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王光亚老兵的老照片

    昨天晚上12时收到广东志愿者朋友周大侠的邮件,附有一张照片。来信是这样写的:

    犟牛大哥你好:
       我偶然翻阅黄埔军校四分校(贵州独山)14期同学录 发现了王光亚的照片!
     王光亚又名王楚书,21岁,籍贯湖南长沙,步兵科第7队。永久通讯地址为:湖南长沙东乡大贤***常宅 转 ***王宅 (星号是看不清的字)。附件中的照片很小 希望你看得到。
    不知道老人是否认识哪些同学?也许他也有这本同学录?
 
祝安好。

 

我在今天早上给他回了信:


    周大侠你好!非常感谢你传来的这张珍贵照片,我们正在为健在长沙黄埔同学和抗战老兵编辑一本《纪念册》,王光亚老人在文革中被批斗,被罚去冰厂拉板车多年,连他的妻子也因受到牵连愤而自杀,他的子女上山下乡到最后一批才回城,都在服务行业(饮食店、澡堂)工作到退休。因为被抄家,一张49年前的老照片也找不到了,所有的资料也荡然无存。你发来的照片弥补了这个遗憾,我会把这个消息告诉王老,他也一定会很高兴的。王老已经满了98岁,明年2月就会做100岁生日(男做进,女做满),他的同学很可能没有几个健在了,但他仍然那样矍铄,6月份的黄埔校庆上他还做了长篇发言。

    这张相片实在是太小了,不知道是否可以将扫描仪调整为最高精度,只对准扫描这一张,可以稍微放大一点,用到《纪念册》上作为历史见证。现在我看到的只有120X74像素。
    问好!

 

 

    我想起前不久我们和彭老师一起到王老家为他拍照,彭老师想要翻拍些老照片,翻箱倒柜老半天结果1949年以前的一张也没找到。最老的一张是50年代拍摄的,挂在卧室的墙上已经不知多少年没有动过。200斤体重的彭老师搬椅子站上去取下来翻拍,悬挂镜框的绳子解不开,把我急的要死,不是急别的,担心王老家那把摇摇欲坠的椅子承受不住。最后是用剪刀剪断才取下,彭老师小心翼翼地用湿抹布拂去厚厚的阳尘,揭开背板,取出照片翻拍,出了一身大汗。百岁老兵在旁边用葵扇为他打扇。完成后彭老师要把照片挂回原处,王老执意要自己挂,这让我更担心了。但王老把这点举手之劳当做家常便饭,到底是工兵出身的黄埔军人,身手就是不凡,彭老师举重若轻,也令人佩服。

 

    周大侠刚才回复我,他现在云南腾冲看望老兵,这本《四分校14期同学录》保存在香港一位老兵家里,他尽快再去一次香港查找。我真希望他能赶在我们《长沙市黄埔同学纪念册》出版以前传到。它不仅仅是王老一段历史的再现,也是我们民族历史的珍贵史料。

 

    王老的老照片虽然在“文革”中被毁,但他一定不会忘记自己的青春年华在军校和战火中度过的岁月,这张小照片也许会勾起他更多的回忆。回忆是不可能被禁止的,正如思想不能被禁止一样。尽管有人千方百计希望大家都忘记历史,即使不可避免地提及,也要努力加以掩饰,制造“合理”的理由。例如把“镇反”称为“巩固新政权的必要”,把“反右”定性为“扩大化”,把“大饥荒饿死人”归咎为“自然灾害”和“苏修逼债”,把“文化革命”称为“林彪、四人帮作乱”、“也有积极意义”等等,一段时间媒体上连“文革”也不提了只提“特殊时期”。更有一段时间连“抗日”都成了“敏感词”,见帖就删,据说是避免影响“中日友好”。近来舆论导向又不同了,也许是由于钓鱼岛风波或别的什么缘故。这只能说明作恶者及其后人做贼心虚,自知罪孽深重、罪不可恕。

 

    罪行总是要得到清算的,或迟或早。就像尽管有人大唱红歌,自诩“青春无悔”,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终究不得人心,历史不会因为个别人的幸运而改变公认的结论。

 
让思想自由地飞翔!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回复 1# 犟牛

 

重新曝光 王光亚军校照片.jpg

 

旋转 调整大小 20120706 020.jpg

 

调整大小 王光亚改后.jpg

 

《纪念册》王老的设计稿样张已经出来了

 

调整大小 20120706 022.jpg

 

让思想自由地飞翔!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