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桂滇之旅十二 —— 蒙自

 

           11 月 3 日

    知道蒙自,还是很小的时候听父亲说的。后来学近代史知道蒙自有很多个第一。公元1886年,云南省第一个电报局 —— 蒙自电报局正式成立。1887年,清政府与法国签署《中法续议商务专条》,开广西龙州和云南蒙自为通商口岸,这是云南省第一个通商口岸。1889年,设蒙自海关,这也是云南省第一个对外关口。1896年,蒙自海关开始设寄信局,次年改为大清蒙自邮政总局,自然也是云南省第一个邮政局。
    说起“第一”,一般总是代表荣誉和骄傲,但蒙自在近代史上的诸多第一,背后却是斑斑血泪和奇耻大辱。
    蒙自有上万年人类繁衍活动史,也有2100多年建县史。蒙自的得名虽无定论,但蒙自战略地位重要,2000多年来一直隶属中央政府是不争的事实。
    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有两条著名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大通道:“北方丝绸之路”和“西南陆上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广为人知,而包括蜀身毒道、通安南天竺道、澜沧江湄公河通道三条大通道的“西南陆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却比“北方丝绸之路”要早得多。
    蒙自是“通安南天竺道”上的重要商埠,经此有两条通道可南下经越南出海与海上丝绸之路汇合,然后过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等地到达印度。这条古丝绸之路的便捷畅通和蒙自的重要地位,外国侵略者好像比中国满清政府看得更清楚。因越南主权而起的中法战争结束后,清廷被逼与法国在北京签订《中法续议商务专条》,蒙自成为中法之间的“约开商埠”。于是诸多第一纷纷出笼。
    平心而论,蒙自被迫成为云南最早对外开放的窗口,大量欧、美外国客商和大批江浙、两广外省商贾沿着这条古丝绸之路纷至沓来,给蒙自带来了弦歌悠扬,万家灯火。但繁华掩盖不了血腥和耻辱,如果后来世界形势不起变化,蒙自成为外国侵略中国的跳板、桥头堡,什么都有可能。基于对蒙自的复杂感情,昨天看了新城区,对正在建设的以蒙自为核心的蒙(自)个(旧)开(远)—— 滇南中心城市,大蒙自有了一点感性认识。今天想走进过去,了解一下人文历史,看看100多年前,蒙自究竟有些什么。
    蒙自新、老城区间是环形线公交车,谈不上哪儿是终点。我们上车后向司机讲要看过去的蒙自租界区,车上就有热心的乘客在合适的地点告诉了我们下车。下车的地点离一个菜市场不远,我们先去看一下最贴近普通市民生活的地方,顺便也买点有特色的小吃充一充饥。黄瓜、西红柿可以当水果,白果、松籽很便宜。最好的是石榴。昨天在汽车站买了两个,又大又红,酸甜多汁,还很便宜。我一直认为石榴是西域传过来的,以为蒙自的石榴要靠外地贩运。今天才知道,蒙自是石榴之乡,有万亩石榴园。
    我认为,看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首先要看它的建筑。建筑可以最直白地展现当地的文化特质。而对蒙自这样一个地方,除了民俗建筑,还要看那些带有“第一”特点和印迹的老建筑。接下来,穿街走巷,我端着相机专门找老房子、旧房子,哪儿陈旧拍哪儿。哼,这要放在30多年前,我的行踪很快就会被人警惕地发现,被认为是不怀好意,别有用心,是一个黄皮肤的“安东尼奥尼”。
    在街边看到一个古色古香的门脸,旁边还钉有牌子叫“王家大院”,走进去想拍几张照片。谁知这儿现在已经被人租下来开了茶楼。如果不破费喝茶,不准拍照,而且毫不通融。
    看到马路边有一家门脸较大的“中国电信”,我想,电信和邮政以前是一家,那个云南省第一个邮政局,大清蒙自邮政总局的旧址会不会在这儿呢?走进营业大厅问,任我怎么解释,没人能讲清。我转到电信局的后院,看到几栋较旧的老房子,认为有点门。里面的保安不错,同意我拍照,但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大清蒙自邮政总局。只说那栋很高大的电信大楼机房,是拆了以前的老邮局在原址上新盖的。
    玉皇阁比较容易找到。这是一组由玉皇阁,建阳会馆中殿,县衙大堂等组成的古建筑群。玉皇阁始建于明代,三重檐歇山顶,穿斗与抬梁相结合,正方形木结构,高大雄伟。与两旁清初建的东、西阁并排横列,史称“三峰插云”。玉皇阁可以进去瞻仰神像,投功德钱。后面的建阳会馆清初始建在别处,近年因为城市改建,为了保护,整体搬迁到玉皇阁后面来了。建阳会馆中殿正在维修,不能进去,但外面的木雕极为精美。会馆后侧还在一片空坪上刻划有当年蒙自县城关镇的地图,这对我寻找古迹很有帮助。

 

 

   DSCN4402.jpg

 

 

   DSCN4412.jpg

 

 

   DSCN4417.jpg

 

 

   DSCN4422.jpg

 

 

   DSCN4423.jpg

 

 

   DSCN4427.jpg

 

 

   DSCN4433.jpg

 

 

   DSCN4434.jpg

 

 

   DSCN4440.jpg

 

 

   DSCN4445.jpg

 

 

   DSCN4446.jpg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我们还看了一条正在修复的石板路,但我怀疑它是为了重建一处仿古建筑而铺的路。我们走到“周家旧宅”门前想进去看看。这是旧时蒙自豪绅周柏斋家旧居,建于民国初年。南北向,单檐硬山顶木结构住房与园林结合的四合院建筑,计有主房两院,东侧房两院,共四进四院90间楼房。院内和大门方形石柱上刻有对联19副。东侧院名为“颐楼”,1938年西南联大文法学院迁蒙自时,周家腾出房子给女生作宿舍。因楼高风大,同学们又忧国思乡,常彻夜听风,难以入眠而称它“听风楼”。它既是高层次的民居又是保存完好的纪念性建筑。可惜我们转过来,包过去,几乎绕了一个大圈,就是没法进去。只有从门旁石刻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上看到了上述内容。
    我们在一处古旧的朝门前拍照时,恰好这家女主人卖完豆腐回家来了。她没有阻止我们拍照,而是热情邀请我们到院内屋里看看,让我们大喜。院落不大,二层小楼也很小,房子虽然又黑又旧,但透过时光沧桑,仍能看出当年的精美模样。女主人介绍说,祖上曾经开有采石场,赚了很多钱,修了一座大宅院。但原有的旧宅大部分都拆了,只剩下这点房子,现在靠她们做豆腐卖也拿不出钱来维修。看得出,虽然旧宅住起来很不方便,但女主人很珍惜这处祖宅,也很为家族过去的风光而骄傲。我望着这座位于城改新旧交界处的院落,宽女主人的心说:这座院落很精美,一定会被作为有代表性的古民居保存下来,那时,政府会帮助她维修改造房屋的。我说的时候底气很足,女主人也很高兴。我不是政府官员,也不是规划部门。虽然现在外墙还没有出现那个比比皆是的大“拆”字,但我说的话会应验么?阿门!
    南湖北路有一幢黄色的法式转角二层楼房,叫哥胪士洋行,蒙自的百年变化,牵动着哥胪士洋行的前世今生。
    1903年修建滇越铁路时,大量的欧洲技术人员和工人涌到滇越铁路的修筑热潮中。希腊人哥胪士兄弟原为筑路员工,但他们很快发现了铁路修通后的前景和商机。兄弟两人筹资在蒙自南湖边盖了一幢欧式风格的房屋,在此销售五金零件及日用品,开设客房。借助滇越铁路这个国际大工程的天时地利,哥胪士兄弟生意日渐兴隆。1910年,当地官员以希腊与我国未立商约,无通商权为由限令其停业。哥胪士兄弟以出存货为由索赔未果。翌年辛亥革命蒙自兵变,哥胪士洋行被焚,哥胪士兄弟借此得国民政府赔款4万元,洋行得以扩建,通商权也获得通过,兄弟俩的生意越做越大,获利越来越多,在众多洋行中被评为当时最守信用的洋行。
    抗日战争爆发后,西南联大入滇。1938年4月,文学、法学两院师生分路抵达蒙自。空置的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旧址大院,被用作分校的课室和办公机构;单身教师和学生就住在临近湖岸的哥胪士洋行楼内。战事日紧,日军轰炸蒙自,看着危险来临,兄弟俩跑到了越南海防摇控指挥。1940年日本入侵越南,滇越铁路中断,蒙自从此封关,哥胪士洋行也寿终正寝。兄弟俩也回到同样战乱的欧洲,而其留下的房屋由地方政府无条件接收,先后用作民国政府中央银行蒙自支行、县卫生院等。。。。。。
    百年过去,给国人留下酸辛苦辣的哥胪士洋行始终没有恰当的“名分”。继而,有人看中了这幢异国风情的房子,保留原风格,从越南等地搜集了大量老照片贴在墙上,取名为“哥胪士酒楼”,让其发挥餐饮功能体现商业价值。又是几年过去了,蒙自成为了红河州州府,追寻蒙自历史、挖掘蒙自文化的呼声日盛。一来二去,政府决定对其进行修缮,将哥胪士洋行作为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陈列馆。让其发挥文化、教育功能,体现社会价值。于是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但不管怎么变化,一问“哥胪士洋行”谁都知道,“哥胪士洋行”几个字,恐怕会成为蒙自人永远的记忆。
    我们徘徊在昔日“西南联大”的校园里,很想进室内看看,尤其想登楼看看闻一多先生的旧居“何妨一下楼”,遗憾的是未能如愿。我们只有伴着“刚毅坚卓”的校训,夹杂在千里迢迢来蒙自的西南联大师生雕塑中,远望南湖堤畔,树绿花红,感悟当年办学之艰难,聆听师生吟诗作句,弦歌不绝。
    南湖旁的“法国花园”,是蒙自又一处尽人皆知的景点,原是意大利政府的驻蒙自领事馆。意大利领事馆迁出后,由法国委派的铁路监督衙署入住,俗称老铁路总局。因为这幢充满异域风情的二层小楼里常常莺歌燕舞,交杯换盏,加上小楼周围种了各色各样美丽的花,所以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法国花园”。不知几十年里这幢小洋楼经历了什么,依然保持完好。近年被人承包,改建成一个酒吧。酒吧完全按欧式设置,酒柜上主要陈列的也是洋酒,与原先的建筑风格也还匹配。我们望着南湖,不禁感叹,只要不是殖民化,有点异国情调点缀一下风景还是可以的。
    看到湖对岸隐约有一座钟楼,我们猜测会不会是老海关旧址。走近一问,才知道这儿现在是南湖公园的“墨脱酒馆”,至于“墨脱酒馆”这几座像老建筑的前身是什么,老板不清楚。但她告诉我们,法国花园边那一线红墙里就是老海关。我们兴冲冲地走到老海关门口,又一次遭遇大门紧闭。
    现在到处都在大力倡导旅游,今天在蒙自吃这么多闭门羹有点意外。从墙头可见老海关的屋顶,却无法走进这一处凝聚了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建筑,零距离回望一下历史。也许历史是要翻到新的一页了,老蒙自的过去是要悄悄隐退了。我只能停下脚步,沉思良久,手抚斑驳陈旧的几块牌子,望着“蒙自大清邮政总局旧址”“蒙自海关旧址”“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教室旧址”这几个承载了厚重历史的词句,仰天长叹。

 

 

   DSCN4449.jpg

 

 

   DSCN4453.jpg

 

 

   DSCN4456.jpg

 

 

   DSCN4457.jpg

 

 

   DSCN4458.jpg

 

 

   DSCN4461.jpg

 

 

   DSCN4465.jpg

 

 

   DSCN4467.jpg

 

 

   DSCN4472.jpg

 

 

   DSCN4474.jpg

 

 

   DSCN4478.jpg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蒙自紧挨着个旧,交通很方便。我们离开蒙自后,很快就乘车到了个旧。
    个旧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群山环抱中,金湖镶嵌中间,是一个真正的气候湿润、四季如春的地方。据说红河州州府迁到蒙自,很多人就不愿意把家搬过去。我之所以要到个旧来看看,是小时候学地理时,知道个旧是锡都而产生的情结。个旧的锡文化,尤其是从网上看到个旧有个“锡行街”,深深吸引了我。办好住宿,放下行囊,马上就走了出去。
    我们先到了硔王广场。“硔”在个旧矿业中意思是最好的锡矿,“硔王”就是一个集勤劳智慧、开明进取、仁厚守德、坚韧执着、百折不挠等美德于一身的锡都人民敬仰的能找到最好的锡矿的神。就如同各行各业都有其最崇敬的先祖一样,祭拜“硔王”已成为百里锡矿山开矿者祖祖辈辈的一种文化传统。近年,个旧市为了宏扬锡文化,建了硔王广场和硔王塑像,并举行了公祭硔王活动。我感兴趣的是塑像后的山崖下,有一些曾经的矿洞,还有那半山腰突然冒出来的泉水,让我一再想象采锡是怎样一种艰苦的劳动。
    也许在硔王广场流连太久,到旁边的锡都博物馆参观时,工作人员说马上就要下班了,要我们明天再来。我们说进去转一下就出来,顶多半小时,不会影响他们下班。但工作人员坚持不允,无奈,只好明天再来。锡都博物馆与锡都图书馆相联,我们到图书馆去寻方便时,与门卫交谈。门卫告诉我们,另一个锡矿公司的博物馆也不错,就在附近,明天最好也到那里看看。
    接下来,重头戏就是要找到那条“锡行街”,看看锡器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们沿着金湖一路前行,湖光山色与众多造型漂亮的建筑交相辉映,给人感觉不错,很有当年因锡业发达而繁华的气氛。但我也看出,个旧市就在一个较窄小的盆地里,难怪红河州为了发展,把州府迁到了蒙自。
    找“锡行街”可就大费周折了。问年纪大的人,基本上不懂我的普通话,问年轻人,又都不知道。我仔细看一下地图,想找到相关线索,这才发现,地图是2001年版,已有10个年头。呜呼。好在地图上在我们前进的方向标有一个古建筑的图案,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再辛苦一下,赶到这个古建筑前看一看,也不枉走了这么多路。
    就在这个古建筑附近,我看到有一个指示牌,上写“锡器制作传习馆”。我大喜,认为可以在这儿看到最正宗的锡器制作。可惜大门已关,传习馆可能下班了。天色的确已晚,锡器传习馆旁的云庙也紧闭大门,那个古建筑“宝华门”的城门楼在暮色中也无法拍照了。此处大概是个旧市的南门,是几路公交车的尽头站或是环城路的折返站,虽然远,几个景点这么集中,我们决定明天再来看。
    又是一番询问,一番周折,总算有人告诉我们在某街道上有一家锡工艺品厂。当我们兴冲冲到达这家店子时,店员一开始还很欢迎,但通过对话,知道我们不会买价格昂贵的纪念品,态度马上就变了,爱理不理。并且说个旧早就没有什么“锡行街”,她们的锡器独此一家,生意都是别人找上门来做,好得很,根本不需要她们再宣传和推销。我想在店外拍一下这个店子的装饰,也被她们制止。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在个旧这个所谓“锡都”的各个店铺里根本看不到锡器,想打听锡器店也极为不易。尽管政府努力打造和宏扬锡文化,街道上也塑了一些旧时采锡过程的雕塑,但个旧靠锡业发展的历史,普通百姓似乎都忘了,真正的锡文化精髓,早已名存实亡。
    在回宾馆的环路公交车上,看到街边又有一个锡器店,可惜引不起我下车一观的冲动了。我老是纳闷,从蒙自到个旧,看的地方多,看得好的地方少。明明应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表现出来的却是没有文化。是我的运气不好,还是事实真像就是如此?今天这个日子怎么了?

 

 

   DSCN4483.jpg

 

 

   DSCN4487.jpg

 

 

   DSCN4488.jpg

 

 

   DSCN4505.jpg

 

 

   DSCN4507.jpg

 

 

   DSCN4512.jpg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没听说过“蒙自”,谢谢楼主的图文介绍。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最开始在地图上去找蒙自这个地方,恐怕还是从“何妨一下楼”来的,但没有去过!

谢谢子耿子的详细介绍!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看了你的游记,真想到这里去感受一下历史的变迁。
嘻嘻、哈哈、呵呵!笑对人生,心情舒畅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6# 呵呵

前只知道什么丽江、大理、香格里拉等,对蒙自几乎一无所知!细细拜读老兄文章,感觉云南的旅游资源确实太丰富了,随处一个城镇,都有丰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学习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4# 蔡家湾

    衷心感谢蔡家湾的欣赏与点评。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5# 残阳如血

     衷心感谢残阳如血的欣赏与点评。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6# 呵呵

    衷心感谢呵呵的欣赏与点评。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7# 湖边士

     云南地方大,可玩的地方多,蒙自我都还有好几处该游而没来得及游的地方,颇为遗憾。衷心感谢湖边士的欣赏与点评。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真的是跑的地方多,看到的地方少啊,看样子这两个地方的政府还没把这些有人文历史价值的东西看在眼里。
    个旧作为锡都,极为出名,我看到过一个个旧出的锡制的茶叶罐,沉甸甸的,将罐盖盖到罐口上,罐盖被空气顶住,不是一下子盖进去,而是慢慢慢慢地往下滑,直至完全盖住,其密封性可想而知。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2# 笔架山人

     个旧的精锡茶叶罐的确精美,价格大概300元左右,如果喜欢,找对厂家,网购一个还是不错的。衷心感谢笔兄欣赏与点评。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