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摘了桃子?
文:一笑了之 图片来自网络
认识王伯有些意外。多年前,他的侄儿竞选省人大代表,委托我整理材料,与其家人相处的日子里,听说他有个曾在抗战时期杀过日本鬼子的伯伯,便去拜访了。老人年轻时节在方先觉手下当兵,几次长沙会战打得小日本鬼哭狼嚎。后来部队移防衡阳,打了40多天正在兴头上,方先觉的军部被攻破,答应了向日军投降。说到这里,老人青筋暴突:“都作了死的打算了,却喊停战!恨啊!恨。”没有牺牲在抗日战场,反被收编成了皇协军。感到奇耻大辱的老人趁月黑风高的夜晚,拖条枪走出了军营。在潜回老家醴陵的路上,老人楸准机会爆了两个鬼子的头,原本想再回军队与日本人干的,可在袭击鬼子的时候摔伤了腿,没办法瘸回了老家。时隔不久小日本就投了降。
我跟他细细地聊过对方先觉投降的看法,原以为老人作为他的部下也会对上司的举措有些理解。没成想时隔几十年,老人对于在鬼子面前举白旗仍感到羞耻莫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读过几天私塾的老人情不自禁地朗诵起了经典诗句。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回老家的老人日子过得并不潇洒。虽然成分为贫农,可在国民党军队里干过的经历,让他戴了一顶“历史反革命”的帽子。说到这里,老人眼神开始混沌迷茫起来。“我就弄不明白,当年我食国家的粮饷,扛国家发给的枪打鬼子,咋就成了反革命。”这历史反革命的帽子让王伯吃尽了苦头,几个虎背熊腰的儿子都没有读什么书。好在苍天有眼,天道酬德。王老的几个孙子都有了出息,两个在美国华盛顿,一个定居在巴黎。最让老人开心的,是在巴黎的孙子娶了个日本娘们做老婆。我笑着说把他现在身边的宝贝重孙女嫁到日本,老人正颜厉色道:“跟仇人结亲家,我宁肯把这孙女杀掉”。我犯糊涂了,娶了日本娘们他高兴(不也是结亲家么?),让孙女嫁日本却犯禁忌。
认识王伯始,我对那场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抗日战争有了更深的了解。老人是在死人堆里滚出来的人,对生死看得极淡。偏偏不在乎生死的人,天假以长寿。老人终年九十八岁,临死的前一天还在禾场坪里吆喝着帮蒸谷酒的师傅的忙。没有想到蒸的两百多斤准备喝一年的谷酒,全部被用在了老人的丧事上。清清白白地来,死也不给亲朋戚友添麻烦。多好的老人啊,说走就走了……
办完丧事,我们坐在禾场坪里解乏。老人的儿子面带歉疚地对我说:“今年对陈老师不住,家里的桃子全部被来帮忙的人摘光了。”王老喜欢栽果树,桃李橘柚葡萄时鲜门前门后都是的。因为牙齿厌酸,我对水果历来敬而远之。为了让王老高兴,曾夸过他的桃子一回。谁知从那一年起,每到桃子收获的季节,老人一定会打电话来喊我尝鲜。如果没有功夫去,要么他自己来,要么就喊他的儿子给我送来。一来二去之间,我们这一对忘年交情感变得愈加深厚。老人的桃子也确实长得好,十几颗桃树,从不打农药,却连一个虫子眼都找不到。平时老人对自己的果树照顾有加,没有成熟以前,谁都不许动一个指头,成熟以后邻里乡亲自己不来也要送几个到别人家里去。
若老人在天之灵知道桃子在成熟之际全部被别人摘了,该会作何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