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知青文学资料

      序言:

 

    让风吹走我们青春年华那些伤心的往事吧!

    让雨洗去我们沧桑胸膛那些尘封的污垢把!

    让云卷走我们人生旅途那些郁积的苦闷把!

    让雪珍藏我们患难岁月那些宝贵的友情吧!

    让火燃起我们黄昏家园快乐的旋律吧!……   

    来吧!我年轮暮季中最后的生命之风:请你将我青春的伤心往事吹得一干二净,不让它再来扰乱我已趋平静的心情……

    来吧!我心灵记忆中最初的屈辱泪雨:请你将我人生的失败经历洗涤一滴不留,不让它再来迟缓我即将踏上的征程……

    来吧……让我……来吧!……

     知青文学发展大致可分为“文革”前、文革中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阶段——

     文革前影响较大的知青作品有《朝阳沟》、《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这些作品肯定知识青年与工农兵相结合,讴歌了下乡知青无私忘我的奋斗精神,为后来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树立了栓保、银环等一批青年楷模。

      1968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达到高潮。《老插岁月》反映的就是这一批知青。是年全国有1700多万知青从大城市下到了农村……由此产生了三类观点各异的文学作品——

  第一类作品继承了文革前知青题材作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特征,肯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方向正确,藐视困难和艰苦的生活条件,讴歌知识青年的生活劳动场景,强调不讲任何条件地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着重塑造勇于献身的英雄和平凡的劳动者形象(郭再平属于一、二类混合)

  第二类作品是所谓的地下知青文学作品。在各地下乡知青中都有一些人在秘密地写作,少数作品变成手抄本在知青中流传,多数则因生活命运的改变而夭折。这些作品大多数是知青生活和命运的真实写照,主要揭示这场大规模运动的阴暗面,悲观失望甚至颓废的气氛笼罩在作品中。如《第二次握手》先以手抄本形式在民间流传,公开发表时已进行了大动作修改。当时任何谈情说爱的言语和动作在大庭广众之下都视为“黄色。  

    第三种类型可以称作后知青文学作品,这类作品或是将知青生活延伸到今天,叙述一个错误的运动给人们带来的悲欢离合;或是脱开运动的局限,以共和国五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为大背景,描述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因其关联到今天,对社会的影响和冲击力远比纯知青题材作品强。如《孽债》、《年轮》等。

……由于背负着为父母赎罪的十字架,这群被边缘化的文革前”“老知青经历了比老三届新三届们更为惨烈和悲壮人生,身心备受磨难。他们大多是1949年前后出生,与共和国同岁,身不由己地融入了共和国的每一次风云变幻。他们的道路是共和国道路一个侧面的小小缩影,他们曲折的心路历程反映着共和国的曲折进步。//“老知青是一个被血统论制造出来的卑贱群体,他们付出一切努力,不过是为了像人一样活着,为了活得像个人,却要付出血泪甚至生命的代价——而这本应该是成为神的代价。四十年来,他们从未发出过自己的声音,他们甚至被知青史研究专家和已成蔚然大观的中国知青文学写作群体所遗忘。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福德赛:如果说知青文学被淹没,那不是其题材的狭隘性和描写的重复性所致,而是大陆作家写的东西太假……//《孽债》和《今夜有暴风雪》就有人质疑,惟《蹉跎岁月》真实感强点(与政治戒条太多有关)。//知青文学又称伤痕文学,因卢新华一篇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伤痕》而起,随后著名作家张承志、史铁生、梁晓声、韩少功、张抗抗、池莉、王小波、王朔等作家都写出了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21世纪以来不少作家又对知青生活题材进行了重新挖掘,产生出一批好评作品,如都梁的《血色浪漫》、艾米的《山楂树之恋》等。

曾以知青文学《窗口》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莫伸知青文学之所以历久弥新,是因为上山下乡的那段日子,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青春记忆,那些苦难的岁月经过时间的磨砺,成了我们生命中的一种滋养,一种宝贵的个人体验。

绽放的烟灰:不只知青文学,这几十年有什么传世之作吗?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千百年来自古传诵是人生四大喜事,其实这四大喜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未来时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四川省团校副教授写了一个《上山下乡与知青定律》:

定律一,知青对农村岁月的感受与下乡时间成反比;

定律二,知青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好恶与日后的人生境遇成正比;

定律三,即便是力挺上山下乡运动的知青也不愿扎根农村一辈子。

上山下乡一词源于1956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拟定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五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纲要提到,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农业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

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城镇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可以说是关于上山下乡的一个纲领性文件。1965年中央办公厅为此发布了通知。从此,上山下乡被列入党和国家重要的日常工作范围。

而后到了1968年,1222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晚间播出了《人民日报》将于次日发表的一篇报导及其编者按。报导内容是甘肃省会宁县城关镇部份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事,其标题是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人民日报》则在这篇报导所加的编者按语中引述了毛泽东在此前10多天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收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它人,把自己的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这篇著名的“12.11指示改变了整整一代城市青年和数千万城市家庭的命运据《人民日报》报导,从“12.11指示发布当晚到次日,全国各大城市、中小城镇以及广大农村的革命群众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一片欢腾,纷纷集会游行,最热烈地欢呼毛主席最新指示的发表。当时就有人写出热情洋溢的诗歌:北京传来大喜讯,最新指示照人心。知识青年齐响应,满怀豪情下农村。接受工农再教育,战天斗地破私心。紧跟统帅毛主席,广阔天地炼忠心。’”这,就是我们所经历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大背景。

19781210,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结束,《会议纪要》和《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被中央批转。这次会议及其形成的文件成为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转折。会议提出:还要坚持上山下乡,是为了条件成熟时不再上山下乡;要逐步缩小范围、有条件安置的城市不再动员下乡;尚需动员下乡的不再插队,要因地制宜举办知青场、队,国家给以优惠政策;已在农村插队的知青,要逐步给予解决,其中老知青要限期解决;城镇要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行业,扩大就业门路。到1981年底,国务院知识青年办公室并入国家劳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也仿照办理。至此,历时20余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宣告结束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决算怎么做,我很茫然。大队秘书送给我一张年终分配表,告诉:只要按照表格要求填写数字,然后计算出结果,决算就是算完成,再按个人工分和家庭人口数计算到人,就完成了分配。// 于是,我就将全队的所有收入和支出都汇总起来。全队一年收获稻谷三万四千多斤合三千三百多元;红薯一万多斤八百多元,种了两百多斤萝卜不到十元钱,茶籽榨油一百多斤两百元钱。而全队劳动力的总工分有两万多分。这样算来,一个劳动力一天的分值只有两角多钱。我绞尽脑汁将所有能够纳入分配的收入都算了进来,甚至能喂牛的稻草都计算了收入。总算将分值提到了三角三分钱。 fficeffice" />

    粮食的决算就比较简单了:送了征购粮六千多斤,留下稻种三千来斤,剩下的按人平和工分值来算。//现金只按工分值计算。生产队的现金只有送征购粮的三百多元钱,另外有一个社员出外打工向队里买工分的三十多元钱。而分给社员的稻谷、红薯、萝卜、茶油和其它实物都得按钱扣回来。这样,家庭人口多而工分少的社员家因为实物分得多,又得欠生产队的钱了。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01让批评回到文学青文学类:(2009091701:02 谢 冕fficeffice" />

  如果文学批评偏离了文学甚或忽视了文学,就是批评的忘本。我不反对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扩容”……

  文学的本质是审美的,它超越现世的残缺和破碎,摈弃委琐和丑陋,按照作家的意愿重新构造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作家进行了艰苦的美学创造。文学批评面对的就是这样规模不同的审美时空,批评最重要的责任是揭示文学“造美运动”中的艺术规律。作家为实现他的意图所实施的一切用心,从作品的立意谋篇到人物的言谈举止、一颦一笑、动作和服饰、场面和环境,无不深蕴着作家对于“完美”的向往。文学批评家若是在这点上毫不在意……岂不是离题万里的“无作为”?

  我深感目下一些作家诗人……文学批评家在此忽略了自己的首要职责在于向读者指出作家的审美用心所在,指出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全部奥秘。要是批评家只是满足于用空泛的语言滔滔不绝地讲那些与此无关的“道理”和“学说”,那是批评与它的对象玩“躲猫猫”。

02               要给创作以美学引导(——2009091701:21  王安葵 )

  文艺批评承担什么任务?我认为,文艺批评应侧重给创作以美学方面的引导。这对提高当前的创作水平和发挥文艺批评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我们常说,文艺作品应该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但在批评的时候,对思想性和艺术性分别论述,似乎两者各自为政,好像有的作品思想性够了,再增加一些艺术性就可以了。这样的批评并不能很好地起到帮助作者实现这种统一的作用。而古代的艺术评论,如诗论、书论、画论、剧论,都强调作品要有意境,要有神韵,据此把作品分为神、妙、能、具各品。这就是一种思想性、艺术性紧密结合、统一的批评标准和方法,它是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就是强调作者情感的真切的重要性。现在我们有些作者只是感到应该如何写,想表达某种意念,并不是因为“情不可遏”而写,就只能产生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

张庚先生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剧诗”说,要求剧作家要有诗人的情感。我们的文艺批评应该倡导重神韵、重意境的作品。

03              几代评论家的贡献 (——2009091701:07  张志忠)

  当代文学评论出现了诗性精神的缺失。我所说的诗性精神,大体包含这样几个方面及其相互之间的交融和均衡:对时代、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对文学的创造性和民族性的高度敏感,批评主体和批评对象的心灵的高度锲合,批评文字的晓畅流利、诗情盎然。

  我所说的诗性精神,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批评中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存在。从老一代的批评家谢冕、阎纲……到年轻一代的黄子平、吴亮,都充满了诗意和灵性,都凝聚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激情和批评个性的张扬。我就是读了谢冕先生的《和新中国一起歌唱》《他的诗,用大海的波涛和钻石铸成》,决心投师门下的;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恰逢其时,为许多我这样的后来者提供了效法的摹本……

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有文学作品及其传播、消费和接受以来,文学批评就随之产生和发展,并且构成文学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文学活动整体中的一种动力性、引导性和建设性因素,既推动文学创造,影响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的发展,又推动文学的传播与接受。在文学批评逐渐成熟以后,更是如此。

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文革前老知青集体回忆录《无声的群落·续编》已经问世,这是一部反映知青中150多万可以教育好另类知青心程的血肉文本,他们在为父辈莫须有罪名赎罪的同时,也埋葬了自己的青春。

                                                                                                                                                   

04 捧读《潞城报》纪实连载《老插岁月》,体悟作者郭再平那浓郁的知青结,知青文学发展的脉胳渐渐清晰——

  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落户始于1952年。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第一批知青可以说是自愿的,因为经济困难时期,城内也吃不饱,到农村去好歹是条出路。但第二批大部分知青并不自愿……因了这种背景,才有了知青在农村生活、劳动的文学作品,才有了知青文学的雏形。

  知青文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文革前、文革中和改革开放新时期这样三个阶段。文革前影响较大的知青作品有《朝阳沟》、《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这些作品肯定知识青年与工农兵相结合,讴歌了下乡知青无私忘我的奋斗精神,为后来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树立了栓保、银环等一批青年楷模。

  1968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达到高潮。是年全国有1700多万知青从大城市下到了农村。下乡知青很快体会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不得不对前途和命运等重大问题进行探讨和摸索,由此产生了三类观点各异的文学作品。第一类作品继承了文革前知青题材作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特征。(郭再平的属于一、二类混合)。第二类作品是所谓的地下知青文学作品。如《第二次握手》先以手抄本形式在民间流传,公开发表时已进行了大动作修改。第三种类型可以称作后知青文学作品:如《孽债》、《年轮》等。

05知青文学之所以能打动人,首先是因为知青上山下乡不是个体行为,而是集体行为。知青文学的感撼力在于群体。其次,创作者基本上是有过知青经历的人,很大程度上属自己写自己既是自己写自己,便有长处也有短处。小说作为虚构的艺术,固然离不开或必须依赖于直接的个人体验,但因了个人体验的某种局限,或因了仅仅拘泥于直接的体验,也就难于抵达更深层面的理解,或难于收获那种更具备震撼价值的文化底蕴。无论是过去经历的生活还是眼下正在经历的生活,直接的个人体验总是有限的、不完整的,甚至是残损的、被扭曲的。而作家的劳动,便在于竭力挣脱现实所给予的种种看不见的或习以为常的制约,把被限定的直接体验过滤或演化为一种真正的小说叙述,一种既富历史感又拥有人文性的故事形态。

说到底,有知青经历的作家能否写好知青小说,关键还在于对自己的灵魂、对自己的精神旅程、对自己的生存体验,能否拥有一种可靠的体现艺术生命力或接近小说叙述意义的疏理及判断。知青文学是感性的,但又绝不止于某种直接的体验。在这里,自己也就成为原型的或启动艺术创造的最起码的环节。要把握好这一环节很难。难就难在缺乏一条贯穿纵横的红线,缺乏撕开自己灵魂的勇气,或即便有勇气,也少有看破自己命运的透视能力。[07109日网络]

06  痛苦的是,知青作家面对自己的独特经历时常持一种互相冲突的双重感受:一方面诉说着岁月的荒废或青春的丢失,一方面又顽强地表达着青春无悔的人生态度,既是受害者又是恋旧者,先是恨,恨完了又想;想哭而又不知哭什么,一种因亲历而难以自拔的困惑。《老插岁月》中邯长路上的战斗一节就较好地反映了这种情结。在那个充满温情的腊月,急于回京过年的知青上路拦车,在绝尘而去的情况下,知青们的脾气变得空前暴躁。如果说渺茫的前途让人没脾气的话,那么,想家的念头则使长久积聚的脾气失去理智。作品中知青们因围打司机被公安局抓走,多多少少反映了无奈年代的无奈。因了知青作家对自己缺乏理解而终于走不出历史的阴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便是知青文学长期滞留于就当年而当年的重要原因。或者说,不少作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题材领域的意义及可能的思情价值,多少有点儿知天命而不知自己的味道。

  任何历史痕迹都隐藏着独特的人性。对于知青群体来说,命定的时代背景之下所呈现的人性,尽管是那样荒唐,那样不可思议,但它同样是一种人的存在的真实;也因了它的独特,其丰富性才可能具有某种超越常态的人文质地。如今,一些并无当年知青经历的年轻人,也逐步意识到了这一群体的延续及斩不断理还乱的苦恋,昔日的精神苦难经岁月洗礼之后所造就的生存状态在发酵着……

  感谢历史,给了一代人如此厚重的梦想与光荣……[百度07年文]

07  厉震宁:总的来说,我觉得知青文学还是有一种精神贵族意味的,不能放情地从当地的老百姓这样一个视角去写,在精神姿态上有高人一等的感觉。

 杨剑龙:80年代的知青文学常常带着对于历史控诉的心态,具有伤痕文学的特点,虽然有时表述为“青春无悔”,但是总体上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理……城市与乡村成为两个苦难与温馨对立的意象。//90年代以后,随着知青作家对于过往生活的积淀与思考,知青文学不再简单化地描述知青生活的苦难,而常常将知青作为乡村中平凡普通的一员来写,关注人情与人性,关注生命体验与人生哲理,就使知青文学进入到更为深入深刻的境界(有人甚至将90年代以后的知青文学称作“后知青文学”)。

 葛红兵:我觉得早期的知青小说实际上心态是很优越的。就是说他们是带着知识下乡的,心态上有一点我是带着知识下乡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卑的,他们有一种自我是被流放的感觉……黄维群就是到了澳洲去的一个作家,他在国内实际上没发表什么东西,但是他写的中短篇小说比较残酷。一方面他觉得本人实际上是带着一种自卑感下去的,就觉得是城里不要他。然后下去了以后,他描写他住在跟农民隔绝的一个屋子里面。农民给了他一个什么屋子呢?是养猪养牛的牛圈,泥墙上全是苍蝇打的洞,还有蛆的洞,这样一个地方。然后他产生了一种极强烈的痛苦的意识。那么这一代的知青的写作其实还是缺乏一个视角,就是农民到底怎么看待他们。他们就是朱小如所说的这种他们觉得我自己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面,是经受了这个时代的断档。一方面是被时代抛弃了,被主流社会抛弃;另外一方面我又在这个断档过程当中成功了,就是经受了精神的身体的锻炼,这个是精神人格上的成功,然后人生上的失败跟他构成一个对比。也就是说大多数知青认为我是苦难的,我的人生是失败的。

我觉得知青气息当中的第一个是理想主义,第二个是苦难意识,最后培养出了超越的宗教情怀。

 王鸿生:……觉得好像对现有的这种知青题材的表述不满意……90年代晚期以来的知青题材的写作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开始有这种口说实录的,包括这个采访的,纪实性的这种文学,报告文学,这样的一种作品大有很大的社会学意义,但是他的文学价值不一定很高……这段历史首先面临的问题不是一个审美判断,而是一个认知判断,实际上知青现在和自己的这段历史的关系,对大多数知青来说,他首先不是一种审美要求(这个对于作家来说可能是比较特殊的),但对大多数知青来说……因为他完全超出自己的生存空间和时间,进入另外一个空间里边,就是说关于这段历史和个人构成的情感记忆和认知记忆差异非常大。 

郝雨:好像这个知青文学基本上中断了,唯有叶辛还不断地在做,梁晓声也接续过一段。

08                       知青文学的恒久意义

杨剑龙:知青作家已经成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中坚力量,知青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新时期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倘若中国新时期文学中缺少了知青作家、知青文学,那么就会逊色许多。从今天的立场来看,知青文学的价值首先是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生活,现在人们要了解知青运动,除了一些历史资料之外,最鲜活的就是知青文学了,我们的后代可以从知青文学中了解他们的父辈,了解那个时代与社会的历史。//其次,知青文学呈现出那个年代一代人的曲折的成长史和心理轨迹,从某种角度说对于后代是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的。//再次,知青文学延续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的脉络,从知青文学的发展也能够大致看出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轨迹。文学是与伤痛密切关联的,有大伤痛就有大文学,知青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的已经成为精品,知青文学的创作仍然在发展。

   
厉震林:如果将知青文学作品的原始稿、修改稿和发表稿结合起来研究,以及将未发表的知青文学作品、地下的知青文学作品结合起来研究,对于还原知青运动的真相及其他的精神历史,还是很有价值的。知青运动的精神基因,对于破解共和国成长的精神密码,是一个重要的标本,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人性的、地域的、历史的文化信号。知青文学有着它独特的价值,它是知青运动的一个标本。

   
朱小如:知青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我觉得不太大。虽然从文学的发生学意义上来说,知青文学前期比较单纯,但是同时也相当“幼稚”,基本上叙述的是自我在下乡“成长”的主题,尤其比较“幼稚”的是明明自己遭受了不完全必要的“苦难”却仍然把它当作“成长”的风流史来写。//知青文学中期是以《本次列车终点》这样的知青回城以后继续没有找到前途,方才明白过来,才有了整体上对知青运动的社会性反思。然而,
真正从文化倒退的角度,从一代人被强制地“剥夺学习文化教育”权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知青文学还没见到。//知青文学的后期就是像《孽债》那样自然过渡到知青子女,或者像《血色浪漫》那样自然过渡到当下生活里;也有比较特别的像《平原》里的用农民的视角来审察当年的知青运动的。看起来知青文学的价值和意义还在延续,但是有多少永恒的“文学”意义的存在,我相当怀疑。

一级作家刘醒龙在〈烂漫是希望的一种──答丁帆〉中宣称「放弃所谓知识分子的立场,而站在普通人甚至农民本位的立场发出一种让人刺耳的声音」,这种声音便包括了对「知青情结」的批判:「现今的文学中有一股太重太浓的『知青情结』,近期的『知识分子情结』实际上是『知青情结』的一次翻新。我不喜欢『知青情结』,甚至还有些反感。最近我看了一场知青晚会,整个的是一种知青下乡是受罪,乡下人祖祖辈辈受罪则是活该地鼓噪。在『知青情结』中,他们总是在审视那祖居在知青点周围的粗俗怪人,总在寻找着批判的靶子,而在潜意识中涌动着的是寻找将他们撵到乡下去的社会与历史的根源。我这么说不少人会不高兴,但他们可以努力地将自己的旧作新作翻看一遍,看是否可以找到对昔日乡邻与土地的深情融合。」23由此看来,刘醒龙对知青文学中的「知青情结」确实是反感到「刻骨」程度了。……刘醒龙指责:「以往的知青小说要么写知青自己,要么写知青眼里的农民。」5

4王彬彬则说:迄今为止的『知青』形象都是『知青』的自我塑造。『知青』或许并没有资格独自承当对『知青』这一历史形象的塑造。『知青』哪怕写下了再多的文字,也只能完成自我形象的一半,而另一半,应由农民来完成。只有当各地的农民写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知青』形象时,『知青』形象才能说是完整的和真实的5──我实在搞不懂知青小说写知青眼里的农民有甚么不对,更实在想不通知青小说如何能写出「不是知青眼里」的农民。[王力坚]                                                                    

09              凤凰网《中国知青史》作品研讨座谈录

宜庄(《初澜》作者) 在我们上山下乡之前……已经有上百万的知青上山下乡了,他们是我们的先驱,这还仅仅说的是城市上山下乡。还有大量农村的回乡青年,他们比我们人数更多,付出的代价更多,如果我们不去为他们讲到这一点的话,可能我们任何人以为知青就是老三届……我还是希望我们写的书年轻人看到…… //《中国青年》杂志记者采访定宜庄:“你们举着理想主义大旗上山下乡,我特别羡慕你们当年的激情!”她微微一笑:“我从来没有理想主义,插队的时候,理想主义早已被打得粉碎了。我从插队到现在已经非常厌倦这个词,这个词在我身上已经不适用了!”  

刘小萌(《大潮》作者):“文革损失最大 我们得到的教训最小”在十年前我们出这本书的时候,知青当时是五十来岁,我们好多个知青还对未来抱有某种希望和幻想,可是当十年以后我们这一千七百万人的绝大多数,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用海外的一个知青研究者的话,就是概括了知青一代的一生,用五个字来概括,"从下乡到下岗",这个是我们这一代人付出的沉重代价。

岳建( 知青文本策划):……看到这两本书我也同时感到很深切的一个悲哀,悲哀在什么呢?就是这样一个中国知青史,他实际上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民族史上,他是绝无仅有的,它涉及了社会关系之广泛,政治背景之深刻,文化背景之深刻,以及涉及到人员之广泛,从家庭到农村,从个人到各个家族之深刻,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样一个大的历史事件,这样一段历史,它本来要由一代人,我们所说一千七百万知青也好,两千多万知青也好,由一代人来集体的担当和完成,没有,我们恰恰是由两个搞青代史的专家,这还不是他们的本职专业,由他们来完成的。而且我们到现在没有我们自己的知青学,也就是说对我们自己真实历史的担当、记载,甚至对文化、对社会的担当,对道德的担当,我们没有一个阶层,这是非常痛心的事情。

吴思炎黄春秋主编知青容易神圣化自己的经历,我读的那些书,搜罗的书也有一种自我深化的倾向。

关纪新民族文学主编):……什么叫知青?知青这个词特别怪,很奇异的一个名词,它本身是来自于知识青年,但是那个时候的那些人就是知识的青年吗?//今天一个三十五岁的孩子还说我没玩儿够呢,不结婚,那个时候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孩子就压弯了腰的去农村最底层劳动,这样一些记忆有的时候想起来都让人觉得很悲凉……我们的历史已经被某些特意的一些程序给格式化了,七中比如说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你们这一代人当年的那一个,不管是一千万还是两千万人的那样一段历史,叫做四个大字,"青春无悔"

轮到我,我说没有什么知青无悔,我说肠子都悔青了。知青这样一个过程,牵扯了中国那么多的家,牵扯到那么多的人数,现在好像所有参加过知青那个过程的人,都是一个浑浑噩噩的梦,就稀里糊涂的被赶下农村去了,然后又哭着喊着很不光彩的,或者说是稍微光彩一点的,又胜利大逃亡回到了城市。而且到今天为止,谁也没有给我们答案,可怜的是连我们自己都没给自己答案。

印红标(北大教授):在目前这样一个话语体系里面,知识青年是这一代人共同的经历,就如同我们,就知识青年这一辈的上辈人,抗日战争是他们的共同经历一样。现在我们这代人大概都有这种感觉,就是我们应该对历史上有个交代,对这一代人所做的各种各样事情,实际上有很多错的,非常荒谬的,甚至是罪过的事情,像"红卫兵"的这一段历史,目前的情况下知青这个是研究、开放比较多的一个领域,所以我觉得这个领域还算是幸运的……关于中国文化革命的研究,一个是外国人,特别是欧美的学者,还有的一部分是到外国去的这一代人,我们说是海外兵团的那部分人在美国少,主要是到美国的那些学者他们做了很多的事情……我们目前的青年一代,甚至可能是准青年一代,他们对这一段的历史都是片段的,没有一个全景性的了解,或者是没有一些原则,而对于事情的发生就有互相冲突的印象。比如说不断的有人问我,文化革命那么可怕吗?我的父母也经历过,没感觉那么可怕。我觉得认真的回答,文化革命主要冲击的是文化精英、政治精英,而对一般的人来讲他们所面临的不是政治上的冲击,他们不是攻坚队等等……

杲文川(中国社科院):上千万的知青,形成了一股力量,冲击了传统势力我是1967年下乡的北京知青,我做义务知青工作已经做了27年,从知青来说它是一个很大的团体,刚才说是1700万,这个数字也有说2200万,反正是不少,每个知青又连带了很多自己的家庭,亲属,所以跟知青相关的人应该在一亿人上下,所以它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国际上也有影响……

附刘小萌调查的小月的口述的一段话(大概代表了很多知青的心声):我们这一代人有许多共有的名字 :共和国同龄人、老三届、知识青年。从任何方面而言,我们都不具备与国家、与时代讨价还价的条件。知青是背负沉重十字架的一代,永远在替父辈、自己甚至后代偿还债务,身上有着抹不去的悲剧色彩,惟一支撑我们的是坚强的意志和艰苦岁月的磨练。

10 (知青文学的奠基人)梁晓声:但,我个人坚持这一原则看法,即——毕竟的,上山下乡是文革运动中的运动,是文革之派生运动,故总体命运,即是大多数罩在时代的极左的阴影之下……尽量将一代知青的较真实的命运和心路,告知后代人……”(知青文学是当代文学不可替代的部分)。

(知青文学的奠基人)叶辛:有些可笑,还是在读小学的时候,我就萌生了长大当作家的理想。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是十分值得珍视的。尽管在当年,因为表示了这一美好愿望,还被老师批评为“资产阶级成名成家思想”。1973年我第一次收到退稿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庆幸的是我没有气馁,没有停下笔。在我栖身的小土地庙里,我仍然天天守着煤油灯写作。土地庙在寨子中心,老乡们天天看到我在那里写。三十多年过去了,厚实的青岗石砌的土地庙仍在那里,老乡们在土地庙上头挂了一块牌子:“叶辛旧居”。他们来电话告诉我,和“叶辛春晖小学”一样,这里成了湖畔林场的一个旅游点。

       答:在我的青春岁月中,有整整10年又7个月的时间是在插队落户当知青。栖居黔北的砂锅寨10年的日子,是我一生中难以磨灭的印记。至今,砂锅寨的老乡还会和我通电话,讲一点山寨上的趣事,讲一点他们的烦恼。[叶辛:我们这一代知识青年的命运经历了三个思想阶段,从最早比较虔诚、比较狂热、比较盲目,到在农村比较严酷的现实中产生困惑、无所适从,想离开,到最后开始觉醒。要真正从这条路上走出来,要靠良知,凭着才华从乡间小路上一步步走出来。同时我看到,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生活的普普通通的农民们,他们经历着大自然的风雨,经历着整个中国社会的风雨。这段生活带给我更多的是对中华民族的认识,对中国农民的认识。它也影响了我的世界观、价值观]

11 有关知青文学话语质疑的思考──(王力坚)

一、自70年代末文学春天来临到现今,活跃于中国文坛的作家不少是当年的知青──如孔捷生、萧复兴、甘铁生、张承志、梁晓声、陆星儿、钟阿城、叶辛、张抗抗、史铁生、王小鹰、赵丽宏、韩少功、王安忆、陈村、铁凝、竹林、邓贤、郭小东、老鬼、舒婷、王小波等,在他们的笔下知青题材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知青文学也因此成为中国新时期(70年代末至今)文学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然近年来关于知青文学话语问题却频频出现质疑非议声音──包括知青代群内部话语权质疑,知青代群外部话语权质疑以及知青文学忏悔意识质疑。

二、90年代人们颇为尖锐地指出:知青文学话语权被知青代群中的成功者所拥有,知青文学的话语言说其实只是成功者的声音而并不能代表整个知青代群。这种意见随着知青运动30周年纪念活动的开展而愈见激烈,老三届知青徐友渔在〈知青经历和下乡运动──个体经验与集体意识的对话〉中指责:“一种部分人拥有的,有时甚至是虚构的集体意识代替了每个个体的亲身经历和独特经验。”“成功者自觉不自觉地把自我经历和自我意识投射放大,编造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类似的神话……他们并没有撒谎,但僭取了『我们』这个名义。”……《中华读书报》文批评:“老知青中一部分成功人士的回忆录及杂感汇编,知青作家自选集等,范围有限,不容易体现知青文学的全景与实绩。”知青名人们在上山下乡运动三十周年之际纷纷以自传性文体发言,不仅缺乏深刻思想内涵和历史份量,连对历史的再现也局限在一己的经历中。3「正由于这种人为造成的历史失真,给下一代造成错觉和迷茫,误以为知青一代的成功与辉煌和苦难与汗水有着必然的相关关系,更误以为当年的知青今日大部份都是『中流砥柱』。」4   的确,这些知青作家名人毕竟只是知青代群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知青是「失语」的、「无语」的,而他们恰恰就是至今仍然在社会底层挣扎求存的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对当年知青历史的体验与认识跟知青作家名人大约不会一样的。因此,从整个知青代群来说,「话语权」倘若只是集中在知青作家名人手中,而他们的言说也都仅囿于「一己的经历」,确实难免会令知青文学的发展陷于「话语失衡」的困窘之境。 那么,消解之途何在?

  首先,解铃还须系铃人──知青作家……倘若他们跳出自我的沉溺、摆脱个人的偏执,他们对知青历史的叙述言说,便当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话语失衡」的困窘。事实上,吉林人民出版社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三十周年纪念推出的《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丛书……其中确实不乏可称「是在讲述一代人、二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坎坷经历,是在讲述着共和国『那个年代』的苦难。他们没有滥用别人所不拥有的发言权,来自我标榜自己的奋斗史。」……因此要有效消解知青代群「话语失衡」的困窘,还须调动起知青代群中沉默的大多数……这体现在大量「小叙述」的知青回忆录及知青网络文学的出现。

  北京学者徐友渔说:…… 90年代随着「知青热」的兴起,纪实性的知青文学便已成为中国文坛一道耀眼的风景线,而其参与者已不仅限于专业(知青)作家,还包括了人数众多从事各行各业的当年知青。这些出自非专业作家之手的纪实性文学,大多从个人角度记述知青上山下乡的生活经历,由此折射出知青代群(及运动)在中国当代历史长河中的命运及意义。这一现象无疑突破了知青专业作家唱「独角戏」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沉默的大多数」的声音,形成知青文学话语民间化的可喜局面。然而「非专业性」的局限,以及「市场号召力」的尴尬(缺乏),致使他们的话语权行使往往是处于被动且非活跃的状态。

  ……知青网络大约形成于90年代中后期,目前可统计的知青网站/网页大约有一百一十多个10,较活跃的有「华夏知青网」、「老三届」、「老知青之家」、「老知青网」、「知青网」、「兵团战友」、「知青缘」、「北大荒」以及「美国南加州中国知青协会」等。所谓知青网络文学,即指当年的知青(及其有关者如其后代与亲朋戚友等)在知青网站、网页以及其他综合网站上发表的原创作品(网上习惯称为「帖子」)。从内容上来说,知青网络文学涉及的面较为广泛,既有回忆当年知青在农村、农(林、牧)场、生产建设兵团的往事,也有表现他们返城以后乃至目前的生活,以及对各种社会现状及问题的反映及感受。知青网络的网友不少就来自社会中下层包括退休及下岗人士,他们的帖子能较大程度反映了知青中的「大多数」的历史、现实与心声……

  这些知青网络文学是知青文学发展史上,迄今为止最具开放性与自由度的话语空间,也是最具现实意义的民间文本或最具民间立场的知青叙事。然而,由于经济上(电脑及上网费用)与技术上(电脑网络技术)的原因,文化水平低、经济收入低的「沉默的大多数」依然无法大量登录上网,知青网络文学的发展也因此颇受限制。无论如何,这些非作家的知青回忆录及知青网络文学的出现与存在,对于知青文学发展确实是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这种民间化的知青叙事话语,与其说是对知青专业作家话语(尤其是所谓名人回忆录)的反动,不如说是从「小叙述」角度对知青历史「宏大叙述」进行了不无裨益的「补白」,与知青专业作家的话语(回忆录)相辅相成,使知青文学的纪实性话语体系得到较为完整的建构。但是也不得不指出,不管承认与否,作为专业作家,知青作家名人毕竟掌控着最具效率、最具影响的话语权,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自愿或不自愿地充当了知青「代言人」的角色,正所谓「历史往往由强者书写」17。因此,知青话语权的天平仍然是倾向于他们,知青代群内部文学话语失衡的困窘局面,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07年网络文]

江冰分析说,“80后”作家与网络有着亲密的联系。可以说,没有网络就没有“80后”作家。如今有名的“80后”作家,无不是早几年就驰骋网络的少年骑手,各人在网上都有一批追随者或“粉丝”。不少人是在网上“暴得大名”,然后才出版纸质出版物,从而名利双收,获取更大声誉。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网络正好是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共同的空间,这保证了“80后”文学成长的土壤以及庞大的读者群。 [新华网]

12 周家发 · 引言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也是四部古典小说中最具争议性的一本……《水浒传》之所以具争议性,乃在于它的中心内容触及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造反,而且由于小说中的造反者——梁山好汉造反不彻底(他们最后是接受  “招安即向朝廷投降,而且还奉朝廷之命镇_——压其他造反者),这就更引起后世  论者的争议,持不同政治立场的人对《水浒传》可以有截然相反的评价。其实,  各派论者不仅在评价这部小说的思想性方面存在分歧,他们对这本小说的情节和  人物的诠释也如南辕北辙,例如对于小说中的主角——宋江究竟属于甚么样的人,  简直是众说纷纭,忠奸贤愚兼而有之。   《水浒传》还有另一方面的复杂性,即它存在大量糟粕(小说中一些残  忍甚至有悖正道的情节)。这一点使《水浒传》跟《西游记》很不同,《西游记》  在某程度上可以被当作童话,而《水浒传》则多的是儿童不宜的情节…… 以上为《文学评论类》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记者: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您认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现在文化发展应该注意些什么?

 

  梁晓声:归根到底,文艺的终极使命是“化人”,是提升人的心性质地。欧阳修言,“文可润心”,可润一个人,一些人,乃至一个阶层,一个国家的人心。当然,这样的“文”,包含娱乐,但不仅仅是娱乐。时代发展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但也产生了不少新问题,其中之一便是文化的浮躁。尽管上世纪80年代,人们生活条件比现在困难,社会就业压力比现在还大,但人们较为普遍的精神状态是昂扬、向上、乐观,相对少浮躁的。因此我在作品中呈现那一代人的精神状态,对当下之浮躁可能有镇定作用。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分子应该具有反思精神、保持警惕,不能让文化领域变成浮躁的全民娱乐场,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不能做“娱乐场”的看客。

 

  记者:文化界应该担当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梁晓声:如果以后被问到,在中国的转型时期,你作为一个文化人做了什么,难道要回答拍了几部商业片,挣了很多钱吗?这有些说不过去。在历史发展的任何阶段,一个国家的知识分子都有必要想在前头,保持清醒。

 

  以文艺创作为例,文化人的责任远不止向市场提供文化消费品,更应通过思考、发声,表达意见,反映问题,最终寻求出路,而不是像鲁迅笔下的“看客”一样背起手来“看热闹”,令人嫌恶。为了做到这些,创作者就要敢于表达,主动去拓宽创作半径。只要主旨是宣扬真善美,通常都能得到社会认可。

 

                                                             ——摘自《中华儿女》记者 单三娅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关于知青作品的几点看法

 

下面我想从知青概念、知青情结、知青作品主题三个方面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

一、关于知青的概念

    根据大多数资料和著作的提法,我认为:知青主要是以老三届为主体,老三届是指在共和国诞生前后的七、八年间(19471953年)出生的这部分人,即66届、67届、68届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亦即一般所指称的共和国的同龄人。由于同龄人的命运是随着共和国的升迁浮沉而于之同步的,故知青的人生旅程也跟着我们国家的前进步履承受了一段非常坎坷曲折的磨难。

所以,知青就是指以老三届为主体的共和国的同龄人。

二、关于知青情结

    知青情结得从知青的理想谈起,每一个知青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我们的理想还没有发芽,就被窒息、荒芜在那场浩劫的废墟中了。随后,我们背着十字架般沉重的包袱漂泊到了第二故乡,然而当我们回城的时候,却是带着失落了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的空虚感而归来的。所以,我们结痂的伤口至今还在隐痛,我们麻木的心灵至今仍然苦涩。

    知青的理想之芽夭折了,但知青的苦难之花却开放了。知青情结就是一株黑白相间的苦难的两色花:白色的花代表了知青与第二故乡父老乡亲根深蒂固的纯朴感情;黑色的花则表示出知青心中郁积的那团永远无法排遣的伤感。当青春的花梦被厄运无情地揉碎后,苦难成为知青唯一独拥的精神财富,苦难的花蕊上噙满了知青儿女的泪珠;苦难的花茎上流淌着第二故乡的汗汁;苦难的花枝上结满了芬芳的涩果。由此,我们知青之间仍保持着那份弥足珍贵的感情,由此,我们对第二故乡仍深深眷恋而无法割舍,这种患难中凝聚的友情,我们过去保持它,我们现在珍惜它,我们将来也不会丢弃它,因为它已植根在我们生命的年轮里,沉淀在我们记忆的灵魂中。

可以说,知青情结就是知青理想破灭后,在苦难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对第二故乡的眷恋和知青之间珍藏的那份情感。

三、关于知青作品的主题

毫无疑义,苦难是知青生活的主流,所以,绝大多数知青作品都是写知青的苦难历程。这些苦难我们现时回忆起来仍会不寒而栗,仍会激动不已,它在熟悉知青生活的人们中能产生强大的共鸣。但是,我们如果要把自己亲历的磨难传给后代,如果要让未来的子孙能够刻骨铭心地记住他们的父辈曾失落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那么,我们的知青作品就应该采用比单纯以回忆录叙述的形式来表现生活的更高的艺术手法来落笔。因此,我们要全力搜集、挖掘能够概括知青生活全貌的一切原始素材(湖南知青应以江永、沅江知青为主);要精心构思、塑造出深寓思想性的艺术典型来表现知青作为“殉难”的一代的不幸遭遇。

那么,怎样才能创作出具有这种深刻主题的知青作品呢?我以为,明白地讲,知青作品应该切中肯綮地鞭挞知青运动中那些漠视人的尊严,侮辱、贬低知青的人格的丑恶行为;与此同时,作品要竭力弘扬对人的价值充分肯定、对人的良知尽力讴歌的美德,以达到在对历史进行反思时,既批判了历史事件中荒谬的一面,又颂扬了在患难岁月中人与人之间的善良本性。这种对人性善良本质的肯定、对人的生存权的怜悯就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作家所倡导的人文思想:即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人的尊严高于一切。

我认为知青作家应该具备这种人文关怀,我相信亲历知青生活磨难的优秀作家,一定会写出这样的作品:让未来的人们记住我们这一代人,记住共和国曾有过一场空前绝后的苦难的知青运动。                             1999年在天心阁知青酒楼讨论会上的发言)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中国知青梦》节选

 

从任何意义上说,知青胜利大逃亡都是一次时代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并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人道主义。

因为人类文明的建立往往需要个人付出沉重的代价,其中包括情感死灭和断裂的代价。

西双版纳原有知青6万余人,经过10年漫长岁月的患难与共,男女知青建立婚姻关系或事实婚姻关系者多达6070%,有的农场高达8090%,一旦知青大返城成为事实,一旦他们相爱(不如说相互需求)的共同基础被抽去,他们的关系会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继续忠诚不渝地保持下去呢?

答案基本上是否定的。如黎明农场某连原有知青117人,已婚8人,未婚同居104人,私生子9人。大返城时离婚6人,弃(送)子9人,其余知青全部各奔前程,只有一对上海知青将婚姻又维持了5年,然后另筑新巢……据说,上帝创世纪的时候,为了使人类永久痛苦,就将人类一劈为二,一半叫女人,一半叫男人,从此以后,被劈开的人类便生生息息地互相呼唤着自己的另一半,彼此忍受割裂的痛苦在茫茫世界上始终不渝地寻找对方。于是,世界上就有了爱情……

如果说寻找是一种痛苦,那么将已经结合的男女重新劈开,让他们带着撕裂的创伤重新寻找,又是什么滋味呢?

我们就在无意中找到了通往悲怆主调的一个秘密:爱是受苦;更是罪孽。

“我是北京某中学六八届初中生,到云南那年刚16岁。可是生活却毫无诗意,天天学大寨,月月搞会战,年年抓阶级斗争……

“我跟那人好,最初并不是肉体关系,他比我小一岁,身体特别单薄。那时我常主动帮助他,他眼睛里常流露出依恋我的神情,我觉得他很像我在内蒙插队的那个弟弟,于是就在心中接受了他。

“说来也怪,当你开始接近异性时,那些长夜漫漫寂寞而艰苦的日子也就不再难熬……你就不会自暴自弃或者对生活绝望。

“两年后的一个夜里,我投入了他的怀抱,向他奉献了一个姑娘的贞操。

“我们同居了。我至今仍然坚持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错误,因为只要我们彼此都给予过对方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们也就没有辜负爱情这个纯洁的字眼。但是,感情这东西往往很难对等,这天晚上他坦白地承认:他需要我并不等于爱我,因为他更爱他的上海家,我想这并不重要,因为我同样需要他。

“不幸的是我怀孕了,那时我怕得要命,只好拼命用皮带勒肚子……孩子还是呱呱落地了,好在那时农场未婚同居生子相当普遍。

“为什么不合法登记结婚?这个道理很简单,结婚是知青的坟墓。知青把领取结婚证叫做‘判无期徒刑’,你愿意一辈子当知青吗?

“后来领导号召扎根边疆,动员知青结婚,不少人就登记了。

“返城那年我女儿已有3岁多,他去农场办了他和我的手续,没有我们的女儿,因为她没有户口,没有身份,甚至没有合法的……带一个私生女回京城。我从此就声名狼藉,谁愿意娶一个不正经的女人为妻呢?

“我一个人回了城……孩子送了人,寨子里的老百姓领走的……

 

 

老三届——影视界正热的话题伊夫

 

所谓“老三届”,是指1966年至1968年的应届高、初中毕业生,在全国共约4000万左右,年纪在1520岁之间。

当那场民族悲剧开幕时,他们先被推向了灯光耀眼的前台,旋即又被抛弃在场外。于是,大约有1700万城镇青年,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纷纷奔赴黑土地的北大荒、黄土地的陕西高原、红土地的西双版纳、绿色无边的内蒙大草原以及全国各地的穷乡僻壤、边陲山庄,农民的炕头、牧民的帐篷、以及兵团的营房里,到处动是这些风华正茂的少年。

几年后,从那场悲剧谢幕的锣鼓声中,这一代人才发现昨天的青春没有了,今天的热情没有了(鼓不起来了),明天的希望也没有了……他们开始想方设法返回家园,与当初离开城市一样,又浩浩荡荡大举回城。然而,不是每个知青都能回城和父母、兄妹团聚,他们中有些人因熬不到这一天已扎根当地,有的还积劳成疾,甚至有的还为了抢救集体而献身,忠魂也留在那片土地上……

回首往事,这些饱受磨难痛苦,现已步入中年的老三届们,感慨万千……今天,在这些老三届中,有杰出的作家、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学者及党政中的高、中级干部,更多的则是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工人、售货员、清洁工和理发员等。这一代人既生不逢时,却又是跨世纪中国社会的栋梁和主宰,中华民族的脊梁和希望。

有鉴于此,影视界便把目光投向了这个领域……在胡冬梅的带领下,一批年轻有为的创作人成立了《老三届与共和国同龄》摄制组,他们力求用各种表现手段来展现“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三届”这一代人的风采。该片拟拍24集,如《第三只眼睛》、《磨难也是一种文化》、《青春渴望壮丽》、《梦牵魂绕大草原》、《历史的选择》等。

每集10分钟,每集从不同侧面表现一个人、几个人或一群人的生活,主要描写老三届们的家庭、思想、心态、价值观念、理想与事业以及他们难以忘怀的国去、取得成功的现在。

近日在西安,电视台又根据陕西作家白描的报告文学《荒原的种子》改编拍摄了30集的电视剧《遭遇昨天》,剧情着力表现了在陕北黄土地上插队的老三届,在往事与今天的文化变迁冲突中的矛盾以及他们的成熟与精神的光彩。 值得一提的是:它采用现实之义手法,属于后知青生活题材,不正面去描写20年前的旧事,却又能使人从当今的故事中感受到知青生活给这一带人打下的不可磨灭的烙印。

……几年来,老三届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影视界也曾有过电影《那年冬天》和电视剧《今夜有暴风雪》等……与其说老三届比过去更成熟,毋宁说我们的共和国更走向成熟。   (节选于1994107《北京工人报》)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知青》在《我们生活的年代》里,充满《血色浪漫》,尤其是《老三届》在《蹉跎岁月》里,有的《甜蜜蜜》,有的欠了《孽债》。难忘《那些迷人的往事》,更难忘《如歌的岁月》,虽然没有《美丽人生》,却有《冬天的记忆》。《一年又一年》,《爱在冰雪纷飞时》,原来是《梦开始的地方》。再《回首黄土地》,又去寻找《美人草》,却谁知《今夜有暴风雪》,全然不顾《北风那个吹》,只好《昨日留言》,恭请《原谅》,留下了《冬天的记忆》。曾记得《我们的知青年代》,《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最喜欢《天浴》,更喜欢《红颜的岁月》,无限热爱《戈壁母亲》。在《爱的背后》,无论是在《几度菊花香》的秋天,还是在《北风那个吹》的严冬,也无论是《银杏飘落》的《年轮》,《孩子王》永远铭记《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是《棋王》在《大桥下面》举行《青春祭》,勇敢地从《我们的田野》高唱《晨曲》,英勇无畏地往《天山行》。在那《玫瑰绽放的日子》里,因为《他们并不陌生》,相约去了《十六号病房》,终于迎来了《高考一九七七》。这就是《火红年代》的故事,恭请《勿忘我》。[南岳痴人]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电影<青春祭>剧情简要(原著张曼菱;改编张暖忻)

     当年的插队知识青年李纯,在遥远的傣寨,淳朴的傣家人中度过了自已的青春岁月。
  若干年后,她上了大学,但在傣乡的这段生活和傣家人对她的情谊,使她永生难忘。
  初到傣寨,李纯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傣乡的风俗和傣家人的生活观念与她完全不同。她不会干傣家活,那身“军装绿”也很松垮破旧,与打扮得美丽妖娆、快乐的傣家姑娘格格不入,寨子里美丽又傲慢的姑娘依波为此经常嘲弄她。
  渐渐地,依波的筒裙,姑娘小伙的对歌,傣家生活的每一部分都强烈地撞击着她的心灵,深深地打动她,吸引她。她开始发现美,关注美,开始学着像傣家人一样地生活。
  她用色彩艳丽的床单裁成筒裙,戴上漂亮的耳环,她顿时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傣家姑娘。当她穿着筒裙,扭动腰枝上井台打水时,傣家姑娘们对她发出一片赞美之声。乡亲们也都把她当成自已的亲人。房东大爹细致入微地关怀她,依波也同她成了好友,她欣喜地融入了傣家人的生活。
  几年后,李纯和在邻寨插队的男知青任佳相识,并逐渐成为最要好的朋友。一次,在举寨欢庆丰收的晚宴上,李纯房东家的大哥喝醉了酒,和任佳打了起来。李纯这才发觉房东大哥在深深地爱着自已,而她毕竟不是真正的傣家人,不可能接受大哥的爱。最后,她只得离开这些忠厚善良的傣族乡亲,到一个山区小学去当教师。
  她走后,大哥90多岁的老奶奶因为思念她而去世了。她怀着无限的思念和充满内疚的心情,参加了老奶奶的葬礼。
  又过了些年,李纯要回城上大学了。行前,房东大哥真诚邀请李纯的男朋友任佳来家里做客,以表达他的歉意。然而,任佳已经不可能再来了。他被一次突发的泥石流卷走,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李纯走了。她告别傣乡,告别傣家亲人,也告别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但是,李纯永远也不会忘记那片土地,那个使她找回了爱美的本性,萌生了初恋的情感,树立起新的生活信念的地方。
  1985年,第四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张暖忻拍出了那个永远留在一代人心中的故事《青春祭》。关于“知青”生活的影视作品已经不在少数,但其大多表现的是生活中的苦难和这种苦难与理想的冲突。青春的失落是这类题材影片的一大主题,而《青春祭》则超越了传统的主题,同时又代表着那个时代青春对美和理想的呼唤。
  “呀呀”的牛车,夕阳中的小路,画面上是一种沉静之美。这里已没有了对青春流逝的哀叹,张暖忻和她的女主人公一起,在这古老的傣家山寨找到了青春与生命的真谛。
  影片以散文诗式的写意风格和具体场景中的写实手法相辅相成,在女主人公李纯断续的回忆和意识的流动中捕捉着那青春岁月如梦似幻的画面,传达出在特定的年代和地域中主人公精神世界所受到的冲击和陶冶。
  知青李纯在傣家山寨开始了她的插队生活。素朴的竹楼,敦厚的房东大哥,慈爱的“伢”(房东家的老奶奶)和大爹,爱美的傣族少女们……在这偏远、古老的文明中,不仅有淳厚的善良,也有自由自在表达生命的快乐,这样的生活象一面镜子,让李纯照见了自己,照见了自己的“不美”,唤醒了她被那个时代扭曲了的青春意识。李纯脱下肥大的绿军装,换上了傣家姑娘漂亮的筒裙,像傣家少女一样扭动着婀娜的腰肢去担水、赶集……。美,回到了这个汉家姑娘的身上。影片也以这种对美的礼赞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震撼。
  在流逝的岁月中,主人公李纯所得到的远不止于青春的觉醒。在傣家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死观中,李纯理解并相信了,在生死之间,生命永远延续,也永远美丽。影片《青春祭》以它对青春与生命满含苍凉的礼赞为新时期的银幕注入了强烈的生命意识。

    青春祭歌词:
  作词:郭启华 作曲:卢凯彤
  演唱:何韵诗

  一瞬而过的夏天
  天无不散的盛宴
  桃花开 桃花落

  走过一样的脚步
  一样遍地的荒芜
  人的命 人的命啊

  不可以来一语道破
  暴风雨之前的寂静吧

  海棠花要开了吗
  美丽是刹那芳华
  走的走 散的散了

  忘不了的都记起来
  改不了的山雨欲来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对"知青"一剧的看法:

    说实在的,我开始看了几集后就不太感兴趣了,可能是对下放农场的知青生活以前看多了的缘故。后来看到许多人在争论,就又在电脑上一口气将45集全部看完了,也算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总的认为——

    一、有人在回帖说“没有全景式”地反映知青生活。我认为是对的,虽然剧中一条线索描写农场知青生活,另一条线索同时描写了插队知青生活,它反而使人在观看中思维“一时跳到这,一时跳到那”……

    二、我们看反映自青春生活的作品,首先是凭直觉的——也应该相信走过那段苦难岁月的绝大多数花甲老三届们的目光。

    三、“无怨无悔”的知青当然有,但能代表绝大多数人吗——这么简单的问题居然重复讨论来讨论去,哎……

    四、都知道“包罗万象”是做不到,但以剧本形式呈现给读者、并能引起社会反响的艺术作品是讲究形象作用的:即它的人物和事件必须具有代表性作用,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例剧中将一只狗和一只兔的情节反复渲染了几集,实在没有必要)。

    五、文学作品不但有其严肃性,更重要的是有其使命性,何况还是知青文学作品——一个关乎着数千万、至今仍围绕着它的历史作用争议不休的题材呢……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磨练伴随着无怨无悔/ 展开人生的风帆……” ——这只能代表作者主观上的看法,并不能说是大多数知青的认同。虽然赞同者中有人只是一般的普通平民(他们其实是属于不自觉的“抑郁”状态之列),但是真正“有怨有悔”的人何其多也!如果本人不下乡,也许就不要搞病退;如果不搞病退,也许身体就不会受损害;如果身体不损害,人生就会重写一笔。更不要说那些比本人后来际遇还差的许多知青啦!“展开人生的风帆”确实很有诗意,可幸运总爱垂青家庭血统红一点、社会背景硬一点,个人能力强一点的那少量知青,而将大多数没有这些前提条件的人(应该说是生活的弱者吧)抛弃。可是,纵然生活的逻辑这样严峻无情,我们的艺术作品在给人们审美愉悦时,特别是在慰藉同辈伙伴和昭示后代时,就必须慎之又慎了。因为文学最简单的禀性就是真实,因为艺术最致命的武器就是人性,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就是要用他(她)对弱者充满怜悯的作品,来真切地表现他经历过的生活,只有这样的作品,历史才会承认其地位啊!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一笑:“梁晓声在对《知青》播出后的反响是没有预计得到的。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认真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群体存在,这个群体就是吃尽千般苦受过万重罪的知青。”——应该说是没有预计到的,因为他之前的知青作品一直是被大家所推崇的(甚至于超过叶的,实际上叶的“蹉跎岁月”才是经得起岁月过滤的作品——成功的作品在于其能将要表达的尖锐主题用巧妙的艺术手法包裹起来)。//我认为:正因为苦难的知青群体需要作家去表现其历经的不幸,所以这个话题就成为这个时代的聚焦点。该剧的“知青生活”并不是说它没有,只是说它不具备代表性,即不具备普遍性,而不具备普遍性的艺术作品是不能引起读者共鸣的(虽然也有一定的读者欣赏,甚至于赞赏)——此剧的关键之点:恰恰是在客观效果上(未见得是编导的主观愿望),已经用事物的偶然性来代表其必然性了。在亲历者的直观目光下都通不过的东西,还用得着资深者的评论吗?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第一篇碑文

  公元一九六九年初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中国大潮涌起时,“文革”灾祸未息,乱像迭生,国运艰危,昆明知青三万余人泪别故城亲友,分次到达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所属县乡。部分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知青亦先后于此雁聚。彼时也,德宏大地舒展胸怀,慷慨接纳。各族人民结庐牵篱,箪食浆壶,亲情无间,一若己出。雏燕有哺,故而奋飞,山海呼应,大风作歌,知青以其所知,奉献于此,更以各族乡亲为师,初学人生,耕稼自食,苦乐与共,亦有博战艰难,牺牲成行。至今三十八载亦。知青史事,或歌或咽,自有评说,然青春血色殷殷灿灿,已化成盈野鲜花,与天地共存矣!

    德宏,勐巴娜西---古称“乐土”。何乐之有?天地人和谐也;瑞丽,美丽之地奇美何在?碧江如链阳光温煦,坦荡从容与大地交汇也。万众稚子得以与此结缘,莫不为大幸!自一九七一年,知青始有返城回,然魂兮归来?“第二故乡”梦根生发如树如花,故知青再返,鸿雁纷飞,数十春秋未绝。而故土党政竭诚运筹,乡亲壅道迎渎,情动河山,泪洒绿野,其盛状穷史未有!

    今由原昆明知青倡议,得瑞丽市党和政府恩助,欲共建碑。特邀万古不变之丽江为心证情证史证,又借此地青树掩映、凤尾长书、象鼓作乐、宝光辉耀、勒此碑以记之。愿盛世永久,为民康泰。当事及后人珍重此情,永志不忘。

                                       撰文:黄尧  公元二零零七年元月十五日

 


第二篇碑文

 

    公元二零零六年五月《知青纪念碑》在云南德宏瑞丽落成。此碑从立意、奠基至建成历经十载艰辛。其间知青踊跃捐款,各方鼎力相助,群众热情支持,始铸就今日之恢弘碑石《知青纪念碑》,为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近四万集合于德宏各县市的知青而立,为三十四万汇集于云南高原的知青而立,为一千七百万遍布中国大地的知青而立。共和国历史中一段特殊的风云岁月连同一代知青特殊的生命历程将永远镌刻于此。

   《知青纪念碑》也为中国农村、农场及边疆的各族父老乡亲而立,正是他们用广阔的胸怀与质朴的情谊接纳了知青,让知青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朝夕与共,遂就切偲之诚,相濡以沫同度坎坷人生。边疆的繁荣昌盛浸透着知青的汗水,知青与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也将永远镌刻于此。

   《知青纪念碑》所记十年之知青往事已随时代远去,历史任人评说,生活依然前行。历经磨难,当年的知青已步入“天命”之年,或看白驹过隙,笑傲毁誉荣辱,或走四海天涯,函容成败得失,细嚼悲欢离合,或思物理人情,重述是非曲直,生命有涯而多彩,青春无价而永恒。一代知青坚实的青春足迹已化为青山,溶入河流,与岁月同在,与天地共存。

                                       撰文:蔡正非 

                                公元二零零六年五月四日 情系瑞丽知青联谊会立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白没白活的青青岁月

——电视剧《知青》

 

                                                           黄纪苏 

  

  (作者简介:社会学家、剧作家,现任《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1990年的夏天,大学都没上过的黄纪苏直接考上了美国某大学的社会学硕士专业。1993年回国。从没学过戏剧的他一跃跨入编剧的行列。编创的剧本:《爱情蚂蚁》、《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切·格瓦拉》我们走在大路上 

     

(本文刊于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article_2012072664468.html

     

       无论是一个人、一群人、还是一代人,都需要生命的意义感,都需要确定自己没白活,不但现在没白活,过去也没白活。对于那些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如瑞士、新西兰,生命的三世浑然一体,意义前接后续,平顺得像月下缓缓流淌的春江或纺织能手指间的绸缎。而数经沧海桑田、今是昨非的现代中国,生命意义的断裂有时甚于高位截瘫,这造成了从20后到60后几代人所共有的内心紧张。梁晓声创作的45集电视连续剧《知青》,一如他以往同类题材的作品,可以说是这种紧张的产物。

       知识青年大规模的上山下乡始于文革由盛转衰的1968年底。那一年,文化大革命陷入了泥潭……我当时还上小学,印象中他们是喊着口号唱着歌去的,有些甚至是争先恐后去的。总之,音高还是与文革相始终的high C,色调还是毛时代一贯的红光亮。但下场,已冷冷等在远方。过程,则像老山来的灵车,静静走在路上。

        我大致按时间先后,说说我个人生命中的知青:

    ·1968年底一个寒冷早晨送二姐登上去内蒙的火车,北京站站台上的知青家属哭声一片。

    ·不久院里的大Q也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他母亲眼圈红红的,逢人就说没头没尾的刚刚十六岁

    ·我们小学所在胡同的一家门口又是喜报又是红花又是敲锣打鼓,听说那家的孩子没去插队,不知什么人便用轰麻雀的方法轰他。

    ·又过了一两年,我四姐也是被街道连催带赶去了农村,家里也没办法。临去之前她一声不吭在地上蹲了两三天,把家里的沙发拆开,把几十个弹簧重新绑了一遍。

    ·70年代初,二姐从农村招工去包头的工厂,急需父亲单位的证明信,父亲一刻不敢耽搁,深夜出门奔走此事,四十年前屋外的雨声此刻犹在耳边。

    ·院里还有位老高二知青叫二T,也在东北兵团。二T太想脱离黑土地了,每次回京探亲不是咿咿的拉胡琴就是砰砰的弹月琴,还手持一卷苏联人写的戏剧原理,叨叨着悬念,关键是悬念进行剧本创作。他那出剧讲的是知青遭遇洪水、抢收粮食,我还记得他朗读的结尾:魏江高举红旗,众人造型,咔嚓一道闪电,剧终。二T终于进了师文艺宣传队,不用在地里抢收抢种粮食了。

    ·Q的弟弟小Q肝炎痊愈不久,为把哥哥办回北京,根据秘密流传的配方,喝了一整瓶葡萄酒加半斤白糖,第二天冒名顶替去医院查肝功。

    ·我则因为肝病迁延,也被人包括高中老师神神秘秘请去,帮他们插队的亲人抽血,当时颇觉自己成了人物。

    ·Q的小屋里,墙上挂着张毛主席像,已搬走的老邻居老D有回进来,说着说着话,便扑上去将像扯下撕烂……这些知青当然代表不了所有知青,但能代表知青运动的基本走势。上山下乡有多大意义、算不算白活的问题,对于当年的千万知青、亿万亲友,答案是越来越否定的。个体局部的逃逸终于随文革的落幕而演变为整体性的溃散,正如《知青》最后一集最后一幕老站长对梁支书所发的感慨:都走了,来的时候热热闹闹,走的时候乱七八糟。知青运动与文革虽不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差不多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样一种联系,对日后更理性地理解上山下乡,更全面地再现那段历史,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上山下乡运动所处的环境,其实不仅仅是文革十年,还有毛时代三十年,甚至更广大的社会历史时空。当年,上面如上海、北京及各大城市畅通无阻的一套,到了制度走样、文化别样的下面尤其偏远乡村,就要打折扣,有时对折,三折两折的也不是没有。于是,一个与口号社论新闻简报颇不一样的中国,便对知青,并通过知青们口头版的现代《山海经》《录异记》对更多的城市人群,产生深深的震撼,为日后中国的社会巨变积蓄了情感或情绪的能量。《知青》对这个别样中国有所反映,只是相对于四十五集的鸿篇巨制,它所反映的太嫌单一了,基本就是文革凶残与人民(或人性)善良的二重唱。就说知青跟当地群众干部的关系吧,不是知青帮群众致富,就是干部对知青呵护有加,虽然不乏感人的细节,但显得重复堆砌。只有泪眼而没有冷眼,就会缺少力度,流于滥情。梁晓声是一位富于文学情怀和社会关怀的作家,但他并没有修得大时代文艺家应有的历史理性。他繁盛的情感由于缺少带队的又怕走丢了,于是在中国现当代迷茫的天色里、错综的变局中拥拥攘攘挤作一团。就认识价值而言,这部《知青》仍在《今夜有暴风雪》《年轮》起步的地方踏步。说它是一部80年代初的作品,写完锁抽屉里钥匙就丢了,似不为过。但平心而论,八十年代的不少作品是有生命感的,与眼下年轻快枪手们一边收发黄色短信一边创作出来的怀旧电视剧不可同日而语。

       这部剧的生命感,主要体现于生命意义的断裂所造成的内心紧张。这紧张不仅属于梁晓声一人,也属于那一代知青,甚至还属于经历了三十年河东又三十年河西的无数中国人。当然,就广大知青而言,其紧张的程度、方面、甚至方向,都会因他们当年不同的经历以及日后不同的命运而各式各样。对于后来混成大官、大款或大腕的当年知青,这种紧张即便有也不大,天降大任的今生完美地整合了吃苦受累的前世。八年底层和十年寒窗异曲同工,不就是块磨刀石嘛。如今磨刀石安卧在紫檀座上,陈放在法兰西风的客厅里,不但可以昭示儿孙宝剑锋是怎么来的,还能让众宾客对宝剑心悦诚服:中国就该由这样的宝剑指挥,蛋糕就该由这样的宝剑切分呀。其中年轻的女宾在珠光与剑气的交相辉映下目眩神迷,割指血沿血槽写英文血书的心都动了。

       而那些在当年上山下乡誓师大会就轮不上他们发言、如今依旧默默无闻的广大知青呢?他们少小离家,一脸褶子、拖家带口回到城市,在学历低、工作差、住房挤的人生陋巷里磕磕碰碰,腿脚微近中年,心气已入暮年——单位里数他们光干活不折腾。在新时代的价值/意义一览表上,但凡是上星的如学位、梯队、出国都跟他们不挨。而他们曾经富有的泥土、汗水、还有满手的老茧,都跟满洲国纸币似的没处花也没处扔。当年曾听到一些回城知青低声的叹息:要不是为下一代,回来干嘛呀。他们的人生,从下乡到下岗,像只流浪的黑猫,夜里一片黑,白天属它黑。我近年翻阅过这类知青再聚首后精心制作纪念册,有当年的照片,还有如今的感言,从那些感言里可以强烈感受到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渴望,对那段岁月的珍视——其中战天斗地”“广阔天地之类文革语言或疑似文革语言随处可见。这样的感言或感受跟词汇量没多大关系,跟喜不喜欢文革没多大关系,跟毛主席让他们上山下乡到底安的什么心也没多大关系。既然当年披星戴月割麦插禾并没真发生在铁丝网里,那他们回首当年,干嘛非照别人的意思把自己看成劳改犯呢?其实,能出席插队同学、兵团战友聚会的,还不是如今混得最惨的。混得最惨的那些人怎么看那段人生,我们无从知道,因为他们什么也不说。也许他们什么也不想,今生已剥夺了他们述说、思考前世的兴趣或能力——也许。

       知青毕竟年轻,社会巨变就算没给一些知青优待,但总还给了他们时间。岁数大的另一些人,就算得到了优待却没得到时间。就说沈从文先生吧……      

     《知青》在舆论界遭到的恶评集中在赞美苦难美化文革,向即将接管中国而又有着知青经历的领导人献媚,属于政治投机。是不是想献媚只有梁晓声自己知道,而我们只知道他80年代就开始创作这类作品了。投机的典型特征是见风使舵短期行为,像梁晓声这样几十年风雨无阻蹲一地方,跟傻老婆等汉子似的,说投机就不合适了。美化文革的说法也需要分析。首先主观上,梁晓声确实是想通过这部剧痛批一回文革(见他最近的博客文章)。可能是因为批判的心情过于急切,没顾上艺术规律,他塑造的吴敏和牛川河这两位代表文革路线的反面人物,就像光用锯子没用凿子刀子弄出来的木俑,艺术上恐怕说次品都高了。再有,一般发生在社会结构五楼六楼如两校”“两报一刊那类地方的情况,作者非塞一楼甚至地下室的陕北穷山沟里,就太牵强附会了。相对于反面人物塑造的失败,那些相爱相助的正面人物倒都还有血有肉,看着像那么回事。这就使得这部剧,在客观上,真有点儿把文革控诉会开成文革表彰会了。顺带说一下,文革特别是文革后期的文艺舞台上,一直是反面人物生香活色,正面人物直眉楞眼。《知青》则反了过来。其实说反也不反:文革作品中的正、反人物,随大时代的转身,成了《知青》中的反、正人物,如此而已。

       最后,关于赞美苦难,我在前面已从社会变迁与生命意义的角度说了不少,这里再说几句。第一,上山下乡是一个巨大而动态的集合体,既包括了数千万知青当年即不乏个体差异的经历及感受,又合并了他们后来分化更剧的心与境,不是哪个人、哪本书、哪首歌、哪部剧、哪份文件、哪派史观、哪股思潮可以一统江湖的。说你自己的,也让别人说别人的吧。第二,知识分子,如果还好意思这么叫的话,看待事物应该多点分析,少点打包,别脑门上都七沟八梁了,脑子里却总一根筋:好就都好,坏就全坏。对文革、对毛时代、对知青运动,应改一改满门抄斩的老习惯了。一段历史,哪怕仅仅是为了不让它重演,也需要在了解它有哪些害处的同时,也了解它还有哪些长处哪些道理,否则你根本不知道它为什么能发生。不知道为什么发生的历史,你如何防止它再一次发生呢?从建设的角度说,全盘否定也不可取。在这方面,知识分子应该向拆迁工地上没啥知识的农民工和包工头学习:大凡能用的钢筋砖瓦、能卖的窗框门梁,他们一件没落下,全装车拉走了。全盘否定有位同父异母兄弟全盘肯定,那天我在一个会上听一位老大不小的先生天花乱坠地夸文革,听着跟童声独唱似的。他就不想想,文革要真好成那样,怎么就破产了呢?

       ……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是的,个中有苦也有甜、有趣——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报名:只能等周末休息,我双手抱着8个月的孩子,左肩背着小孩尿布、衣裤;右肩挂着奶瓶、水壶……坐了10来里路的公交车,再乘轮船过河,来到市教育局——天啦,远远地看到就是黑压压的人群。大院里已经站满了等待报名的人……令我感动的是:那些人只要回头看我抱着孩子,立马就腾出一个缝,让我往前走……就这样一直让我、给我方便,没多久,我竟挤过重重人群,进到了自考办里面——里面的人一见我满头大汗抱着孩子,还把凳子让给我坐……”[二马]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80年代初这部由叶辛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蹉跎岁月》一经推出就轰动了全国,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它播出时的盛况一点都不夸张。
   
1983年第一届《大众电视》金鹰奖的评选中,《蹉跎岁月》一举包揽了优秀电视剧奖、优秀男、女主角奖,可谓名至实归。而剧中饰演女主角的肖雄更凭此片一炮打红,还捧回了飞天奖的优秀女演员奖,成为了新一代的大众偶像。
   
剧中的主题曲《一支难忘的歌》由关牧村演唱,一时传遍全国,至今仍为许多观众所津津乐道。
剧情介绍:
    七十年代初,一批上海知识青年来到了边远的山村插队落户。湖边寨集体户中的柯碧舟,是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在反动血统论的影响下,小柯受到了一些人的歧视和打击,内心感到压抑和平共处苦闷。但他并不气馁,坚持用功学习和写作,在蹉跎岁月中没有虚度时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小柯认识了一个名叫杜见春的姑娘,他对她产生了感情,但由于他俩出身经历不同,小柯遭到了杜见春的拒绝.这个打击使小柯顿感心灰意冷,竟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后来他是怎么生活下去的呢……fficeffice" />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一 同龄人随访表(1947—1953))

 

1  方   镇 男 1949 文革前下道县,转岳阳、浏阳10多年。自考毕业,饮食店经理。省作协 [兄作参考]。

2  方梅先 女 1953 69年初全家7口下放桃源后,在乡村得钩端螺旋体病,误诊为感冒后去世。

3  文济沅 女 1951 68 底下放沅江大同人和后,招工到省城,现下岗。

4  文金华 男 1948 69年初下放桃源 招到省城煤炭公司工人,病退回家。

5  邓代华 男 1951 下放 ,衡阳医学院毕业,市邮电局医师。

6  邓菊云 女 1950 下放长沙县亲戚家。省无线电厂工人,调省建材厂后转干当会计。

7  王大平 男 1947 下放 ,74年招工到市广播器材公司干部(经理)。

8王元秀 女 ,现在家。

9王连云 女

10王定泰 男

 

11王嘉记 男 1952 69年初下放澧县,71年招到广铁长沙分局板道工人。

12王应强 女 1953 未下放,望麓园办事处计生干部,85年电大毕业调区里工作。

13王   华 男 1952 69年初下放沅江6年,抵职到医院,技术员。

14王玉开 男 1952 参军后转业,在省信息中心办公室任科长。[年?]

15甘艳辉 女 1949 下放桃源 年,进桃纺当检验工人,后调省城军工企业。

16左岸勒 男 1948 下放江永10年,长沙晚报总校对,省作协会员。

17左诗桓 男 1950 69年下放沅江数年,衡阳医学院毕业,省城市级医院主任医师。

18左诗敬 女 1948 文革前下放江永数年,进区办厂当财会员,厂垮回家。

19左焕程 女 1949 69年初母女下放桃源后,与农民结婚,人民教师(留守知青)。

20付祥林 男 1951 参军入伍,复员到湖开厂当电工。

 

21石祖德 男         小学毕业。

22孙康敏 女         外贸单位经商,老总,事业有成的女强人。

23龙季辉 女 1949 下放桃源 年,进省城铅笔厂搞供销 [妹作参考]。

24艾炳光 男 1951 下放沅江1年进厂,电大毕业后考取律师。

25刘长福 男 1951 69年初下放桃源数年,回城干个体户,后离异再婚。

26刘芝元 女 69年初下放桃源数年,回城离职开书店,个体户 /刘新民 男 下放桃源 招到株洲

27刘桂香 女 69年初下放桃源,转省城郊进卫校,分到省卫生防疫所。

28刘荷癸 男 1950 下放 ,74年病退回城。

29刘荷花 女 下放后一直在省城打流……

30刘克怜 女 离婚……

 

31刘桃莲 女

32刘先国 男 1951 69年初下放沅江,进津市拖拉机厂,后调省城浦沅厂。

33刘世奇 男 1950 未下放,招到中南矿冶校办厂,后转市水运公司。

34刘云长 男 1953 木材厂劳资科长。

35刘海南 男 1951 69年初下放沅江一年,招到湖开当工人。

36刘永茂 男 1951 69年下放浏阳,招进、饮食公司。

37苏义成 男 1950 74年全家回城,招到市冻肉厂工人。

38孟企平 男 1949 文革前下放永顺,后进省外贸部门。任领导秘书。

39陈昌明 男 1951 下放沅江3年,进省建材厂冷作工、车间主任、副厂长 /陈安求(姐),下沅江,读书外地当教师。

40陈晓梅 男 1951 下放沅江后转长沙县数年,省师范学院毕业任中学校长 /生大哥,下湘西,回城后进街办厂。

 

41陈祖元 男 1951 下放 ,75年招工到市副食品公司工人 /德大哥,下江永,回城后当干部。

42陈继书 男 1951 69年下放沅江,招自行车厂当工人,患糖尿病 /陈雪琴,女,下桃源,后转去护校 /陈宝玲,女。

43肖伟伦 男 1951 69年初下放桃源3年,病退回城当工人。

44肖艳平 女 1949 69年初下放桃源数年,进厂当工人

45肖蒲英 女 1952 下放桃源 年,招工到省城公安劳改部门,为警督。

46李小朵 女 1952 随母下放龙山后与农民结婚,回城进校办厂,知青酒楼。

47李嘉华 女 1952 69初下放沅江,转长沙县数年,上卫校毕业,现为护师。

48李巧玲 女

49李斯平 男

50李大哥,1950,下华容,电大毕业招南区机关。

 

51李可育 男

52汪立新 女 小学教师

53汪乃夫,男,下华容,在单位办公室。

54余光诚 男 1953 70年代下放,招工到长炼当工人。自考后为省作协会员/余新恒,女,下桃源……。

55杜辛梓 男         省电大校长。

56张  斌  男 1951 69年下放桃源一年,招到邵纺机工人。

57张子罕 男 1950 下放 , 招省城邮电通信部门。

58张英维 男 1951 下放湘西数年,大专毕业,省农业厅处长、厅长。

59张湘伶 女 1949 69年初下放沅江数年,病退回城进羽毛球厂工人。

60张湘俐 女 1951 69年初下放桃源数年,后进县城工厂,回省城经商个体。

 

61张毅刚 男 1952 69年初下放澧县10年,病退回城进百货公司当干部。 

62张   镇 男 1948 69年初下放桃源,后转岳阳,回城上户口后街道厂工作。

63张   勇 男 下放怀化 年,当年调省城火柴厂,工人。

64言利华 女

65赵   虹 女 1949 69年初下放桃源数年,回城开印刷厂,经商,女强人。

66赵健翔 女 1951 下放岳阳数年,电大毕业从市运公司调省公路局,任工会主席、副局长。

67周继香 男 1950 乡村知青,代课时招到县里,后调省城,升为厅局级。

68周立梅 女 1952 下放 年,74年招到市铅笔厂工人。

69周桂华 男 下放后招到湖南绸厂,现下岗在家。

70周竟成 男

 

71周国芳 女 1951 69年初下放桃源后,转省城郊与农民结婚,后进医药公司。

72周雪梅 女 下放桃源 招到粮店

73周光群 男 1950 下放桃源7年,省城日杂公司集体工人。

74周海兰 男 1951 69年初下放长沙澧县数年,衡阳医学院毕业任主任医师。

75周毅鹏 男 1951 下放 ,长沙铁路客运段调度员。

76周洪山 男 1952 下放 ,75年招工到市塑料五厂工人,后销售科。

77周策宇 男 文革前下放江永,回城任教师。

78周荷初 男 文革前下放江永。长沙大学古典文学教授。

79林胡兰 女 1952 下放2年,病退进厂,木工转集体干部。厂破产了难。

80林   品 男 1951 下放新宁县6年,涟邵煤矿,电大毕业,二级作家。

81林小弟 男 1951 69年下放大同公社半年,进厂后干个体户,现在家。

82范   中 男 1950 下沅江4年,进厂电大毕业,离职个体户,现退休。

83季成姐 女 1949 全家下桃源,进毛巾厂……

84范宇涤 男 1949 69年下桃源、3年后转岳阳,回城进厂搬运,后去一化转灯头厂。回家退休领不到钱。

85范海林 男 因与人斗殴而死……

86汤人宽 男 69年初下放沅江大同,招进省城轴承厂。

87欧   键 男 1951 69年下沅江6年,中专毕业后任水利高工师

88欧阳文 男 1950 下放靖县1年,进火柴厂政法干部学院毕生,任供销科长。

89欧阳光 男 1950 下放 年,进湖机厂当木工,离……

90邵小先 男 1951 下放桃源一年,招到湖开厂当工人。

91易年辉 男 

92易润华 男 下放桃源。  鲁新汉 男 下放桃源 招到常德

93易钳拉 男

94罗   军 男

95罗爱国 女

96昭   年 男 1953 下放浏阳后参军入伍,省环卫局当记者。

97柳文厚 男 某单位处长

98柳文亮 男

99柳铁雄 男 69年下放浏阳农村,招回省城建设银行司机。

100杨柳丽 女 进人汽公司当司机,现下岗。

 

101 杨检榆 男 1949,69年初下放桃源,转浏阳数年,独子回城后进母单位。之后流浪……

102 斗   哥 男 1950,69年下放沅江大同大福大队,干了数年才回城当搬运工,后当五一文的负责人。

103 敬   哥 男 1950,69年初下放沅江大同公社大同大队6年,回城从工人—营业员—总经理—董事长。

104 胡梦杰 男 1948 文革前下放江永。进市15中校办厂,后转干。内退南厂。

105 胡先谋 男 未下放,进区冷作厂,下岗后经商。

106 胡方金 男 1952 下放澧县3年,招到湖南省安装公司工人。

107 胡怀湘 男 1950 69年初下放桃源,后转安乡数年,招省城汽修厂工作。单位了难回家。

108 胡深浴 男 1952 69年初下放澧县4年,招到广铁长沙分局板道工人。

109 贺忠元 男 1948 下放 ,74年招工到市百纺公司工人,后搞业务。

110 钟小中 男 1950 下放澧县8年,进常德百货公司,转常纺机厂当车工。

 

111 钟巧巧 女 1953 没有下放,省城纱厂工人。

112 姜凤华 男 1947 下放江永数年,电大毕业,任街道办事处干部。

113 贺佩兰 女         / 赫捷,女,下桃源,转后当教师。

114 姚金莲 女

115 首新容 男 1953 未下放,小学语文老师,电大毕业任小学校长。

116 徐援朝 女 1950 下放后招到彩印厂,后经商。

117 夏雨农 男 1950 留城,进街道泥木队工人。

118 梁庆平 男 1948 全家下放桃源后,从安徽乡村转来够得病去世(弟梁维平)。

119 盛   坚 男 1951 下放桃源8年,招到万众袜厂,下岗。

120 盛利华 女

 

121 黄志群 女 69年初下放沅江大同人忠,卫校毕业,进湖南医学院附二院护士长。

122 黄惜莲 女

123 黄唯士 女

124 黄远桃 男 69年初下放桃源,招到……

125 黄小湘 男 1952 69年初下放沅江草尾公社数年,回城个体经商。

126 黄宗宜 女 1951 69年下放怀化,招到株洲三三一厂,主任医生。

127 黄友捷 女 1952 69年下放沅江9年,招省城蔬菜公司经理、书记。

128 曾庆星 男 小学毕业,下放江永,现下岗在家。

129 曾树生 男               下放澧县,去世。

130 龚清平 女 1951 68年底下放靖县数年,省医学院毕业,进省中医学院化验师。

 

131 谢毓慧 女 1951 68年底下放靖县数年,财经学校毕业,省税务局涉外分局处长。

132 谢几何 男 194?文革前下放郴州。

133 喻一平 女 1951 下放靖县数年,进省城小学教师。

134 常利文 男 1951 69年初下放桃源数年,先招到当地的西溪水库,后再招到长沙港务局。

135 常子亮 男 1952 下放 ,71年招到郴州水泥厂(湖南工业职业学院)。

136 蒋新民 男

137 蒋明瑞 女 1948 69年下放沅江,当年招回长沙绸厂。

138

139 彭见明 男 1953 下放江永数年,省作协副主席。

140 彭   坚 男 1950 因病留城,未下放,长沙钟表厂修理工。

141 彭金华 女 1951 下放汨罗,招到卫校,分到省城11中医务室。

142 彭冠湘 男 1950 下放 ,区修建公司木工。

143 彭新云 女 1952 69年初下放桃源2年,进邵纺厂开行车。

144 彭崇伟 男 1948 文革前下放江永数年,研究生毕业,社科院教授。

145 熊旷泽 男

146 唐志龙 男 1947 文革前下放江永。在当地干了16年才回省城,任省侨联杂志社长。

147 谭立敏 男 1951 69年初下放沅江1年,省城邮电局工人 /谭小妹(兄),两人下沅江,回城后……。

148 谭群驹 女 1951 69年初下放桃源4年,省体育学院,居委会主任。

149 谭自长 男 1951 69年初下放桃源,招工到湘乡某厂后冤坐班房数年,流落社会(去世)。

150 廖永祺 女 1952 下放澧县,75年招到北区织布厂工人(车间主任)。

 

151 慧姑娘 女 1953 下放澧县 年,进 厂。

152 潘夏西 女

153 戴维平 女 1951 69年下放,招进湖开后去卫校,现为医生。

154 戴建安 男 1950 下放岳阳10月,招工2348,电大毕业后任化工局团委书记。停薪留职干个体户,晚年以公务员退休。

155 戴建国 男 1953 71年修铁路2年,进木材厂干锯工,将几个手指锯掉,后转集干

156 戴培根 男 1953 进厂锯工。

157 规   哥 ……

158 程   惠 男 1950 69年下放沅江,招到省统计局。

169 程广武 男 1952 69年下放沅江数年,调进木材厂电工。

160 蔡放西 男 1951 未下放 读电大后经商,现退休在家。

 

161 靳宇民 男 1951 下放怀化 招到长沙火柴厂 内退在家。

162 曹泽仁 男 下放永兴

163 曹治姗,女,下沅江,招橡胶厂。

164 严   报 男 1948 下放江永。

165 龙庆圣 男 1951 下放桃源,抵职进湖医

166 陶定辉,女,下桃源,进厂。

167 朱光灿 女 下桃源

168 朱  庆  女,1951,下浏阳,进铁路

169 朱淑纯,女,下沅江,招工进城后病夭。

170 师旭南 男         下放桃源

 

171 冯春生 男 1953 下放桃源,进厂后病逝,有儿

172郑新华 女         下沅江 进县城剧团 后回省城……

173 永爱国 女         下沅江 进人汽 晚年病重……

174 尹冬秀 女         下沅江 …… /左丽,女,读卫校当护士

175石大哥 男 1950 下石门 进六公司部老总

176 牛大哥

177 猪大哥     1953

178 夜大哥     1952

179 火大哥     1947?

180 丁大弟     1954 下沅江,招铁路

 

181 安大哥     1949 下沅江,跑尾车

182 淮大哥     1948 下岳阳……

183 罐大哥     1948 下湘西……

184 旗大哥             下郴州,广告策划。

185 然大哥     1949 下安乡,

186 菁大姐     1951 下沅江,

187 静大姐     1951 下湘西,

188 康大姐     1949 下江永……

189 韵大妹     1952 下长沙县…… 

190 湘大姐     1951 下…… 

 

189 灯大哥     1950?下衡阳

190 夏大姐     1948 下湘西靖县……

 

 

二、附问卷题:

(1)作为一个同龄人,你是否认为个人的命运是随着共和国的升迁浮沉而与之同步的?(2)作为一个老三届,你对自己所亲历的磨难以及失落的青春美梦持什么心态?(3)作为一个时代骄子,你怎样评价一百年来我们民族荣辱盛衰的历史进程。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同学资料

(1)       陈继书:男,62岁,长沙市南方摩托车厂退休。196812月下放沅江草尾区大同公社人中大队11队。//患严重糖尿病多年,每天打胰岛素,现因肝癌术后扩散、胆囊切除等并合症入住省人民医院。//家住长沙市雨花区德馨园H3305房。电话:13548725991 //身份证:43010319501007209X //

(2)       李再云:女,62岁,长沙市果菜食品公司退休。6812月—7510月下放常德县断港头公社黄腊溪大队4队。患精神病30多年。//现住长沙市精神病院。丈夫死后儿子也患分裂症,属无工作能力低保家庭。//身份证:430105195005122024 //

(3)       蔡力强:男,长沙市恒隆房产公司退休。6812月—7910月下放沅江共华区新华公社阜安大队4队。//两夫妻因病已下岗多年,023月患右肺磷癌、脑转移癌,在肿瘤医院和湘雅附二化疗和放疗几十次。//家住长沙市雨花区军属新村13101房。电话:13875843965 //身份证:43010319520628203X //现仍在肿瘤医院。//

(4)       曾广毅:男,65岁,长沙市广泉贸易公司退休。6812月—7612月下放沅江南大区南大公社中南大队5队。//夫妻均因病提前病退回家,属单位特困家庭。在农村患血吸虫病,回城后治疗未愈,致脾脏、肠胃出血。01年因直肠结肠癌全部切除,仍在做化疗。//家住长沙市天心区南村港1401房。电话:85126057 //身份证:430103194707063519//

(5)       尹爱国:女,60岁,长沙市人民汽车公司退休。1969年元月下放沅江草尾区大同公社人义大队4队。//患严重类风湿关节炎多年,目前已导致行走不便,几近瘫痪。//家住长沙市开福区水道巷62号东头1号,全家三口人蜗居在仅ffice:smarttags" />20平方米的旧房里。电话:84843019 //身份证:430104195207261528 //

(6)       郭金萍:女,63岁,长沙市捞刀河刀剪厂退休。6812月—73年下放沅江草尾区大同公社乐民大队4队。//98年因患子宫瘤转移将子宫及一个肾脏切除,目前已恶化为子宫内膜癌、左输卵管癌、大肠多中心癌等。//家住长沙市捞刀河刀剪厂宿舍53505房。电话:86673159 //身份证:430121194911159449 //现住湘雅三院化疗。//

(7)       解美如:那,62岁,长沙市外贸仓库退休。6812月—70年下放沅江草尾大同公社乐民大队12队。//97年患膀胱癌至今未愈;丈夫又患胆囊癌扩散至肝癌。//家住长沙市丝茅冲邮电四巷42501号。电话:13337319695 //身份证:430104195001062523

(8)       刘小文:女,长沙市城建局退休。6812月—76年下放沅江草尾区大同公社乐民大队12队。96年患卵巢癌至今未愈,复发数十次,左腿已经浮肿……// 家住湖南开关厂宿舍442403号。电话:13786188659 //身份证:430102195005070528 //现在省中医研究院肿瘤科住院。//

 

(注:此材料由知青友捷及杨某提供,孟晓整理)

——2012-9-20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