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鲁镇还是要去一下的

 

 

【原创】鲁镇还是要去一下的

 

我心目中的绍兴,是由乌毡帽,乌篷船,孔乙己,茴香豆,百草园,祥林嫂,鲁镇等组成的。因为上中学后,每个学期的语文书里都有鲁迅文章,有些课文段落要求背诵,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比如《药》。读过了鲁迅文集,绍兴,就像是一个没见过面的熟人,一位相距遥远的近邻。我去绍兴,是奔着鲁迅而来。

 

走进绍兴,古城的面貌,内涵,精神,颠覆了我心中先入为主的印象。那是一种需要慢慢琢磨理顺的宽大心情,感觉到有一种精神在渗透,包容,启发你,然后提醒,穿透,臣服你。

 

坐在百草园的石凳上,看斜阳掠过墙根的荒芜,看到春夏秋冬时光的荏苒。重复的日子令人留恋,但它们毕竟是在重复。会稽山,是否还是公元前两千多年的读音?蕺山的蕺字,查字典才知道它是一种野菜,就是鱼腥草。可是我更感觉它去掉了草头,收敛收藏,戢翼戢怒,载戢干戈,影印着勾践的卧薪尝胆韬光养晦。

 

绍兴建设得很好。春夏之交,又是大自然盛装出镜的季节,如锦上添花。大街小巷,特别干净。清晨和夜晚,很是安静。大多数景点集中在越城区内。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抬脚就到,每个景点都会让你有新发现。只是觉得时间不够,脚也走累了。

 

鲁迅故里是绍兴一块旅游名牌。它包括鲁迅祖居,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寿家台门,百草园,稍远点,有土谷祠,及比土谷祠热闹多了的长庆寺。

 

走近作家的生活圈子,走进作家笔下的风情,是文学爱好者的兴趣,愿望和快乐。亲眼看到了蕴育那么多故事的这片土地,不由得会激动兴奋。激动之余,细细寻觅,细细体味,带着解密的好奇。会发现一切都很陌生,一切又都很普通。你的所见所闻,他的所见所闻,大致都相差无几。那翻腾的湖海原本在作家心里。想走近走进,并不是就可以走近走进。

 

我在故里找着鲁迅。幽暗的长廊里,飘动他的身影。卧室的墙上挂着他的相片,目光冷峻地注视着自己写作第一篇小说时的桌椅。祖居小堂前曾站着少年朋友闰土。土谷祠门槛上坐着阿Q。祖母给鲁迅讲故事的雕像,栩栩如生。故居门前小河流淌,站在河边沉思的可是鲁迅?古轩亭口!几次经过时,我都浑身一紧。那血腥一幕,让作家产生灵感,留给了中国人刻骨铭心的纪念。多少风雨之后的阴晦,多少踌躇不定的流连,多少煎熬的心事,多少思虑的结晶,一生心血付出,才有读者共鸣。欣赏和写作都承上天恩赐。有梦想,才会有跋涉。一路走来,山高水长,山穷水尽,柳暗花明。

 

乌毡帽和乌篷船,就像舞台背景一样被搬到故里狭窄的水巷里。我明知故里经过了打造,可我还是入戏了。那热闹、堂皇、阔多了的咸亨酒店,也不妨碍我走回孔乙己时代的冷清之中。茴香豆也吃了。老头说,这有什么味?还卖这么贵。我说,孔乙己是个穷人,赊酒喝的,他吃的东西,难道你指望它有多么好吃?让我韵味的是那段光阴。三味书屋让我心中一动。天色晦暗。规定的参观时间到点了。工作人员声声催促。这一些都没有影响我的遐思。

 

我站在书屋大门的栅栏外,看到老师的座位,是一张八仙桌,上面有一条戒尺。老师不会轻易打学生的手板心。也不会打很痛的。但是上了学的小孩有自尊心了,不听老师的话,挨了打,很丢人。还有同学在场看见。打在手上,痛在心里。被老师打了,非同一般,留下终身记忆。知道丢脸了,有了羞耻之心,才能立于社会,立于人前。这一条戒尺,威胁着儿童,开始人生这场残酷游戏。为什么要这样呢?大家都这样,你不这样怎么行?你不这样你就要一辈子挨打了。你这样是为了不挨打而且去打人吗?寿老师早不在了,即使他还在,也不可能回答得出我这个问题。他需要去问他的老师。而老师还有老师。他们不需要回答我的问题。只有我回答问题的份。

 

小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一隅,那里光线更阴暗些。哎,可怜的孩子,对书屋怀有天然的抵触和恐惧。他百般无奈,尊崇父母之命,踏进书屋门槛。那是怎样的一刻,一脚在里一脚在外,他数次回望着他的百草园,多么不舍那些蟋蟀,覆盆子和木莲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先生有大段的这些关于童年的深情的写意,他就这样走出了童年的百草乐园,跨入了他一代文豪的受命之地。若干年后,他呐喊道:歪歪斜斜的每页历史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

我不觉筛了一个冷噤!

 

我在周恩来祖居纪念馆里抄了一份名单,全是绍兴名人,绍兴人如数家珍:夏禹、勾践、范蠡、马臻、嵇康、王羲之、谢安、贺知章、范仲淹、陆游、王冕、王阳明、徐渭、王思任、刘宗周、秋瑾、鲁迅、蔡元培、马寅初、竺可桢、范文澜、朱自清、钱三强……四十多人。录于此者,只是其中一部分。

一长串名字,个个如雷贯耳。

 

在时间的轴线上,他们先后震撼绍兴,风烟滚滚,英雄际会。历史在跳跃,文化纵横。这是怎样肥沃的一方水土,厚积着中华何等灿烂的文明,它就像是一块铺天盖地的海绵,储满了精华元素。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会稽山下的大禹陵,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四千年来,拜赐它源远流长,护佑子孙兴旺发达。位于蕺山小街的题扇桥,是我清晨散步时不经意间发现的。它特别亲切,就像是一座江浙的外婆桥。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王羲之来到这桥头,听到了卖扇老太抱怨生意冷清,他接过扇子就在扇面题起字来。他竟然随身带着笔筒。老太不识金镶玉,嘟囔道:你这个人,我本来生意就不好,被你一顿乱写乱画,还有谁来买它?结果很快被抢购一空。很喜剧,很生活。我亲近到的,不是声名赫赫的兰亭集序的作者书圣,而是一位和善的充满童心的长者。

 

贺秘监祠毗邻周恩来祖居。据考,周敦颐是周家老祖宗。这样伟大的两位历史人物,真是近邻吗?当年这条路肯定不会是叫做劳动路。劳动路,人民路,解放路,这些解放后起的街名,每个城市都有。所幸,绍兴还有姒家村,王衙巷,山阴路,蕺山街。戏说一下,在这条闹中取静的洁净的小街上,北头,贺秘监大户台门吱呀推开,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贺知章,对从南头豪门进出的周家小童颌首微笑。小孩看见不认识的人很好奇,仰着头左看右看,笑着问,你怎么这样老呀?你怎么会在这里?祖上有钱的官宦人家真多啊,数不胜数,引无数后人竞相乐道。回到山阴老家的贺知章,将一腔哀婉备至的沧桑情怀,以欢乐场景予以表述,《回乡偶书》,千古传诵。两百多年后的周家世孙周敦颐才在一个叫星子的县里,著作了他的名篇《爱莲说》。他唏嘘感叹,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行,就如同莲花出污泥而不染那么难。

 

兰亭群贤毕至,曲水流觞。始皇帝南下东湖,秦望饮马。龙山依然浓密,就像两千多年前勾践在时一样隐秘。1985年,在距离鲁迅家一箭之地的沈园,有重大考古发现,扒开地皮,挖地三尺,惊现唐宋时期很多遗迹,唐朝池塘,宋代水井,古亭的座基。陆游的《钗头凤》,在断壁残垣上赫然入目,错!错!错……绍兴满大街都是古迹。

 

我对绍兴网友贺继昌说,您介绍的景点,我基本都去了。剩下这点时间,我想,鲁镇还是要去一下的。不知它在哪里?

老师笑着说,没有什么鲁镇。绍兴就是鲁镇。

哈哈,鲁镇,我阿Q了。走进绍兴,才知道那是历史的一片树叶。

绍兴就是一片古朴繁茂的森林。

 

我匆匆地走入这森林中。几千年的文化啊!每个名人都是一本书。每个名人都有一摞书。纷纷著作等身。传奇灵动,笔笔风来,层层空到。好好读书吧。为什么不好好读书呢?可是,好好读了书是不是就行了?为什么有人生识字糊涂始一说?火可画,风不可描,冰可镂,空不可斡。如果单是读书就有了人生意义,那真是简单透了。不,须得亲历亲为,烂熟于心,等待心神认可,然后领悟得到。

 

会稽山郁郁葱葱,风吹树动,可是远祖的行踪?想起王思任的话,天下之宝,当为天下护之也。我扪心自问。耳际却传来大禹陵悠长而浑厚的钟声。

 

2012-5-16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好文,仰止!欣赏它,犹如上了一堂历史课,又犹如上了一堂文学课。钦佩之余得一警示:我等呀,这书读的还是太少

 

了点哦!

 

        谢谢东乡妮娜君!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 东乡妮娜

 

——多日不见妮娜姐(美文)啦!

       拜读了!你总是会拿出精致的丰富的东东,给人眼前一亮!

       还在江苏?呵呵呵,证明湘潭火车还没通……

_凤凰博客:http://blog.ifeng.com/2471114.html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鲁镇还是要去一下的】唤起了我的回忆。十多年前,去过绍兴,留下很深的印象。去过鲁迅发蒙的课堂、坐过乌篷船、进到那因孔乙己而扬名的咸亨酒店,装模作样的喊一碗酒喝,来一盘茴香豆。绍兴历史底蕴深厚,志士名人数不胜数,想起忧国忧民的秋瑾,想起秋瑾那首“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拜读了妮娜的美文,欣赏了!

让每个人在太阳下都有一个位置。
让每个人在太阳下都有一个位置。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 东乡妮娜

     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千百年来,绍兴涌现了无法细数文华四溢的名人和肝胆相照的英雄。从大禹到秋瑾,从贺知章到“俯首甘为儒子牛”的鲁迅,从王充到“学界泰斗”蔡元培……他们,为后人所敬佩。正如东乡尼娜所言:“走进绍兴,才知道那是历史的一片树叶。绍兴就是一片古朴繁茂的森林。”是啊,绍兴名人多,多得像天上的繁星,愿绍兴名人精神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没去过绍兴,就觉得绍兴即是鲁迅,绍兴被鲁迅遮盖了;去了以后,才知道“绍兴就是一片古朴繁茂的森林。”“我想,鲁镇还是要去一下的。不知它在哪里?贺老师笑着说,没有什么鲁镇。绍兴就是鲁镇。”鲁迅,你是过于强势了,那些人物,有几个不比你更光彩夺目?却被你的虚构一网打尽,让世人只看见一个千古风骚的阿Q!我想,绍兴现在一定在努力挣脱鲁迅,还古城原来面目,或者一个崭新的现代城市。

      妮娜姐的文章益发好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绍兴,扑面而来的人文气息,还有那淡淡的书卷味......
开心上网,平心做人。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 东乡妮娜

   “我心目中的绍兴,是由乌毡帽,乌篷船,孔乙己,茴香豆,百草园,祥林嫂,鲁镇等组成的。”其实,绍兴的组成你说的仅仅是鲁迅书中的一点,鲁镇的人物并不能代表绍兴的全部,历史上其实不叫鲁镇,是绍兴城边上的一条小街,昔叫都昌坊口,因了鲁迅文章中常以鲁镇称谓其出生地,也许更多的是为了商业利益打出名人的招牌,吸引各地游客为目的而改为鲁镇了。

 

   2000年去过鲁镇,入口处是一座很大的石牌坊,上书“鲁镇”,据说是鲁迅先生的手迹。镇门外是鲁迅坐在藤椅上的青铜雕像,颇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之神韵。 这“鲁镇”是江浙典型的白砖黑瓦构建、让游人仿佛走进了一个旧时“人家尽枕河,楼台俯船楫”的水乡泽国,其实,这个“古镇”是新的,旧的已不复存在。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如果单是读书就有了人生意义,那真是简单透了。不,须得亲历亲为,烂熟于心,等待心神认可,然后领悟得到。”意味深长的读书哲理,学习了。谢谢东乡妮娜美文!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 东乡妮娜 :谢谢东乡妮娜的精美散文,让我见识了东乡妮娜灵动隽美的文笔和底蕴深厚的雅趣。是的,鲁镇还是要去的,绍兴也是要去的。我想去看社戏,并且用手撮着吃罗汉豆;我想去百草园中将何首乌藤拔起来扔到墙外边去,想去分享孔乙己的茴香豆,想去阿Q的土谷寺歇歇凉,想看看被祥林嫂捐为替身而又被她砍破的门坎……。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和故事了,带给人多少憧憬和记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文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作者的底蕴剩厚;章之所以如行云流水,是因为楼主落笔时舒展自如。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 东乡妮娜

 

       鲁迅,你是过于强势了,那些人物,有几个不比你更光彩夺目?却被你的虚构一网打尽,让世人只看见一个千古风骚的阿Q!我想,绍兴现在一定在努力挣脱鲁迅,还古城原来面目,或者一个崭新的现代城市。

 

 

        东乡妮娜笔下的绍兴让没去过的我兴趣冲冲,看来是要创造机会去拜读一番。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绍兴这块弹丸之地诞生的名人确如一片繁茂的森林,令人仰视。而更令我陷入糊涂的是,为何鲁迅的名声能盖于他们之上。是强势吗?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谢谢妮娜姐的美文,读文如见其人,好亲切!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 青石

       青石朋友你好!谢谢你的首页赠帖。谢谢你的鼓励。你的《六十余年的心路历程》1-7我都看了。正像同一首歌里唱的,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你的经历,你的奋斗,你的心态,很了不起,佩服你。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3# 二马

       二马你好!谢谢你的关注。是呀,湘潭站竣工还是遥遥无期。问候你的女儿,祝你的小外孙长得伶俐可爱。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4# 麓山远眺

       麓山朋友你好!谢谢你!秋瑾的雕像,纪念碑都在中兴路,古轩亭口也在附近。现在是闹市了,一百多年前可能是郊野。绵绵秋雨,伴着寒冷秋风,天空一定是昏黄的,大地没有了生机……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特别神圣。辛亥革命整整一百年了。向前进总得有先行者。秋瑾她一年轻女子,让天下人敬仰,是绍兴的骄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8# 夜深人静

“我心目中的绍兴,是由乌毡帽,乌篷船,孔乙己,茴香豆,百草园,祥林嫂,鲁镇等组成的。”其实,绍兴的组成你说的仅仅是鲁迅书中的一点,鲁镇的人物并不能代表绍兴的全部,历史上其实不叫鲁镇,是绍兴城边上的一条小街,昔叫都昌坊口,因了鲁迅文章中常以鲁镇称谓其出生地,也许更多的是为了商业利益打出名人的招牌,吸引各地游客为目的而改为鲁镇了。

 

   2000年去过鲁镇,入口处是一座很大的石牌坊,上书“鲁镇”,据说是鲁迅先生的手迹。镇门外是鲁迅坐在藤椅上的青铜雕像,颇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之神韵。 这“鲁镇”是江浙典型的白砖黑瓦构建、让游人仿佛走进了一个旧时“人家尽枕河,楼台俯船楫”的水乡泽国,其实,这个“古镇”是新的,旧的已不复存在。

 

    夜深版主你好!谢谢你的鼓励!

    说是现在还鲁迅本来面目,也是叫走下神坛吧。入口处的鲁镇石牌和坐在藤椅上的雕像都没有了。他外婆家安桥头村也不打鲁镇这个假名号了。在原址东昌坊口,投入了重金打造故里,修旧如旧,一水的青瓦粉墙,砖木结构的房子 。

    我只写了我印象特别深又有感情的一点,很片面,很肤浅,主要想抒发一些自己的情感。连鲁迅笔下的鲁镇都只能是绍兴的一片树叶,我的小文,就是一粒飞尘。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6# 大队部

       没去过绍兴,就觉得绍兴即是鲁迅,绍兴被鲁迅遮盖了;去了以后,才知道“绍兴就是一片古朴繁茂的森林。”“我想,鲁镇还是要去一下的。不知它在哪里?贺老师笑着说,没有什么鲁镇。绍兴就是鲁镇。”鲁迅,你是过于强势了,那些人物,有几个不比你更光彩夺目?却被你的虚构一网打尽,让世人只看见一个千古风骚的阿Q!我想,绍兴现在一定在努力挣脱鲁迅,还古城原来面目,或者一个崭新的现代城市。

 

           大队部友你好!谢谢你!你的帖子真好啊,很深刻,很涵盖,很空灵。西岭他说为什么。等会我还要和他说。鲁迅长孙周令飞说,还原鲁迅和普及鲁迅,让鲁迅回到以前的本来面目,是我们多年来努力的方向。就是你说的那意思。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7# 雨后斜阳

       斜阳友你好!谢谢你的关注。是的,绍兴很有底蕴,可是不露声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9# 常青苗

       常青苗朋友你好!谢谢你的关注。是的,这几句是读书心得。因为不是文章主题,故没有展开,写得很简略。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每次看妮娜的文章,总觉得文中有着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博大胸怀,有忧国忧民的气度,文如其人,我想如若妮娜生于清末民初,恐怕也会成为秋瑾的同道之人。好文欣赏拜读了!
但愿人长久,聚散总随缘。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