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芦苇的回忆】 梦萦廻龙山

梦萦廻龙山

 

/芦苇

 

一九五四年八月下旬的一天,妈妈牵着我到廻龙山完全小学报名读书。教室里人头攒动,考试时老师问:姓名、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然后辨认三角形、四方形、五角星,红、黄、兰、白颜色等。一一回答后,看户口本登记。发榜的那天,本来父亲安排哥哥带我去看榜,可贪玩的他一早就被同伴喊去玩去了,迟迟不见回来。看看太阳老高,我急得寻哒外婆哭了起来。隔壁读中学的沈寄坤姐姐见状,自告奋勇牵着破涕为笑的我去学校看榜。

廻龙山小学右斜对面黑色高墙上,贴了一横排用毛笔写在大红纸上录取学生名单的红榜。一大群家长带着小孩摩肩接踵仰头查看。第一张一甲班、第二张一乙班、第三张一丙班均未见我的名字,人堆中不时发出看见被录取名字兴奋的尖叫声。我生怕落榜,越看越心慌。直看到倒数第二张一丁班中间,沈姐姐惊叫一声:“芦**,在咯里!”我顺着她手指方向看见我的名字,高兴极了:“我考取了,有书读啰!”

我们一丁班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徐学桥,五十来岁,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是个穿着旧列宁装的娭毑。和言细语,慢条斯理,友善极了。不像粗喉咙大嗓子凶神恶煞教算术的老师。有同学算术题算错了,他就从座位上提着那个同学的耳朵到讲台边罚站,搞得他嚎啕大哭。我们背后叫他杨老虎,望哒他的背影子就怕,看哒他就赶快转弯躲开。记得一年一期语文第一册头几课:“一、开学,开学了。二、上学,我们天天上学。三、同学,学校里同学很多。四、老师,老师天天给我们上课…… ”那时,在课堂上写字是用石笔写在石板上。写的好,老师在石板角上打个五角星。放学后,小心翼翼提着用绳子穿吊的石板,用手护着,生怕把五角星抹去了。回家连忙递给父母看,讨得表扬,运气好还能得到一粒糖粒子或一抓豆子等额外奖赏。

一排圆拱形大门洞灰黑色教学楼的屋角上,吊着一个好大的铜铃。老师在下面用力拉绳子,摇晃的铜铃发出“当、当、当”清脆的铃声。铜铃一响,就来劲了。老师一喊下课,我们一帮爱活动的男同学呼啦一下跑出教室。玩躲摸子、挤油渣子、打跛跛斗架、骑高马斗架、打抱箍子架、铜坨剪刀布分边工兵捉强盗、打跪碑、牵羊买羊、踢球等等。玩牵买羊时,边玩边唱:“牵羊买羊,一买买到河边大羊。老板哎!买羊啵!买头羊,头羊冒得角。买二羊,二羊冒得脚。买三羊,三羊四羊随你捉!”学校大操场的西南边砌了长长的围墙。外面是一大片荒地即现在的清真寺一带。球踢高了,越过围墙就难得寻到了。大操坪南端安有秋千,看到六年级的大哥哥荡到快平高横杠了,真替他们担心,生怕他翻越过去。到四年级我转学离开学校的时候,我秋千荡得蛮高了。那荡在高空,飞上飞下,两耳生风,风驰电掣的爽劲美极了。

放学回家前,要在教室边排两溜长路队。老师举起双手高喊:“红龙庙、义茶亭、南二里牌、陈家垅(广场村)的站左边,廻龙山、城南路、白马庙、工农桥、识字岭的站右边。”千嘱咐万嘱咐把我们送到校门口。班长李独义押队走红龙庙那队,副班长的我带走工农桥那队。出得校门,我起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大家踏着整齐步伐高唱:“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我们少年的先锋,团结起来,继承先烈的遗志,不怕艰险,不怕担子重……”李独义家在南二里牌小学西侧茅草顶土砖墙屋里,路边有口大水塘,周围就是他家种的各式各样蔬菜。我们男女同学到他家去玩,他总是到瓜棚菜地摘黄瓜、菜瓜、西红柿给我们呷。如今已这里变成了挂在高空供游人鸟瞰长沙城的摩天轮和市民休闲娱乐的贺龙体育场东广场。

我家里礼数规矩繁多。吃饭时,大人们不动筷子,不准先动。第一次夹菜只能夹小菜,不得夹连珠菜(连续两次夹菜不扒饭呷)。否则爸爸眼睛一瞪,嗯一声,嚇得我们鸡仔子样。忘记改了,再错,一筷把脑壳就唰过来了,打得手一弹,还不晓得哪来的风。出门读书,要分别走到在家所有大人子面前打招呼:“外婆我上学去了!爸爸我上学去了!妈妈我上学去了!舅舅我上学去了!”要他们一一回应,才能转身出门。从外面进屋,要对在家里每个大人子立正鞠个躬并说一声:“外婆我回来了!爸爸我回来了!……”若遇上家里来了客人,亦一样鞠个躬说:“阿姨好!”放在桌上招待客人的糕点,不能自己去拿,客人拿给我们呷时,须伸出双手接哒,说声:“谢谢阿姨!”客人走哒,要跟在大人子后面送出门,他们互相鞠躬致意道别,须跟着鞠躬喊“再见!”送走客人,大人子将盘子里剩余糕点用纸包好,放入石灰铁桶中留着下回待客。有时大人子看我们站在旁边乞怜的眼光望着,也会拿点给我们吃。不敢开口要,更不敢自己拿。凡此种种,假若做错,必遭一顿训斥,跪地思过,毫不留情。要求背的课文、唐诗必须得背,今日事今日毕。耳边常听到的是:坐有坐像,站有站像。力气用不尽,井水车不干。待人有礼,自己得礼;待人和善,自己得善。尊重别人,别人尊你……风风雨雨几十年后,回想起来,多亏家里大人子从小严格教育,才终生受益非浅,感恩不尽。“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真乃金玉良言也!

我父亲是长沙市有名的京剧票友,唱黑头(花脸),演曹操、包公等。遇有长沙市重大活动,如“抗美援朝”义演、庆祝市工商联成立**周年、市政府元旦春节晚会等等。他们京剧票友们就在市政府礼堂、青年会(西区人委),兰陵剧院、黄金戏院、新舞台等地演出。爸妈会带我们兄弟去玩。那时年纪小,搞不懂剧情,不喜欢看老是在唱的文戏。和一班细伢子在场子里疯来跑去。台上锣鼓响得激越之时,我们都晓得那是武戏来了,赶快跑到台前伏在台沿,瞪大眼睛看台上刀枪棍棒对打、翻跟斗、将军帽上长长的野鸡毛飘来晃去……演出结束后,赶紧跑到后台摸摸刀枪棍棒、野鸡毛、假胡子。主办单位会请演员们到附近面店吃面,我们跟着去蹭碗面呷。多数时候是发面包、法饼。当然少不了我们细伢子的份。

我父亲有些奇怪的教育方法,且叙一例给大家听听。一天父亲带回一些糕点,主要是留着待客。他拿出两个大法饼对我们兄弟三人说:“哥哥最大,他吃一个(哥比我大七岁,高我一大截)。你们两个小的,每人半个”。他老人家将法饼逢中掰成两半,我眼尖,感觉右手里那半个似乎大些,赶紧指着右手要那一半。比我小一岁半的弟弟也跟着要那一半。父亲注视了我们一阵子,运了运神,将右手中的法饼咬了一口问我们:“哪边大些?”兄弟俩不假思索说:“左边大些!”他老正准备去咬左手里的饼,我俩同时醒了,忙喊:“莫咬了!一样大!”父亲两手拿着法饼摇摇头说:“孔融七岁让梨的故事,你们听了多少遍?兄友弟恭这道理还不懂?”老弟忙说:“把大的那半给哥哥呷!”我也赶紧讲:“大的给弟弟呷!”父亲开心地笑了笑将大的那半给了弟弟:“他先谦让的,大的给他”。以后分东西呷,我们再也不争了。几十年来,我们兄弟三人各类事都能互相谦让,从冒红过脸,亲戚朋友都羡慕我们兄弟感情好。

一九五六年的六一儿童节,廻龙山小学组织我们学生坐“儿童列车”到株州参观。一早,我们排着队唱着嘹亮的歌,从学校出发。经城南路、天心阁、建湘南路来到老火车站(即现在芙蓉广场南侧)。铁轨上停着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油绿色的儿童专列。老式蒸气机火车头前面扎有半月形大红牌,上写“儿童列车”,两边还镶有脆绿色松枝。

平时,只能在铁路边上或浏城桥桥上观看的庞然大物。今天,竟可以坐在上面了。好奇的我从坐位上走到过道、两车厢接口处,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冒得尿屙,也到厕所里假装屙尿,在里面看一圈。火车穿过浏城桥桥洞时,车厢内突然一黑,惊得我们一阵尖叫,还冒落音,又亮了。以前,我们常结伴站在浏城桥上等火车来,看火车。有回火车冒着浓浓的黑烟“咣当咣当”风风火火穿过桥洞,烟雾一喷,吓得我们退不赢,脸上还沾了不少黑烟灰呐。如今,浏城桥下的铁路变成了商铺林立的芙蓉中路,气势恢宏的浏城桥立交桥从定王台书市跨过芙蓉中路直达文艺路。同学们挤在车窗旁望外兴致勃勃观赏片片农田、山丘树林,还冒看得过瘾,就到了株州。

出得简陋的火车站,站前是一个砂土大坪,两边散落着破旧的民房。老师把我们带到大坪边一大片荷塘旁,就地开餐。同学们三五成堆围在一起,我从书包中拿出腰圆形的铝饭盒,刚吃了几口,旁边就围上来五、六个手捧鲜荷叶的叫花子。我在长沙也见过许多单个的叫花子,一下来这麽多,吓得我端着饭盒倒退了几步,早就饿了的我侧过身子赶快扒饭菜。歇息之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一身黑色补丁衣裤,一双小脚穿尖黑色烂布鞋,双手捧张碧绿大荷叶,不说话乞怜的望着我。我心一沉,不忍心将饭盒剩余的饭菜再吃,尽数倒在微微抖动的荷叶中。

饭后,同学们排队到附近的一个工厂参观。大车间旁码放了许多油渍斑斑的油鼓子桶。少先队代表向厂里几个劳动模范献红领巾后,工人师傅、老师带我们到车间参观。穿蓝色背带裤,戴蓝色工作帽的工人师傅在紧张地操作机床。出得工厂,登上了返回的“儿童列车”。

现在,廻龙山小学已改名为黄兴小学。原老校门处成了天心区教育局第三幼儿园,新大门向南移了近三十米。七九年校内的小操坪(曾为苗圃)建了二栋教职工宿舍。八三年灰黑色大门洞砖木结构老教学楼拆除后,新建了走道宽敞、教室通明透亮的现代化教学楼。学校斜对面高耸入云的瞭望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湖南财信综合楼。廻龙山路红龙庙巷南侧民舍、市十一中分部(原红旗中学)、义茶亭一带早已不见原来踪迹,现已变成湖南财信办公大楼、湖南省财政厅家属楼和紧挨芙蓉中路的君逸康年大酒店、徐记海鲜楼等高楼大厦!

我站在屈武题写的“黄兴小学”不锈钢推拉门旁,望着一群群身穿蓝底间白校服、脖子上飘动着鲜艳红领巾、肩背各式各色书包、脸上绽放出灿烂幸福笑容的学生嘻笑欢闹走出校门,心生无限感慨和遐思。他们哪里会想得到:五十八年前曾在这里看榜发蒙的一个校友爷爷正深情满怀地注视着他们呢?这正是:

耳顺时节忆少年,桩桩往事现眼前。

河石尖尖多棱角,风雨苍桑渐渐圆。

 

注:古时候,距长沙城南二里立个路牌故名南二里牌。东二里牌在文艺路。还有五里牌等。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回复 1# 芦苇

   “莫咬了!一样大!”出味、聪明的孩子。童年的记忆是那样的清晰,佩服你的记性。

   “考试时老师问:姓名、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然后辨认三角形、四方形、五角星,红、黄、兰、白颜色等。一一回答后,看户口本登记。”一年级报名还要考试?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去报名,说我不足7岁,硬是第二年才读一年级。

 

   你家“家里礼数规矩繁多”,这样的家庭,在我们贫民家里冒得的。“大人不动筷子,不准先动。”这个礼数倒有,出门上学个个长辈要喊到,一般家庭冒得这一套。分“法饼”即可看出你家父亲教育孩子的方法,言传身教很到位。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对于孩子,父母是道德概念的化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在成长道路仿效的标准。

 

   父母的言传身教,将孩子引向“真”“善”“美”,【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一身黑色补丁衣裤,一双小脚穿尖黑色烂布鞋,双手捧张碧绿大荷叶,不说话乞怜的望着我,我心一沉,不忍心将饭盒剩余的饭菜再吃,尽数倒在微微抖动的荷叶中。】你从小有颗善良的心,这个事例也是你在父亲的熏陶下的见证……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 芦苇

 

      芦苇兄好记性,这样的好回忆文章把我们一个个又都带回到了童年,许多美好的往事浮现在眼前,我最喜欢看的了。

 

 

“耳顺时节忆少年,

 

桩桩往事现眼前。

 

河石尖尖多棱角,

 

风雨苍桑渐渐圆。”

 

这诗作得好!

朵朵的网易相册http://photo.163.com/photos/tandasan67890/朵朵的我乐地盘http://xiaoduoss.56.com/搜狐博客像册--湖南老知青的花园http://pp.sohu.com/member/yianhuashengkai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喜欢看芦苇兄的忆旧文章。我家住在八角亭,离逥龙山较远,很少去那里。记得和同学一起去那里打过苍蝇,去参观过盲哑学校。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 芦苇

 

   又见芦苇兄美文!真佩服芦苇兄的记性好,想必您一定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些久远的回忆您只要翻看日记,就会重现眼前。

 

   严格的家教出懂礼数的孩子,小时候我们的父母也是如此教育我们,譬如吃饭不准离桌,筷子不准过河(只准夹靠近自己面前的菜)大人子讲话细伢子听不准插嘴,坐有坐像站有站像等等..

 

 

   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实在值得发扬,只可惜现在的独生子女都太娇惯了,您这篇文章对目前“研究孙”的爷爷奶奶有启迪,但愿我们的后代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下去。


 

谢谢芦苇兄好文!问候您好!

自悲临晓镜  谁与惜流年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芦苇兄又一篇勾人回忆的文章面世,又促使我们各位将时空拖回到了五、六十年前,我是五六年在福源巷小学发的蒙,读了一年又转到了裕民里,在裕民里又只读了一年多,又转学到了铁佛东街,才完成了小学学业,每每想起这些,那情景历历在目,很值得回味……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芦苇兄的文章读起来顺口流畅,随你好长,我总是一口气读完。因我从小住在北门,工农桥、蛔龙山这一带根本没有去过,:“红龙庙、义茶亭、南二里牌、陈家垅,回龙山、城南路、白马庙、工农桥、识字岭。”小时候都冇听到过。搞坨不清在哪一方,(15岁就下乡,13你后才回来)几次想跟帖都不好怎样跟。但童年时玩摸子,打弹子、滚铁匡、玩工兵捉强盗、玩牵羊买羊.....却都是一样的,读你的文章童年一幕幕都展现在眼前,是一种精神享受!好文!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又一篇勾人回忆的文章,真佩服芦苇兄的记性好。我是在郊区一个小学发的蒙,(小学的名字不记得了)只记得我们的班主任是罗建华老师。(后来听说她在枫树山任过校长)读了两年又转到了那时畜牧所(现在的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子第小学完成了小学学业。但童年时玩摸子、跳房子、丢手绢、牵羊买羊、跳橡皮筋.....都玩过。

每每想起这些,很值得回味和留念。谢谢你芦苇兄,你让我们又回到了儿时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 芦苇

 

"我父亲有些奇怪的教育方法,且叙一例给大家听听:"

 

真是将门虎子、家严子贤。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 芦苇

 

他老正准备去咬左手里的饼,我俩同时醒了,忙喊:“莫咬了!一样大!”

 

——有味!有味!好有味!

    看到这里,我笑啦……

    呵呵呵,你父亲真有一套的!

_凤凰博客:http://blog.ifeng.com/2471114.html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芦苇兄当年入学发蒙的情景如在眼前演电影。我是大跃进那年入的小学,恰好也有位揪耳朵的数学文老师;不过也许我比较“听话”,未享受这般礼遇。一晃数十年,记得当年骑竹马,而今将成白头翁……

 

长沙南二里牌,应在今五一路向韶村(长铁办事处)一带?未撤长铁总公司时,那里有个二里牌铁路食堂,我们来总公司办事中午吃过饭(食堂后撤销了)。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看得真的有味,童年回归……

芦苇兄一年级就是副班长了,以后一路“长”过去,很有领导风范啊……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 芦苇

 

 

好记性,好文章,回忆童年好时光。

好雅性,好情长,闲情逸致度夕阳。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兄之趣文逸事已拜读,义茶亭住有杜瞎子,他的算命术可谓长沙城之神算子之一,不知兄可知?

     小林子冲的农业改进所附近的农村沟壑啊,那里是我曾经带全班同学去野炊的理想胜地(当年人烟稀少)!

平和之人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童年记忆中,家门前有口水塘,每年深秋养鱼人都将鱼塘水放干,将塘泥挑上岸追肥菜地。每当这时候,我们孩童都走进齐大腿深的淤泥抓泥鳅,当我抓到一条泥鳅时,被邻居家孩子抢走,因为正值3年自然灾害,人人饥饿无力,我稍占上风,那孩子的母亲上我家告状,我吓得不敢回家。半夜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饿得实在不行了,从黑暗中钻出来,挨顿打骂也认了。这次,母亲没有打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孩子,别跟人打架,即使在理也要让人”。

 

   10岁那年夏天,父亲因为微簿工资养不活一家老小,辞职甘当体力劳动者,在船上捞河沙。收工回家顾不得吃晚饭,带着我去江边从上游下来的船上批发香瓜、菜瓜,然后在衡阳市中心地带的解放路口零售,每天卖完才回家吃饭。有一次,一位客人买了5斤香瓜,一共6角钱,当他离开时,我发现地上有一张折叠起来皱巴巴的一元纸币,我不敢告诉父亲,悄悄地拾起来放进自己的口袋。一会儿功夫,那人回转找来,因为父亲不知,不承认买香瓜的人在我们这里掉了一元钱,那人无奈地走了,之后父亲看我表情有些异样,问到:“你老实说,是不是你捡到别人的钱”我自知不对,低着头小声地说:“嗯”。父亲这次没有骂我,轻轻地长叹一声:“儿啊,你让父亲丢了脸……”父亲的一声叹息,比打我还难受,让我铭记一生。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 芦苇

    芦苇兄超凡的记忆力已是众所周知的,文笔的功底也是有目共睹的。最是那一颗童心未泯,让人感动。

    那令读者会心一笑的童年趣事,那几乎被忘却了的游戏,还有那原汁原味的家乡话。整个一部充满了真实生活情趣的儿童剧。读你的文章,有一种亲切感。让人回味无穷……

他老正准备去咬左手里的饼,我俩同时醒了,忙喊:“莫咬了!一样大!”

每一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没有谁比谁更幸运,也没有谁比谁更尊贵.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哈哈!《梦萦廻龙山》这个标题太吸引我了。没想到我们是校友。我59年随父亲工作调动,从河西石佳冲小学转到廻龙山小学甲班读二年级,直至小学毕业。廻龙山小学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最记得当时学校没有自来水,全靠高年级各班学生轮流从白沙井挑水,因我个子矮小,老师经常叫我站在校门口发牌子,登记同学们挑了几担水。我们的班主任姓胡,是个胖乎乎眼睛大而凸的女老师,对学生很严厉。我们最喜欢教体育的年轻廖老师,他是我们班的辅导员。早几年我们小学同学聚会还请廖老师参加了。读芦苇兄的回忆佳文,让我也梦萦廻龙山,因为,那里让我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二里牌给我应像最深就是路旁两根电杆上架着一口大铁钟,位置大约就是现在的华侨大厦…附近都是菜土(这都是1960年前的事)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小学发蒙我虽不是在长沙的小学,但语文教材是全省统一的,同样是一开学,开学了。二:放学,我们放学。三:同学,学校里同学很多。那时都是繁体字,开学两字笔划好多哟!一晃快六十年了,谢谢芦苇又让我回到七岁时的光景。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回复 1# 芦苇 :看到君的廻龙山,也让我回忆儿时的一些故事,因为,差点我们就成校友了。

    我是56年于戥子桥小学启蒙,班主任老师是一个戴眼镜的女老师——李向荣,为人和善且严厉,而对于我这听话且成绩好的乖巧孩子来说,她对我的喜欢就不啻于妈妈了。当时,与我要好的小同学有刘晶晶(女,父亲是民革的,住在民革后面的种福园)、张伟钧(二年级时从上海转学而来,据说父亲是右派,住在戥子桥口上的一条巷子里)、肖海如(家住乐古道巷对面的中山路,家里是做帽子的,有临街门面)、莫金干(住局光祠,家里是做豆腐的)。我住在司马里市总工会旁边的中学宿舍里。由于要好,我们经常在放学后一起玩。

   记得某天放学后,聚集在莫金干家做作业。不知谁想出一个好玩的主意。那时,局光祠一带正修柏油路,一坨坨的柏油可随手弄来。我们将弄来的柏油搓成小坨,放进莫家做豆腐的大磨子的进料孔里,然后几个人合力推磨。刚开始还能推动,转了几圈之后,就推不动了。几个小屁股呵呵一笑,散了。第二天,莫金干的父亲找到学校来,说我们把他家的磨子弄坏了,害的他们家做不成豆腐了。莫金干被打得青红紫绿,我们几个好学生也被李向荣老师一顿好批。

   四年级时,李老师调廻龙山小学任教,我们几个好朋友舍不得她,要跟李老师去廻龙山小学读书。一个星期天,我们相邀去廻龙山小学找李老师,想要让她给我们办转学手续。路远难行,两眼一抹黑,没有找到廻龙山小学,倒是在识字岭一带的野地里玩了一天。某天,我放学路上,遇到了李老师,拖住她不松手,哭着要她带我走。李老师眼也红了,抚摸着我的头说:廻龙山小学现在不能读寄宿,以后可以了,再来接我。这善意的谎言,一骗就骗了一辈子!

   哦,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小同学,你们现在在哪儿?你们都好吗?

   读君的文章,让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重洒儿时的泪水,没有辛酸,只有有趣也有味的回忆。企盼分享君更多的好文章,谢谢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

TOP

返回列表