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试析《绿色之恋》写作特点及创作经验

fficeffice" />

 

 

 

         试析《绿色之恋》写作特点及创作经验

         

    长篇小说《我们这一代》第一部《绿色之恋》读后感之二

 

也许,是因为同龄又同有知青经历的原因。也许,更是源于钦佩孟晓君那份对于文学的执著。当我读完他的《绿色之恋》之后,总是想从中吸取些“营养”,学习一下他的创作经验和写作手法。为此,我在这里对《绿色之恋》的写作特点及创作经验,以读后感的形式试探性地做一些浅析:

 

一、一条主线,一个主题

写文章要紧紧扣住主题。也许,这一点对于短篇来说还比较好掌握一点,可写长篇宏著恐怕难度就比较大了。《绿色之恋》在这一点上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绿色之恋》作品中人物众多情节繁杂,从遥远的年代直至现代社会,作者始终循着一条主线——覃氏家族的起源、迁涉、延续,基本上按年代的顺序发展展开故事情节,这也是写传记类文学通用的手法。但作者并不只是囤于顺述,而是有繁有简重点突出,偶也采取倒述手法来简、繁分述。如在“引子”中,对家族起源就是采取倒述的手法。先较为详细地从覃氏家族先十代祖先覃诚善从湘赣边境茶陵出发,最后落根湘南一带写起,至“引子”结尾,回头倒述家族起缘,以始祖宏农郡“后来覃氏生子祁,祁传十四世至裕,到裕的次子端时,其子孙就向长江南边发展……”云云,区区两百来字,便简略且清晰地交代了家族的起源和延续。

随着这条主线所展开的故事深入发展,作品至始至终表达着一个主题——“绿色之恋”,对根的追念,对故乡的怀念,对童少时代的眷念。这一点我已在《读后感一》中详细表述,在此就不赘述了。

 

二、知识丰富,这是我阅读《绿色之恋》一书的过程中深刻的印象。

整部书对人物及生活环境的描写,涉及到历史背景、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等诸多方面,这也就涉猎到历史学、地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甚至阴阳八卦等等。如对先祖落户的湘南蛇埠一带,作者写道:“蛇埠是湘南一方美丽的乡土,它的东面是丘陵满布的继述桥,再往东走就到了覃家山;它的南方上游是荆石镇,过河则通往石埠乡年代久远的石灰厂;它的西边是远近扬名的碧泉塘,再过去就是黄荆坪;它的北方经过鼓咚桥、洛口往前就到了莲城。”对环境中的树木花鸟作者写道:“蝴蝶山有白碟、红蝶、蓝蝶、也有斑蝶。紫蝶和灰碟最少,最多的是绿蝶。蝴蝶属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根据其体驱翅膀分为17科。中国有17科,目前有300多属,1300多种,2300多亚种。全世界大约有10000多种。”“芙蓉有两种,一种是木芙蓉,也叫木莲;一种是水芙蓉,即荷花……”。写到集市风景之一的算八字:“八卦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石伏羲所创;后天八卦是周文王所创……”等等等等,其涉猎广泛,描写细致不胜枚举。

 

我想,具备较为丰富的知识当为文学写作之必需。没有相应的知识,要想对描写对象进行如此生动、清晰的描写是不可能的。虽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至少可以杂学旁收,注意知识的积累;可以查阅资料借鉴他山之石,做好相应的资料准备和案头工作。作者在《后记》中说:“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是在七年前开始的”,创作第一部《绿色之恋》就“前后花了两年时间”。为了这部小说,作者曾经整整花了半年时间回故乡老家搜集素材。作者为积累知识、构思创作做好案头工作所付出的心血由此可见一斑。这让我深深体会到文学创作并非一夜梦成,一憱而就的,它需要对文学的一种执着的爱!这也正如孟君在他的创作体会中所说:“熟悉。这里熟悉的对象指的是你对自己即将创作的作品中的人物、环境和背景等等方面,必须做到了如指掌般熟悉。”“热爱。这里‘热爱’的涵义指的是你对文学这个被人们称为‘殉道者的职业’是否具有奋不顾身的献身精神!”

三、文笔细腻,词汇优美,这是我阅读《绿色之恋》的又一深刻体会。

整部书对事物尤其是对周边环境的描写都很细致,用词比较生动、情感化。如在对故乡柳叶塘的风景描绘时,作者从正月梅花,二月杏花、桃花,三月杜鹃花,四月蒺藜华,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直至冬季的玉树银花都一一加以描述,“飘雪的银冬,蝴蝶山峦在皑皑的白雪笼罩下,到处玉树银花,远远望去,满山都挂上了一串串白茫茫的棱柱,世界仿佛被”催眠“了。那只生机勃勃的绿蝴蝶变成了一只入眠的安静白蝴蝶。”如此充满感情的诗一般的语言在该书中随处可见。

又如对人物的描写,作者在描写邻居一醉鬼时写道:“他如果打了散装酒,就站在店铺面铺前喝,口里哼几句连他自己都讲不清的戏曲来,只要他往那儿一站,铺前就会有一些小孩和过路人围观,一看到人多,醉鬼就来劲,再打二两白酒喝,喝的耳根子发红脸发涨时,他就大声骂人了……”此番描写让我仿佛看到了我儿时看到的那活脱脱的一幕。

细腻且生动的描写,不是对生活的简单还原,它需要作者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睿智的分析提升能力、丰富的想象、创造能力和娴熟的驾驭文字的功力。“作家的眼睛是睁着的,鼻子是灵敏的,耳朵是竖起来的,舌头也是生动的,所以,我们能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花的开放,田野的颜色,听到鸟的鸣叫,人心的呢喃,甚至能够闻到气息,尝到味道”(摘自谢有顺先生《小说写作的几个关键词》)

由此我想:善于观察、勤于思索、惯于吸取、敢于创造,简言之多看多读多想多写,这是作为一个作者,哪怕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所必备的条件。

 

四、对重要事件的叙述线索清晰,过程完整,符合历史条件和生活常理,令人信服。

作为长篇小说的《绿色之恋》整个故事中,作者所要叙述的相关事件自然很多。当你读过以后,不少简述的事情也许你会淡忘,而贯穿主线浓墨详述的重要事件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作者所叙述主人翁华文的叔叔寿生与艾群的相恋;祖父吉昌被错划为地主成分蒙冤自杀;父亲福生被扩大化为“中右”分子以及后来下洞庭,走南郊、转北城、爆米花艰难度日等等。小说最后在写到华文和同学们在田老师指导下进行“选择理想”的游戏,在详细叙述游戏的过程中写道:“华文屏气息声,望着那即将停止转动的轴,心中仍在闪烁一丝祈祷的意念,:圆满我的心愿。眼看轴尖对着‘农民’要停下来,华文真急了……天哪!那轴竟还在漫悠悠地飘动,飘呀、飘……最后的结果,那根轴竟如人意,慢慢地停在华文所希望的‘作家’那个字格内,再也不动了……”如此之实之详之生动的描叙,充分描绘了华文的内心状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绿色之恋》是一本值得我们阅读、借鉴的书。然而,毕竟这是作者第一部长篇小说,毕竟这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是“半部民俗风水书”,毕竟它还只是整部小说的第一部,小说的内容中相当部分生活经历非作者亲历,它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还需要读者自身的知识修养加以体验和滋润。从小说的后部分我可以这样说:《绿色之恋》还只是整部小说的铺垫和伏笔,跨入青年时代及以后的华文既是作者的写照,也是《我们这一代》的缩影。在后两部《红色之爱》、《金色之果》中,我们将看到更加成熟的华文,也将看到作者更加成熟的文采。我,期待着!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回复 1# 青石

 

——羡慕楼主有时间静静地坐下来看小说……还写出这么多读后感!

    二马研究孙忙碌中,往往上来看一下都是趁宝宝熟睡之后。

    谢谢你发来家园版块!

_凤凰博客:http://blog.ifeng.com/2471114.html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二版客气了,我本应该是先发石门家园,只因当时第二篇尚未动笔,心想等写好后一起发,故迟迟才发家园,还望家园父老乡亲海涵!

       谢谢二马版主的抬举!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