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21# 少年狂
自己或者亲人有知青经历的人,看看这个节目和人物专访,该有感慨吧!

中国知青占领华盛顿 2011-10-25 11:13:27
20111023日,正当众多美国民众占领美国首都华盛顿(Occupy Washington, DC)之时,近200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知青们,也从美国耶鲁大学、芝加哥、印第安那各地赶来,与当地华盛顿知青会合,在美国著名的Strathmore音乐厅,演出了一幕中国知青占领华盛顿的大合唱。
什么叫辉煌?这才叫辉煌!
在这样音乐厅演出,此生足矣!
演出前后,有以下四大镜头值得记录。
其一,在正式演出前,美国耶鲁大学乐队指挥Thomas Duffy2000名中外观众,引用了著名耶鲁中国史教授史景迁对文革和知青的阐释:美国人只知道文革是一次疯狂的造神运动,其实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乌托邦,是2000万年轻人整整一代的理想、记忆和生命的凝结。我们可以嘲笑、惊奇和辱骂,但不可以遗忘和误解。
耶鲁大学乐队指挥Tom Duffy。他不懂中文,但对中文歌词竟能倒背如流。犹如我们唱意大利歌剧。
年轻的耶鲁乐队成员。他们都是业余乐手,但许多人的专业是国际关系和政治学。他们告诉本人,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比较文化和比较政治学的体验。
随后,指挥请在座的观众中,曾有上山下乡经历者起立,接受大家的敬意;也请有兄弟、姐妹、父母插队经历的观众起立;尤其是,他请200位演唱者中,本人和家人有插队经历者举手,竟然有70%左右歌友,神情庄严地举起双手,全场以雷鸣般的掌声,向演唱者表示敬意。这段插曲,充分起到了活跃气氛、上下互动的艺术效果,并引领全场预先进入文革的氛围和知青的意境。
其二,近200个中国人竟能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摒弃私利,全力以赴,证明海外华人并不是一盘散沙。据初步调查,多数演唱者的背景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出生于19501960年代;1978年前当过工农兵;文革结束后第一批考入大学;1980年代留学美国;目前大多是定居美国的专业人士,包括大学教授、工程师、医生、律师、公司老板等。
一位好哥们是华盛顿黄河合唱团的founding father,经历过插队,现为一家企业的老板认为,整场演出勾起了他难以抑制的知青情怀,常常听得热泪盈眶;另一位没有插过队的说,尽管没吃过猪肉,但看过猪跑,那第五首中想妈妈的唱词,使她不禁情绪难以控制。尤其是,所有在场的哥们都表示,我们合唱的水准太高了,其中一位还是中央音乐学院女中音专业出身,也由衷敬佩我们的半专业水准。
通过这次合唱,本人也总结了一些大合唱的技巧,与各位博友分享。第一,宁愿不唱,也不要乱唱。合唱最忌讳单独突然放炮。第二,合唱的真谛是合,而不是个人作秀。每当唱到高音,个别人很容易引亢高歌,忘乎所以,结果严重破坏团体的和谐;第三,合唱最容易唱快,解决之道就是眼睛死死盯着指挥。第四,紧跟众人是必要的,但众人并一定是正确的。在印第安那的演出,我们多次犯了全体男高音不出声的大忌,也许是太忌讳放炮,也许是希望紧跟大多数,结果全军尽,惨不忍听。好在这次在华盛顿,我们吸取教训,获得空前成功。
附上演出录像(国内版):http://www.56.com/w25/album-aid-9658027.html
 

                               (    转  )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 少年狂

少年狂:你好!谢谢你的报道,让我看到了海外知青浓郁的知青情结。你说得太好了:“海外的人确实很难了解我们所经历过的那个时代,国情相差太远太远,除了极少数专门研究那段历史的学者,其他人是无论如何体会不到知青那份情怀的。即使是我们的下一代也不能理解。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都要多写,要给历史留下些可供后人研究的东西。

让世界了解我们,为历史留下真实,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和责任。请用短讯告诉我你的QQ号或邮箱。
上次老同学文正球先生返乡我因事未能面晤,相信后会有期。
祝福如心妹妹和你的文先生龙年万事顺心!事业蒸蒸日上!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1# 少年狂

谢谢少年狂图文并茂的报道!快乐着你们的快乐!欢笑着你们的欢笑!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 少年狂

 

       虽然来自天南海北,可到一起那个亲热劲,仿佛上辈子就是朋友

 

     报幕的姐姐好!你概括得太好了!这种感觉别说是现在,就是当年在乡下,只要是知青,一见面就认得出,一说住在长沙哪里,那个高兴劲儿马上就形于色了。真像前世今生的缘分一样。

   好一个花生芚,真是块乐土!只要是好东西,什么都可以栽种,什么都可以收获到。在异域他乡,你们因为知青的情结而亲密无间的尽情欢笑,让我们既高兴又感动,局外的人们断不会想到苦难丛生的荆棘也会孕育这么生机勃勃的欢乐之花。生活真是奇妙的摇篮。

   祝福海外的老知青朋友,你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你这名字起得真好,花生吨,和华盛顿真是谐音,你们真聪明,华盛顿的知青们比我们纽约的强多了,我想纽约中国来的老知青也会很多,就是湖南来的也不少,可大家基本都在上班,平常难得聚会,要搞活动就更难,就每年同乡会的年会,搞点节目,聚聚,真羡慕你们,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9# 少年狂

  举手之劳而已,不要说“辛苦”,天下知青是一家,我况我们还同根生呢!

人生已过花甲,去日无多,尽力追找快乐,过好每一天。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3# 少年狂

 

DSC_0182.jpg

 

    谢谢少年狂的报道!你们用行动让全世界了解知青这一代曾经不堪的命运和尔后抗争命运不公的坚强以及创下成功业绩的骄傲!(文正球先生的成功就说明了这点)。

 

 

    看上面图片,知青们的舞姿身材都很好哎!

 

祝海外知青快快乐乐潇洒度人生!

自悲临晓镜  谁与惜流年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谢谢朋友发的洋片片,让我们这些土包子也开"洋芬",过"洋瘾".到底是留洋生,水平就是高,不得不令人括目看.祝各位海外留洋知青龙年吉祥,身体健康! 感谢你.jpg 把美好的祝福送给你.jpg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6# 大鼎罐 大鼎罐,联欢会那天碰到雨林夫妇,还谈起你这位大才子咧,你打喷嚏了没有?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5# 孟晓 是,你也是播种者之一!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4# 游客晏生 晏生谢谢你!知青都是佼佼者,都是精英!那天晚会几个知青开玩笑,说出来竟像一幅对联:日子一天天过下去,我们一天天老起来。横批:活着就是胜利。说完大家笑了好一阵。愿我们都健康快乐地好好活,活出精彩!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3# 西岭望雪 是的,我们也这样想,有很多人还用英文写了些知青的故事。不过海外的人确实很难了解我们所经历过的那个时代,国情相差太远太远,除了极少数专门研究那段历史的学者,其他人是无论如何体会不到知青那份情怀的。即使是我们的下一代也不能理解。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都要多写,要给历史留下些可供后人研究的东西。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2# zqw事务长 说得对极了!谢谢你!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1# 火土重生 火土兄,又辛苦你了!你总是这样善解人意,及时帮忙!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0# 湘江霜叶红 霜叶红,谢谢你的评语和祝福!你在台上找不到我的,我在“长枪短炮”那一起呢。愿你开心,愿你健康!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9# 狄德罗二世 “知青的生命力之顽强真是不可想象,只要有一丝阳光、有一滴水份它都将顺景生长!它是中华民族整体中的杰出代表!” 狄兄,谢谢你,评得精到!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 少年狂:好一个“花生屯”,把人的眼睛都看花了,理解你们的知青情结,高兴着你们的高兴。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知青的精神到处开花结果啦……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哈哈!看标题我以为是哪个种花生农场的知青协会,点开一看才晓得是米国的知青协会。我们知青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在你们的努力下发展到大洋彼岸!向你们这些知青的佼佼者、精英们问好!致敬!祝你们龙年好运来!

 

谢谢少年狂图文并茂的报道!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 少年狂

 

         谢谢你们将知靑精神传播海外!愿你们多写写知青的经历,让世界多了解认识知青这个群体!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