诗词(元曲)没有什么研究,相对樵愚兄你等几位行家来讲可以说是外行,但对古诗词尤其对词、曲十分欣赏和爱好。马致远的名作《秋思》是我最为欣赏的一首元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描写自然景物的名作,代表了元散曲的一种风格,被誉为“秋思之祖”,为词坛所称道。曲的前三句,作者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共九种景物,九种景物看似没有什么关系,却深深地引起人们对人物情怀的窥探和联想,这主要是作者运用了善断善续的写作技巧。作者一方面寓情于景,与此同时,又赋予景以强烈的感情色彩。这种高超的手法,使这九种平凡的景物蕴涵着极为深刻的情感。这就为第四句“夕阳西下”作了绝妙的铺垫,加重了悲凉的气氛,结尾用“断肠人”三字,作者倾诉了旅途的哀愁、苦怨与此身何寄的凄凉

 

回复64#葫芦兄:

     

     昨天晚上看了你的长帖颇有启发,今天早上打开电脑还想看一看,却发现不见了,真实的文字印象比较深,已高浓度复印在脑海中,没有什么关系,仍然可以正常和你回帖! 

衷心谢谢葫芦兄的真情回复!感觉你的帖子和樵愚兄很有相似之处,行文很谦虚、很朴实、很人性,没有一丝那种使人难免不悦、“居高临下”俯视般的说教和清谈,这与一个人的遭遇、心情与心态有很大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反倒使人体味到一种“居高”之见的德性和宽容,读起来很感人很入心。我前段跟二马网友的帖,讲了几句自已有过切身体会的心里话:“文章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文章和观点只有真实、诚恳、虚心才能感动自己打动人,因为文字的交流就是自己和人心灵的对白,而且文字的表述比口述更为刻骨铭心,掺不得一粒砂子。已故恩师对我讲过一句话:“写东西一定要诚恳,别人总是看得出来的”,这确实是恩师的高屋之见,所以记得很深。

       你和隔山兄的网帖交流,我感觉非常好,文章要反复修改校对才能基本保证不出差错,中老年人网上发帖“现买现卖”的操作,哪有不出一点错的道理。隔山兄很善意也很随意的指出你的笔误,你很轻松很自然的表示谢谢并立马纠正,两人都表现出了一种很平静很朴实的大度,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文风,值得大家学习。说实话这不是谁都可以做得到的。数年前我被抽调参加省里组织的一次多行业调研管理报告大型文集的审稿汇编,同系统一位德高望重的专家写了篇很有深度的大文章,未经他同意(其实理论上无须他同意),帮他修改了几句话,结果产生了误会,他老夫子说我班门弄斧,不知天高地厚,好表现。后来领导一句话认同我的修改,他才没有计较了,这事情至今在我心里多少还留下了一丝阴影,每每试图忘却,却总是挥之不去。所以我在回复周版主的帖里讲的意见并非无的放矢,确实是有前车之鉴的切肤之痛。

   暂时写到这里,再次谢谢你的回复

 

转80#葫芦散人兄帖:

 

   非常感谢夫然兄的跟帖。其实我并没有那样大的目标,你说的“净化论坛文风”和“改善和优化湖知网外部形象”要靠我们大家努力来身体力行。

     我其所以写下那个短帖,一是感谢前次樵渔兄对我小诗的斧正,二是敬佩“知名不署”先生的坦言直陈。老实说,我实在还没有这样的气魄。

    我来湖南知青网时间不久,却常常收获许多惊喜。也常常被朋友们的宽阔的襟怀和高尚的品德所感动。而最使我惊叹的是,老知青长久以来历经坎坷挫折,备受侮辱欺凌,今天一旦破土而出,仍旧散发出不可磨灭发出耀眼的光芒。

     且不说事业上的成功人士,也不说仕途上的新贵。只要看老人们的才艺,都令人惊讶。歌者、舞者、绘画者、摄影者、书法者、学者、教授…….,无论是哪一个方面,都表现了卓越的才具和非同凡响的潜能。

     最近以来,“三套车”诗词联唱的出现,也就更加使我惊讶。我原来以为,这些“老旧八股”大家不会有什么感兴趣,我们读书的时候。就有“不宜提倡”的最高指示在,可是令人跌破眼镜的是,一时间十多个作者同时涌现出来,无论是律师绝句,还是散曲小令,个个都妙语连珠,篇篇都异彩纷呈,叫人目不暇接。甚至从来没有在网上发表过这类文字的,一出手就令人耳目一新。

     特别可贵的是,大家在文艺批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诚恳和谦虚谨慎的胸怀,更是开江永板块良好的批评风气,是一种极其可喜的现象。只有这样,我们大家都能够受益,我们的板块会越来越兴旺。

    名和利对我们来说,已经是粪土,唯有健康和快乐的生活才是我们唯一的追求。愿大家都开开心心上网,和和美美生活。

       最后,要谢谢夫然兄的再次跟帖。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