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纯粹个人的胡思乱想 [打印本页]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1-29 17:06     标题: 纯粹个人的胡思乱想

 

                                               

                        死亡的虚构

                    发表于2012年11月《湖南文学》

 


      至于我的死,可预见必色彩黯然。现在想得到的是一种没有出息的死法——在医院里等死。这个时候已经动弹不得,头脑有点清醒又有点糊涂。心里明白来日无多了,对人世的留恋值得同情地处处有所流露。又爱面子,不想人说我怕死,我就掩饰着忧惧,尽力显得大无畏,显得超然。心里应当是并不情愿,但我懂道理,晓得再不情愿这事也不可抗拒。我就在不想笑的时候笑笑,在无情趣可言的沉闷中出语幽默,照护我的人于是觉得也还好玩。
      医生对一个垂危病人要做的种种事情不说了,那是人人知道的。我只说我心里可能想的事。一个离临终不远的人思绪紊乱不会有首先或随后,也就是说思绪没有秩序。因此我在病床上的所想必然颠倒错乱没有逻辑,要理出来龙去脉是不可能的。好在不会有谁期望这样状态下的人还好精明。病床靠近窗户,一进医院我就坚持得顽固。躺在床上可以看到蓝天,一声不响地欣赏白云和小鸟。其实我不过看见一团白色的光,有一些黑影掠过。但在感觉上,蓝天白云小鸟比我没患白内障之前似乎还要清晰。这是有些奇怪的事,也许我已经不是用眼睛在看了。我静静地欣赏,思忖离开身体以后可不可以站到云高头,随风飘来飘去。
      离开了身体的我是什么?这个在病床上扎实思考的问题耗去许多光阴。我缺乏任何一个理论领域的系统知识和系统训练。因此我的思考只是一个垂危病人的胡思乱想。这些想法当然是自古流传的种种说法的肯定。原本不以为然,现在有些信了。或者说我希望那是真的。这时我的身体早就是一截枯死的树桩。绿叶没有了。原有的树干萎缩脱落倒地不起。它的一面紧贴泥土,向阳的一面生出些淡绿的蕨和白色的菌,后来腐烂消逝,草丛中只留下模糊的浅痕,来一场暴雨就会冲刷殆尽。剩下的树桩继续腐烂,连附着其上的苔藓也开始发黑。这就是我的躯体。心里明知是这样的,偏偏还是想看看一点美感也没有了的东西,希冀在那上面找到哪怕一小块青春的残迹。我几次抬起头来又倒下去。不只是体力不支,插进鼻孔的胶管和插进血管的针头尤其碍事。自己其实也明白,这无异于想在枯朽的树桩上看到枝叶峻茂。只好向远处望。一旦我不再关注自身,新的发现就出现了。我看到树桩周围花草馥郁,一种好闻的味道朝我扑来。树冠上站着一群漂亮的鸟,它们有骄傲的颜色和姿势。我隐约看见不远处还有红色紫色黄色的花。在这样葱茏的世界里,我会腐烂吗?我又想看看我的躯体,还是看不到。虽然看不到,倒也清楚这树桩没什么可留恋的了。那么走吧。我能走吗?从这世界飞升?我将肯定这是可以的。关于这一点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相信,不然牛顿就不会说“上帝的一击”。与身体分离后是什么?还是生命吗?我会坚持,那不是物质,却仍是生命。其他动物死了就死了,人死了之后,有生命最重要的一部分离开身体穿梭于时空之中。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以前各类学者给的多种说法都忽略了这一点。十几岁时读过几本唯物主义的书;或许是没看到经典,所读的是没写好的唯物论著作。记得一本书这样说,人的思想是物质,因为大脑是物质。这本书没有否定人有思想有情感,只是认为这部分也是物质。解放初期我学徒的那间工厂,正是用这本书做教材给工人上课。后来我把这种观点叫做顽唯物论。它低估了比躯体更有创造性、更人、更生命的人的非物质部分。这部分是生命的产物,不是物质的产物;而且是人的生命的产物。因为人,本质上是由血肉与梦所合成。当然我知道,这样说可能遭到沉重打击。但我还是坚持。不敢公开说,也无根柢说清楚,私下这样认为总不犯法。我无论如何不会承认诗、爱情、梦与幻想是物质。这样看来,人,确实有不可火化的部分了。不可囚禁也不可消灭。这样的观点在临终前将更加顽固。有了它,就可以较轻松地迎接即将发生的事情。那么告别躯体后的我究竟是什么?该是灵魂吧?或许,就是鬼。灵肉一体的时候,灵魂和精神好像是一回事。灵肉分离后,留下的叫遗体,走了的叫灵魂,没听过叫精神的。“体”是谁“遗”下的?也只有灵魂了。从蒲松龄到我的祖母都认为魂魄不会跟肉体同时消亡。祖父去世后,祖母为祖父做过头七、二七和三七。她说人在死后的第一个七天、第二个七天和第三个七天都要回家来走走。这几天家里点香烛、烧钱纸和元宝,还摆了贡品给回家的魂魄享用。祖母说吃摆过贡的水果和点心如同吃渣,味道都被夜晚回来的人吃去。于是问题就更加明朗,至少祖母证实了人的灵魂不死。所以我从躯体飞升从此自由来去是一定的。换句话说,死了还活着。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会想些别的事。这容易了许多,差不多带着娱乐性质。要不要立个遗嘱,这是顺理成章会想的。一想到这件事,就觉得无比可笑。留遗嘱对一个没有财产或重大责任的人一点用处都没有。当然也不会毫无嘱托,只是所托不多不重。我要求身边的人不要把我面临特别时刻的事告诉我的朋友。如果我走了,把它当做秘密,能守多久就守多久;甚至事无巨细地交代,来了电话怎么说,朋友上门来怎么说。其实好办得很,我的朋友与我的同事是相互隔绝的。所供职的机构没法瞒,一旦不吃不喝了,养老的钱就不能领了。朋友们不管我的吃喝,不定期给我钱,瞒他们没有道德问题。我希望朋友们以为我还在吃喝,只是去了一个僻静的地方隐居,某一天又会回来与他们烟酒逍遥。至于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仪式、把骨灰撒向江河大海高山这些,已经缺乏新意,我又搞不出更新颖的高风亮节的名堂来,所以不会有交代,死后如何安排全由别人决定,无法想象实际是个什么样子,我只能想象一般不可变易的环节。另外,还会要求不要用白布覆盖,这是我最不喜欢的场面。虽不能有醉卧沙场的壮美,总可以让我毫无遮盖地躺着,不至于太阴森,寒气逼人。最后,我殷勤嘱托,去乡间访购一粗陶陈年酒坛子。把我装在酒坛子里,省钱又风流。上面就是躺在病床上一定会这样想的几件事。第一件重要些,那是做完人后可以做鬼的理论基础;其他不过是个性化选择,没什么道理可讲。
      还会想些什么呢?最希望的是医生宣布我康复出院。虚惊一场,不过是虚惊一场。但医生每天查房的诡秘神情,并不高明的好听的话,就知道我已临近尾声了。如果我坚信有来生,不怀疑身后可以做鬼,应当轻松愉快。但我没有轻松的感觉。责任与义务不再纠缠我,本应是轻松的,但我没有轻松的感觉。虽然一切都无能为力了,还是放不下;留恋人间的美好,也留恋人间的不美好。这说明我又是质疑做鬼的可能的,担忧自己演绎出来的理论的基本假定不及欧几里得几何的点线面的牢靠。这样的时候,我的面容一定是困倦而忧郁的。或许会想些轰轰烈烈的事,会并非遗憾地细察碌碌无为的今生。这个少年时代梦想马革裹屍的人,身上没有刀痕没有枪伤地即将冷却。莫非我自己跟自己开了一辈子玩笑?便十足阿Q地用崇拜慰疗自己,这就追忆许多值得崇拜的死。在我临死之际,一定会想起这些人。近120年中,有许多伟大的死,他们都比之前史籍上的死更辉煌。他们所属时代有别,却都在为同样的困难作斗争。有死得壮烈的,有死得高贵的。还有死得娴雅、诗意的,都是不通权变的骨鲠文人的死法,政治家不会有这样的死。有的在刑场歌吟,有的在刑场吸烟、饮酒、谈笑自若;有的在临刑前平静得山崩地裂,知道第二天要死了,不是睡不着,而是熟睡。熟睡后无噩梦可做,竟然做着美梦。起床后一切如常,吸烟、喝茶、读书、吟诗、写字。在他们那里,与世长辞不过是一件无穷生命中的寻常事。这样优雅的死,比壮烈更为壮烈。应该有大块文章歌颂他们。那将不是歌颂他们,是歌颂我们。是把我们的好说出来。我要死了,做不成这件事;就算做得成鬼,也做不成这件事。从文献看,鬼只能哼几句诗,做不得大块文章。我忽又相信我是做得成鬼了。那么,我能不能在美梦中逝去?一辈子窝囊,可不可以把自己的临终处理得干脆些?我这样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睡着了还在想这些人。人在弥留之际,沉睡与清醒的边际模糊,有时看上去大睁着眼睛其实正在做梦。我看见大刀向他们砍去,子弹向他们射去。他们撞开一片天,山岳震动。我被惊醒。醒来才知道,我已经死了。一张白布覆盖着我,这是我很气恼的。护士和医生都不在,他们履行完了他们的职责。
      我没有立刻离开。几十年在一起,不能说走就走。我在白布下轻抚僵硬的躯体,低唱《阳关三迭》,我有些同情这疲惫的身躯了。惜别的歌声,闻讯赶来的几个人听不到,他们在商量如何料理后面的麻烦事。我从白布下飘出来,和他们一一道别。他们什么反应都没有。我高兴没有人哭。这是我一贯主张的。生前对某人真心真意,他死后你不必哭;生前虚以委蛇,死后潸然泪下不过是表演,直让人作呕。
      最终我被处理成一坛子粉末。这意味着我已把谬误百出的今生彻底抛向另一边。但并非意味我处于孤独的尽头,恰恰相反,我可以随意亲近江河大地日月星辰了。这回我真正地感觉到轻松。离别之前,我钻进密封严实的酒坛子,翻寻我的舍利,也许舍利里面收藏有我生前的一点点好。翻来翻去,只见一深黑小颗粒,状如豆,微苦,色泽晶莹。我捧在手中把玩。它忽然放出光芒,酒坛子内壁照耀得通明透亮。我在酒坛子里光华四射。我高兴极了,笑出声来。陪护我的人见我睡着了笑,也笑。医生正好进来,通知我可以出院了。

                                                           

 

 

作者: 潇湘子    时间: 2012-11-29 17:52

已在《湖南文学•小说界》拜读大作。陈兄有好文采、大智慧!
代问郑玲大姐!
作者: 古潭静子    时间: 2012-11-29 17:55

回复 1# 陈善壎

 

           ……与身体分离后是什么?还是生命吗?我会坚持,那不是物质,却仍是生命。其他动物死了就死了,人死了之后,有生命最重要的一部分离开身体穿梭于时空之中。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

 

      通篇话语让人觉得既深奥又怪诞,既通俗又平常,这些理论很多人可能从没仔细想过,更不可能如此潇洒地看待生与逝,只有对生命和人生有深刻理解的人,才会有如此潇洒的态度,让人佩服之余,也心酸得想流泪……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1-29 18:03

回复 2# 潇湘子

 

潇湘子兄:

      我还没有见到样刊。您比我先看到。刚打电话问远人,才敢发上来求教。什么时候再饮茅台?您来了真难得,真高兴。问候弘征大兄。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1-29 18:05

回复 3# 古潭静子  通篇话语让人觉得既深奥又怪诞,既通俗又平常,这些理论很多人可能从没仔细想过,更不可能如此潇洒地看待生与逝,只有对生命和人生有深刻理解的人,才会有如此潇洒的态度,让人佩服之余,也心酸得想流泪……

 

      问候古潭静子君。您是极有思想的人。看您的帖子多了,就是这样结论。望有机缘拜访您。


作者: 青石    时间: 2012-11-29 18:46

 

 

 

                   因为高深,我说不出什么;因为通俗,我又想说点什么;

          好一番物质与精神的高论,在我看来人的肉体与灵魂,虽有着物质与非物质的区别,但它们都是物质性的东西,也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因为灵魂应该就是人们通常讲的精神,不然何来的永垂不朽?!何来的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高尚的魂灵应该就是人们普遍认同的美德、品质、人格等等的铸成。反之,卑劣的灵魂则是人们不认同的东西所苟成,于是就有了生命的价值有“鸿毛”与“泰山”之别。当然,还应该有平凡或普通一说,那就是普众卑微的魂灵,以“对得起”为自慰,也有卑贱者最聪明一说。

        其实人不必追求离世后人们记不记得自己,而是应该追求活着的时候时刻记得自己——自己记得自己是怎样活着的,也应该让别人记得你是怎样活着的才是。

         谢谢陈兄的启世哲文!尤为有趣的是“胡思乱想”之后那诙谐的“医生正好进来,通知我可以出院了。”


作者: 隐士安    时间: 2012-11-29 19:31

唯心的与唯物的巧妙结合,象是在听故事,更象是在听课……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1-29 21:20

回复 6# 青石

 

青石兄说得好透彻。谢谢。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1-29 21:21

回复 7# 隐士安

 

问候隐士安兄。祝好。谢谢您。


作者: 孟晓    时间: 2012-11-29 22:58

     “十几岁时读过几本唯物主义的书;或许是没看到经典,所读的是没写好的唯物论著作。记得一本书这样说,人的思想是物质,因为大脑是物质。”——壎哥的文字耐读,我年轻时也看过一本《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记得书里曾这样比喻:人的思想好比自来水,而流出水的龙头是物质,故思想属于物质……以论证先有物质后有精神(不过,我至今并没有弄懂这个问题)。
作者: 朱纪飞    时间: 2012-11-29 23:24

       有一种理论是这样说的: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是物质的,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物质派生出来的思想、感情也一样。而元素是什么呢?是150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时形成的,在元素形成的那一瞬,每一个元素运动的力量和坐标都是明确的。所以说,以后发生的任何事物在逻辑上都是可以追溯的、固定的、有轨迹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命运是在亿万年前就确定了。换句话说:前生注定!

   爱信不信!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1-30 11:04

回复 10# 孟晓 我年轻时也看过一本《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记得书里曾这样比喻:人的思想好比自来水,而流出水的龙头是物质,故思想属于物质……以论证先有物质后有精神

 

 

 

 

 

孟晓兄好。谢谢您。你引的书或许是我小时候读过的。我不信。我还是“无论如何不会承认诗、爱情、梦与幻想是物质。这样看来,人,确实有不可火化的部分了。不可囚禁也不可消灭。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1-30 11:18

回复 11# 朱纪飞   有一种理论是这样说的: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是物质的,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物质派生出来的思想、感情也一样。而元素是什么呢?是150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时形成的,在元素形成的那一瞬,每一个元素运动的力量和坐标都是明确的。所以说,以后发生的任何事物在逻辑上都是可以追溯的、固定的、有轨迹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命运是在亿万年前就确定了。换句话说:前生注定!

   爱信不信!

 

 

您这个理论有味。问候您。记得去年您去宋庄见过赵(无眠)老师,还见过吗?


作者: 夜深人静    时间: 2012-11-30 11:40

回复 12# 陈善壎

   陈善壎兄的文,给茶座生辉。读你的文如同品你的人,你的文思想逻辑性强,需要认真的拜读。生老病死,谁也无法抗拒,没人可以违背大自然规律,但怎样面对,各人的思想、精神状态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我这辈子除了27岁那年被火车撞伤住院了一个月外,从未进过医院,连门诊都不曾去过,我的医疗保险卡上的资金却所剩无几,基本上都被药店拿走,是为湖南下岗的弟弟和长辈所用。我想,总有一天虚构成为现实,但愿医生能够通知我,你可以出院了……


作者: 唐青    时间: 2012-11-30 11:48

回复 1# 陈善壎

      陈善壎先生的“胡思乱想”寓意深刻,仿佛看到吴敬梓先生在构思《儒林外史》的情景。拜读了!  


作者: 晓剑    时间: 2012-11-30 11:53

人死了之后,有生命最重要的一部分离开身体穿梭于时空之中。

 

 

 

好独特的视角,很洒脱的文字。收藏了,慢慢品……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1-30 13:08

回复 14# 夜深人静  陈善壎兄的文,给茶座生辉。读你的文如同品你的人,你的文思想逻辑性强,需要认真的拜读。生老病死,谁也无法抗拒,没人可以违背大自然规律,但怎样面对,各人的思想、精神状态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我这辈子除了27岁那年被火车撞伤住院了一个月外,从未进过医院,连门诊都不曾去过,我的医疗保险卡上的资金却所剩无几,基本上都被药店拿走,是为湖南下岗的弟弟和长辈所用。我想,总有一天虚构成为现实,但愿医生能够通知我,你可以出院了……

 

夜深人静兄。您是长期鼓励我的版主,心存感激。谢谢您。您在广州,找机会喝茶?


作者: 朱纪飞    时间: 2012-11-30 16:41

      “物质不灭”是现代科学证实的一条定律。我们以前不承认“灵魂”的存在,是因为我们不承认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武断地认为不认知即不存在。其实我认为,既然物质是不灭的,那人死了以后并不是“消失”了,有可能是以另一种形态存在于另一个我们不知的维度之中。这样一说,大家都可以坦然地对待死亡了。您说对吗?

   非常感谢楼主提起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让我们讨论,让我们思考,让我们醒悟。


作者: 朱纪飞    时间: 2012-11-30 16:44

回复 13# 陈善壎

   回陈老师:赵无眠与我只有一面之交。以后没有来往,潇雨、广哥和这位仁兄可能有来往。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1-30 17:44

回复 15# 唐青  陈善壎先生的“胡思乱想”寓意深刻,仿佛看到吴敬梓先生在构思《儒林外史》的情景。拜读了!  

 

 

谢谢唐青君。言重了,您总是抬举我。你父亲的诗和经历,是一件我念念不忘的事。一些诗作我背不出,但那好处的轮廓却在心里。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1-30 17:47

回复 19# 朱纪飞 回陈老师:赵无眠与我只有一面之交。以后没有来往,潇雨、广哥和这位仁兄可能有来往。

 

 

那么我估计,潇雨和乃广兄也不会跟他有来往。


作者: 独影孤踪    时间: 2012-11-30 21:46

好一篇理性的“胡思乱想”


作者: asd99999    时间: 2012-11-30 23:19

回复 1# 陈善壎

好文采、大智慧,粗陶陈年酒坛子装骨灰,我在酒坛子里光华四射。高风亮节,高人高见。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2-1 00:58

回复 16# 晓剑

好独特的视角,很洒脱的文字。收藏了,慢慢品……

 

 

谢谢晓剑兄。问候您。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2-1 01:01

回复 22# 独影孤踪 好一篇理性的“胡思乱想”

 

问候独影孤踪兄。谢谢您。


作者: 木林森    时间: 2012-12-1 09:22

 

    有常识的人;不恐惧死亡.

    有学问之人还劝导人们...肉体灭,灵魂永生.

 

    家门老兄您好!注意保重睡氓!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2-1 12:53

回复 23# asd99999

好文采、大智慧,粗陶陈年酒坛子装骨灰,我在酒坛子里光华四射。高风亮节,高人高见。

 

问候五九兄。好吃贪杯,死不悔改,不是高风亮节。


作者: 不知天命    时间: 2012-12-1 15:36

好文章。人,向死而生,其尽头结果都一样,真正弥留之际,当然想不了您写的这么多,能够在未弥留之际由您带领尝试一下那弥留的意境也未尝不是一次使人警醒又有趣的经历。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2-1 19:23

回复 26# 木林森 有常识的人;不恐惧死亡.

    有学问之人还劝导人们...肉体灭,灵魂永生.

 

    家门老兄您好!注意保重睡氓!

 

谢谢本家老兄体贴。多谢赐帖。问候您。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2-1 20:43

回复 28# 不知天命 好文章。人,向死而生,其尽头结果都一样,真正弥留之际,当然想不了您写的这么多,能够在未弥留之际由您带领尝试一下那弥留的意境也未尝不是一次使人警醒又有趣的经历。

 

 

谢谢不知天命版主赐帖。祝您永远健康。


作者: 云儿飘飘    时间: 2012-12-1 21:29

回复 30# 陈善壎

   陈老师的文思令我佩服至极,其逻辑思维更令我高山仰止,而您的命题却引起我的兴趣,在医院工作几十年,抢救过太多病人,见过太多亡灵,曾经想过无数次,人死亡时到底有没有灵魂?生理死亡后还有没有思维、心理活动?曾问过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的病人的感受,回答不一,疼痛的回答当时感觉不到疼痛了,也有回答说什么也没想,什么也不知道等等。

   而我有过一次亲身体念,09年做大手术,麻醉时为了减轻我的痛苦,麻醉科主任亲自上台,不到一分钟我便失去知觉,仿佛到了个极乐世界,青山绿树,鲜花满地,蓝天白云,舒适舒畅,还有宽阔的大河,我在水上飘呀飘,舒服极了,却仿佛听到有人在说:腹腔没有异样组织,不必做快速切片,可以关腹。再次进入意境时,便听到说:手术完了,等血压稳定后再送病房。当我睁开眼睛,已在病房了,告知手术顺利,不会是恶性肿瘤。

   后来我想,极度麻醉时是不是临终感觉?那种极乐世界的意境从何而来?年轻时因为坎坷太多,落下神经官能症的毛病,睡不得觉,去学气功,大师引导我记住气功秘诀:我心情舒畅,神态从容,我飘飘若仙,如入云中,我气血运行,经络畅通,我意守丹田,渐渐入静。要想象人在蓝天白云上飘,在静静的河水上飘,想象遥远神秘朦胧的地方,后来我睡不着时就念这口诀,就想象如仙境般的意境,居然慢慢好了。许久不曾想那口诀,深度麻醉时居然到了那种意境,真是神了。若临终前是如此美好,我将放心了。

 


作者: 我是知青一小丫    时间: 2012-12-2 13:14

回复 20# 陈善壎大哥:小丫品读着你这纯粹个人的胡思乱想的《死亡的虚构》尤为玩味。记得,我在网上看过一篇《西方死亡哲学》的文章说:人是什么?人的死亡之谜是什么?怎样理解死亡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灵魂的可毁灭性与不可毁灭性、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死亡和永生的个体性与群体性?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们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当时读的有点枯燥还囫囵吞枣,可今天品读了你这篇幽默诙谐感同身受通俗易懂的胡思乱想的《死亡的虚构》,却明白了此文有超脱死亡意义的物资不灭定律之感!

 


作者: 夜深人静    时间: 2012-12-2 15:06

回复 14# 夜深人静  陈善壎兄的文,给茶座生辉。读你的文如同品你的人,你的文思想逻辑性强,需要认真 ... 陈善壎 发表于 2012-11-30 13:08

谢谢老兄看得起老弟,有机会一定登门拜访。


作者: 大队部    时间: 2012-12-2 16:17

      壎哥和死神开了一个玩笑,善哉!愿壎哥长命百岁!我是个怕死的人。三十多年前有人拖我给我算命,说我天庭开阔地阁方圆,草中藏珠耳下有朵,是长寿之象,可以活...七十四岁。这算命先生是做慷慨的说的,七十四大概在他看来已经是高寿了,而我当时并无概念,以为足够了。年轻一点的人浪掷光阴,不知生命是有限的。我到了现在的年纪,便时常去医院盘桓。无奈,人有罪,病来磨。人为什么去医院,无非就是想活下去。就想到父母都活到八十多,我这七十四岁是否少了些?再看这心脑血管的病,又怀疑是否活到算命先生批给我的命数。于是有点悲催,时不时如强迫观念般想到死。正常人有一万条道理说人总会死,我只有一条,不想死。人生只有一次,想多活多看人间景致实属自然,我不能免俗。说人总会死的人也不想死,不会活得不耐烦去找死。当然,如果有人真到了生不如死的悲惨世界则另当别论。其实我并非不明白人会死的道理,但我仍然怕死,因不想死而怕死,我觉得这并不丢脸。既然并不丢脸,又何必作英雄状?前些时我说过一句“榻上英雄学剑吼”,现在想起或有点装,怕死才是真的。有很多人不怕死,古今中外不可胜数,但那是有不怕的理由,或为国家民族,或为父母家人,或为组织,或为朋友,或为欲望,或为绝望,等等,生死关头,血气一涌,死就死吧。而这些理由均与我无关,或者还未到某个关头。现在就只能如蝼蚁或蚁民了。蝼蚁贪生,人也一样,所拥有的仅仅是活着,即使美如山水葱茏男女爱恋,于人也是短暂的。活着的人看别人活着,比试谁活得久些,便成为活着的主要理由。

      死去又如何?科学暂无说法,就只有宗教和文学了。人从来没有见到过上帝与神,声称见鬼的人也大抵是巫觋道士之流。灵魂不是鬼,也没有人见过,但人希望有灵魂存在,或许正如壎哥所说的“随风飘来飘去”吧?关于死去,壎哥的文学是一流的,他写的其实是活着。


作者: 三毛    时间: 2012-12-2 17:02

回复 1# 陈善壎

        生死悠关的大事,您能轻描淡写却又能反躬自笑,把那阎五嗲调侃得左右为难,愚弟佩服!
        窃以为:幽默的最高境界,嘲讽别人容易,反过来若要消遗自已,则需要见识广博加上胸襟开阔的修为。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2-2 23:03

回复 31# 云儿飘飘

 

云儿飘飘。我是胡扯,你是亲身体会。你的体会很美好,多半因为你是一个美好的人。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2-2 23:06

回复 32# 我是知青一小丫 陈善壎大哥:小丫品读着你这纯粹个人的胡思乱想的《死亡的虚构》尤为玩味。记得,我在网上看过一篇《西方死亡哲学》的文章说:人是什么?人的死亡之谜是什么?怎样理解死亡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灵魂的可毁灭性与不可毁灭性、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死亡和永生的个体性与群体性?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们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当时读的有点枯燥还囫囵吞枣,可今天品读了你这篇幽默诙谐感同身受通俗易懂的胡思乱想的《死亡的虚构》,却明白了此文有超脱死亡意义的物资不灭定律之感!

 

小丫您好。平日见您嘻嘻哈哈快快乐乐,没想到你好有深度。向您学习。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2-2 23:43

回复 33# 夜深人静

谢谢老兄看得起老弟,有机会一定登门拜访。

 

真好。


作者: 陈伯钧    时间: 2012-12-3 09:33

回复 38# 陈善壎

 

             陈老关于死亡的“胡思乱想”一般人可能从没细想,潇洒淡然地看待生与逝,必然对生命和人生有着深刻的理解与释然。钦佩您的才华,您的人品,非常喜欢您的作品。问您和郑玲姐姐好!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2-3 19:11

回复 34# 大队部  死去又如何?科学暂无说法,就只有宗教和文学了。人从来没有见到过上帝与神,声称见鬼的人也大抵是巫觋道士之流。灵魂不是鬼,也没有人见过,但人希望有灵魂存在,或许正如壎哥所说的“随风飘来飘去”吧?关于死去,壎哥的文学是一流的,他写的其实是活着。

 

大队部兄。这回的《湖南文学》发了《死亡的虚构》和《一次邂逅的纪念》。两篇都有您精到的评论。你我文缘不浅。您的哲学、文学修养深厚,在您的眼底平常文墨会看出异样光彩。谢谢您。《死亡的虚构》先发在内部刊物《记忆》,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的《2012年中国散文精选》是从《记忆》杂志收入的。事先没有通知我,因此多了800字。那800字是败笔,在《湖南文学》公开发表时我删去了。我上网时间偏少,一次回帖不多。其实早应该回您的帖了。多保重。我们死不了。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2-3 20:54

回复 39# 陈伯钧   陈老关于死亡的“胡思乱想”一般人可能从没细想,潇洒淡然地看待生与逝,必然对生命和人生有着深刻的理解与释然。钦佩您的才华,您的人品,非常喜欢您的作品。问您和郑玲姐姐好!

 

陈伯钧君您好。

先说一句。您粗心或笔误,把“老陈”叫反了。

谢谢您的问候。祝您永远美丽健康。

您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高产而有质量。您点评习作我最高兴。

第一次联系您在郴州,如今好像住长沙了吧?我相信许多活动有您参加,会增色不少。

谢谢您赐帖。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2-4 18:03

回复 35# 三毛   生死悠关的大事,您能轻描淡写却又能反躬自笑,把那阎五嗲调侃得左右为难,愚弟佩服!
        窃以为:幽默的最高境界,嘲讽别人容易,反过来若要消遗自已,则需要见识广博加上胸襟开阔的修为。

 

 

三毛版主。谢谢您的理解。过奖了。祝福您。


作者: 陈善壎    时间: 2012-12-6 13:12

转贴一篇表扬我的文章

 

  達觀知命,論議風生——讀陳善壎《死亡的虛構》
                         蕭振(旧金山)

 

      人們大都避忌談死,「神龜雖壽,猶有竟時」,死亡卻是必然。從容談死,談自己死,儘管虛構,多數人未必願意,不是怕言多傷行,就怕萬一不幸而言中。陳善壎偏偏不信邪,以一篇《死亡的虛構》敞開心扉,議論生死。

      「至于我的死,可预见必色彩黯然。」開篇第一句就不同凡響,直抒胸臆,沒有遮掩扭捏。“至於”二字用得好。如果寫成“我的死,可预见必色彩黯然”,一樣通暢流利,添上“至於”卻一下拉近和讀者距離,仿佛和親朋好友聊天隨意談及,坦坦蕩蕩,無所顧忌,然而效果大不一樣。我聯想到《命運》交響樂開始死神敲門的聲音,《二泉映月》開頭深沉的慨歎,一樣都有異曲同工、提綱挈領之妙。陳善壎樸實、老道的語言每次都讓我回味

      接下來,「現在想得到的是一種沒有出息的死法——在醫院裡等死。」胸懷坦白的人無所畏懼,不怕承認自己的卑微。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對人生價值取向教育有益,平民百姓終究死得不重不輕默默無聞,這卻是人生真諦,平凡裡面的價值。「我靜靜地欣賞,思忖離開身體以後可不可以站到雲高頭,隨風飄來飄去,離開了身體的我是什麽?」「在無情趣可言的沉悶中出语幽默,照護我的人于是覺得也還好玩。」人們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卻沒說人之將死,妙語解頤。「那麼走吧」,做「枯死的樹樁」,周圍有「花草馥鬱」、「有驕傲顏色和姿勢的小鳥」。置生死於度外從容赴死好像只是英雄所為,作者告訴我們其實參透生死,洞明人死如燈滅,普通人也盡可慨當以慷從容赴死。

     「那麼走吧。我能走嗎?從這世界飛升?」問得跌宕起伏,天馬行空搬出牛頓和上帝的一擊。陳善壎思想的開濶和深邃常常讓他寫作左右逢源,旁通曲暢。而後更出彩的地方在關於頑唯物論的觀點表述。這是作者對人生寓意深長的一筆,高度概括了種種無奈和沉思;這是作者為人為己的呐喊。一本著作寫好沒寫好,偏要關係到一眾百姓生死存亡,到頭來還是要以民為本,朝來寒雨晚來風。公理其實一直在作者心裡,在千千萬萬百姓心裡。「我無論如何不會承認詩、愛情、夢與幻想是物質。」物質和精神,唯心和唯物,第一和第二,否定之否定,靈魂和肉身…… 哲學和生活是雙胞胎,鬥爭的哲學又是生活的什麽?怪胎。劍拔弩張的爭論擋不住死人,「所以我從軀體飛升從此自由來去是一定的。換句話說,死了還活著。」我覺得這裡更是作者對自己人生的肯定,不止是靈肉的轉化。“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是人間的寫照,這是作者的寫照。

     「人,確實有不可火化的部份了。不可囚禁也不可消滅。」
       至此,筆鋒轉到調侃,「這個問題解決之後,我會想些別的事。這容易了許多,差不多帶著娛樂性質。要不要立個遺囑,這是順理成章會想的。」遺囑什麽?「只是所托不多不重。我要求身邊的人不要把我面臨特别時刻的事告訴我的朋友。如果我走了,把它當做秘密,能守多久就守多久;甚至事無巨細地交代,來了电话怎么说,朋友上門来怎麼说。」「另外,還會要求不要用白布覆蓋,這是我最不喜歡的場面。雖不能有醉臥沙場的壯美,總可以让我毫無遮蓋地躺著,不至于太陰森,寒氣逼人。最後,我殷勤囑托,去鄉間訪購一粗陶陳年酒罎子。把我装在酒罎子裡,省錢又風流。」不是情深義重的人不會如此囑託,不知諸法空相沒有如此風流。但是,人畢竟不是神,陳善壎在《死亡的虛構》也不諱言他留戀人間的美丑善惡,這一部份用了相當篇章輕敲緩擊,輾轉反側。生活的真實和藝術的提煉交融是文章引人入勝的不二法門。他繼續反躬自責,「這個少年時代夢想馬革裹屍的人,身上没有刀痕没有槍傷地即將冷卻。莫非我自己跟自己开了一輩子玩笑?」他追憶他崇拜的死,「在我临死之际,一定会想起这些人。近120年中,有許多偉大的死,他們都比之前史籍上的死更輝煌。他們所屬時代有别,卻都在為同樣的困難作斗争。有死得壯烈的,有死得高貴的。還有死得嫻雅、詩意的,都是不通權變的骨鲠文人的死法,政治家不会有這樣的死。」中國古代稱文人為“士”,現在叫知識份子。“士”可殺不可辱,知識份子有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他們是社會的先鋒。他們不屑奴顏婢膝、苟活邀寵、貪生怕死。這種“骨鲠文人”的骨氣,常常在陳善壎的文章見到,撞開一片天,山岳震動。

       到底壯烈、高貴、嫻雅、詩意地死了,最不願意白布覆蓋卻終乃白布覆蓋。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到死還是。好在沒有人哭,說明交往的人都是真心真意。《死亡的虛構》最後的高潮來了,「我鑽進密封嚴實的酒罎子,翻尋我的舍利,也許舍利裡面收藏有我生前的一点点好。翻来翻去,只见一深黑小颗粒,狀如豆,微苦,色澤晶瑩。我捧在手中把玩。它忽然放出光芒,酒罎子内壁照耀得通明透亮。我在酒罎子裡光華四射。」舍利子為佛菩薩、高僧等圓寂火化之物。白色為骨舍利;紅色為血肉舍利;黑色為髪舍利…… “舍利者,是戒定慧之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 佛陀涅槃燒出舍利一石六斗,有的高僧留下舍利幾十粒到上萬粒。陳善壎“自知者明也”,只是一粒舍利,還深黑小如豆。可是蓋棺定論之際,有舍利子證物證明作者一生的好,夫複何求? 此生足矣!難怪陳善壎說他在酒罎子裡光華四射。碰到如此高興的事誰都會笑,可是卻笑出事了,「我高興極了,笑出聲来。陪護我的人见我睡著了笑,也笑。醫生正好進来,通知我可以出院了。」滿以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好人陳善壎最終沒死。

     《死亡的虛構》,没有对人生的通透,写不出如此的彻悟;没有老道的笔触,写不出如此的风采;没有达观知命,没有勇气写如此的文章!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2012年度 (http://2012.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