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知青岁月(二)

蛇的故事

 

我这个人生来怕蛇,但偏偏与蛇有缘,当年下放当知青时,下放的地方多蛇,交的农民朋友中有的懂蛇药,有一个知青哥们被蛇咬,找个老婆也属蛇。但是蛇倒与我有感情,尽管毒蛇曾从我在水田里劳作时腿肚子边游过,也没有咬我一口,结果被同伴们打死了。想起这件事,心里还为这蛇鸣不平。不过,要是我被这蛇咬了一口,那可就成了一朝被蛇咬,终生怕草绳了。

    在我上一篇我们想当英雄的故事中,讲述了六八年当知青时,收晚稻草每天与蛇亲密接触的经理。经过一段感情培养,我好象不那么怕蛇了。但是小时候学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却根深蒂固的告诫我,蛇是冷血动物,是不讲感情的,的确事实胜过雄辩,这可恶的蛇的罪行将我刚刚培养出来的蛇的亲近感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知青点有个好大哥,这个哥们年纪稍大,又能干又温柔,是我们知青点五条汉子的婆姨,会种菜,会喂猪,会做饭,会做家务。象一个大哥一样关心我们这群远离父母的无娘崽。可惜蛇不长眼睛,在我们这位大哥去自留地种菜时,毫不留情地咬了他一口。是毒蛇啊!搞得我们几个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结果犯罪的蛇也没有受到惩罚逃跑了。这个哥们也痛得喊天喊地。幸亏他还清白,哼哼唧唧叫我们赶快把那个懂得蛇药的农民找来。那个农民平时和我们是朋友,闻讯就从里把路的家里往知青点跑,边跑边在田坎上扯点什么草药在嘴里嚼。一到知青点,看了看我们那位大哥的伤口,连声说:不要紧,不要紧,敷了我的草药马上就会好的。他从嘴里把嚼烂的草沫沫连叶带汁带口水糊在我们那位大哥的伤口上,一阵清凉上来,减轻了他的痛苦。我们千恩万谢留他吃饭:只是没菜的,你以为有饭吧。那位农民大哥看我们厨病倒,冷火秋烟,也连忙客气地说:不要谢,我们是朋友,我老婆已经做了饭等我回去吃,你们就不要客气了!

    我们这位大哥遭了大罪,我们几个心痛得不得了,我就更对蛇增加进一步又怕又恨的阶级仇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想方把大哥送到县里的大医院巩固疗效,终于治愈了大哥的蛇伤,把一个完整的知青点的婆姨还给了我们,大家别提多开心了。

    讲起蛇的故事,在当知青的年月里,还多得不得了。久不见荤,我们哥们下水沟摸鱼。有个哥们大叫我摸到了一条大黄鳝!等他从水沟边洞里扯出来一看,是一条有12尺长的大蛇!吓得他惊叫一声:我的个儿啊!一抛手,丢出了十几米,还冷汗直流。我安慰他:又没咬着你,不要怕,再说水沟里肯定是水蛇,俗话说,水蛇咬了一个疱,一路走,一路消。听了我的安慰,他吓飞了的魂魄才又归附远位。后来提起这次经历,我们都善意地嘲笑起哄,他也不自然地嘿嘿自嘲:我当时真不怕,要碰到你们胆小鬼,不吓死才怪呢!有一次我在田里扯田草,一条起红花的二尺长的蛇从我小腿旁游过,我没看见,吓得同伴们大气不敢出,等蛇游离了我小腿才喊,你腿边有蛇。我四周一看,这条蛇刚从我这里游出不到一米,吓得我连滚带爬从田里跑上田坎。他们都讲我吓破了胆,笑得要死。几个胆大的拿起个棍子就扑,三两下把蛇打死了。把蛇挑到田坎上,我心有余悸地慢慢走过去,一个农民走过来告诉我,这条蛇叫血丝根,很毒的,咬了人三步就会倒。我倒抽了两口冷气。我也不信邪,把条死蛇拨来拨去,研究了一番,拨开蛇的口,看到两颗大毒牙翻了出来,身上直冒冷汗。今天要被它咬了,还不知有没有我大哥那么幸运,这么年轻就被蛇咬死了,那就太冤枉啦!

蛇我是不喜欢了,岂只不喜欢,简直是对蛇有深仇大恨,可是与蛇的缘分却要继续。后来谈恋爱,热火朝天,由于不熟悉生肖,结了婚才知道我老婆属蛇。搞了半天,我娶了一条美女蛇。不过这话不能对老婆讲我不喜欢美女蛇,还只能甜言蜜语哄着她,违心地说我最喜欢美女蛇。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家这条美女蛇却跟我情投意合,生儿育女,幸福美满。应了我在我们想当英雄这篇故事中的结论:好事多做点,好人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好人前途光明,好人能找一个好老婆

于心不忍

       知青年代,政治运动的需要,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遍地开发,每个大队都成立了一支文艺宣传队。知识青年见多识广,下放后由大队干部慧眼识才,选拔知青文艺奇才们组成宣传队,其水平当然高于村姑村哥的水平。于是有知青的生产大队基本上是知青夺了村姑村哥们的权利,成了宣传队的主角。大队干部们看了知青宣传队排的节目,觉得很有面子,常在没有下放知青的大队干部中牛皮海海,得意得很!

        我凭着能够拉尿勺子(别人臭拉二胡为拉尿勺子)也混进了大队知青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排了几个节目。按照大队领导的安排和指示,这里混饭吃,那里混快乐。也好,有这个炉货(轻松)工分赚,(由大队指令生产队对宣传队员全勤考核),且还有好菜好饭的招待,这种享口福、饱肚园的好事那里去找,没进宣传队的知青羡慕得不得了。

        演什么节目,无非是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再就是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我们宣传队的著名导演们觉得光演小节目体现不了我们大队宣传队的水平,就运作排练了一部大戏《收租院》,我们这些知哥知姐们也只得全面服从大导演们的安排,不听指挥,驱逐出宣传队,那就没有宣传队的炉货日子过了,多可惜。

        于是,大家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找来一些破衣烂袄,甚至不惜在舞台上抛洒热泪。装地主狗腿子的装得比坏人还可恶,装穷人的装得比穷人还可怜。结果,在公社干部大会上,此戏一亮相,赢得一片喝彩,就象如今美国精彩大片。各大队的订单收不赢,但是我们的老板是大队干部,一切由他们当经纪人。由于给大队干部赚足了面子,他们把宣传队当成了宝贝,哪个大队要请我们去,那恐怕要有点什么交换条件吧,反正我们是听大队摆布的,自己想接订单去混饭撮肉吃是万万不可能的。

        话扯远了,与标题于心不忍好象是牛头不对马嘴。各位看官不急,没有前面铺垫,后面的文章不好作,请各位耐心往下看。

        记得是一九六八年的除夕,有个大队不知使了多少手段,把我们请到了他们那。全大队一片欢腾,鞭炮、标语、横幅,好象是迎接国家元首光临。我们被好鱼好肉灌饱后,演出就更来劲了。装穷人的老大爷甚至借刚才好鱼好肉的热量,在戏台上顶着寒冬腊月的严寒,光着膀子演出(平时是破衣服内穿绒衣)。声嘶力竭,倾诉着旧社会受压迫、受剥削的苦难。在台前乐队位置上,我只听见后面一片抽泣声,甚至有人大声哭出来。哎呀!农民兄弟姐妹、大爷大妈大嫂们我心理暗暗的想:大年三十,我们搞的你们哭天哭地的,真实于心不忍呀!你们的阶级感情太深厚了,这是在演戏呀!

        象这样由于演技高超赚农民兄弟眼泪的故事数不胜数,最后宣传队竟成了公社领导的宝贝,派去参加区里和县里的文艺汇演,且都取得不俗的成绩,为公社和大队挣足了面子。而宣传队的知青们即得到了快乐,又增长了才干。宣传队大导演回城后,虽没有从事导演工作,但由于有宣传队组织的才干的锻炼,最后当上了几千人大厂的大大的总经理。编剧编导中,有人当了教授,有人当了老师。总之,宣传队的知青中人才辈出,回城以后都有一定造化。只有我还在念叨着那场大年三十的演出,把农民兄弟们搞得哭天哭地,老是觉得:于心不刃哟!

杨坪与白洋

从湖南知青网老知青陈广生的文章中,我看到他为了生存,曾经制作销售过土簧管。这东西已绝迹多年了,当年当知青时,我曾在石门杨坪文艺宣传队吹奏过。有机会,我一定去陈兄家请教,再试试吹土簧管的乐趣!

    提起吹奏土簧管,我就想起了知青岁月中杨坪宣传队PK白洋宣传队的故事……

   约六九年上半年,当时石门蒙泉区举办文艺调演,由石门本土知青为主组成的杨坪文艺宣传队和由长沙知青为主组成的白洋文艺宣传队同台竞技,快活了自己,乐了农民,也为组织调演的领导们脸上增添了不少的光。

    白洋文艺宣传队,据说是长沙十二中宣传队的班底。洋鼓洋号洋服装,那派头、那气势,一开场就令全场观众耳目一新。到底是石门山区,当地人受当时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走出大山看世界的人不多,对于小提琴、大提琴、洋琴、长号、小号不说很少听过,就是见的人也不多。高昂、激越的号声。婉转优美的琴声,加上长沙少男少女知青们的精彩表演,华丽堂皇的服装道具(当然是自己制作的廉价品),令观众们如痴如醉,好评如潮。四十多年过去了,我脑海里还留着他们在区公所礼堂舞台上跳跳蹦蹦的画面。

    杨坪文艺宣传队也有着原石门一中文艺宣传队的遗风。这些很少走出大山看世界的土知青们,为了珍惜这个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大有作为图表现的机会,在公社大队领导的支持下,凑了几把破二胡、烂笛子、一套锣鼓点子,排了一台《收租院》的节目,麻起胆子参加调演,与长沙洋知青们也来PKPK。收租院是一场忆苦思甜的苦戏,服装是破衣乱袄,好解决,音乐以低音部为主线,有一定难度。宣传队里只有几把破二胡,拉起来渲染不出那种悲壮的气氛。队里乐队指挥兼板胡手会吹土簧管(现在是教授了),不知他搞来的土簧管是不是陈广生兄的产品,吹起来也有点悲凉的味道。但他的板胡演奏贯穿全剧,高昂、如泣如诉,担当了住旋律的角色。于是就要我这个二胡手兼土簧管吹奏手,他当师傅,告诉我吹。由于土簧管吹起来很吃力,所幸不复杂,只需在低音是吹出几个音符来哄托气氛。在师傅的教导下,我居然也能按指挥的要求,吹上几段了。呵呵,你不讲,土簧管一响,还真有点那么凄凉的味道呢!在正式演出中,演员们卖力的上蹿下跳,坦背露胸的破衣烂袄的打扮,还真正再现了受压迫、受剥削的旧社会穷人的形象。加之激昂、如泣如诉板胡声的刺激,低沉、凄凉悲惨的土簧管的引诱,竞深深感染了当地朴实的农民,不少人竞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呢!

    白洋(长沙)洋知青宣传队带来了欢乐,杨坪(石门)土知青宣传队带来了泪水。一哭一笑,十分热闹那些领导和评委都赞口不绝:这两支宣传队有品位、有水平、有特色。

    几十年过去了,白洋PK杨坪的这两场知青宣传队的演出,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当年的演出者、观众都已经进入老年行业,有的还已作古,但身临其境的一定会有深刻的记忆的,我反正是终身能忘了啰!

(注:《收租院》的剧本已经找不到了,这可是那个年代的文物哟!)

四大美女                    

   这个帖子的题目很响亮,主要是想勾起网友们看帖的兴趣。大家不要误会,本帖不是写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而是当年知青岁月里,我们队里的四大知青美女。有人会讲:莫非下到你们队里的女知青都是美女么?那么我可以负责的打包票,那确实。

   美女A:长辩短衫合体,吹拉弹唱都会,男子为其倾心,堪称骄傲公主。

   美女B:一对长辫过肩,身材高挑均称,知书达理温柔,堪称大家闺秀。

   美女C:浓眉秋波大眼,朴实无华文静,勤劳坚强勇敢,堪称女中豪杰。

   美女D;面目娇美撩人,性格开朗活泼,歌舞才能出众,堪称文艺奇才。

   让这四大美女下放当知青,从事泥里水里的广阔天地事业,风吹雨淋,岂不可惜这些美人胚子了吗?不过请大家放心,我们这些美女沐浴了大自然的雨露恩赐,吸收了希望田野上的生命灵气,当年知青生活非但没有让他们成为黄脸婆,反而出落得更加美丽。这里我才悟出了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的真谛,知青生活艰苦并不影响美丽的延伸,正如穷人家里出美女,富豪人家无娇娘一样。

   没有留下当年照片,也是当年经济困难的结果,不能让大家一睹当年四大美女的风采,确实令人遗憾。

   “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句话与我们四大美女知青挂不上钩,因为我们的知青美女正派善良,爱心动人,所以处处均受到怜香惜玉的关照印证了好人一生平安的祝福。

   美女A:婉言谢绝了众人爱情追求(包括众多优秀农村青年),勇敢的把对知识的追求放在自己人生首位,回城后考上大学,当了老师,最后当校长,其女也培养成了研究生。

   美女B:经自己做主选择嫁给了一名医生,幸福的小康生活更滋润了自己的大家闺秀的美丽。

   美女C更是了不得,几年知青生活的磨练,使她更加深对文革中知识越多越反动口号的仇恨,回城后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了清华大学学生,现在是德国的博士。

   美女D:在农村文艺宣传队大出风头,赢得众多的粉丝,回城后工作稳定,越来越好,俩夫妇都是国家公务员,连儿子也走上了公务员的岗位,成为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公仆,一家子都有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

   哦!四十年风雨,弹指一挥间。当年四大美女知青娇娘的面容身影还清晰的留在脑海里,但现在只能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在的赞语了。文字中有不妥当的描述,美女们看了不要生气,权当石大哥一幅不及格的粗糙的白描图吧!

   三八妇女节即将来年临,石大哥谨以此文献给广大女同胞,

祝节日快乐!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