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谁摘了桃子?

桃子(来自网络).jpg

 

谁摘了桃子?

 

文:一笑了之  图片来自网络

 

认识王伯有些意外。多年前,他的侄儿竞选省人大代表,委托我整理材料,与其家人相处的日子里,听说他有个曾在抗战时期杀过日本鬼子的伯伯,便去拜访了。老人年轻时节在方先觉手下当兵,几次长沙会战打得小日本鬼哭狼嚎。后来部队移防衡阳,打了40多天正在兴头上,方先觉的军部被攻破,答应了向日军投降。说到这里,老人青筋暴突:“都作了死的打算了,却喊停战!恨啊!恨。”没有牺牲在抗日战场,反被收编成了皇协军。感到奇耻大辱的老人趁月黑风高的夜晚,拖条枪走出了军营。在潜回老家醴陵的路上,老人楸准机会爆了两个鬼子的头,原本想再回军队与日本人干的,可在袭击鬼子的时候摔伤了腿,没办法瘸回了老家。时隔不久小日本就投了降。

我跟他细细地聊过对方先觉投降的看法,原以为老人作为他的部下也会对上司的举措有些理解。没成想时隔几十年,老人对于在鬼子面前举白旗仍感到羞耻莫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读过几天私塾的老人情不自禁地朗诵起了经典诗句。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回老家的老人日子过得并不潇洒。虽然成分为贫农,可在国民党军队里干过的经历,让他戴了一顶“历史反革命”的帽子。说到这里,老人眼神开始混沌迷茫起来。“我就弄不明白,当年我食国家的粮饷,扛国家发给的枪打鬼子,咋就成了反革命。”这历史反革命的帽子让王伯吃尽了苦头,几个虎背熊腰的儿子都没有读什么书。好在苍天有眼,天道酬德。王老的几个孙子都有了出息,两个在美国华盛顿,一个定居在巴黎。最让老人开心的,是在巴黎的孙子娶了个日本娘们做老婆。我笑着说把他现在身边的宝贝重孙女嫁到日本,老人正颜厉色道:“跟仇人结亲家,我宁肯把这孙女杀掉”。我犯糊涂了,娶了日本娘们他高兴(不也是结亲家么?),让孙女嫁日本却犯禁忌。

认识王伯始,我对那场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抗日战争有了更深的了解。老人是在死人堆里滚出来的人,对生死看得极淡。偏偏不在乎生死的人,天假以长寿。老人终年九十八岁,临死的前一天还在禾场坪里吆喝着帮蒸谷酒的师傅的忙。没有想到蒸的两百多斤准备喝一年的谷酒,全部被用在了老人的丧事上。清清白白地来,死也不给亲朋戚友添麻烦。多好的老人啊,说走就走了……

办完丧事,我们坐在禾场坪里解乏。老人的儿子面带歉疚地对我说:“今年对陈老师不住,家里的桃子全部被来帮忙的人摘光了。”王老喜欢栽果树,桃李橘柚葡萄时鲜门前门后都是的。因为牙齿厌酸,我对水果历来敬而远之。为了让王老高兴,曾夸过他的桃子一回。谁知从那一年起,每到桃子收获的季节,老人一定会打电话来喊我尝鲜。如果没有功夫去,要么他自己来,要么就喊他的儿子给我送来。一来二去之间,我们这一对忘年交情感变得愈加深厚。老人的桃子也确实长得好,十几颗桃树,从不打农药,却连一个虫子眼都找不到。平时老人对自己的果树照顾有加,没有成熟以前,谁都不许动一个指头,成熟以后邻里乡亲自己不来也要送几个到别人家里去。

若老人在天之灵知道桃子在成熟之际全部被别人摘了,该会作何感想……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回复 6# 楚风

 

      西方人很少认为在战场上被俘为羞辱,同时他们的文化也不强求被俘人员加入他们的阵营。可在东方文化中,俘虏不仅要忍受加在身上的屈辱,还得违心地成为敌对阵营中的战士。所以被俘几乎被理解为通敌的同义词。方先觉战至被俘本无可厚非,但率部停止抵抗却难得让人信服。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峰下达了死守的命令,战至一兵一卒才是他的职责。那些为下属着想的言语多为托词,方也因为衡阳一役声名俱失。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9# 孟晓

 

    承认方先觉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并不等于原谅他的苟且偷生行为。作为军人,他已经背离了马革裹尸还的军人操守。衡阳保卫战能坚持那么久,与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密不可分。第十军曾是长沙保卫战的劲旅,一路光彩夺目,可惜衡阳一役,让方先觉把全部荣誉毁于一旦。据王伯讲,他们士兵已然做好了必死的准备,能多杀一个就多杀一个是当时他们的信念。上峰传来的停战命令,虽然让他们免于一死,可几十年来都有苟且偷生的耻辱。时过境迁,人们多从方先觉以往的战功中去剖析他的投降,却忽视了他的战降给抗战局面带来的负面影响。东方文化,是难得接受降将一词的。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 麓山远眺

 

一世人,

数春冬。

能不悔,

有几成?

丹心碧血染国土,

硝烟生死浸灵魂。

斯才称英雄!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3# asd99999

 

桃子好,

味道深。

人情义,

居其中。

倭蹄恶寇横华夏,

钢枪铁血杀贼人。

丰碑在我心!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7# 大队部

 

      在这个问题上我确实能理解所有关于方先觉的评论,也在心里不止一次地认为方先觉也属于无奈之举,但凡事不能仅凭良心的判断,还要从事情的根本去理解。第十军作为一支有着优良传统的抗日劲旅,在苦战四十多天士气仍然高涨的情况下,投降并非是上上之策。当时的情况基本上是各个阵地独自为战,当兵的均已作出必死的准备,上下同心杀贼回天,若方以一死谢天下,绝地逢生的状况未必不会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出现。为什么衡阳保卫战出现了敌酋阵亡人数大大超出我军的现象?就是因为我军士兵知道自己必死,杀一个够本再杀一个赚了的意识支配产生的效应。战史学家会对这场战役得出若干个可能的结论,作为旁观者,我坚持认为:方先觉的投降换来的战事结束,实在是不能饶恕的罪错!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31# 楚风

 

    40多天衡阳死守,惊天地泣鬼神。其英勇壮烈,用什么言语形容都不为过。我曾几次前往衡阳,想去参拜,就因为那一纸降书让我望而却步。用一己之感情,罔顾衡阳抗战阵亡上万英烈,心头似有万千铁锤打击。可正视这一段历史,未必就不会违背固守之是非伦理观。方为蒋的一员爱将,虽签订了阵下降书,最终逃出敌手还是做了一点声誉挽救,这是蒋公为其开脱的理由之一。但嗣后方再没有手握重兵郁郁而终,也看出了蒋氏恨铁未成钢的一份遗憾。当年对方降敌并非没有要求惩治的呼声,可其在抗战中的赫赫战功也为高层有忌器之畏。最后的处理,与其说是蒋氏心生愧疚法外开恩,不如说是从政治和抗日大局着想而出的无奈之策。

   历史功过后人评说,本在情理之中。楚风兄借助蒋公之口而出的“娘希匹,你懂个屁!”一句话,让人目瞪口呆啊!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4# 雨后斜阳

 

苍天高,

品行洁。

思往事,

忆英烈。

战火锤炼卫国志,

阵前流淌壮士血。

风寒念豪杰!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34# 夜深人静

 

      讨论方先觉的成败得失,其实也是对东方文化内涵的探讨。我记得当时有这么一句话:“敌酋未退出我国土,若与之媾和即为汉奸。”阵前之降,毁了方先觉一世英名,连带第十军将士浴血奋战四十七天的壮烈。俱往矣,先人均已作古。而文化却在无数得失中渊源流长……

   我曾有拍摄湖湘抗战纪念地的计划,可衡阳我真的裹足难前。潜意识中,我在政治上极其看不起那些降将,连带我那“弃暗投明”起义尔后受尽凌辱的父亲。这是我至今不愿意认为先辈的荣耀我也有资格领受的原因,因为我绝不愿意领受先辈的耻辱之重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7# 芦苇

 

树难栽,

恩难忘。

抚热土,

低声叹。

血海深仇同胞泪,

怒杀倭贼将士勇。

天道昭而耸。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9# 老灯火

 

弦外音,

静心听。

有灵犀,

重感应。

哀歌唱毕忧愁起,

硝烟远遁枪声急。

阵前忠魂立!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3# 石鼓隐士

 

有知音,

谁不欣?

文章意,

读者明。

同仇敌忾战士猛,

万众一心杀倭凶。

寸草春晖情。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3# 石鼓隐士

 

栽桃子,

流血汗。

摘桃子,

多舒畅。

同室操戈兄弟残,

家国从此分两岸。

亲痛仇者快!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4# zqw事务长

 

窃贼心,

饥寒起。

鲜桃茂,

馋涎滴。

盗亦有道何言立,

祸起萧蔷伤心碧。

空谷箫声泣。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