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头看,我的“足迹”没了

         回头看,我的“足迹”没了
    有人说,人的生命快走到尽头之前,常常会把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重新走一遍,谓之“收脚迹”。我是不是在进行此事,不知道。闲来无事,回想走过的路,住过的地方,好几处竟然没有了。
   我家原来在蔡锷路上,那是因为修五一路而搬过来的。五十年代初“社会主义改造”,划出一片成了一个公家的百货店(太平洋百货店)。我们就住在百货店后面,从旁边开一个小门进出。一溜巷子进去南边三间住房、一间厨房,北边是院子,有一口井、厕所。后来又加盖了一间房。“过苦日子”的时候我们还在院子里种过南瓜、丝瓜、洋姜。“文化革命”一开始,街道上一鞋厂工人一家五口囫囵就“搬”进来,住进了我们加盖的那间房子里,与我们合用我家厨房。后来百货店没了,成了街道的塑料厂,再后来(我们已插队下乡了)街道拿织机街上的一处居民点四十几平米的房子“换”了我们家。落实政策后,那加盖的、被人无端免费住了好些年的房子补了九百多块钱,老兄替老爸买了一台九寸的彩电。老爸在织机街终老。前几年走过蔡锷路,家的原址虽几经变化,但我还可以指着“老年人用品商店”说,我的家原先就在这里。现在蔡锷路上那一大片全部拆了,据说要砌一栋四百米高的大楼。回去看看,我的“足迹”真的没了。
   住在蔡锷路就在蔡锷路小学念书,六年。那小巷不知留下了我们多少足迹。小学不大,对面是市干二幼儿园。我们在学校快乐无比,跳房子、丢沙包、跳橡皮筋、玩“工兵捉强盗”——女孩子哦。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为配合“大跃进”的宣传,老师带我们排演了歌舞“鲤鱼上山”,郴州知青CZ是我们的台柱子,她演鲤鱼妈妈,因为山上修了水库,它带领它的孩子们从山下搬到山上···我演玉米,还有好多人演山鸡啊、青蛙啊。这个节目还在长沙市得了奖的哦。放学后我们还上街维持交通秩序,站在人行道上大声呼喊“请叔叔伯伯阿姨走人行道,过马路请走人行横道线,以免发生交通事故”。这是老师叫我们喊的。当时不明白“免”的含义,总想,为什么走了人行道、走了横道线,还会“发生交通事故”呢?!蠢吧···不知什么时候,这个小学撤了,后来成了一个高考补习学校。我们后来没去过了。现在它也成了“四百米”高楼的一部分。用围挡围着,哪还有什么“足迹”?!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回复 1#

 进中学了,考进了女中,又是六年。校园就像一个花园,有池塘,有假山,假山上还有亭子,那围着池塘的曲径延伸到教学楼。周昭怡校长是很有名的书法家。音乐老师陈琦在长沙市也赫赫有名。长郡的校长胡立原来是我们学校的物理老师···我们不是名校,但学校的教育一点不差。后来学校改名“长沙市实验中学”,作为这个学校的校友,我没觉着什么不好。但改为“田家炳中学”我们心里真的不舒服。学校卖了?变成私人的了?国有资产噢。在我读书的原址上,还只是“田家炳中学北校”。本部在马王堆那边。为什么不能像有的学校一样改回原名?——“艺芳”,蛮好听的啊。前几天去看,学校正在搞基建,完全找不到一丝一毫原先的影子,哪还有什么“足迹”可言?!
   1984年,我参加了广东省成人高考,入学广州市教育学院铁路班,读了两年。2004年同学聚会去了一趟广州,原先学习的地方我完全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足迹”自然也无从找起!
   19岁离开长沙,38岁回来。乡下四年,回去过一次,走到路口我不敢进去了。原先空旷的地方砌了好多屋,认不出原先的道。下去的后两年剩下我一个人,和一个五保户的婆婆住在队里的仓库里。砍柴、弄饭、出工,孤零零的。大队看我一人,就把我调到大队林场,替十一个老头煮饭,喂四头猪。大队小学、公社中学我也去代过课。县里球队集训是我最盼望的事,但那也不是长久之计啊。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专门的工作,哪里还有“足迹”?!
   1972年,球队只剩下三个人没出去了。在县里工作的球友们关心我们,只要有招工的来他们就去推荐。年底,我终于招到了机务段。在那里当钳工六年多,榔头、锉刀基本功练着、和师傅们钢管抬着。爬到高架上检修天车、匍匐在地沟里给管道刷防锈漆···恢复高考,心里想着去试试,但又被超龄要有“研究成果”唬住了。当时教育处在青黄不接的年代,子弟学校缺老师,不知得益于谁的推荐,我在城陵矶、岳阳当了近九年的老师。去年应学生之邀回了一趟岳阳。特意到机务段看了看,蒸汽机车早已淘汰,机务段自然也成一片废墟。原先气派的车库大门紧闭,我工作过的维修车间早已挪作他用。工人宿舍还在,后面的一片平房还是四十几年前的样子。我原先住过的地方重新砌了两栋六层楼。走在小道上,当年的许多往事历历在目。在退休职工活动室想找一两个熟悉的面孔,竟然没能如愿。这个地方似乎还约莫有些“足迹”,但却是那样的陈旧、破烂!!
城陵矶的学校早就撤销了,岳阳的学校也早已合并到别的学校。一如我的母校一般连名讳都没有了。想去看看旧址,学生告诉我“没有了”···在岳阳生活了15年,结婚、生子。那里留下了我的青春、我的美丽(不谦虚!)。就这样消失了,没有了!“足迹”,奢谈什么“足迹”?!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 康佳木子

  1987年调回长沙,在东风路上的学校教书。我调来的时候,东风路南北不通的,一条东西的铁路线堵住了。112路公交车开到我们那里,附近的居民还放鞭炮庆贺呢!2004年市教育局接管企业学校,我们喜笑颜开的被接管。不久,市里大动作来了,在南边搞了一个职教城,给了我们学校一块地置换。于是我们的老师们要到南边上班,从东风路过去有二十几里路,没有校车接送。(现在据说有了)不记得哪年,我们又被合并到另一所学校,这是一所很有名的职业高中。学校的旧址被卖掉了,现在正是一个高档楼盘的工地。学校组织活动,我们这些被并进来的,真不习惯。没有主人的感觉。——也是,退休了还要咋地?学校原址没了,名字从此也没了。你们说,我的“足迹”还有可能找到吗?!
   这就是我闲来无事所想的。幸乎???悲乎???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4# 不知天命“ 如此人生,幸乎?悲乎?冷暖自知,但既然有心回望,此中必有很多牵念,有苦有甜,也算人生充实。”

谢谢不知天命跟帖,谢谢你的理解。谢谢谢谢!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5# 蔡家湾

谢谢蔡家湾。谢谢你的溢美之词,谢谢你的鼓励。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6# 孟晓

谢谢孟晓。

    那时,师傅们只怕真的以为我是男的哦。到材料房领材料我和他们一样肩挑手提,每天累得臭死,一般晚上七点多就睡了,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机务段的汽笛叫才醒。去食堂打饭,别人都笑我拿一个大饭盆,早上四两到不了头,中午要吃五两外加两个菜······但当时没觉着有什么不妥,毕竟我好不容易从农村上来了,再累也比一个人在乡下好啊。何况师傅们认为我个子高,他们说“身大力不亏”。哈哈······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7# 隐士安

谢谢隐士安。你说得对“足迹”就在心中,“足迹”就在脑中……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8# 长安人

谢谢长安人。你的跟帖让我倍感亲切。你说的都是对的。哪年哪月,我们只怕真的同过路咧。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1# 大鼎罐

谢谢大鼎罐。

陈琦老师的歌我记不大清楚了,但他跳蒙古舞那婀娜,遒劲的舞姿一直深深的印在脑海中。

我们只怕还是你父亲的学生哦。问候老人家!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7# 落霞孤鹜

落霞,你还不了解我,不才不才,笑话了。

      过去在华容那些感到没有天日的岁月里是你帮助了我,经常的烦扰没有让你厌倦,你知道,那个时候那是多麽的不容易。女队剩下我和张瑾,你那里就是我们聚会的地方——不晓得恰噶你好多饭票咧!心被温暖着,孤寂中感到丝丝幸福——即使是今天,想到这些仍然感到暖意融融······

·      现如今没有你的帮助我上不了湖知网,没有你的帮助我发不了帖。谢了谢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8# 大鼎罐

大着胆子改吧,“秋水长天”多好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2# 潇雨

谢谢潇雨。

你说得对,“朝前看”。其实我也没有不高兴,每天公园玩玩也惬意得很。写些东西也是哈玩。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3# 二马

谢谢二马跟帖。谢谢你的关心。

其实生活中快乐的事情还是好多的,我写下这些也没觉着不愉快,写写,写写而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4# 白云飘飘

    谢谢你,白云飘飘。你应该是比我们低几届的小朋友哦。你的解释我理解了。

     不记得是哪一年搞校庆,我们邀几个同学去了,话语中对改校名颇有微词,改成“田家炳中学”我们最不能接受,虽然没卖。出了钱就可以有“冠名权”是当今流行的做法我们也了解。可不可以“冠”个图书馆、体育场馆之类的名,莫把自己的全部姓名都“冠”进去?!唉!闲话闲话!说说,说说而已。

     还有,别人问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我该怎么回答?要不然就要解释一大堆:最开始——后来——再后来——现在

    ······哈哈哈哈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8# 白云飘飘

“我们都是快乐老人,天天快活,天天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真是这样。我是高68届的,69年元月下的乡。你是学姐了,得罪得罪!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30# 白云飘飘

 

谢谢白云飘飘

祝你、也祝大家快乐长寿!!!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32# 要得呢

   谢谢你,要得呢。谢谢你的表扬,谢谢你的鼓励。

    你说得对,幸乎,悲乎,兼而有之——你的回答一点不冒昧。谢谢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34# 谈天

   谢谢你,谈天。

    你过奖了,要是没有你多次的鼓励、鼓动,我哪敢发帖,特别是到茶座高手云集的地方。麻起胆子发个帖,得到大家的鼓励,心里好高兴的。谢谢谢谢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36# 颐源 

  哎呀,老同学,谢谢你的跟帖。我们相识相交真是整整五十年了。“藩后街”的、“对门银行里”的,我们还在——健康还在、友情还在、联系还在、彼此的挂念还在。只惟愿地老天荒永不变——记忆深处美好的东西永远温暖着我们。

   引号里的称呼还记得怎么来的,指的谁波?(谢同学   刘同学···嘻嘻)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39# 青石

   谢谢你青石。谢谢你的表扬,谢谢你的鼓励。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