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哦,那深深的绿色眷念

 

                       哦,那深深的绿色眷恋……    

                                       长篇小说《我们这一带》第一部《绿色之恋》读后感 之一                       fficeffice" />

在我的思维中,我认为读同龄、同经历人的书,也许比读名著更能直接地有益于自己的提高。于是,我怀着对湖知网上有名的谦谦君子孟晓君那痴痴文学梦的探索和向他学习的心情,用心地读完了孟君的大作《绿色之恋》。

 

绿色,一种常见的大自然本色。它色彩鲜而不媚不耀不霸气不显赫,总是给人以原始、淳朴、亲和、温馨、安详、和谐、恬静的感觉。读完《绿色之恋》,隐隐约约我似乎感到自己触摸到作者切题的主旨:浓浓的墨绿,喻示着对根的追朔和眷恋;青青的翠绿,喻示着对故土的缅怀和依恋;淡淡的浅绿则喻示着对童少时代的怀念和爱恋。

 

1、绿色之恋,是作者追根朔源对覃氏家族根的眷恋。

“覃”一般读“qin”(同“琴”),作姓氏亦可读“tan”(同“谭”)。此书言覃为谭,谭氏家族也(孟晓君书首自我简介:“孟晓,本名谭仁授)。

作者从引子起用了整整三个章节的篇幅,蘸浓浓笔墨述遥遥家根。上朔自始祖周朝宏农郡因固守“尊王抑霸”遭大劫后余生续后,经历代祖先祁、裕、端、义明祖、得荣延续子孙在茶陵四周发展,直至明朝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攻占常德、族领覃诚善率诚意、诚信、诚实四兄弟,从湘赣边境茶陵至湘南莲城,分别在蛇埠、荆树河、荆石镇荆竹山、荆竹塘、柳叶塘扎根开拓延续发展,其诚善一脉历经覃敬益、荆竹公、国美、左亭、云龙、云鹤、世久(以上均为祖先名号),直至近代的昌吉(乳名细满,祖父)、生福(父亲)到作者所言的“我们这一代”华文。这一追根索源实在不易。作者在《后记》中说他花了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回老家搜集素材。作者为此所付出的大量心血和对其终身的文学之梦的追求,由此可见一斑。没有对祖先深深的爱戴和眷念,没有对文学的眷念和追求,是无法有此浓情的笔墨的。

 

2、绿色之恋,是作者对故土深深的缅怀和依恋。

作者对祖先迁涉所走过的山山水水,尤其分流落户之地的山水风情,都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特别是对祖父辈落根的故乡——柳叶塘(也是整篇书中的主人翁华文及其父辈曾经生活过的家乡)的描绘,从第二章“祖先创业”详尽描绘外,整部书中多次加以回忆和赞美。作者写道:“每当春回大地时,柳叶塘的柳叶早把塘四周染成了一片绿色的瀑布,那轻舞的柳絮飘扬在空中,就像下起了一阵阵柔软的毛毛绿雨,温润又芬芳。”“清馨的柳丝垂依在绿色水面上,恰如豆蔻的少女在水边梳发。”“桃枝上绽放出一朵朵红的、粉红的或白的花蕾,简直把小柳塘装扮得像一位穿红戴绿要出嫁的小娘子。”当写到第八章小小华文随父母来到省城长沙之后,面对城郊小山,他回忆起故乡呐喊道:“故乡啊——你春天的蝴蝶山多像一道绿色的花屏啊!你夏季的洛水河多像一条白色的项链啊!你秋后的丝茅洼多像一支金色的牧笛啊!你冬日的天螺山多像一尊银色的雕塑啊!” 如此等等,妙笔生花,令人对那故乡神往。及至书的结尾作者写到:“他像一个初恋的少年迷恋着故乡美丽的容颜和身肢。”作者借华文在一个绿色的日记本上的一首散文诗,作为尽情地抒发他对故乡怀念和眷念的结束语:

“我忘不了那片绿,那片绿是藏在我萦绕的梦中,它拨动我心中的琴弦,使我心海里绿波荡漾……

 我忘不了那片绿的忘情呼喊,忘不了绿水上的浅唱,绿茵上的滚舞……

 我忘不了那片绿永生的笔,忘不了那绿的欢笑,那绿的眼泪,那绿的回忆……

 

      (后续)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续)

 

 3、绿色之恋,是作者对童少时代的怀念和爱恋。fficeffice" />

 当父辈们承继祖先们的业绩,扎根在柳叶塘(后因变故移居细壶塘洼)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主人翁华文降临人间。伴随着华文的成长,作者用了整整一章篇幅回忆童年。虽然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都是依稀且零碎的,但作者用“花絮”一词恰到好处地描写了那童年难忘的珍贵镜头:

 

镜头一:童年生活的地方。作者写道:“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漫山遍野的丝茅花就像一片白雾,笼罩了细壶塘洼的四周山地,当和风飘过山岗的时候,那一片白茅花就在空中漫无边际地飞——白茫茫除带给人伤感外,有时也扬起人飘逸的思绪。”他写道和儿伴们在山岗上玩耍:“每个孩子从山下爬上坡,上了岭,再一个个地从岭上往下“滑”,那描写让人似乎能听到孩子们的嬉笑声。

 

镜头二:去外婆家。在去外婆家的路上,作者写道:“华文睡在竹萝里,随着箩筐的晃动,朦胧中他做了一个有趣的梦:他梦到自己像一颗小星星一样被悬挂在高高的空中,头上是一片夜色的天穹,空中有一轮蓝月亮,在月亮旁边有一个光灿烂的灯塔,灯塔由金黄色的五角星组成,金色的五星正眨着眼对他微笑……

 

镜头三:放生。在原始的山乡原野里长大的孩子,沐浴着淳朴的日月山风,心里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那山乡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物,在他的眼中都是那么新奇和充满活力。作者在书中描写华文第一次无意放飞野山鸡:“野鸡翅膀向前扑了一下,迅速地走向笼门,走出笼门对丢在笼口的白米啄也没啄,就起飞了。出笼后的野鸡对着华文‘咯、咯’快活地叫了两声,然后飞出堂屋,冲向了蓝天……”当华文在奶奶指导下将小乌龟放生时,作者又写到“华文端着小木盆走到塘边,照奶奶的吩咐,慢慢踱到塘边的跳水麻石板上,把那只小龟轻轻地倒入水中,小龟入水后,围着是跳板转来转去……说也灵巧,华文许愿后,那只小龟就对站在石板上的华文摆了三下尾,然后绕着跳水板转一圈。潜入了深水……”你看,多么细腻的描写,在这情节中又充满着作者对童年时代那纯真无瑕是多么的怀念。

 

少年华文,由乡村走入了城市。伴随着新中国艰难而曲折的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摸索前进的步伐,在政治运动迭起,社会风云不断,家庭几经变故中,华文不得不随着被反右扩大化为所谓“中右”的父亲全家下洞庭、走南郊、转北城谋生求学,这一路滔滔不可谓不艰难困苦。然而,华文的少年又是幸运的,毕竟生活在没有战乱的和平时代,毕竟一家子历尽艰难仍旧在省城扎下根来,毕竟自己能接受比较系统的小学、初中教育,毕竟生活中有那么多好心人——好同事、好邻居、好同学、好老师。留在他心中的不仅仅是家庭的磨难,他渐渐初谙世事,他“在乎自己的学习,每次考试力争取得最好的成绩,每个期末都得到‘双优生’或‘优秀学生’的奖状,家里贴满了他和妹妹的奖状。”(作者语)他有了“少年维特的烦恼”,作者写道:“年少华文的胸膛突然间狂跳起来,一股激情之波在他的血管中冲击掀动……”。他有了自己的“选择”——“他决定选择文学方面的‘作家’这个职业……像他这样的花季谁不做梦呢?梦是那样的纯洁,是那样的高尚,那样的精彩——梦是人生永远的追求和希望啊!”作者用了四个篇章描写华文少年时代的生活,述说家庭的变故历程,也描写了大量的邻居、同学、老师的形象,这些都是令他念念不能忘怀的呀!

 

作品最后以一种向上的精神,描写了华文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的那种阳光的生活状态。作者写道:“生活在华文的面前展现出一片光明的前景,他觉得头顶有一颗美丽的星辰在闪耀,脚下有一条坚实的道路在延伸,在五彩缤纷的生活画面中,仿佛有一个绿色的梦在向他招手……

 

《绿色之恋》是一本耐读的书。正如作者所言:“它是半部民俗风水书”,是“家族史”的半自传体小说。如果你只是像看一般的言情小说一样去浏览它,也许它并不引人入胜。“可当你用心去捧读它的时候,你会从那对山水花草民俗风情的描绘中,寻觅出一部家族史,它没有名门望族的显赫,没有军人武士的威严,没有书香门第的雅儒,但它却是一部在华夏大地繁衍生存的千千万万普通百姓家庭家族史的缩影。它平淡却漫长,它平凡却艰辛…..

 

《绿色之恋》还只是《我们这一代》的第一部,在这一部中,华文作为整部书的主人翁还只是刚刚谙事的少年,他还刚刚登上《我们这一代》的舞台。孟君细腻的手法让我不由得很想继续读下去,学习和了解他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探索和描叙。如是,我期待着《红色之爱》和《金色之果》!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2# 青石  青石兄你读书的精神可佳,向你学习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未命名.jpg 谢谢国老老朋友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关注拙帖,并给以极大的鼓励!《绿色之恋》是“天下知青茶座”版主孟晓君赠送给我的书籍,我自当珍惜拜读。阅读后感受颇深,故有此读后感。老朋友有此雅兴感受我的感受,感激不尽!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