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贺岁篇——茅台的出名及其他

茅台的出名及其他fficeffice" />

     度数稍高点的茅台酒价格从上千到逾万不等,可谓昂贵得惊人。为何?国酒也!茅台酒在1915年就很有名气了,因为那年世界博览会上,她获得了金奖。

     1926年以前,中国获得过世博会金奖的佳酿不少,其他“国货”也颇多,甚至包括工艺品“菊花石”。此石是否来自浏阳,我未考证。

     这早年的世博会是在袁世凯和北洋政府时期举办的,而所获奖项都是资本主义乃至帝国主义们评选的,是中国的老黄历,新政不屑提及。入世后,才把这些荣誉拿出来“光宗耀祖”。    

     中国的名酿实在太多,自秦汉到明清,数不胜数。伯仲叔季未曾排名,唯独到了现代,茅台才被一些人奉为“国酒”。

     1980年代前后,我滴酒不沾。由于工作原因,我知道那时候的茅台酒是8元一瓶(斤)。即使这个价钱,也是我当年月工资的1/4。时至今日,价格扶摇直上,令人咂舌。

     因为不善饮酒,所以区别不出白酒的好坏,于我而言,价格昂贵的酒就是好酒吧?

     名酒林立,茅台独尊,无须分析,明摆着的原因就有两个。

     第一  

     助革命有功。

     1935年红军曾占领茅台镇。身心疲惫的战士们畅饮茅台并用酒疗伤,泡脚,解乏,无不欢欣鼓舞。有女战士一无凉菜二无点心,也用茶缸舀来直饮,醉倒不少。当年军中的文化人干部们知道茅台有来历,自然把“到茅台一游”的盛况铭记在心。

     有长征故事说,当年红军以四个大洋换2竹筒茅台。贵虽贵,但光洋也来得容易——举枪之劳而已。善于吃大户,挖浮财,分田地的共产战士对于富豪的佳酿不会轻易放过,也不必如此“公平交易”嘛,何况还要匆匆离开。如此公道,恐怕只是故事吧。

     第二

     领导人亲睐。

     昔日的红军赢得了天下,昔日的红军将领成了国家的主人。曾经的革命之友自然被摆上了国宴的餐桌。

     红色茅台岂能久留私人之手!远在“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以前便成“国企”。

     引一段网络文字:

     1951年,仁怀县政府开始谋划将茅台酒收归国有。

     当时,茅台镇上最大的造酒烧房有成义荣和恒兴三家。 

     195111月,仁怀县政府分两次以人民币旧币1.3亿元,合人民币1.3万元将成义烧房全部收购,成立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而荣和烧房老板王秉权因通匪罪在19512月被枪毙,其烧房便在次年被仁怀市政府没收,折价500元并入茅台酒厂,恒兴烧房老板赖永初则因采取转移银行金库,调换借据等手段盗窃国家黄金19527月被判刑10年。12月,恒兴烧房被政府没收。(引毕) 

    总理善饮,绝非好酒。为了宣传革命宣传中国,他向世界推介茅台酒,因此,在贵州怀仁,周公有“国酒之父”的美称。

     有幸在《上将许世友》的电视剧里看过许将军的“饮像”:张开大嘴,直接将小酒盅里的茅台快速地“倾倒”在喉腔里,且几秒钟一盅——酒徒之豪饮状跃然银屏,军中之跟风可想而知。

     党政军都爱茅台,茅台酒想不贵都难!

     由“革命”走红酒界,茅台独占鳌头;由“革命”而跻身于其他领域的“头牌”也随处可见。

     唱必拜从延安走出来的郭兰英;舞必学延安走出来的昆大姐;史必读从延安走出来的范文澜;甚至连报告文学都要师从延安镀金出来的范长江......

     总之,中国的文学艺术史学,小说诗歌绘画,歌唱跳舞演艺的“大家”无不与之是否参加过革命大有关系,这就是所谓“体制内”效应吗?我是这样拿捏。

     直到“第二次解放”,直到我们人到中年,才知道泱泱大国的诸多方面的真正大家并非只诞生于陕北一隅,被世人认同和尊敬的大师鲜有来自“摇篮”或者“圣地”。中华大地,大江南北比比皆是,只是他们当年或在“国统”,或在“沦陷”,与革命相去甚远或者擦身而过,因此,连同他们的名字以及作品都被冷冻或者尘封起来。但是他们的历史地位却无人能够取代,犹如沈从文,南怀瑾们。要把其他“名角”搬到本文,真还要放肆“百度”一阵。

     当然,以革命的名义成名成家并不奇怪,分享胜利果实嘛。但是,满天的红云,毕竟屏蔽了我们的视野,局限了我们的学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体系已经被扫进了垃圾堆;“农民作家”也登上了世界文学的殿堂;连不怎么循规蹈矩上学的韩寒也叫板文联了。

      军中“戒酒令”可能会给价格暴涨的茅台酒亮起红灯;沉湎于“体制内”的遗老遗少们可能也能略感变革的紧逼;一成不变的死水微澜一定会搅起波澜。

      曾用茅台酒泡过脚的人越来越少;喝酒的不掏钱买酒的不喝酒现象遭人厌恶。

      给茅台酒唱赞歌的人不会更多。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防”脑瘫”于末然,老亦有思,老亦有想。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看来不假: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防”脑瘫”于末然,老亦有思,老亦有想。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我喝酒,但不喝茅台。一是喝不起——那个价位岂是我辈闻得起的!(“闻”一下可能就是张百元大钞不对数了)。二是不习惯酱香味,说实话还没有谷酒好喝。

   记得小时候,有天父亲不知得了什么路,竟买了瓶茅台回家。他历来滴酒不沾,今天发了什么狠咯,不明白。我抱着酒瓶仔细看,雪白的瓶子,茅台酒三个字斜摆着。吃饭时父亲用调羹舀一点给我:“试试味,这是中国最好的酒,8块钱一斤”。八块,我的天,够我交四个学期学费了。父亲一手拿张报纸,一手端个小酒杯,里面最多就五钱酒吧,抿一点,念出个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决定特赦一批原国民党在押战犯”(大意如此),其中有杜律明。又抿一口,口中反复念杜律明。两小口酒,红到了脖子。念了几遍杜律明,眼睛红了,似乎还湿了。“杜律明是谁?他喜欢喝茅台酒?”“我那时弃学从军就是在杜律明的部队。在杜律明部队开军车到缅甸打日本鬼子。”“国民党部队也打日本鬼子啊,不是专门打共产党么?”“放屁!”从不说粗话的父亲竟一改常态。“你许伯伯的嘴巴为什么是歪的,就是跟日本人打仗时脸上挨了一枪,子弹从这边进从这边出,一口牙齿剩了几粒。”我愕然,国民党还打日本鬼子?从来没听过;为了杜律明被释放,父亲买茅台酒喝,不就是个战犯吗。不明白。

   那天到长沙参加湖知网迎新联欢会,与黄埔后裔栏目版主沙沙聊了一阵,谈起他们去寻找抗战老兵的事,有个老兵听说当局会给抗战老兵每人发一块“抗战胜利65周年纪念章”,每天坐在家门口望,风雨无阻,结果老兵去世了,那块承认他打过日本鬼子的纪念章还没等来。沙沙的眼睛闪着泪花,我的眼睛也湿了。唉,要把你打成反革命可以“莫须有”,要承认你抗过日(仅仅是承认而已)就这么难啊。

   我明白了,父亲为什么要买茅台酒喝。他不就是所有抗战老兵想要得到的愿望吗!但他老人家和许多老兵一样,没有等到这一天,他一辈子也就只买了这一次酒,而且是茅台,而且只喝了两口。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我不喝酒,更不懂酒文化,苦椎兄有理有据,自然是的啦。很欣赏苦椎的随性,想到什么见到什么总能有独特的思维见解(如将火箭比作弹弓、冲天炮),且文笔日渐老道,摄影更是进步惊人,文武双全,由衷滴佩服。

   事务长的跟帖让我流下了眼泪,不为别的,为他父亲那两小口酒和沉重的历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我好酒,什么酒都喝,也喝过茅台,但我不喜欢茅台,因为那个酱香型。但曾经有机会经常喝茅台,我肯定没买过,我也买不起,只因那年打工在某酒吧当经理,又恰逢某达官转官,他的部下日日给他饯行,此官只爱茅台,我得敬酒啊!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