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头看,我的“足迹”没了

         回头看,我的“足迹”没了
    有人说,人的生命快走到尽头之前,常常会把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重新走一遍,谓之“收脚迹”。我是不是在进行此事,不知道。闲来无事,回想走过的路,住过的地方,好几处竟然没有了。
   我家原来在蔡锷路上,那是因为修五一路而搬过来的。五十年代初“社会主义改造”,划出一片成了一个公家的百货店(太平洋百货店)。我们就住在百货店后面,从旁边开一个小门进出。一溜巷子进去南边三间住房、一间厨房,北边是院子,有一口井、厕所。后来又加盖了一间房。“过苦日子”的时候我们还在院子里种过南瓜、丝瓜、洋姜。“文化革命”一开始,街道上一鞋厂工人一家五口囫囵就“搬”进来,住进了我们加盖的那间房子里,与我们合用我家厨房。后来百货店没了,成了街道的塑料厂,再后来(我们已插队下乡了)街道拿织机街上的一处居民点四十几平米的房子“换”了我们家。落实政策后,那加盖的、被人无端免费住了好些年的房子补了九百多块钱,老兄替老爸买了一台九寸的彩电。老爸在织机街终老。前几年走过蔡锷路,家的原址虽几经变化,但我还可以指着“老年人用品商店”说,我的家原先就在这里。现在蔡锷路上那一大片全部拆了,据说要砌一栋四百米高的大楼。回去看看,我的“足迹”真的没了。
   住在蔡锷路就在蔡锷路小学念书,六年。那小巷不知留下了我们多少足迹。小学不大,对面是市干二幼儿园。我们在学校快乐无比,跳房子、丢沙包、跳橡皮筋、玩“工兵捉强盗”——女孩子哦。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为配合“大跃进”的宣传,老师带我们排演了歌舞“鲤鱼上山”,郴州知青CZ是我们的台柱子,她演鲤鱼妈妈,因为山上修了水库,它带领它的孩子们从山下搬到山上···我演玉米,还有好多人演山鸡啊、青蛙啊。这个节目还在长沙市得了奖的哦。放学后我们还上街维持交通秩序,站在人行道上大声呼喊“请叔叔伯伯阿姨走人行道,过马路请走人行横道线,以免发生交通事故”。这是老师叫我们喊的。当时不明白“免”的含义,总想,为什么走了人行道、走了横道线,还会“发生交通事故”呢?!蠢吧···不知什么时候,这个小学撤了,后来成了一个高考补习学校。我们后来没去过了。现在它也成了“四百米”高楼的一部分。用围挡围着,哪还有什么“足迹”?!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回复 1#

 进中学了,考进了女中,又是六年。校园就像一个花园,有池塘,有假山,假山上还有亭子,那围着池塘的曲径延伸到教学楼。周昭怡校长是很有名的书法家。音乐老师陈琦在长沙市也赫赫有名。长郡的校长胡立原来是我们学校的物理老师···我们不是名校,但学校的教育一点不差。后来学校改名“长沙市实验中学”,作为这个学校的校友,我没觉着什么不好。但改为“田家炳中学”我们心里真的不舒服。学校卖了?变成私人的了?国有资产噢。在我读书的原址上,还只是“田家炳中学北校”。本部在马王堆那边。为什么不能像有的学校一样改回原名?——“艺芳”,蛮好听的啊。前几天去看,学校正在搞基建,完全找不到一丝一毫原先的影子,哪还有什么“足迹”可言?!
   1984年,我参加了广东省成人高考,入学广州市教育学院铁路班,读了两年。2004年同学聚会去了一趟广州,原先学习的地方我完全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足迹”自然也无从找起!
   19岁离开长沙,38岁回来。乡下四年,回去过一次,走到路口我不敢进去了。原先空旷的地方砌了好多屋,认不出原先的道。下去的后两年剩下我一个人,和一个五保户的婆婆住在队里的仓库里。砍柴、弄饭、出工,孤零零的。大队看我一人,就把我调到大队林场,替十一个老头煮饭,喂四头猪。大队小学、公社中学我也去代过课。县里球队集训是我最盼望的事,但那也不是长久之计啊。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专门的工作,哪里还有“足迹”?!
   1972年,球队只剩下三个人没出去了。在县里工作的球友们关心我们,只要有招工的来他们就去推荐。年底,我终于招到了机务段。在那里当钳工六年多,榔头、锉刀基本功练着、和师傅们钢管抬着。爬到高架上检修天车、匍匐在地沟里给管道刷防锈漆···恢复高考,心里想着去试试,但又被超龄要有“研究成果”唬住了。当时教育处在青黄不接的年代,子弟学校缺老师,不知得益于谁的推荐,我在城陵矶、岳阳当了近九年的老师。去年应学生之邀回了一趟岳阳。特意到机务段看了看,蒸汽机车早已淘汰,机务段自然也成一片废墟。原先气派的车库大门紧闭,我工作过的维修车间早已挪作他用。工人宿舍还在,后面的一片平房还是四十几年前的样子。我原先住过的地方重新砌了两栋六层楼。走在小道上,当年的许多往事历历在目。在退休职工活动室想找一两个熟悉的面孔,竟然没能如愿。这个地方似乎还约莫有些“足迹”,但却是那样的陈旧、破烂!!
城陵矶的学校早就撤销了,岳阳的学校也早已合并到别的学校。一如我的母校一般连名讳都没有了。想去看看旧址,学生告诉我“没有了”···在岳阳生活了15年,结婚、生子。那里留下了我的青春、我的美丽(不谦虚!)。就这样消失了,没有了!“足迹”,奢谈什么“足迹”?!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 康佳木子

  1987年调回长沙,在东风路上的学校教书。我调来的时候,东风路南北不通的,一条东西的铁路线堵住了。112路公交车开到我们那里,附近的居民还放鞭炮庆贺呢!2004年市教育局接管企业学校,我们喜笑颜开的被接管。不久,市里大动作来了,在南边搞了一个职教城,给了我们学校一块地置换。于是我们的老师们要到南边上班,从东风路过去有二十几里路,没有校车接送。(现在据说有了)不记得哪年,我们又被合并到另一所学校,这是一所很有名的职业高中。学校的旧址被卖掉了,现在正是一个高档楼盘的工地。学校组织活动,我们这些被并进来的,真不习惯。没有主人的感觉。——也是,退休了还要咋地?学校原址没了,名字从此也没了。你们说,我的“足迹”还有可能找到吗?!
   这就是我闲来无事所想的。幸乎???悲乎???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康佳木子的人生足迹历历在目,都还在啊,都在你的心里,这样理一理,我也随你走了一遍,如此人生,幸呼?悲呼?冷暖自知,但既然有心回望,此中必有很多牵念,有苦有甜,也算人生充实。“收脚迹”还早吧,到时还来得及, 只是物去人非,只能在心里收一收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好文章啊!有人说华容知青难得出一篇好文章,这不就来了吗!谢谢木子,你为华容知青争光来了。

      “足迹”看不见了不要紧,“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长沙在前进,在变大变强。“脚迹”收不收不要紧,你隔那个时候还远着呢!我相信留在你心里的“足迹”永远都在,永远不会磨灭。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年底,我终于招到了机务段。在那里当钳工六年多,榔头、锉刀基本功练着、和师傅们抬着钢管。爬到高架上检修天车、匍匐在地沟里给管道刷防锈漆……”——简直把你当男儿安排啦!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足迹”只是一种说法,真正的意义在于:人有了一把年纪,闲下来后,总喜欢回忆过去所经历的过程和路程,是路程必定会留下足迹,尽管它是无形的,但回忆过去所经历的过程和路程是有形的;“足迹”就在心中,“足迹”就在脑中……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跟着你足迹,一路寻来。还真有几分熟悉的感觉,但肯定是不曾谋面过的朋友。是的,确实是没有过一面之缘,但你的足迹所至,怎么就那么巧地跟我的一样呢?你儿时的脚印留在蔡锷路上,那里也曾是我们出门上街上学的必经之路。你就读的中学,也许就是我参加高考时的考场。那年底你招工进岳阳机务段,说来也巧,就是那年最后一天,我们也到设在岳阳磨子山铁路文化宫的铁路地区报到,分到城陵矶车站。我们肯定乘坐过同一趟往返于岳阳--城陵矶的交通车。机务段的工作我也非常熟悉,78年我调回长沙进了长沙机务段,那时长沙机务段也在东风路的最北端。看你对机务段工作的描叙,一定是在机务段的设备车间工作的经历了。东风路边的学校会不会是CTEZ咯。哈哈,真巧。今天在这里看你的《足迹》,就像见到结识多年的工友、同事一样的亲切。祝你今后足迹更加平顺,安康!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4# 不知天命“ 如此人生,幸乎?悲乎?冷暖自知,但既然有心回望,此中必有很多牵念,有苦有甜,也算人生充实。”

谢谢不知天命跟帖,谢谢你的理解。谢谢谢谢!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5# 蔡家湾

谢谢蔡家湾。谢谢你的溢美之词,谢谢你的鼓励。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 康佳木子:“ 校园就像一个花园,有池塘,有假山,假山上还有亭子,那围着池塘的曲径延伸到教学楼。周昭怡校长是很有名的书法家。音乐老师陈琦在长沙市也赫赫有名”。
     看到你写的这一段,感觉很亲切。我父亲是这所学校的老师,我从小就是围着那池塘转悠着长大的。我们兄弟说,那里就是我们的百草园。ATe,我童年的乐园!
     陈琦老师曾听到过我的歌声,他告诉我父亲,说我有文艺天赋。在他的提醒下,我才走上了这条不归路。陈琦老师创作的四、三拍子的舞蹈《祖国颂》你还记得吗?前几句是:“晴空万里乘东风,山河壮丽花似锦。看红日东升,人民豪迈,祖国啊,你是欣欣向荣的万年青”。回忆往事,乐在其中。谢谢你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6# 孟晓

谢谢孟晓。

    那时,师傅们只怕真的以为我是男的哦。到材料房领材料我和他们一样肩挑手提,每天累得臭死,一般晚上七点多就睡了,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机务段的汽笛叫才醒。去食堂打饭,别人都笑我拿一个大饭盆,早上四两到不了头,中午要吃五两外加两个菜······但当时没觉着有什么不妥,毕竟我好不容易从农村上来了,再累也比一个人在乡下好啊。何况师傅们认为我个子高,他们说“身大力不亏”。哈哈······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7# 隐士安

谢谢隐士安。你说得对“足迹”就在心中,“足迹”就在脑中……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8# 长安人

谢谢长安人。你的跟帖让我倍感亲切。你说的都是对的。哪年哪月,我们只怕真的同过路咧。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1# 大鼎罐

谢谢大鼎罐。

陈琦老师的歌我记不大清楚了,但他跳蒙古舞那婀娜,遒劲的舞姿一直深深的印在脑海中。

我们只怕还是你父亲的学生哦。问候老人家!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5# 康佳木子:是的,你应该是我父亲的学生,我们恐怕还曾相见不相识呢。谢谢你对家父的问候,但老人家已过世多年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木子姐姐,随着你的心路回溯,一一触摸着这既是个人的也有着共同记忆的一代人的心灵遗址...岁月剥蚀了足迹,但岁月的年轮是刻在心上的,已然远去的足迹,由你细腻的笔在历历再现,由你的同代人读者在见证...木子姐姐的自传大纲已经有了完整的构思,期待着读到你笔下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多彩的故事...

 

1203232333fb33ab321f049edc.jpg

liumin52@126.com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7# 落霞孤鹜:“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特别喜欢的两句,被你抢注为网名,我只能望水兴叹了。因为我认为在自己的名字中,与此意境有关联。其实,我当时是脑袋灌了水,完全还可用“秋水长天”啊!哎,就是缺乏你那样的灵气。Ys曾讥讽我,是否敢策LxgW,我回说,那可是神物啊,顶礼膜拜还来不及呢,岂敢亵渎。谢谢你的歪打正着,我才敢麻着胆子跟你的帖。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7# 落霞孤鹜

落霞,你还不了解我,不才不才,笑话了。

      过去在华容那些感到没有天日的岁月里是你帮助了我,经常的烦扰没有让你厌倦,你知道,那个时候那是多麽的不容易。女队剩下我和张瑾,你那里就是我们聚会的地方——不晓得恰噶你好多饭票咧!心被温暖着,孤寂中感到丝丝幸福——即使是今天,想到这些仍然感到暖意融融······

·      现如今没有你的帮助我上不了湖知网,没有你的帮助我发不了帖。谢了谢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8# 大鼎罐

大着胆子改吧,“秋水长天”多好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