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哈哈,又有好游记看了,又可以到桂滇一游哒。坐下来好好学习。
写游记很累,也费工夫,你悠着点,慢慢来,我们慢慢看。
嘻嘻、哈哈、呵呵!笑对人生,心情舒畅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跟着子耿子行走大江南北,看祖国大好河山。特佩服你们在外能待上这么长的时间。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看了一下地图,离柳侯公园不远就是柳江,走路过桥,在江滨公园逛逛,不荒废晚上坐火车前这几个小时,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我心里正在想,上次看过的东门城楼不知在什么地方,应该打听一下。就发现身边出现了古城墙,转过弯,正是东门楼,让我大喜。至此,今天该看的基本都看到了。
    柳州市东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东楼作为目前广西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城门楼,历代屡有修葺。城楼巍峨雄伟,高17米,分两层,圆柱斗拱,梁架雕花,异常壮观。登楼远眺,碧江罗带,奇峰翠峦,夕阳西斜,金波潋滟,山峰倒影,渔舟晚歌,环顾城厢,炊烟袅袅,万家灯火,令人击节。我1993年那次来登上了城楼,可惜是寒冬腊月,冷风袭人,满目萧瑟。此时天气睛好,秋高气爽,夕阳西下,正好登楼赏景,谁知竟关了门,无法登楼,让人顿足不已。
    东门楼初建时为护城之用,清朝后期重建为奉祀关帝的“武帝阁”。城下原有戏台,于民国十七年拆掉改建电话局机房大楼。后来,中共广西地下党曾将其作为编辑和印刷《广西日报》柳州版的地点。这座黄色的三层西式小楼现在是柳州邮电博物馆。铁栏之内,落叶满地,看来也是少有人问津,徒有博物馆虚名,让人心里空落落的。
    柳州市区内共有十几座跨江大桥,故被称为桥的“博物馆”。我们今天就从文惠桥过江。过江后就是江滨公园。上次时间尚早,沿江到处是表演锻炼的人群。今天暮色渐浓,不见渔舟唱晚,除了我俩,再不见游人漫步,只有那几座茶楼酒肆生意兴隆,把酒猜拳,食客满座。
    我们是一直步行到火车站的,本意是带妻子看看柳州特有的“升官发财”的吉祥物,再看看柳州的奇石。但进了好多店子,都没有见着。上一次来,这两样东西大大小小的店铺里基本都有,怎么现在没有了呢,真是奇怪。
    从早上七点多走到二十点,从柳州市南走到柳州市北,整整一天,步履匆匆,真有点累了。在一个小店炒了二个菜,可惜油腻腻的,既不放心,又无胃口。
    乘坐的火车是K873次,晚到23点才开,到宜州时已是凌晨1点了。好在车上有几位广西的学生一起扯谈,介绍金城江一线的情况,有点收获。
    出宜州站到处一片漆黑,来了几位接旅客住宿的,遥指前方几个闪闪发光的大字“东方宾馆”。我还担心这大宾馆住不起,一问,标间只要30元,不禁疑惑。到近处一看,才知道这是搬迁至此的农民办的私人旅馆。旅馆条件不错,热水,电脑一应俱全,性价比大大超值。
    昨天凌晨到柳州,今天凌晨到宜州,连续两晚,如果不赶快休息睡觉,真会颠倒黑白了。

 

 

   DSCN3196.jpg

 

 

   DSCN3198.jpg

 

 

   DSCN3200.jpg

 

 

   DSCN3201.jpg

 

 

   DSCN3205.jpg

 

 

   DSCN3207.jpg

 

 

   DSCN3209.jpg

 

 

   DSCN3210.jpg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第二个景区是大龙潭公园。景区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仅三公里,是一个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科研、科普、植物景观、考古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 这儿有两个地方让我念念不忘。一处是雷龙潭边的祭台,站在祭台中央,自已一讲话,就好似在一个大瓮中,声音平空扩大了几倍,让人惊讶,与北京的天坛公园三音石,回音壁等相似。这个音响效果是我无意中发现的,有几分自我得意。另一处是一座WC,门口有一幅对联,写得很有趣,可惜当时没有记下来,后来怎么也想不起来,困扰了我近20年。这次怎么也得找一下,但愿还在。
    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间汇成“龙潭”,与咫尺相隔的“雷潭”由地下河相连。雷龙二潭水温比较恒定,每逢隆冬,水汽蒸腾,烟雾缭绕,正如摩崖石刻诗云:山下清泉出,林间百发来。寒云如可卧,不必问蓬莱。“龙雷胜境”仿佛蓬莱仙境。
    相传雷、龙二神在此司掌雷雨,柳宗元曾为民祷雨于此,著有《雷塘祷雨文》传世。现建有“祷雨文碑亭”、“祭台”及“雷塘庙”等纪念性建筑。最近天气虽然晴朗,但似乎无须祷雨。我和妻子站在祭台中心,又是朗诵又是唱歌,自觉声音响遏行云。当年修建此祭台时,不知是否专门设计成这样?由此可将心中的诉求直达天庭?
    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于一湖(镜湖)二潭(龙潭、雷潭)四谷地之间。园内诸峰均具胜名,或以形似,或源于传说。有卧虎山之“龙潭虎跃”,牧童山之“牧童横笛”,仰狮山之“青狮戏珠”,美女峰之“美女照镜”,天设地造之绝妙佳景,维妙维肖、神形俱备。公园在规划和建设上,别具匠心地引入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筑和民俗风情为主要造园内容。壮乡、瑶山、苗岭、侗寨、傣村等民族村寨均依各族生活习俗建造,或依山傍水、或高踞山崖、或集中连片,或散落在茂林修竹之中,造型别致,建筑精巧,将少数民族风情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
    我们在龙潭风雨桥上漫步,让镜湖上的微风轻轻吹拂我们。欣赏了少数民族歌舞,在民俗餐馆里品尝了味道特别的点心。尤其高兴找到了那座久违的WC,雅号“轻松山房”。
    中国的厕所文化很有意思,我小时候最初认识的几个字都是在厕所里学会的,岳麓山桃园村那五谷轮回之所,墙上还题有非常高雅的古诗。这个WC取名“轻松山房”,正合“入门三步急,出门一身松”的本意。上联“男女有别来此寻方便须看清去向”,下联“大小均可入内得轻松请注意卫生”。说得何等好呀!真希望“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厕所文化发扬光大,把如厕当成真正的身心享受。
    第三个景区是看柳侯公园。柳州以柳江得名。柳江穿越市区,把市区环绕成一个“U”字形半岛。柳侯公园在柳江北岸。我们从大龙潭去柳侯公园要从江南到江北,有直达的公交车倒也方便。也许是缘分,一笔难写两个柳字,柳宗元在柳州曾任过刺史且政绩卓著,人称柳柳州。他的文章使柳州名闻天下,他最后病故于柳州,人们为了纪念他,修建了柳候公园。
    柳侯公园始建于清末,现在是国家重点公园,也是广西最著名的名胜古迹。
    柳侯祠,衣冠冢,罗池、柑香亭等众多与柳宗元有关的古迹,引得想发思古之幽情者趋之若鹜。而公园中碧波荡漾的人工湖,湖边葱茏的林木,凉亭假山,游乐设施,使柳侯公园犹如闹市中的一块绿洲,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散步游玩的好场所。
    我们在松柏拥翠中向柳子厚塑像致敬,在澄澈明净的罗池边学柳柳州那样踱步长吟。斯人已逝,人们却永远纪念他,难道仅仅因为他的文名?
    柳侯公园最初是由清末柳州知府杨道霖所建,这位出国考察过的开明官吏确实让人肃然起敬。别的暂且不论,他所订的《柳侯公园规则十四条》第一条开宗明义:“公园宗旨,在与民同乐。无论男女老少,皆可入园游览。亭屋树阴,多设坐处,以便憩息。应男让女、少者让老、前坐让后至,不得喧哗争杂,以存礼俗。”就比靠售公园门票赚取收入的这个那个们高明了不知多少倍。

 

 

    DSCN3168.jpg

 

 

   DSCN3177.jpg

 

 

   DSCN3182.jpg

 

 

   DSCN3183.jpg

 

 

   DSCN3185.jpg

 

 

   DSCN3190.jpg

 

 

   DSCN3193.jpg

 

 

   DSCN3195.jpg

 

 

1

评分人数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