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记原31中外语组的一次聚会

 

      长沙市31中(前身是八角亭小学)1979年建校,2006年撤校,外语组前前后后有英语老师18人(其中有6人是知青)。06年撤校时,老师分到几个学校。近6年来,大家就很少见面了。1月16日,在竹淇茶楼,朋友们聚了一次,特别开心,话儿说过不停,笑声不曾间断。旁边的麻将机居然连嘴也插不上,受到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冷遇,做梦也没想到会改变身份成了电脑桌。会上推选了联络组组长和秘书长(18人到了一半,选举勉强过关)。约定每半年聚一次。下次聚会时间定在8月,聚会地点定在香港。

 

1 1.jpg

来张合影,少几个没关系。

 

2 2.jpg

茶楼里可以开餐,味道还不错

 

3 4.jpg

堂客们照相还有点瘾

 

4 6.jpg

 

5 5.jpg

党代表又被喊进来

 

6 7.jpg

 

7 3.jpg

这张照片我要

 

8 8.jpg

快点打个通讯录(表现好总有人“惦记”,打字者被火线推选为联络组组长,翻本子的当上了秘书长)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谢谢wanho跟帖补充。

 

转老同学残阳如血在旅游栏目的发言:

  这是我发在华容栏目的一个帖子,张老三“策”得也还有味,把它搬过来。   http://2012.hnzq ... 蔡家湾 发表于 2012-1-21 19:26

 

看完蔡家湾和张老三的帖子,勾起一些回忆。

我记得黄觉先老师讲过他早年在国府的中央台当过播音员。上课的时候经常在课堂上放唱片让我们听发音,是老式留声机,要摇发条的那种,唱片是谁在什么时候灌的不清楚,但当时的课堂却浮现在我的眼前。解放后参加志愿军去过朝鲜任翻译。

黄觉先老师不教课以后,李曼青老师给我们上过一阵子课。李老师和蔼可亲,嗓音清脆,听得我们如痴如醉。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這幾天因為家裡來了客人沒上網,現在補祝華容的兄弟姐妹們:新春快樂,身體健康,家肥屋潤,萬事如意!

       張老三提到的黃覺先老師的確是國軍時期的國家英語播音員,初一時黃老師教英語,我老爸告訴我他是我居美國的叔父和香港的姑父的同學,寫得一手好書法,教英語一流。
       十多年前去美國,我還問過叔父記得黃覺先嗎?他反問道他現在還好嗎?我不好回答,也就吱吱唔唔過去了,他也不懂甚麼叫右派。
      香港的姑父在政府的房屋處工作,退休後到加拿大定居,文革後與黃覺先聯絡上了,他家的墻上掛著一副黃覺先送的湘繡,上面是黃老師自己寫的一首中文詩。
       二個月前狗伢子(小名)還提到黃老師,說上英語課時盯著我提問,我想大概是我長得像父親,勾起了他想起他的好朋友我的叔父,因為在當時的年代我還真是不敢告訴他叔父在美國。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这几张照片不知为何被狗仔队买了去了,张老三和他的爱孙张大壮(大壮是幼儿园的节目主持人兼“策神”)

 

1.jpg

 

8.jpg

 

13.jpg

 

20.jpg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2.jpg

 

听说娘子军中有2位女老师正在四处打听张老三的情况,甚至有1人还重金请了私人侦探,不知是真还是假?我先透露一点,汪涵因“越策越开心”栏目的发展,几次上门向张老三请教,影响了张老三的正常生活。(搞得狗仔队也盯上张老三了,张老三上次去澳门出差,也被狗仔队盯上,以为汪涵联手张老三要向“博彩业发展)。张老三很生气,对汪涵说,以后有事请教,只能热线电话联系,不要再上门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30# 乡音

 

欢迎乡音姐来华容指导,谢谢你。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谢谢蔡家湾 把这么好的帖子推荐过来 !忆往昔 感慨良多!祝蔡家湾的军能越聚越多!晚年乐在电脑前是一种全新的享受!

 

当年两位帅哥 如今风华不减

 

2.jpg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10.jpg右边这位小帅哥就是上面推自行车的小朋友,他的妈妈做得一手好饭菜,凉菜就这么诱人了,后面的热菜更不得了哦。这小朋友现在做父亲了,他的儿子对奶奶一点也不客气,下手重,从不“手下留情”。

这筷子功夫蛮好的女士是常德知青,是桢桢的同学,她有一雅号“恶婆娘”,可别说是桢桢透露的,否则桢桢会很惨的。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2.jpg这推着自行车的小帅哥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他的父母都是安乡知青,母亲就是后排戴墨镜的酷姐,也就是在聚会中大倒苦水,面部被“毁容”的那位。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1.jpg

 

下面这一排三位资深美女,第一位做的新鲜AJ,孙子才4个多月,第二位是安乡知青,她的孙子有2岁多了,她是脸上挂着伤来参加活动的,“凶手”就是号称最调皮的小孙子,她苦着脸说,防不胜防哦,戴手套,剪指甲,办法用尽,仍然天天有伤。第三位红衣女士的女儿在美国,她已经去美国当个一回保姆了,过完年又得去美国走马上任。她说在美国难的是教外孙学中文,外孙老是问,“外婆,为什么总是要我学汉语咯?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11.jpg

 

右边这位女士刚从澳大利亚探亲回来(做了AJ),她自己住在香港,买了新房(房子不大)已装修。这次见到朋友们好开心,再三提出要大家给她一个面子,把下次活动地点放在香港,她家可以开地舖。到会人员都高兴地接受了邀请。

我相信,下一次聚会一定会更热闹,更精彩。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3# 白云飘飘

 

谢谢白云飘飘,你看人蛮准哦。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2# 杨头

 

杨头的记性最好。李老师确实漂亮,也给我们上过课,可时间很短,后来调到教育学院去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9.jpg

蔡家湾 大哥:左边着绿色衣服者是旷玲吗?她是我们学校的外语老师呢!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0# 蔡家湾

张老三错了,长郡那三位外语老师都是大美女李曼青老师的师弟。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张老三14——19楼的长篇发言,除14楼的内容不实之外,其他都是真的。我之所以能登上讲台确实要感谢我的母校长郡中学,更要感谢长郡教过我英语的几位老师。这几位老师也就是张老三提到的几位(当时一个英语老师教4个班)

     我是1974年抵职回长沙的,当时在一所小学守传达,(在我任上,确实传达室墙上的大钟被小偷“借”走了,传达室是要负责打铃的,钟可少不得。校长蛮好(我妈妈的老同事),没有要我赔钱,立马要总务老师买来新钟。)后来条件好点的小学要办成“戴帽中学”,而我们学校的老师中无人能教英语,我凭借在长郡所学几年英语的老底子才有机会“火线”闪亮登场的。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发一张老照片谢谢张老三的多次热情跟帖。

 

2.jpg

 

这是在二中路口分校拍的,当然这是在毕业多年后拍的,那时我已站在31中的讲台上说洋腔洋调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最后一位英语老师是汤锡强,这时我和蔡家湾己经是同班同学。我们升到高中,到离长沙近百里的路口分校上课。当时交通极不方便,生活也很艰苦,汤老师当时已五十多岁了也到了路口分校。他是二中最好的英语老师,也教俄语,桃李满天下。八十年代,汤老师去世时送他的学生有好几百人。汤老师也为他的学生骄傲,他烟瘾很重,手指都熏得黄黄的,他讲过一件小事,至今还记得,有留苏回国的学生到学校看他,知他抽烟厉害,送了他一个可以过滤的烟斗,考虑中国当时不能生产这种烟斗,他献给了国家有关部门研究。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我们的第三位英语老师是林基海,归国华侨,课上得好,人也漂亮和照片中的蔡家湾一样潇洒。他的授课使女同学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快毕业时他有段时间不见人影,有消息说他出国了,使她们难过了好些日子。

    临近考试时,林老师又回来了,帮我们复习备考,常出一些题写在黑板上。后来考试,所有同学都只花了不到一半的时间,本来长沙二中的英语教学水平就高出省里平均水平一大截,再说这考题就是林老师出的,考卷上的题早做过练习了,林老师失踪的那些日子,不是出国,而是出考题去了。

    林老师一直也没出国,后来听说到某大学当老师去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不久阶级斗争形势一紧张,右派黄觉先就不让上课了。

   新来了一个师大刚毕业的老师袁希哲,是女的但不是美女,矮矮胖胖的,同学们一比较,口语就比黄觉先差远了。这老师也缺乏激情,讲课跟念书一样。袁老师上课时间不长,但大家都记得她。因为她后来又到路口分校准备上课,正值文化大革命开始。有一农村来的同学写诗:“路口来了不速客,反党分子袁希哲”。袁老师当时还是一位青年老师,够不上反党的帽子。这位同学当时写诗成瘾,只是觉这一句话押韵,就写成了诗贴在外面,文化革命的恶行也可一斑,由此我们都记得袁老师。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