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永远的北正街(原创)

长沙人都知道,北正街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一条老街。原来我们住在市中心的时候去得不多,但自从11年前搬到了现在住的地方,因为距离很近,这条街就成了我们常去的地方,有时甚至天天都去,天长日久,对它也就有了几分依赖和眷恋。最近听说为了修建黄兴北路,将对北正街进行拆迁,想到它将不复存在,心中不免有些惋惜和惆怅,于是很多与这条街有关的往事便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北正街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老街,原来南起中山路,北至湘雅路,全长不过两三里。但前些年修建黄兴北路后,它的南端就从中山路缩短到了营盘街,现在的长度大概已经不足两里了。北正街虽然不长,却是最具长沙特色的一条街。包括由此向湘江边延伸的几条街,如以宋代辛弃疾厉兵秣马而得名的营盘街,长沙小吃香飘四溢的通泰街,铺满青石板并留有众多名人遗迹的潮宗街,都是极具长沙乃至湖南特色的所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的地方,你想不去都难。

 

但历史也好,名人也罢,毕竟都离我们太远。而湖南人嘴馋的天性,则是北正街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比如湖南人爱吃的米粉,这里就应有尽有。街边有个一家人开的米粉摊,价钱很便宜,但味道一点也不比何记、黄春和、杨裕兴等名店差,而且份量多少由你调摆,酸菜榨菜剁辣椒由你自己放。小巷深处有家津市米粉店,圆润可口的粉条,大块大块的牛肉牛杂,味道好极了。女老板说她曾参加过高考,落选了,梦没了,就来长沙开起了米粉店。靠近营盘街的北正街口还有家“原味粉店”,价钱不菲,但生意却好得出奇。老板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男子,没见他笑过。他的奥妙是从米粉到剁辣椒都自己制作,甚至连猪油都自己熬炼,他就不怕没人来。

 

北正街当然不只是米粉店,还有大大小小的餐馆。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价钱都不贵。所以在这里很少能见到那些讲究排场挥金如土的大款和大腕。比如有家名为“湘百味”的餐馆就很不错,这是一家面向工薪阶层的普通餐馆,一位姓李的老板每次见我们去都非常客气,他手下的服务员也都手脚麻利笑容可掬,好像我们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其实我们每次来都吃的很简单很便宜。其中有道鸭血焖鸡杂,价钱还不到二十块,但味道那个鲜美啊,现在想起来都很怀念。可惜,这家餐馆去年就关门了,不知去了何方?

 

除了餐馆和粉店,这里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有个常摆在街边的小摊,卖的是扣肉和肉丸子。主人一家就住在附近,在家里做好拿到这里来卖。扣肉二十一块钱一斤,香味扑鼻,入口消融,一点也不腻,是我吃过的肉食中味道最好的一种。每次去买扣肉,过秤后,热情的主人还会给你舀上一勺浓浓的肉汤和一大把放在扣肉下的盐菜。拿回来用高压锅一蒸,端出来时,整个屋子里都香了。

 

北正街上还有家安徽人开的卤味店,和所有在这里做生意的人一样,也是一家老少齐上阵。站台的是位端庄秀美的少妇,她妈妈有时也来帮帮忙,丈夫和公公则在家庭作坊里把卤菜制作好送来。这家安徽店的卤菜色香味俱佳,品种也很全,生意特好,人多的时候甚至还要排队,我们当然也是其中的常客。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家店子的生意渐渐地冷了下来,我们也去得少了,以至于每次从门前经过时,都不敢再往那边看,总觉得好像对不起他们似的。

 

北正街好吃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通泰街上的臭豆腐,真正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一点也不比火宫殿的差;学宫街上的结麻花,虽然硬邦邦的,但放在嘴里翻来覆去越嚼越有味,比天津的大麻花也差不了多少;还有靠近湘春路的北正街口,秋冬时节常有位年纪比我稍大的男子在那里卖甘蔗汁。他说他姓吴,下岗后花一千多块钱买了台榨汁机并以此为生。他把一根根削得干干净净的甘蔗放进机器里,不一会杯子里就盛满了甜蜜可口的汁液,两块钱一杯,买的人还蛮多。但卖甘蔗汁并非他的最爱,他最喜欢的是跟我聊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各路神仙,于是我和妻子背地里叫他“吴天师”,但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没见到他了,也不知这位仁兄现在可好?

 

除了吃的,北正街还有许多值得怀念的地方。比如那家恐怕是长沙市最小的邮局,小到进去后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但因为离我家最近。这些年来,无论是给外地的亲友寄钱还是收到寄来的稿费,我都要去那里,那还不足十平米的小屋,竟也让我觉得很温馨;还有几年前的那场大冰雪,出门要穿套鞋,满长沙都跑遍了也买不到,最后还是在北正街的那家小杂货店里买到了一双长统套鞋,穿上它我就可以在雪地里肆无忌惮了;还有那家卖小金鱼小乌龟的店子,也是我和妻子常去的地方,我们把那些可爱的小动物装进塑料袋灌上水,然后赶去女儿家,它们给我的小外孙带去了无穷的乐趣。

 

说了这么多,还有个最重要的地方是必须写的,那就是位于北正街北段的基督教堂。这座建于上世纪初的教堂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年的文夕大火也没能把它摧毁。那高高耸立的十字架,庄严肃穆的殿堂,是我们这座城市基督徒心中最神圣的地方。在铁栏珊的大门口,常可见到三三两两的基督徒进进出出,有时还能听到里面传来悠扬悦耳的钟声和歌声;而每到礼拜天和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这样的日子,这里更是人流如织灯火辉煌。基督徒们都亲切地称它为“城北堂”,庆幸的是,这次它不在被拆迁之列。

 

前不久问一位在政府工作的熟人:“北正街是不是真的要拆了?”他肯定地回答说是的。但又告诉我,拆除北正街后,在它原来的路线上新建的黄兴北路将是一条现代化的大马路,而且将从我们的小区旁经过,那没说出来的话是“你们出行不是更方便了吗?”可我却不是这样想的,如果能不拆北正街,那我宁可不走大马路。可是,如果所有的老街都不能动,那我们这座城市还能发展吗?

 

果然,前几天在北正街就听到了动员街民配合政府主动搬迁的高音喇叭声,显然它是非拆不可了。我们对它留恋也好舍不得也罢,都只能放在心里了,就像当年建五一绿化广场我们必须离开南阳街一样。当年为离开那里我写过一篇小文,现在又要告别北正街了,于是,又有了上面这些文字。哦,我永远的北正街!

 

20126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谢谢岳麓山远眺、隐士安、夜深人静和青石朋友,怀旧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曾经伴随我们度过了难忘岁月的地方。
因为视力已经几乎为0,所以现在来论坛越来越难了,这次的发帖和跟帖都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才完成的。如果有失礼之处,还望多多包涵!祝各位周末愉快!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谢谢蔡家坡老兄一如既往的鼓励和关心!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谢谢汪兄、火土兄、孟晓君和小聪哥这么认真地给我回帖。特别是小聪哥那段深情的回忆非常让人感动!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不好意思好久没来了。看到朋友们的跟帖好感动!
是的,呱叽村溪流 兄讲得对,二马路的大排档是很诱人的,只是因为篇幅的缘故我就没写了,呵呵!今后写续篇吧,再次感谢你们!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谢谢一笑大哥!人生难得一知己啊!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