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刘晓:《知青岁月》

  今天向大家推荐一篇好文章,从这篇文章里大家可以看到作者对那段经历的精采回忆。

  作者简介:

  刘晓,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湖南省委主委、湖南民政学院校长、曾经下放沅江县知青,也是千山红栏目版主千山红了的弟弟。

  刘晓的父亲刘公武,湖南和平起义程潜方谈判代表、抗战时期为黄埔军校第二分校少将政治部主任,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详情请见2011湖南知青网论坛拙文《刘公武传奇》

  刘晓虽然身居高位,但对知青年代的那段生活和那种历练难以忘怀,对曾经一同扛过锄头挑过担子的知青朋友难以忘怀。他经常关注湖南知青网,也经常支持和参加湖南知青网的活动,以一个老知青的身份活跃在我们中间,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他多次为病困知青奔走呼号、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在湖南知青之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今天向大家推荐刘晓的这篇文章(未经本人同意),原载于《世界大学城》的个人微博,因知青甚少访问,特地转来与大家共享。

 

刘晓2.jpg

 

 

  这张照片,是刘晓(右)和他的同队知青在沅江的茅草屋前所摄

 

  长沙市政协今年拟编辑出版《永远的回忆--知青岁月》,来函来人约稿,想必是我家有四兄弟姐妹当了“知青”,下放农村时间最短也有六个年头,个中滋味已深深体会。然四人从未就此写过文章,都作为个人历史早已尘封,我兄于长沙市1964年首批下放江永县,一去十多年、历经磨难,05年早逝,他的“知青故事”随之永远漂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件大事,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人的命运,这是一段并不光辉但必须汲取教训、不能忘记的历史,否则温总理今年所说“文化大革命可能再来一次”就会一语成谶。为此有了写一点故事让年轻人认知历史的冲动,也就用“微博”来记录这“碎片化”回忆吧,不让这些难忘的往事无声的湮灭。

 

  1964年"四清"运动如火如荼,阶级斗争愈演愈烈,当年参加高考"出身不好"的学生被剝夺上大学资格,而经济发展跟不上人口增长,就业亦无门,动员这些人下乡势在必行。省会长沙指定下放湖南的边陲小县江永,由此开展广泛的动员,江永县还来人宣传,说是"柚子打脑壳、甘蔗钻脚"。哥回家一说,我听到就喊,这么好地方怎么还不去。不久我哥成了下放江永县第一批长沙知识青年,被锣鼓喧天送去农村。1965年我姐高中毕业、尽管成绩非常优秀,仍上不了大学,又是动员下放,妈妈放心𣎴下这个最喜欢、最能干、最听话的小女儿,把她送到我哥哥身边,成了长沙下放江永笫二批知青。我妈妈为此评上响应党的号召,积极送儿女下乡的先进份子!

 

  1968年各地军队支持参与的“革命委员会”履行政府职能,组织了有军人参加的“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入秋发出“复课闹革命”号召。一片荒芜的学校开始有了生气,学生渐渐多了起来,而被打倒的老师还没回过神来,复课而不知从哪儿上起,不知教什么内容,更不知哪位老师能站在讲台上教。天天来校而还是无所事事。不久“工宣队”开始宣传毛主席语录“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并着手动员学生“上山下乡”,要求都必须去。每个学校指定下放一个山区、一个湖区,可自主选择,问题马上摆在面前,去不去?去哪里?和谁去?大概是有激情的学生要求去山区,运动中"逍遥派"学生选择了去湖区,亦有人在找理由不去。

 

    1966年突如其来、暴风骤雨的“文化大革命”打乱了一切,尤其是教育、连续三年没有上课,中学生成了血腥冲突的政治工具,运动到1968年,政治对手已倒,而社会混乱依旧,经济发展停滞,积累了初中、高中三年近千万学生,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这些充满革命激情的青年顿时成了当局的隐患。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于是全国上下开展轰轰烈烈“上山下乡”运动,连城填一些未就业居民也加入行列,说:“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虽是寒冬而全国车站、码头却热火朝天,锣鼓敲得震天响,欢送着一批又一批、去的是什么地方,怎么过都一无所知的年青人。

团结、和谐、健康、快乐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我哥身高1•85米,是三中的蓝球中锋,下放江永即为县队绝对主力,在那只有几个样板戏的年代,看蓝球比赛可谓人头攒动、津津乐道的盛事,哥哥成了小县城里大名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造反派、保皇派、红卫兵等等风起云湧,先是大批大斗、大抄家、大字报、大辨论,演变到67年就大打出手了,我在长沙市一中初中念书,亲见书记自杀、校长被跪、大批老师被打,这些自诩革命的红卫兵接着攻击"出身不好"的同学,眼见这打打杀杀,一批人开始沉默,我早就是逍遥派,惹不起躲得起,跑到江永哥哥姐姐的农场住了下来,天天看他们下地劳动,文革的风暴还没刮到小县城,人与人相安无事,只是多了政治学习,还见证了每周六晚热闹非凡的蓝球赛。

 

  六七年仲夏,县城的政治空气骤然紧张,我哥有天晚上拉琴时,嫌外面电杆上挂的有线广播太吵,把它关了,笫二天被农场一革命群众揭发说:"刘*掐断中央广播、封锁中央精神,是现行反革命"。于是我哥被关押、审讯,成为农场笫一个被揪出的阶级敌人。被押游街,自己敲锣自己喊:"我封锁中央精神,我是反革命。"名人游街,县城千人空巷围观,当人们了解实情,莫不噤若寒蝉。接着这样的荒诞故事开始在小县各处不断上演,运动激发一批人仇恨恶意,看似老实巴交忽然凶神恶煞。我哥这出打锣游街自虐的闹剧,从被押游到自己游,过一阵不去游也没人管,于是不了了之,而巨大的精神创伤却永远留在哥哥心中。从此我对农村的憧憬与浪漫情怀亦荡然无存。


  动员下乡的压力越来越大,迟早总要去。父母已知道无法能留,都不说话,看着这初中的小儿子学业未进、身体待长,深深在为自己无力保护而愧疚,家中只有沉默。读不了书、待家中还受人歧视,只有一走了之。于是邀同好友报名去湖区沅江县,他父母特担心这"独子",一定要求另校的姐姐跟着一起走,这马上得到"工宣队"批准。同班一小个子男生也要求和我们同行,离开长沙的时间被定在1968年12月20号,报名到离开仅一周时间准备,也没有什么好准备的,但三人商定把动乱中从一中图书馆"搜捡"的书装满一箱子,这箱书成了我们最沉重、最宝贵的行李。没有人来宣传湖区是什么样,落脚在哪。面对陌生的沅江、未来的生活,我们一无所知。


  我们是一中首批下放沅江县学生,校工宣队组织了隆重的欢送仪式,锣锵锵、鼓隆隆、红旗猎猎,却少了高亢的歌声和振臂一呼的带头口号,看不到父母来送孩子,偶尔发现有姐姐送弟妹,看见一姐姐送弟弟,要上船了,姐刚流泪、弟像儿掉头就跑。我们这自由组合三家四人小组,没有家人相送,举头回望若有所失,忽然听到有人喊"十它",冲过去看见小哥的同学宋大,一头汗跑来送我,给我一包零食、一把伞,此景此情竟几十年不能忘怀!上船了有人拉歌却应和者寡,都在大声说话,都在装着不在乎。入夜昏暗灯光看不见脸时,竟再也听不到声音,只剩下发动机的轰鸣,不知过了多久,有人轻声涰泣,引来呜呜哭声---,一船的泪水随着湘江北去。

 

    轮船离开长沙第二天上午九点才到沅江县黃茅洲镇,约二百公里水路走了十七个小时,上船在码头等一个多小时才知道被分配到子母城公社,行李由青壮农民挑着和我们一起走了十里地到公社社部,在社部有线广播听到毛主席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心想这一辈子是铁定当农民了,临近黄昏才通知我们这个组合又增加长沙市四女中三个女生,一起分配到该公社群利大队第十生产队,接着一行七人由接送行李农民带路,浩浩荡荡进村了。又走了四里小路、到生产队已完全天黑,七个人分到三户农民家,他们早已做好晚饭,点上煤油灯,开始在农民家笫一次晚餐,这时才感觉又累、又饿、又困,不记得吃了什么,上床就倒了。

 

 "血吸虫"知识是从毛主席诗中了解的,他从《人民日报》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于是"浮想联翩,夜不能寐,遥望南天,欣然命笔。"诗中最末句:"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读来十分感慨!有天从生产队往后走,到肖家坝公社社部,见到穿白大褂医疗队,看她们连用水都烧开,很好奇一问?才知道我们这儿是血吸虫疫区,回队里再问?连小孩都有血吸虫病,血吸虫病只要不是大面积、一次感染,都是慢性病,拖得十几年,但到晚期肝脏损害腹腔积水就死定了。不过有药可治,大家并不害怕。一年后我们七人有两人检验有血吸虫并安排治疗,稍后我也检查出血吸虫,但反应不大,一直拖到回城后复捡才治疗。湖区现在仍是疫区,只能防疫,谈何消灭!

 

  公社为掌握知青的情况,制表让每个人填写,家庭出身、社会关系、父母是否参加过反动组织等,我们都选择中性词,出身填教师等,关系是兄弟姐妹,参加什么组织不知道,交表上去没有任何反应,相邻泽群大队的知青都如实填表。不久春节将至,我们正高兴准备时、听到泽群知青不准回去的坏消息。问后才知道,一次大队书记与知青开会,为活跃气氛,有个知青提议一起唱"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毛主席语录歌,接着起调"我都是来自"预备起,引起哄堂大笑,大家没有唱。大队书记是赖痢头,特忌讳!听到唱"我们都是癞子"还大笑,这还了得!铁着脸离开了会场。回家过春节泡汤了,还说带头起哄的父亲不是个人申请、竟然集体加入国民党,这可是填表惹的祸!

 

  生产队没电、没有线广播、没有收音机,年轻人最多念了小学,识字不全,没有娱乐活动。但大队有个剃头匠每月来两天、为队里人剃头,他一来让年轻人很兴奋,因为他会讲古,是大队唯一的"知识分子",他讲故事、我们在时他很谦虚,说我们讲得比他好。一来二去也成了我们的朋友,他说起他父亲也是读书人,落难到了农村,还说他家里有书可借给我们,这可让我们兴奋不已。不久还真送书过来,我们陆陆续续看了"三侠五义""三言二拍""封神演义"等从未见过的古典小说。读书让我从现实中逃脱、去追求精神慰藉,自己带的一箱子书里有:莎士比亚、大仲马、雨果、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普希金等,读一遍、二遍,沉浸在梦幻中!读书唱歌,苦中求乐。

 

  我们成了人民公社社员,开始靠劳动生活、挣工分吃饭,生产队有十三户人家,我们算一家,人均二亩多田土,收成好日子就过得去。天天一起出工慢慢和农民熟悉起来,队上只有一户富农,他门上也按公社要求被钉上"富农分子"牌子,但生产队贫下中农并不歧视他们一家人,富农汉老倌、农活门门精通,育秧等技术活都是他把舵。一天村里通知晩上开全村大会,下午看见汉老倌背着门板去村小学,晚上开会时才知道,开大会的台子是村里各队地主富农家扛来的门板凳子搭成的。明亮的煤气灯下各队来人表态,今晚是"抓革命,促生产"大会。我队贫协组长上台表态:"今年早谷子每亩要打600斤,打不到你肏我屋里的娘。"引起全场哈哈笑声!

 

  "起屋"成了定居农村一件大亊,在农民家住一个月后,生产队接公社通知,分配每名知青120元用于建房。这可是一笔大钱,队上赶紧去买材料,农村小户都是一正房、两磨角(即正房一边搭建一斜坡房), 我们有七人、钱多,要求两房两磨角,队长说钱不够,但同意两房一磨角,说你们以后有钱就加。正值农闲,全队劳力都来帮着起屋,开工那天看到一堆木料、一堆芦杆、一堆草、一堆泥巴,这是建房全部材料。木料做房架、稻草盖屋顶当瓦、芦杆裹上草绳编排成隔墙,剩余木料做门窗、打桌椅床柜,土砖砌个灶台,一周一个新家就建成,820元盖了约100平米的大屋,等敷隔墙的泥干了,再敷上一层牛粪,黄灿灿的墙壁叹为观止,放鞭炮我们住进了新屋!

 

团结、和谐、健康、快乐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湖区是围湖造田,像个脚盆,盆边是大堤、底是田,底远低于堤外的湖水。雨大、水排不及时则内涝,涨大水垮堤则灭顶之灾。六九年仲夏,大雨连绵、渍水一时排不出,水田全淹,此时正值水稻扬花,早稻绝收。队里、各户存粮不多,一下就陷入无米下锅的恐慌,不久就有穿白衣戴白头巾讨"千家米"的女人(丧户化灾每户只讨一抓米)。因我们是下放笫一年,每月还配发口粮,一下成为队里"富户",农民不吃鳝鱼、泥鳅、脚鱼,纷纷抓来与我们换米,刚开始满高兴,因缺油吃到后来只有腥味,也吃不下去了。到后几月救济面扩大,配送给我们转为杂粮、碎米,量也减少,一口饭总能嚼到砂,开始尝到饿肚子还难吃的滋味。每临饭则调侃:"砂婆子饭,裸裸子呷"。

 

  呆在队里没有活路,有人联系说,军垦农场来了好多大学生,要烧砖起屋,在找人做砖坯。队长组织强劳动力加上我们无牵挂小伙子去农场三月,这活高强度,自己和泥、自己扮砖、晒砖。最强劳力一天能扮八百口砖,起始我们都只在二百口砖左右,已累得精疲力竭,慢慢找到窍门、用点活力,数量也上来了。累了就唱歌,不同动作还配不同的歌,《外国民歌二百首》几乎全能唱,尤其是"黄色歌曲"喊着唱着还挺上劲。正值盛夏,就穿三角裤光腿光膀子,任汗水直流。我们在一废堤下、搭个荫棚,在这小天地唱歌劳作,居然有三三两两女大学生潜伏听我们唱歌,有天唱得起劲时,她们竟站出来围观鼓掌,我们一时无地自容、无比尴尬。回来却常自吹这"军垦艳遇"。

 

  生产队有两条船,大船能载五吨、小船两吨,如垮堤就靠这两船救命。平时只用小船,为救灾启用大船跑运输挣钱买粮。我从军垦回来又被派上船,一共七人,搬运货物同上,行船则舵手在船,六人岸边背纤,顺风顺水就是舵手的事。第一次背纤,矮个在前、我个高殿后,往往不到一个时辰就全身湿透,这是个大苦大累的活。《列宾》用高贵的油画描绘了一队衣衫褴褛的纤夫,当我唱着《伏尔加纤夫曲》时,眼前总浮现那纤夫忧郁、绝望的眼神。我也成了纤夫,太阳下背纤,汗透又晒干,衣服上一圈圈白色盐渍,没有人喊号子,更不能唱歌,走前面几个壮劳力天天都大声讲搞女人提精神,绘声绘色、真名实姓、略带细节,对这一列精疲力竭的苦力,这一招还真管用!
  
  小哥大我两岁,是个福将。六四年极左,初中毕业他只能进职业学校,却学了一手电工活。六六年闹了一年"大革命",六七年被分配到长沙轻工机械厂当电工。没想到六八年上山下乡高潮把他们也卷进来,被下放到国营千山红农场。已当两年工人再下放,很难适应农场的生活。由于甘愿落后,先被"淘汰"务农,荣调食堂伙头军,又因太热情好客,又被"推荐"到场部,终被发现为可用人才,干了本行电工。小哥蓝球打得好,是农场蓝球队主力,这支球队在益阳地区赫赫有名。小哥于是成了农场的"知青贵族",开始了农场的"幸福生活"。回城后成了市自来水公司电气总工程师、设备处长,一直特别怀念知青生活,是省城各项知青活动策划人之一,出钱出力的参与者。

 

  小姐姐大我四岁,六五年下放江永县与哥哥在一起,跟着一起受苦受累。哥出事受审被关、游街打锣,小姐姐洗衣、送饭,不惧任何压力。六九年社会稍稳,哥一心离开江永找活路,先被调岳阳市商业局,成为岳阳市蓝球队主力中锋,后调岳阳市体委任教练员、副主任,改革开放后一直做到岳阳市人大副主任。姐姐总是跟着哥哥,不久与姐夫一起调岳阳农科所,父母亲晚年多次申请把这个吃尽了苦头的小女儿调回身边,屡调不成、是父母晚年的遗憾。小姐姐三岁曾掉碳火盆被烧伤,不哭不闹,妈妈最疼她,一说起她受苦就流泪。小姐姐聪慧,孝顺、总是为别人着想,特别善解人意,家里一群侄儿侄女都听她的话,她对所吃苦受累、从来无怨无悔,是个最贤淑的女人。

 

  六九年是我们参加劳动笫一年,因不熟农活,女的出工一天给六个工分,男的给八分,四女三男一天挣48工分,一年下来辛辛苦苦挣了一万一千分工,年底盘帐,因早稻绝收,晚稻虫害减产,外出搞副业只能糊口,结算时每十分工仅八分钱!劳动一年全组得880元、人均赚125.7元钱。因队里已预分粮食等,最后算帐我们还倒欠生产队!这一年最强烈的感觉就是饿,最大的渴望就是饱吃一顿肉,身体倒不知不觉强壮起来,扭扁担是一人一头手握扁担,看谁把谁拉动就赢的游戏,比的是腕力、臂力及灵活,刚开始老输给农民,到后来就随便赢了。春节回家说起一天挣八分工赚六分钱,家里人都不相信,然而看着我那强壮的身体,黑里透红的脸庞,老爸开心的笑了。

 

  正插秧时,县里来了个蹲点的张干部,一来就开全队大会,大讲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特别强调密植,说今年插秧要由六八寸改为四五寸,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量。农民不願意也毫无办法。张干部每天到田边捡查,他烟不离手、一嘴黄牙,讲话时张牙舞爪,看着就烦,心想你凭什么教农民种田?有一天插四五寸我脚大,一提脚插好的秧又倒了,跌跌撞撞落在后面。站在田头的张干部不停吆喝:"前面细妹子插得快,后面脚长的哥哥加把油!"我正腰痛心烦还被嘲笑,一时怒起,狠瞪一眼走人,老实农民很高兴有人敢顶撞张干部又为我担心。队长晚上找我说:明天你不要插秧,接我的手打架子(田里划插秧尺寸格子),哈!技术活,从此告别插秧。

 

  七零年春耕,队里死了头牛又无钱买,队长看着我们三个逐渐壮实的小伙子,竟要我们三人当牛背犁耕田。扶犁的是富农分子汉老倌,用牛的好把式,他先调教如何同步、如何用力,我个高背中间,两矮个放两边,踏着泥水一步一步向前背,泥浆溅满全身、热汗湿透头发,绳索勒红了肩膀。早春泥水冰凉,一脚一脚踏下去,脚被田螺壳,蚌壳划破一条条口,血流出来也顾不了,春耕误不得。背了三天犁,发现背田边很累、到田中松活些,队长来看背得很累、队长一走又轻松些,这全是汉老倌的把戏,田边犁得深、队长来看犁得深、当然背不动,浅浅一拖就松泛多了,不得不佩服也从心里感谢他。累死累活犁了三天田,终于完成任务,真他妈不是人干的活!

 

  春耕春插一完,有段农闲时间,知青开始走动串门。有三个从江永县转过来的老知青住在一队,我经常去走走,他们年纪大、历练事多,与他们聊天得益匪浅,有天在他们家正聊得起劲,来了杨博士(因英语好得名),进门就喊要呷饭,这𠆤组没女生,几个和尚动起来,这是个穷家,好不容易凑合一餐饭,最后炒菜柴没了,竟把屋顶盖的草扯下应急!吃完饭一轮明月已挂在天上,杨博士忽然手指天说,有人在月亮上,我们哈哈一笑、当然不相信。杨急了、拿出收音机调到无干扰英语台,说美国载人登月、正在月亮上,我们一下紧张起来,收听敌台是要判刑的,也开始相信这是真实的,引起的震撼至今记忆犹新!这天是1970年4月18。

 

  一天上午都闲在家,来了位不认识客人,一身黑装、单薄清瘦、面有菜色,进门就说:"我姓彭,在隔壁队听讲你们特好读书,我来拉拉琴、交个朋友。"接着从包袱里拿出小提琴。孔夫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我们何乐而不为。赶快抽凳子、递茶,细心的女同胞送来一盆热水洗脸,他拉第一支曲是《小夜曲》,前奏一完我们轻声伴唱:"往日的爱情已经永远消逝,幸福的回忆像梦一样留在我心里------"琴声伴着歌声如诉如泣、琴声拨动着我们心弦一起共鸣,全然忘却时间的流逝。接下来是我们热情招待,送行时依依惜别,同是天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一去杳无音讯,听说七一年中美解冻,他第一批去美国与父母团聚后再未消息。

团结、和谐、健康、快乐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入夏最烦人是蚊子咬,晚上纳凉穿长衣长裤和套鞋,还拿个大蒲扇不停拍打,入睡前点个煤油灯在蚊帐里照蚊子。下水怕蚂蝗,有时腿上巴着五、六条蚂蝗,还不能扯、只能拍打让它滚下来才少流点血。但更可怕的是"烂麻胎"(蝮蛇),有天从社部顺着港子游泳回队,到队时几个细伢子笑着跑过来看,突然一个叫四结巴的伢子喊声哎哟!被蛇咬了,我赶紧上岸看到那"烂麻胎"仍盘在那里不跑,我抱着四结巴往队里一个学了"蛇法师"家跑,他刚好在家、见我们开始摆章法,画符烧纸喷水后含口酒,拿一打破的瓷碗边狠狠划开蛇咬的伤口用嘴猛吸,一口酒猛吸一次,吐了一地的血水。然后嘴嚼几种不同草药敷在伤口上,用烂布筋包起,一个星期后竟然好了。

 

    下乡一年半,农活熟了、力气大了,还是八分工一天,开始向队长抱怨。没过多久,队长通知全队男劳力运石灰,队里的船拖到黄茅洲大堤内港,要从外湖大船上卸石灰,挑过大堤过称后放到内港船上。生石灰是一块块石头(见水化为石灰粉),用箩筐装一担,装满有三百斤,平筐也有二百斤,从大船挑下来翻过大堤放到内港小船上有三里多路,队长宣佈今天挑石灰定今年劳动力出工拿多少工分。每个人都尽力挑重担,我第一担要的平筐,挑起还行、最难是走下船、上船的木跳板,当然还有痛苦的三里上坡下坡路。我前三担都在二百斤以上,到第三担,掌称的队长说:你今年一天算十分工。我咬着牙又挑了两担,也不知哪来的狠劲,队上的男劳力一半过不了这一关。


  自留地是农民的命根,刚下乡大队找来几个贫农忆苦思甜教育我们,都是旧社会的苦没讲几句就扯到大跃进、办食堂,饿死人,搭帮刘少奇六二年一人分三分自留地救了命!从此谁也没敢取消自留地。农民队上出的大寨工(磨洋工),自留地里打冲锋。自留地以住屋为中心,前三、后四、左右各两弓,一弓长一丈二尺,每户都有一亩左右自留地。农民一大半种苎麻,小半作菜,自留地苎麻长得比生产队的高二倍,苎麻收入加上喂鸡喂猪收入竟比生产队出工收入还多。我们的自留地全部种菜,还引种了湖区从未有过的西红柿、香菜、木耳菜、花菜等,这些新菜种总是长得特别好,西红柿长到一人高,要搭架子,从下到上硕果累累,种的菜从来吃不完,也让农民开了眼界。


  种的菜吃不完,当家的(四中高三两位大姐姐)说要喂个猪,马上到塞波镇花六十元买回个三十来斤小猪,没有猪栏就用绳子吊着,栓在台阶的柱子上,买回来第一天就不省心,饿了就叫、吃饱就刨地坑、蹭坏墙,一不小心扭断绳子跑了,接着就是左邻右舍投诉,天天圆睁着眼睛挺精神,就是长毛不长肉。二个月后当家的终于忍无可忍决心不喂了,有天见到个收猪的老倌吆喝过路,我们问小猪收不收?一看我们是知青、还喂猪,很有兴趣进来坐,看到那神采奕奕的小猪,问为什么不喂了?看热闹的农民马上帮腔,城里伢妹子晓得喂什么猪?保证不是称砣猪(长不大),让收猪老倌放下心来,还是六十元成交。看着他牵着小猪愉快的离开,我们一片欢呼!

  
  生产队家家户户出门都不上锁,我们也一样,出工时带关门走人。一天收工回来看到门开着、一群鸡正在屋里吃队上刚分给我们的谷子,关门时发现还有一只鸡没跑,顿时起心吃了这只鸡,三个人手忙脚乱抓鸡、拔毛,做贼心虚把鸡毛埋了,美美一餐差点骨头都吃了。吃完天渐黑下来,听到隔壁蔡家嗯妈-喏喏喏---喊鸡回窝,我们同时感到,糟糕!是蔡家嗯妈的鸡,心一下紧起来!看到可怜的蔡家嗯妈只到天黑才挪步怏怏回屋,这一幕永远定格在脑海。蔡家孤儿寡母是队里最穷的一户,我们没起屋时就住在她家,每天照顾我们,三人越想越不安,长吁短叹后悔愧疚。返城后每次回乡都看她,她孙子也招来学校读书就业,回味知青生活,总会说起蔡家嗯妈的那一只鸡。

 

    妈妈隔月给我寄十块钱,每当拿到邮递员通知单,我们三个伙计就雄纠纠、气昂昂步行十多里到黄茅洲邮局盖私章取钱,几乎每次都忘记带这个小扁章,只好重刻,一个字四分钱,浪费八分心痛不已!返城时清东西竟发现七、八个小扁章,成了永远的纪念。盖章取到钱必到塞波镇小饭铺饱吃一顿,每次都仔细看大师傅如何炒菜,一来二去也学了两手。一次同伙打来一只野猫,让我大显身手,剥皮发现猫肉雪白,切块用滚水煮,捞起后再油煎,再放水.加盐、干椒、生姜、八角茴小火焖干水起锅,香辣可口。我们正吃得起劲,队长闻香而至,问吃什么好东西?狗肉,你尝尝。队长忍不住试了两块,回去知道真相后,又呕又吐大病一场,真不知道为什么可以打狗却不能吃猫!


  黄茅洲大垸的农民都是外来移民,解放前后过来,只有一、二代人,没有宗亲家族势力,亦无宗派、找不到寺庙,连小土地神龛也没有。但农民都信因果报应,头上有三尺神明!大事小事互谅互让,较开放、有女权、明事理、少恶人。没有外来压力不会主动攻击人,知青刚下去还有些顾忌,慢慢熟悉就成朋友了,生产队里人收媳妇、嫁女、打三朝、做大寿我们都是座上客。有一天一户人家正忙进忙出,我那小伙伴去看热闹,刚进门屋里出生个小毛毛,他就成了正宗逢生干爹,我们伴着吃了好些红鸡蛋。年轻男女渐渐模仿我们的衣着,不再穿扎头裤、带头巾,开始穿球裤、买凉鞋、戴帽子,甚至学我们讲话,还真是开一代新风。年轻时友谊直到现在还有来有往。

 

  农村人口增加田就减少,就要再围湖造田,县革委决定在合新洲建大堤围三万亩田,一个冬天几乎全县劳动力都去挑堤,要平湖底担起一条十多米高的大堤,是一浩大工程,前后看不到头一条堤、两边都是人,各公社、大队、生产队分段包干,随着堤越来越高、取土越来越远、人越来越累!八两米一钵硬饭伴着咸鱼盐菜吃两钵,不到收工早饿了,一天挨一天过日子。晩上睡在芦苇杆围一圈搭起来的窝棚里,唯一的娱乐用纸牌比大小赌博,两分钱一次。看了几回都闹得不欢而散。心想凡赌庄必赢,一天我要作庄,我分牌,但庄家最后一张牌由大家抽出比大小,大家认为公平开始玩,玩的时间不长(没有钟表)、他们都输光了,我起身说:钱都在、各拿各的,就回了自己的窝。
 

  到七一年下放整三年,在学习中实践,有书看书、无书求人,熟悉了节气与农事,熟练犁田播种等技术,在生产队开始有发言权。家庭出身好的都已返城,我们这一组未动,心情还算平静。然而有两起事震撼人心,一是六九年珍宝岛事件,前苏联从中国革命的指引者、社会主义事业援助者走到战场拼杀?大队书记在煤气灯下宣读中央文件,大讲老毛子烧杀抢夺、奸淫吃人。听后直觉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还有七一年林彪事件,从党章宪法接班人到弑君叛国反革命,更觉得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外部世界全面封锁,内部消息只一渠道,于是小道消息满天飞,信不信由你。开始读点哲学,相信一分为二、否定之否定。人算不如天算,我们在劳作中等待。


  七一年双抢时,公社派工防汛,分给大队的任务是运芦苇杆到指定大堤作防浪使用。船已在大堤外、只要四人,我队一个,队长要我去,另三人是一队的陈老倌、三队的洗抹布、七队的王伢子,四人在大队部集合接任务。指定陈老倌当组长,马上交待回家带半个月米油及行装明天一早出发。回队一问?陈老倌是手艺人、能用铁马钉把开缝的瓷碗、瓦缸补起,跑过买卖、是个好舵把手,但从不出农活;洗抹布是三队的二流子、得了抹布绰号;王伢子是七队剌头。三人都不是省油的灯,但大家都说这是蛮松活的好路,也为我躲过双抢高兴。第二天齐伴走十多里到船上,陈老倌宣布他掌舵、王伢子扯风篷、我与洗抺布打杂,还说有风行船、无风歇气。心想这是个好领导!

 

团结、和谐、健康、快乐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陈老倌约五十岁,年轻时跟父辈跑过船、是个好舵手,现在是船长。我们任务是在南大镇把捆扎好的芦杆装船运到合新洲,要用两条船,通过船隔仓板上留的洞用绳索把两船连结,只用一条船的舵和风篷,桅杆高六、七米,第一天上午我们把一捆捆整齐的芦杆横一层竖一层码在两只船上,高约一米六、七,让舵手站着能看到行船,宽有五米在两船边都伸出一尺五,芦杆不重、搬也不累,装好后就等风行船。陈老倌不装船,边卷喇叭筒抽烟边看天,我们就用铁锹在堤上挖个灶煮饭,不久陈老倌指着一线薄云说:等会有风快搞饭,吃完饭是正午,赶快收拾上船,风真的来了,一船芦杆装得像个火柴盒、本来就兜风,一扯起风篷,船在水上飘然而去、激起一线远去的水痕。


  太阳还老高就到了目的地,卸下芦杆一身大汗,眼前是一碧万顷、波澜不惊、长天一色,正是涨西水时候(长江水位高,洞庭湖水流不出成为静水),忍不住跳进湖里游泳,已经很久没有如此随心所欲,只见沙鸥翔集、白帆点点,悠然自得、心旷神怡。随着晚风返回原地,于是一日一趟或者两日一趟轻轻松松过了一个星期,晚上都睡在船甲板上,远离大堤下锚躲蚊子,湖风习习、一睡一个大天光。陈老倌每晚都要"喷信嗬"(吹牛),一是钱用不完、二是女人多、三是本事大,听着听着就睡过去了。洗抹布快三十了,没讨堂客是农村剩男,开不得口、一说就被顶回去。王伢子特佩服陈老倌,想拜师傅,一路招呼他,他开口王伢子就捧场。日近日亲四人成了好朋友。

 

  接下来几天又闷又热,无风不能行船,开心玩了几天也开始着急起来,一天晚饭后见天边一抹血红云霞,陈老倌看到天空一片鱼鳞云,喊道有大风来,可趁早送一船,我们赶快上船,说话间风就来了,拉起风帆顺风而去。突然天黑下来开始下雨,风大雨紧,急风吹雨打得人生痛,雨水打湿芦杆、船越来越重,船仓开始进水,船速慢下来、浪越来越大!陈老倌大喊一声,把芦杆丢掉!我和洗抹布手抛脚踹往湖里甩,一刻功夫全扔下,船尾留下一线远远随浪起伏的一捆捆芦苇,好险!两个船仓都是水,我和洗抹布拼命用脸盆往外"扶"水,船轻了,陈老倌指挥王伢子不断变换风篷的角度,船横着浪尖像箭一样在浪头上飞驰!雨停了、风更急,一、二人高的浪呼啸而来!

 

  一个巨浪过去就打进两船水,必须尽快把水"扶"出去,几十个回合后人已精疲力尽。突然看到船头系住两船的绳索断开,我跳过去用两只手使劲拿住,洗抹布赶紧解开箩筐上新绳重新牢牢连接,幸亏是两只船能较好防浪、不然早翻了。惊吓之后又赶紧"扶水",风更大船的速度更快,陈老倌指挥王伢子调帆的角度就风向,升降帆的高度调风量,风大船一直用半帆飞走,突然升降拉绳断了,我赶紧举起风篷,王伢子像猴一样爬上五米多高桅杆挂上绳索,又是大惊一场!夜更黑,船上已看不清人,失去目标,就是竭尽全力在风浪中不让船倾覆。开始感到恐惧,不一会洗抹布不见了,我一个人两只船跳来跳去"扶水"已精疲力竭!我大声喊洗抹布,没有回音。


  再喊时陈老倌回应,在他那儿,我冲过去一看,洗抹布用绳子把自己捆起来牢牢绑在船的舵轴上,蜷缩在陈老倌脚旁,他已放弃求生的希望,只想死后能回家。我喊着问陈老倌:我们能冲出去吗?他抬头看天,没有星星月亮、四周一片漆黑,狂风巨浪依旧,船已无方向在见风使舵。他长叹一声说:只要不翻船就能出去!此刻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驱使我,迅速解开洗抹布身上绳索,把他拖到船仓,我大声吼道:命在自己手里,再坚持就能活下来,你再不动我就把你扔下去!一起死都找不到尸。他口中嚅嗫不知说什么,拿起脸盆"扶"起水来,王伢子也时不时跳下来帮忙"扶"水,四个人都不再说话,咬紧牙关坚持着,船又在轻快漂飞,满载着莫名恐惧和求生希望!

 

  陈老倌一直站在船尾,牢牢把着舵,风起时他几次试图靠岸都擦边而过,而且越吹越远,吹到洞庭湖中心,为这个错误决策他懊恼不已,几次跺脚说:拐场哒!他的身影在船尾起伏,我们手中盆子越来越重,由不停"扶"水到一盆盆舀水,体力和精神在接近崩溃!陈老倌突然打破沉默说:前面是龙王岛。我们举目、还是一团漆黑,想起他讲的故事。"从前有一富商儿子进京赶考,在洞庭遇巨浪殒命,其母找到沉船不见尸,大恸后立誓,在沉船处高价购石,每有船过即扔下石头,几年后家财散尽,此举感动船商主动倾石,又数年后终成一石岛,上建龙王庙,终夜有光、救人救难。"当时我问你见到过吗?他说有难才得见。这只是美好的传说,他喊龙王岛,一定是胡话!


  陈老倌是核心,他一糊涂我们心情更沉重,船仓进的水多,舀出水少,都开始怀疑?这时陈又喊:前面是龙王岛!话音开落,王伢大叫一声:前面有亮!我抬头看似有个亮点,揉揉眼睛看,又不见了,我问洗抹布你看到吗?他说好像有。难道都急糊涂花眼了!王伢子又大叫:是大堤。前面真有隐约一线黑影,越来越近、越来越宽,都大叫起来!我们得救啦!尽最后一点力,把船仓水舀干,船就向箭一样冲进大堤防浪林中,立刻感到风平浪静。我们瘫坐着喜极而泣,任热泪洗面,不知坐了多久,风渐渐息下来,云也散开,突然感到一阵恶心,开始呕吐,都是一口口苦水,他们跟着呕吐起来,陈说是胆水,都被吓破胆了。接着架好仓板和着湿衣倒头就睡,竟什么都没想!


  笫二天醒来已红霞满天,见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浮光跃金、波澜不惊,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想昨夜日星隐曜、山岳潜行,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樯倾楫摧、薄暮冥冥。一时二哥打我手板背诵的岳阳楼记喷涌而来,心想莫非古人有此历险才写得如此真实!陈老倌早就醒来在看着我,不紧不慢说:你八字硬,命大福大,昨夜是你救了我们,遇大难命不该绝必有大福!我赶紧说是自己救自己,不是你把舵哪有我们的活路,我们一起有后福,王伢子洗抹布一并呼应。此难点点滴滴刻骨铭心,一经回忆犹如昨日!从今往后淡看人生,每临大事从无畏惧之心,于己之利亦无必争之志,生命不由你开头更不由你结尾,彻悟之后知父训:"不言"、"不争"之真谛!

 

  把船撑到大堤边做饭,下堤去农户家找烧柴,才知昨夜一阵风把我们吹到华容县团山湖垸,离出发地已有一百多里,当地农民听我们故事都啧啧称奇,一种自豪油然而生,饭后几个伙计都急切返乡,但粮少钱绝如何走得回这一百多里路?陈老倌说防浪林里下了些渔网,我们赶个早去收网,刚收三个网就有近二担魚,陈说是大风赶来的魚,把魚放船仓赶紧走,无风只能沿着大堤背纤,临近响午才拖着两条船走了十来里地,看到一集镇陈老倌叫我们去把魚卖了,担到集市上、连称都没有,要我吆喝,大喊新鲜魚,只要三毛钱一斤,烂便宜卖!引来围观,但坚持一次卖完。很快成交得四十三元巨款,赶紧买肉购粮打酒,中午美美地饱吃猛喝,都醉了!一觉睡到夕阳西下。

 

  接着几天都无风,三人拖着船沿着大堤走走停停,因为向南行是逆水,走几里路就汗如雨下,天天大太阳顶着头晒成了黑人!沿途几天都看到离岸不远处有沉船,都是船沉到湖底、水面露出一截桅杆,有的桅尖上还飘着面小旗,一场大风浪沉船知多少?死人知多少?七天后我们终于挨回了家。大队早通知那天我们四人出事,船人都不见。早几天派人沿路寻找都无音讯,他们三家都搭起灵堂准备做丧事,三人回家的情景没去了解,只听说洗抹布回家挨了家人一顿打、因为害得一屋人着了大急。我回去全队都喜出望外,好多人说:就知道你不会有事。不久大队通知生产队我外去的十九天记满工。我们的故事、会像一阵风吹得无影无踪,却永远留在自己心里!(完)

团结、和谐、健康、快乐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5# 笨笨牛

 

——拜读了刘院长用心成就的知青岁月美文,不敢想象万忙之中,竟写下了如此详实的力作!

    正因为如此深的苦累,练就了如今还一身“农民”的形象!

    令人敬重的高官!

 

 

     刘晓2.jpg

——呵呵呵,现在倒是发福啦!

    谢谢牛总费心转帖!

_凤凰博客:http://blog.ifeng.com/2471114.html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难忘的知青岁月。谢谢牛哥转来刘晓回忆知青生活的文章。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一篇非常好的知青年代叙事文,我喜欢看这样的文字,记述知青年代的人和事,在网络,看到个别关于知青文,提起下乡就是一顿发泄,偏激的骂骂咧咧,让人读文都没得了心情。

 

    我们下乡是山区,常常羡慕下在湖区的高一级同学,那时候,67届下洞庭湖农场,68届却全部插队落户。送他们走的时候,好羡慕。在这里,看到你们在湖区的艰辛不亚于山区,洞庭湖水还充满风险,汛期一来,真还一夜随风行舟两百里,好在人员相安无事反得卖鱼巨款43,43元是我们生产队全劳力大半年的工分所得,天助你们哟。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谢谢牛哥抢先一步将这篇博文转来茶座,致使靖县乐园损失了一大篇精彩的原创帖。

 

昨天参加合唱时伦卓告诉我,进世界大学城看刘晓校长织围脖当晚拜读数小时,知青岁月的记录很珍贵很感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与死神顽强博斗终于胜出!这样悟出的人生真谛不会随风飘走,一定会成为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还有那只鸡,呵呵呵,在最关键的时候你帮助了她,也很值了。看到老虎被当作牛来用那段,确实令人气愤! 绝对不是人干的活 ! 这张刘和李的照片还是首次看到,也很珍贵滴!李同学好多年冒见面了,恐怕需要刘同学呼唤一声就能得以回国与同学们团聚?

 

还有其他专题的微博我也喜欢,如新新世界和民院的建设等短文,我觉得很有趣很长见识。还期盼看看索菲亚教堂式的民院新体育馆呢,刘晓校长如果当初不进教育界,也许是名优秀出名的建筑设计师,我想。

 

民院的四季景色也不错,湖知网友们可以拍摄的东西不少。早一响突然记起民院的荷花,赶去拍时可惜花都谢了,相信明年的民院一定更美丽。

 

预祝民院举办大运会圆满成功!

 

 

民政学院荷塘:

 

DSCF6778.jpg

 

DSCF6783.jpg

 

DSCF6785.jpg

 

DSCF6839.jpg1.jpg

 

DSCF6856.jpg1.jpg

 

DSCF6864.jpg1.jpg

 

DSCF6866.jpg

 

DSCF6876.jpg

 

DSCF6882.jpg1.jpg

 

DSCF6916.jpg

 

DSCF6916.jpg1.jpg

 

DSCF6886.jpg

 

DSCF6615.jpg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5# 笨笨牛

 

       好文章!这是我等下放在山区知青无法感知的故事。难怪陈保罗说过,湖区知青与山区知青还有平原知青、农场知青、军垦知青的故事各有千秋,谁也别想以一概全。这就难怪央视《知青》一剧会被我骂娘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知青岁月”的故事就是我们沅江知青生活的缩影,那年那月、那风那浪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深刻、那么牵挂;谢谢牛哥将我们沅江知青生活的故事转上来让大家分享……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120409094463ac7c8cdc23a78a.gif

回复 5#

笨笨牛 大哥:我一口气看完了这篇纪实散文的随笔,我虽是知青,但我的知青岁月没有受过这么多的磨难和坎坷,文中的记叙真实而生动,文笔流畅而简洁,读罢令人深思......谢谢牛哥的转载,小丫向这位大哥致以崇高的敬礼!

 

热爱生活,兴趣广泛,性格活泼,待人真诚。喜文学艺术,爱时尚旅游。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湖区下放的知青在我省占的比例最大,他们的故事应该最多……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湖南知青下乡时间上有点小出入;
江永知青最早是1962年从长沙去的,在迴龙圩和桃川农场,随后63、64、65三年下去了共7000人。
人生已过花甲,去日无多,尽力追找快乐,过好每一天。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文笔流畅,因为真实,所以感人。读罢令人深思......

  谢谢牛哥的推荐!

关爱他人 善待自己 快乐生活 爱生活 爱阿瓜......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谢谢牛哥转来刘晓回忆知青生活的文章。先复制下来,待慢慢欣赏!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5# 笨笨牛

         牛哥传上来的帖文,勾起我遥远的回忆,四十一年前夏天,我被队上派到沅江北大公社界内的五门闸附近大堤防汛,一天傍晚,无意中在五门闸内河遇见了很久没见的同班同学刘晓,他们的船正停在那里过夜,刚经历过一场生死煎熬,惊魂未定的描述使我成为这个真实故事的第一个听众,当然,口述的内容更详尽,感受更新鲜真实,闻之唏嘘。

    06年我们班同学在珠海聚会后,当时与无法东篱合写的纪念文“梦之忆”中有片段曾经提及这段往事,结论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刘晓下的队离我们所在队约十几里,当年经常去串门,所以他文中对知青屋环境的描写,读来仍觉亲切。

    顺便说一句,听完他讲故事的当晚,我们一起去附近金盆农场堤上偷菜瓜,结果摸到的全是没长大的冬瓜,连冬瓜表面的毛都没长好,黑灯瞎火的,难怪。一笑。

        谢谢牛哥。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我们下放山区的听湖区的故事感到好新鲜,以前读过雄鸡报晓文章,也是把湖区的生活写得活泛溜哒,现有读刘晓的文章又是那杂味来哒,一个报晓,一个刘晓,都是一中的尖子 ,都是讲的沅江故事,划船的惊险,文笔有媲!有媲!不过,刘晓命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谢谢牛哥转来的好文。

 

   刘晓读小学时写的作文在全校念过,那篇《骄傲的将军》给我印象很深,他的名字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那个年级只有他一个人是单名,也就是这个惟一单名考起了一中。(他应该是六甲班的)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5# 笨笨牛

 

 谢谢牛哥转来刘晓回忆知青生活的文章。祝好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谢谢牛哥转来刘晓的《知青岁月》一文!湖区的知青生活,对我们下放山区的来说,还是觉得蛮新鲜有趣的。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