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水浒人物之——鲁智深和武松

                                             (二)

 

先说鲁智深。

鲁智深,原名鲁达,是个军官,职务是提辖,这是軍界的一个基层职务,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连、排长,职务虽低但好歹是个干部。他武艺好,有力气,在冷兵器时代应该还是蛮有前途的。但他这个人富于正义感,喜扶危济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管“空闲事” 的秉性 ,使得他在当时那种腐败的政治环境中,也不可能得到重用与升迁的,而且他似乎也从未想过为朝廷建功立业,博个封妻荫子的政治待遇。或许他已经看透了这个王朝的不可救药吧。

鲁智深一出场,就因为“管空闲事” 而毀了前程,亡命天涯直至剃发为僧直至“落草为寇” 。你看他,为了一对与自已无亲无故毫不相干地位低下的父女(金老父女),他“帮人帮到彻” ,不但赠银两,还亲自上门护送,为防止客店小二给郑屠通风报信,搬条凳子守坐在客店门口长达两个时辰(ANG="EN-US">4个小时呀),直至金老父女走远,可见他粗中有细,还挺负责。帮人帮到这个份上按说已经很不错了,他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回去,继续当军官谋前程,过平静但也不失风光的干部生活。即便郑屠闻讯追上那父女,纠缠一番,生出些什么事来,别人也不好说他什么了。都帮到这份上了,还好说不尽心吗!但这就不是鲁达了。他不仅仅仗义疏财,还疾恶如仇。光帮金老父女逃脱火坑还不满足,还要找那仗势欺人劫色掠财的郑屠讨个说法。

郑屠,何许人也?可不是个普普通通杀猪买肉的屠户,他“投托小经略相公门下” ,虽只是个肉铺户,但还是有点“背景” 的,否则就不敢仅以一屠夫之身份而号称“镇关西” 了。小经略府是鲁达的工作单位,小经略相公是鲁达的顶头上司,而郑屠与小经略相公又有点渊源,给郑屠难堪或多或少就有点拂了顶头上司的面子,ANG="EN-US">`这点“关系学” 鲁达不可能不知道。况且郑屠又没有直接得罪你鲁达鲁提辖,你帮帮金老父女也就得了,何必“挖坎寻蛇打” ,非要“扩大矛盾” 去撩郑屠呢?而且郑屠也“蛮会做人” ,对鲁提辖恭恭敬敬,唯命是从。象剁臊子这种活,本来就是伙计做的事,你鲁达非要老板做,郑屠也不端老板架子,勤勤恳恳做了,剁了精的剁肥的,剁得手疲脚软腰酸背痛,也算要得了。你鲁达也该“得饶人处且饶人” ,“点到为止” 算了,日后大家也好见面呀,说不准郑屠还会请你喝几盅哩。这番“道理” 我相信很多人都能接受。但这也就不是鲁达了。他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 的人,最恨那种欺凌“弱势群体” 的人。你郑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占了金翠蓮的身子不但不付“青春补偿费” 还要强索什么本不存在的典身钱,真是太坏太霸道了,这种罪恶,那怕你剁臊子累得趴倒都不足以抵罪,非得教训教训你不可。于是三拳下去,恶霸镇关西一命呜呼,侠义鲁提辖亡命天涯。

在鲁智深身上,那种不畏强势,扶助弱势,“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的侠义精神体现得很充分,他出头帮扶的人,与他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不亲不邻。象金老父女,及后面桃花村的刘太公父女,与他都是萍水相逢并不相识,他纯粹是看不得逞强欺弱才仗义帮忙的。即便是救助林冲,也不仅仅因为林冲是他的结拜兄弟而救他,而是林冲太冤,高太尉太恶,是非十分分明。救林冲,是非分明是大前提,兄弟情分则次之,这是必须明确的。

鲁智深同情帮助受欺压的弱者,与此相对应的是他从不畏惧强势人物,谁要是做坏事欺负百姓,天王老子他都敢叫板。象郑屠这种市井恶霸,象周通这种绿林强人,还有强占瓦罐寺胡作非为的崔道成丘小乙之流,他根本不放眼里。即便象高俅这种高官,他也毫无顾忌,“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高俅可不是郑屠那种小人物,是当朝皇帝的红人,官至太尉,相当现在的国防部长或军队总司令之类的人物。以鲁智深的身份地位而言,与高俅这等高官抗衡,如果不是缘于正义感,不是缘于疾恶如仇的秉性,是不可能有这种气概胆识的。

鲁智深是个贴近平民的人,这从他与酸枣门外那帮泼皮浪子的交往中可以看到。他并不因那帮浪子曾想给他个“下马威” 而记恨而耿耿于怀。泼皮们杀猪打酒请他吃喝,他也杀猪牵羊沽酒还席,并不白吃白喝,可见他这人也蛮讲理性蛮豁达的。他性格鲁莽,也有酒醉撒泼的劣行,但并不一昧逞强逞霸,只要不喝醉,拳头虽硬并不滥伤无辜。你看他在瓦罐寺,因赶路而飢餓难耐,一时不明就里,强夺那些老和尚的粥吃,可一旦听那老和尚道:“我等端的三日没飯吃。却才去村里抄化得这些粟米,胡乱熬些粥吃,你又吃我们的。”他便撇下不吃了。可见他是讲道理的。通观《水浒传》全篇,他行侠仗义,敢与恶势力抗争,他作战英勇,破阵杀敌从不怯场,但从不滥杀无辜,在他杖下毙命的没有一个无辜者。即便如董超、薛霸这种杀也杀得的贪财帮凶,他也听得林冲的劝,饶了他们的命。鲁智深莽虽莽矣,还是通情理存善良的人也。

政治上鲁智深也不糊塗,他也是极力反对宋江的“招安主义”的,所以就有后来不受封赏,出家遁世之举。虽然此举算不得“革命到底”,但在那个年代,在宋江的把持之下,恐怕也只能如此了。

ANG="EN-US"> 

ANG="EN-US">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