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牛走四方】千年都江堰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2200多年来,都江堰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成都平原能够如此富饶,被人们称为“天府”乐土,从根本上说,是李冰创建都江堰的结果。置身都江堰,只有感叹崇敬的份。

 

PB085028.jpg

 

 

PB085027.jpg

 

PB085024.jpg

 

 

 

 

PB085057.jpg (87.9 KB)

PB085057.jpg

PB085026.jpg (30.15 KB)

PB085026.jpg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鱼嘴分水堤: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飞沙堰:

  “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宝瓶口: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PB085068.jpg

 

PB085080.jpg

 

PB085064.jpg

 

 

 

 

 

PB085094.jpg (83.64 KB)

PB085094.jpg

PB085110.jpg (125.65 KB)

PB085110.jpg

PB085027.jpg (47.75 KB)

PB085027.jpg

PB085054.jpg (110.67 KB)

PB085054.jpg

PB085057.jpg (87.9 KB)

PB085057.jpg

00e93901213fb80e5d3a0c6f36d12f2eb838949a.jpg (7.03 KB)

00e93901213fb80e5d3a0c6f36d12f2eb838949a.jpg

0e2442a7d933c8954398f5c3d11373f0830200a7.jpg (9.73 KB)

0e2442a7d933c8954398f5c3d11373f0830200a7.jpg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