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哄死人过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哄死人过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元月2日,2012年湘南第一场雪。人说“老人难过冬”,95岁的满姑母感冒不治呼吸急迫,在满堂儿孙的呼叫声中溘然仙逝。

半年前老父做90大寿时,众亲友都夸他老人家在世兄妹、同席的94岁满姑母和88岁八叔高寿。也确实,4年前去世的双林乡下六姑母亦享年92岁。老父前些年摔伤右腿,除了大病住院头疼脑热都是请附近诊所的李医生出诊。这位60年代老“赤脚医生”见墙上老父90寿庆放大照,大赞众寿星有“长寿基因”,非医药与饮食习惯可释之也……2月过后忽闻李医生本人肝癌死于湘雅医院,想李医生感慨“长寿基因”时巳自知病入膏肓,叹医者“医得了病医不了命也”。告之老父,唏嘘不巳……听李医生赞众寿星时,以为席上饮酒吃肉的满姑母会创造百岁奇迹,却不料于95岁上止步。

接到大表哥打来姑母病危电话后,急忙与堂兄等赶到郊区湘水村见最后一面。乡俗,“老”在外面的人是不能进堂屋摆灵堂的,在医院宣布老年器官衰竭病危后立即接回了家。本地乡俗还有一条,去世的女性“娘家人为大”,必须通知“娘家人”见最后一面。实则见面时病人巳无意识,只是靠她在医院当护士的2个孙媳妇用吸痰机、氧气包维持呼吸而巳……第二天傍晚接到电话,老人巳经停止了呼吸。从偶感风寒送医院到呼吸急迫病逝,前后仅3天而巳!也有邻友说,老人走得快,少受病磨,不磨后人,亦是福份?

满姑母家是修水电站移民湘水村的。她婆家是耒水边梅滩的大地主,满姑爷是旧政权人员,62年前改朝换代时逃回家乡,在历史上著名的“镇反”运动中被枪毙于河滩上。“地主婆”兼“反革命家属”在当地很难立足,刚好乘“大跃进”修水电站移民迁到城郊湘水村,可以说从糠箩跳到米箩里。因为是移民较多的村子,人们的“阶级斗争意识”淡薄,满姑母与大表哥逃到了一个苟安之地(二表哥“大跃进”时从学校混进了工人队伍,表姐因托“奶娘”家长大是“贫农”出身,嫁了富裕的郊区菜农)。下乡插队期间回城我与朋友去满姑母家玩,湘江边钓鱼和林子里打鸟,除了晚上她老人家要去大队部“晚汇报”,似乎没有什么人过份为难“反革命家属”。那年月满姑母家也并不富裕,砌2间土砖房还向我老父借100元钱,自己舍不得吃用但对去玩的侄儿们很大方,总是鱼肉、荷包蛋和米酒招待。用本地土话说,是“忍口谢客”。改革开放后因干农活是一把好手且善于经营,大表哥在村组里当了头面人物。

也是搭帮改革开放与拨乱反正,大表哥的大女儿考上某名牌大学法律系,1986年毕业后分配到本市某区法院工作。得力于她的提携,利用政法系统去本市师范学院招收应届毕业生的机会,把大弟招到检查院工作。后来他因工作出色,被提拔为某区副检察长,因顶住压力和人身安全威胁侦办某派出所长违法贪腐案而选为本市“十大优秀青年”……现在大侄女巳是某区司法局领导,侄儿任某区政协领导,都是县太爷级的干部。而在过去的年代,他们本属“专政”的对象,特别是“关、管、杀”人员的家属。这真应了古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是改革开放给了这些“另册”之人后裔“咸鱼翻身”的机会……

依在某单位退休二表哥意见,按城里规矩搞个三、五天悼念活动就送老人上山(郊区农村未禁棺葬)。但今非夕比,2位县太爷级官员的老太爷、大表哥坚持要行隆重丧礼,二表哥及家人只得依从。停灵之日起,大表哥就依乡俗请“地仙”看日子,决定9日之后才出殡。依照满姑母遗愿归葬梅滩老家,大表哥与当区政协领导的儿子驱车找到当地村支书接洽,商定归葬事宜及“地仙”用罗盘选风水之地。

依乡俗,逝者“娘家人为大”,“盖棺论定”的盖棺红毯与祭幛需娘家人送。乡下退休教师堂兄(八叔之子)电话找我商量,是否2家合伙以娘家人名义送上这些祭礼?我自当认可,说“金山银山”由你在乡下订做,我与你分摊费用如何?比照前2年双林六姑母仙逝,娘家人要送“龙灯”,我与他分摊事办理。至于“盖棺论定”的盖棺红毯,一年前88岁八婶乡下去世,我当“代告侄儿”曾蒙乡下退休老教师八叔赠送一床大红绒毯,是八婶娘家人送的盖棺红毯。我有些嫌弃,但八叔和族人却说那块绒毯质地好、高寿老人盖棺后的吉祥之物,不容推辞,只好带回丢在杂物间。问堂兄可用否?堂兄说他老爹说盖棺红毯不过是“哄死人过街”之物,你未用过,为何不可?于是敲定,以我老父与八叔这娘家2兄弟名义送祭礼,那“哄死人过街”的九成新红毯由我家送,祭幛由堂兄送,“金山银山”和花圈、礼花等2家共送……并约定我家丧仪不要超过他家,都以老兄弟名义各送千元。凭心而论,这盖过棺的红毯再盖一次棺是否不恭心有忐忑……再想既然不过“哄死人过街”之物,也就抬柩上山用那么一阵,做给活人看的仪仗而巳,无什大碍?

(“代告侄儿”乡俗,见我2010年发湖知网《糟粕或粹美——湘南乡村“白喜事”谈》http://2010.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8&ID=60260&page=17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灯火作了几日娘家人。辛苦大大的。如此奢华葬礼。如从政治上讲可谓是翻身之举。也合时下农村之潮流。只是伤财除外。劳累也受不起。
shebdate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9# 老灯火

   确实是河东河西,你满姑的后事办的如此风光,是过去年代想都不敢想的。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8# 哥巴 那些繁文缛节,还真有些名堂。一年多前参加八婶丧礼,初次接触了一些。把“代告侄儿”经历发 ... 老灯火 发表于 2012-1-14 10:33

 

    你们那里的“坟堂班子”,就是长沙的“弹四郎”哟!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1# 般若

般若好!希望不再有那些“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瞎折腾,国人皆过上长治久安的好日子……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孟晓 发表于 2012-1-14 00:10

孟晓兄好!希望国家自79年拨乱反正后沿着发展民生的轨道前进,不再搞群众斗群众的瞎折腾,则是国人之福!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怎么做都可以理解,替死人出口气,活人争个气。似这等繁文缛节,我是不要的好,折 ... 曾海燕 发表于 2012-1-13 22:07

谢谢理解!其实作为亲戚我对大表哥家的排场亦不以为然,但想到特殊的历史背景,也许有他们的理由……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8# 哥巴

那些繁文缛节,还真有些名堂。一年多前参加八婶丧礼,初次接触了一些。把“代告侄儿”经历发本地论坛,还有些网友说这些“坟堂班子”的套路可申遗呢!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从物质排场上说,确实够豪华的了;甚至有些浪费。不过以死者的经历的原因,死者家人将葬礼办成政治性正名大 ... 另类人生 发表于 2012-1-13 15:48

我与许多朋友一样,对如此大操大办不以为然。但想到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也许大表兄家有他们的主意吧?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6# 唐青

 

谢谢关注话题。我们这也有许多当年逃到新疆的,比如有位在哈密农x师的老太太,前些年在台湾巳有家室的老公返乡探亲,老太太携前夫生的1子1女赶到湖南相见。这老太太真不容易呵!所幸她子女争气,一个是兰大教授,一个是医生……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5# 夜深人静

 

夜深兄好!回想当年人为地把人划分不同的族群(不同的阶级),是何等的荒谬!即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各阶层的民众亦在不断“洗牌”,所谓“富不过三代”,哪有一次“土改”划分阶级成分定终身,且祸及几代者?

我曾在4年前夜深兄在茶座发的回忆插队双林乡下文章后跟帖,我有个姑母就在你插队大队隔壁的珍珠村,在大房里姊妹中排第六,我们叫六姑。六姑解放前嫁的老公虽不比满姑母嫁的老公家富裕,却也有些田产的。但六姑父早死,家业败落,解放时只划了个下中农成份。我的一位表兄还当了多年的大队书记。2姐妹间政治地位何等悬殊,但并未妨碍六姑常去满姑家走亲戚……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4# 七星相伴

 

七星兄好!关于总设计师的是非功过,后人自有评说。个人认为,79年的拨乱反正,取消阶级斗争路线对中国近年经济发展起了关键作用!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3# 老灯火

        风水轮流转!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怎么做都可以理解,替死人出口气,活人争个气。

似这等繁文缛节,我是不要的好,折腾活人。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乡下葬礼,繁文缛节,但也算非物质文化遗产哦。久居城市,到我们这辈全不懂了。
停灵九日,后人不怕辛苦,孝心难得。

以前受苦受冤,今天喊喊,可以理解。我好友的爸爸二十多年前去世时请乐队吹吹打打了一阵,他说是喊喊冤啊!好友妈妈是老师,五十年代随丈夫从长沙调(丈夫被贬)到那个县城时,长沙的学生打着队旗相送。文革中小县城极左,被打死后人都不知道埋在哪里……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从物质排场上说,确实够豪华的了;甚至有些浪费。不过以死者的经历的原因,死者家人将葬礼办成政治性正名大会之嫌了...
另类人生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楼主的堂兄弟们不见得是个有钱的主子,虽然有个一官半职但作为工薪阶层并不是个能挥金如土的人。他们是为了自己父母辈们一辈子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而为之!这种心情我们是很能理解的。我有一个姑母也是与楼主的姑母遭遇相似,她几个儿女,因为不愿饿死打死,老二13岁就外出讨米逃命,几十年一直未有音讯。直到疯狂年代结束,他从新疆带回了贤惠的新疆妻子和儿女看望他母亲我姑母,一声“妈妈”喊得所有人嚎啕大哭,几个人齐刷刷跪在了母亲面前......姑母93岁辞世时,他在新疆已经是事业腾达的能人了,他无偿地大请邻村队所有人家吃了13天流水席,每天40多桌。他说为了父母和自己一辈子所遭受的非人折磨,他愿意这样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啊,在任何时候做事都不要做得太绝了哟!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 老灯火


  高寿,值得庆贺的白喜事,但可谓豪华葬礼了,人死不可知晓,只是生前期盼。其实,无论葬礼有多豪华,场面有多热闹,都是做给活人看的,正如“哄死人过街”,逝者不可能感觉得到。

 

   现在乡下,白喜红喜事,一个个攀比,纵观各地葬礼的体面及豪华程度,实质比实力,比面子。让活人衡量儿女孝与不孝所谓的一个鲜明的“标准”。不少的儿女在老人生前,并不孝顺,甚至关于负担老人生活斤斤计较,兄弟反目成仇。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与不孝不是老人过世后来衡量的,而是在老人生前儿女是否为其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儿女们在老人生前真正尽了孝道,也就问心无愧了,才是真正的感恩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尚若不是孝顺儿女,老人逝后葬礼再隆重也无法弥补逝者生前酸楚和自己灵魂深处的内疚。

 

   厚养薄葬,逝者安息,生者无憾。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但愿共和国不再有上世纪50、 60、70 年代那种恶梦。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